第970頁
「阿兄此次平安回來,除了同袍相護,亦有諸多僥倖在。但阿兄萬不可將這僥倖,視作自己真正的能力。」
聽常歲寧語氣和緩,常歲安的神情由不安,慢慢變成了自省。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無論身居何位,皆沒有退卻的道理,但殉身之法,卻分高低。身為將士,死在強敵刀下,是為死得其所。可若折在自己的狂妄大意之下,卻是毫無價值。」
「阿兄能明白嗎?」
常歲安慚愧而鄭重地點頭:「寧寧,我記下了。」
實際上,數次同死亡擦肩而過之時,他也是恐懼的,但勝利和軍功的喜悅很快讓他將那份恐懼拋之腦後,甚至顧不上去回想反思。
但妹妹真好,並不生他的氣,或責怪他,只是這樣循循善誘地勸誡他。
常歲安感動間,只見妹妹轉頭看向了上首:「崔大都督——」
聽得這道聲音,崔璟點頭:「我也記下了。」
常歲寧:「……崔大都督記這作甚?」
這與已經連中三元的狀元郎,來聽她講蒙學有何區別?
偏那人甚認真:「講得很有道理。」
見他表情半點不見虛偽奉承,常歲寧無言片刻,才說出想說的話:「既是崔大都督麾下的兵,此番功與過,還要勞煩崔大都督來定奪賞罰。」
崔璟看向常歲安,點頭:「好,我來罰。」
常歲安一瞬間面露苦色,但自知有過,也沒有怨言,拱手道:「屬下甘願領罰。」
崔璟便讓元祥帶常歲安去尋虞副將。
常歲安便帶著判官劍童去了。
戰場之上局面瞬息萬變,更講究因時制宜,常歲安固有過,但到底功大於過,縱然責罰也絕不到動軍棍的地步。至多事後圍著演兵場跑一跑,負沙袋扎一紮馬步,小懲大誡,只求長個記性而已。
常歲寧也要離開時,正逢方才落隊的魏叔易單獨找了過來。
魏叔易單獨又與崔璟道了謝,當初是他寫信求援,崔璟沒有片刻遲疑便答應相助,對此他感激之餘,又表達了感動之情。
見崔璟一副漠然之色,魏叔易嘆氣:「此處又沒有外人,崔令安,你縱是承認你與我莫逆於心,自有厚誼在,又能如何?」
崔璟面色不改:「如何沒有外人,你不正是嗎。」
魏叔易不覺受傷,反而一笑:「非也,我非外人,而是賊人也。」
說話間,視線似有若無地看向坐在對面的常歲寧。
常歲寧一頭霧水,何為賊人?何故望向她?
她下意識地拿疑惑的眼神看向崔璟,卻見崔璟雖正襟危坐,卻有不大自在之感。
下一刻,崔璟已開始開口趕人:「崔某趕路疲乏,魏侍郎若無要事,還請自便。」
魏叔易點頭,目露兩分同情:「是,看得出來崔大都督的確疲乏得厲害,滿身風塵僕僕,不見往日風儀,可見實在辛勞。」
「……」崔璟下意識地垂首,透過面前茶碗中的茶湯,見得自己風塵僕僕,面生鬍鬚的模樣,忽然身形微僵。
他行軍打仗多年,已習慣了軍中生活,一年到頭也不會照一次鏡子,視外貌於無物,甚至為了威懾敵人,時常刻意令自己顯得粗糙一些——
這時,魏叔易已站起身來,儀態無可挑剔地抬手施禮,從頭到腳似乎都寫著風雅二字。
崔璟自認不是個在意自身外貌的人,甚至一度因為臉生得過於好看,而感到十分麻煩。
自然,他也決不是一個淺薄無聊到會與人攀比外貌的人……
但是……
此刻……
當著常歲寧的面,看著這樣刻意之下愈顯風度翩翩的魏叔易,他很難不覺得自己好似一個剛從深山裡打獵回來的一等糙人,乃至野人。
平生以來,頭一次因此時的外貌形象而感到坐立不安。
魏叔易目的達成,又轉而含笑向常歲寧道:「常刺史,崔大都督既疲乏,那你我便不多作叨擾了吧?」
常歲寧本就要離開的,此刻便也點頭起身,與崔璟道:「那你先行歇息,有事晚些再說不遲。」
崔璟唯有點頭:「……也好。」
目送著那二人一同離開,崔璟閉了閉眼睛,再睜開時,道:「來人——」
很快一名士兵上前:「大都督有何吩咐?」
崔璟:「備水,與我洗塵之用。」
士兵愣了一下,現在?
大白天的,大都督竟然要一反常態即刻沐浴?
士兵應聲下來,照辦去了。
折返的元祥聞聽此事,心下明鏡一般——他早看在眼中了,那魏侍郎每日花枝招展出入常刺史面前,居心可見一斑!
不甘落於長吉之後的元祥趕忙攬下此事,並為自家大都督捧來嶄新衣袍,又逮住剛好尋來的曹醫士,詢問快速養顏回春之法。
曹醫士精神一振,欣慰到無以復加,天爺,終於!他終於等到崔大都督願意善用其臉的一日了!
因有元祥和曹醫士的摻和,崔璟被迫沐浴近半個時辰之久。
剛穿衣整齊,將發束起,卻聞帳外有人自縛雙手,請罪而來。
來的是石滿,及平盧軍中數名部將。
石滿幾人皆綁縛住上半身,雙手背縛在身後,入得帳內,先後跪了下去:「罪人石滿,前來請罪。」
但當他們抬起頭來,看到那在上首落座的青年之時,卻是忍不住齊齊愣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聽常歲寧語氣和緩,常歲安的神情由不安,慢慢變成了自省。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無論身居何位,皆沒有退卻的道理,但殉身之法,卻分高低。身為將士,死在強敵刀下,是為死得其所。可若折在自己的狂妄大意之下,卻是毫無價值。」
「阿兄能明白嗎?」
常歲安慚愧而鄭重地點頭:「寧寧,我記下了。」
實際上,數次同死亡擦肩而過之時,他也是恐懼的,但勝利和軍功的喜悅很快讓他將那份恐懼拋之腦後,甚至顧不上去回想反思。
但妹妹真好,並不生他的氣,或責怪他,只是這樣循循善誘地勸誡他。
常歲安感動間,只見妹妹轉頭看向了上首:「崔大都督——」
聽得這道聲音,崔璟點頭:「我也記下了。」
常歲寧:「……崔大都督記這作甚?」
這與已經連中三元的狀元郎,來聽她講蒙學有何區別?
偏那人甚認真:「講得很有道理。」
見他表情半點不見虛偽奉承,常歲寧無言片刻,才說出想說的話:「既是崔大都督麾下的兵,此番功與過,還要勞煩崔大都督來定奪賞罰。」
崔璟看向常歲安,點頭:「好,我來罰。」
常歲安一瞬間面露苦色,但自知有過,也沒有怨言,拱手道:「屬下甘願領罰。」
崔璟便讓元祥帶常歲安去尋虞副將。
常歲安便帶著判官劍童去了。
戰場之上局面瞬息萬變,更講究因時制宜,常歲安固有過,但到底功大於過,縱然責罰也絕不到動軍棍的地步。至多事後圍著演兵場跑一跑,負沙袋扎一紮馬步,小懲大誡,只求長個記性而已。
常歲寧也要離開時,正逢方才落隊的魏叔易單獨找了過來。
魏叔易單獨又與崔璟道了謝,當初是他寫信求援,崔璟沒有片刻遲疑便答應相助,對此他感激之餘,又表達了感動之情。
見崔璟一副漠然之色,魏叔易嘆氣:「此處又沒有外人,崔令安,你縱是承認你與我莫逆於心,自有厚誼在,又能如何?」
崔璟面色不改:「如何沒有外人,你不正是嗎。」
魏叔易不覺受傷,反而一笑:「非也,我非外人,而是賊人也。」
說話間,視線似有若無地看向坐在對面的常歲寧。
常歲寧一頭霧水,何為賊人?何故望向她?
她下意識地拿疑惑的眼神看向崔璟,卻見崔璟雖正襟危坐,卻有不大自在之感。
下一刻,崔璟已開始開口趕人:「崔某趕路疲乏,魏侍郎若無要事,還請自便。」
魏叔易點頭,目露兩分同情:「是,看得出來崔大都督的確疲乏得厲害,滿身風塵僕僕,不見往日風儀,可見實在辛勞。」
「……」崔璟下意識地垂首,透過面前茶碗中的茶湯,見得自己風塵僕僕,面生鬍鬚的模樣,忽然身形微僵。
他行軍打仗多年,已習慣了軍中生活,一年到頭也不會照一次鏡子,視外貌於無物,甚至為了威懾敵人,時常刻意令自己顯得粗糙一些——
這時,魏叔易已站起身來,儀態無可挑剔地抬手施禮,從頭到腳似乎都寫著風雅二字。
崔璟自認不是個在意自身外貌的人,甚至一度因為臉生得過於好看,而感到十分麻煩。
自然,他也決不是一個淺薄無聊到會與人攀比外貌的人……
但是……
此刻……
當著常歲寧的面,看著這樣刻意之下愈顯風度翩翩的魏叔易,他很難不覺得自己好似一個剛從深山裡打獵回來的一等糙人,乃至野人。
平生以來,頭一次因此時的外貌形象而感到坐立不安。
魏叔易目的達成,又轉而含笑向常歲寧道:「常刺史,崔大都督既疲乏,那你我便不多作叨擾了吧?」
常歲寧本就要離開的,此刻便也點頭起身,與崔璟道:「那你先行歇息,有事晚些再說不遲。」
崔璟唯有點頭:「……也好。」
目送著那二人一同離開,崔璟閉了閉眼睛,再睜開時,道:「來人——」
很快一名士兵上前:「大都督有何吩咐?」
崔璟:「備水,與我洗塵之用。」
士兵愣了一下,現在?
大白天的,大都督竟然要一反常態即刻沐浴?
士兵應聲下來,照辦去了。
折返的元祥聞聽此事,心下明鏡一般——他早看在眼中了,那魏侍郎每日花枝招展出入常刺史面前,居心可見一斑!
不甘落於長吉之後的元祥趕忙攬下此事,並為自家大都督捧來嶄新衣袍,又逮住剛好尋來的曹醫士,詢問快速養顏回春之法。
曹醫士精神一振,欣慰到無以復加,天爺,終於!他終於等到崔大都督願意善用其臉的一日了!
因有元祥和曹醫士的摻和,崔璟被迫沐浴近半個時辰之久。
剛穿衣整齊,將發束起,卻聞帳外有人自縛雙手,請罪而來。
來的是石滿,及平盧軍中數名部將。
石滿幾人皆綁縛住上半身,雙手背縛在身後,入得帳內,先後跪了下去:「罪人石滿,前來請罪。」
但當他們抬起頭來,看到那在上首落座的青年之時,卻是忍不住齊齊愣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