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頁
他是角牴好手,又有一把強悍力氣,連續大敗三名玄策士兵,七虎等人在旁邊揮拳叫好。
玄策軍中有人看不慣這外來者的囂張氣焰,誓要為玄策軍正名,脫了盔甲外袍便要上前:「大過年的,老子得把臉面掙回來!」
一名同袍將他拉住:「你知道他是誰嗎!」
那人一臉桀驁不馴:「我管他是誰,天王老子來了,今日也只講角牴場上的規矩!」
「他是常刺史的部下!」那名同袍道:「常刺史來了咱們軍中……虞副將特意交待,不可聲張!我是怕你胡來,這才提點你一句!」
那人一個激靈:「……常刺史?江都那個常刺史?!」
待他上場之後,不多時,便敗在了何武虎手下。
此一夜,何武虎勝績驚人,頗有些飄飄然。
臨近交子時分,依照習俗,要點燃炮竹,驅除年獸,辭舊迎新。
有一名四五十歲的玄策軍部將,取來一支拴著平安結的短竹竿,上頭掛著一串炮竹,他將竹竿遞向常歲寧,笑著道:「行軍打仗,講求個吉利!久聞常刺史少年將才,又在黃水洋上打了一場罕見的勝仗,今日這交子炮竹,不如讓常刺史來燒,也能給我軍討個好意頭!」
常歲寧看著那張尚有著舊時痕跡的部將臉龐,朝他笑著點頭:「好啊。」
她伸手,接過那短竹竿。
對上少女笑眼的一瞬,那名部將有著一瞬間的怔然。
崔璟接過火把,親自將常歲寧挑起的炮竹點燃。
「噼啪」聲響頓時爆起,元祥笑著捂住耳朵,也有士兵歡呼著:「過年咯!」
「過新年,打勝仗!」
「早日凱旋!」
炮竹炸起火煙,常歲寧挑著手中竹竿,左右甩動著,滿眼笑意。
時間似在這一刻變得緩慢。
待常歲寧手中的炮竹燒盡時,四下響起了更多的炮竹聲。
士兵們歡呼間,有人大笑著追鬧起來,常歲寧躲避間,一隻手臂在她頭頂上方抬起,虛環在她腦後,替她擋去紛雜的人流。
胡旋舞樂聲未停,炮竹聲聲,火煙瀰漫,嘈雜鼎沸。
常歲寧微仰頭,看著眼前的青年。
他微垂著的眸中似映著星光,他的手臂如此一環,似環出了一方僅二人可達的天地。
他忽而無比認真地問:「殿下可曾聽過《岑君歌》?」
他自行往下說道:「其有詞雲——我喜我生,獨丁斯時。」
他無比慶幸歡喜,能生在有她的這個世道之間。
常歲寧眼中溢出笑意,似同新年祈願般道:「嗯,山長月遠,且共赴明朝。」
此非太平之年,但他與她皆行在追逐太平之道的路上,他們註定同行,即便劈山斬海,也要共赴前路。
炮竹濺起星火,隨風升騰著,化作漫天繁星,垂視著人間嶄新的一年。
第428章 他可以,但她不行
次日,初一當晚,崔璟召集了麾下心腹部將及謀士,入帳中議事。
眾人到時,只見帳內坐著的不止大都督一人,還有一位青袍少女。
這青袍少女是哪位,眾人心中很有分辨,但還是等自家大都督從中正式引見後,才齊齊施禮。
常歲寧含笑向他們頷首示意:「諸位,幸會。」
此刻她所見有十餘人,其中四十歲往上的,約有六七個,而其中四人,皆是她熟悉的面孔。
這是她昔日舊部。
舊部安在,並得崔璟這般重視信任,他們雖不再年輕,但仍在最前方保衛著大盛山河,常歲寧心下之觸動,難以言表。
眾人也頗覺觸動,有生之年,能見到大都督身邊出現一位年輕女郎,實在罕見。
前年,大都督於京中芙蓉花宴上求娶被拒之事,玄策軍上下,無人不曉。
今日得見正主,大家難免心情激盪。
是以,眾人此刻眼中的重點便在此,默認這位常刺史的出現,十之八九是自家大都督的炫耀之舉,此舉大致可命名為【是的,她的確來看我了,軍中所傳並非謠言】——
但很快,眾人即發現,他們想得太過膚淺單一了。
他們圍坐帳內,各自說起接下來的應戰之策,有人提議守株待兔,敵不動我不動;也有人提議當設法聯合各處兵力,主動進攻,先發制人。
崔璟靜聽之下多是點頭,待眾人言畢,他看向一旁的常歲寧:「敢問常刺史是何見解?」
常歲寧看向眾人:「不知諸位可曾想過兵不血刃之法?」
眾人大多面露怔然或意外之色。
他們倒不是覺得這位常刺史不該參與進來,到底是自家大都督主動詢問對方是何見解的。
再者,這位常刺史雖只是個年少女郎,但如今卻是大盛最亮眼的那顆將星,漂亮到無可挑剔的戰績擺在那裡,縱然大都督不開口,他們當中也有人好奇這位常刺史的看法。
總而言之,這位的意見,是很值得一聽的。
讓他們真正意外的是,對方竟然開口便是「兵不血刃」四字——
這位橫空出世的少年將才,除了那將星轉世的傳聞之外,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她的殺伐與「狂妄」。
須知她才在黃水洋上,殺盡了來犯的倭軍,縱是面臨異族,如此斬草除根的打法,也讓人多少感到有些畏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玄策軍中有人看不慣這外來者的囂張氣焰,誓要為玄策軍正名,脫了盔甲外袍便要上前:「大過年的,老子得把臉面掙回來!」
一名同袍將他拉住:「你知道他是誰嗎!」
那人一臉桀驁不馴:「我管他是誰,天王老子來了,今日也只講角牴場上的規矩!」
「他是常刺史的部下!」那名同袍道:「常刺史來了咱們軍中……虞副將特意交待,不可聲張!我是怕你胡來,這才提點你一句!」
那人一個激靈:「……常刺史?江都那個常刺史?!」
待他上場之後,不多時,便敗在了何武虎手下。
此一夜,何武虎勝績驚人,頗有些飄飄然。
臨近交子時分,依照習俗,要點燃炮竹,驅除年獸,辭舊迎新。
有一名四五十歲的玄策軍部將,取來一支拴著平安結的短竹竿,上頭掛著一串炮竹,他將竹竿遞向常歲寧,笑著道:「行軍打仗,講求個吉利!久聞常刺史少年將才,又在黃水洋上打了一場罕見的勝仗,今日這交子炮竹,不如讓常刺史來燒,也能給我軍討個好意頭!」
常歲寧看著那張尚有著舊時痕跡的部將臉龐,朝他笑著點頭:「好啊。」
她伸手,接過那短竹竿。
對上少女笑眼的一瞬,那名部將有著一瞬間的怔然。
崔璟接過火把,親自將常歲寧挑起的炮竹點燃。
「噼啪」聲響頓時爆起,元祥笑著捂住耳朵,也有士兵歡呼著:「過年咯!」
「過新年,打勝仗!」
「早日凱旋!」
炮竹炸起火煙,常歲寧挑著手中竹竿,左右甩動著,滿眼笑意。
時間似在這一刻變得緩慢。
待常歲寧手中的炮竹燒盡時,四下響起了更多的炮竹聲。
士兵們歡呼間,有人大笑著追鬧起來,常歲寧躲避間,一隻手臂在她頭頂上方抬起,虛環在她腦後,替她擋去紛雜的人流。
胡旋舞樂聲未停,炮竹聲聲,火煙瀰漫,嘈雜鼎沸。
常歲寧微仰頭,看著眼前的青年。
他微垂著的眸中似映著星光,他的手臂如此一環,似環出了一方僅二人可達的天地。
他忽而無比認真地問:「殿下可曾聽過《岑君歌》?」
他自行往下說道:「其有詞雲——我喜我生,獨丁斯時。」
他無比慶幸歡喜,能生在有她的這個世道之間。
常歲寧眼中溢出笑意,似同新年祈願般道:「嗯,山長月遠,且共赴明朝。」
此非太平之年,但他與她皆行在追逐太平之道的路上,他們註定同行,即便劈山斬海,也要共赴前路。
炮竹濺起星火,隨風升騰著,化作漫天繁星,垂視著人間嶄新的一年。
第428章 他可以,但她不行
次日,初一當晚,崔璟召集了麾下心腹部將及謀士,入帳中議事。
眾人到時,只見帳內坐著的不止大都督一人,還有一位青袍少女。
這青袍少女是哪位,眾人心中很有分辨,但還是等自家大都督從中正式引見後,才齊齊施禮。
常歲寧含笑向他們頷首示意:「諸位,幸會。」
此刻她所見有十餘人,其中四十歲往上的,約有六七個,而其中四人,皆是她熟悉的面孔。
這是她昔日舊部。
舊部安在,並得崔璟這般重視信任,他們雖不再年輕,但仍在最前方保衛著大盛山河,常歲寧心下之觸動,難以言表。
眾人也頗覺觸動,有生之年,能見到大都督身邊出現一位年輕女郎,實在罕見。
前年,大都督於京中芙蓉花宴上求娶被拒之事,玄策軍上下,無人不曉。
今日得見正主,大家難免心情激盪。
是以,眾人此刻眼中的重點便在此,默認這位常刺史的出現,十之八九是自家大都督的炫耀之舉,此舉大致可命名為【是的,她的確來看我了,軍中所傳並非謠言】——
但很快,眾人即發現,他們想得太過膚淺單一了。
他們圍坐帳內,各自說起接下來的應戰之策,有人提議守株待兔,敵不動我不動;也有人提議當設法聯合各處兵力,主動進攻,先發制人。
崔璟靜聽之下多是點頭,待眾人言畢,他看向一旁的常歲寧:「敢問常刺史是何見解?」
常歲寧看向眾人:「不知諸位可曾想過兵不血刃之法?」
眾人大多面露怔然或意外之色。
他們倒不是覺得這位常刺史不該參與進來,到底是自家大都督主動詢問對方是何見解的。
再者,這位常刺史雖只是個年少女郎,但如今卻是大盛最亮眼的那顆將星,漂亮到無可挑剔的戰績擺在那裡,縱然大都督不開口,他們當中也有人好奇這位常刺史的看法。
總而言之,這位的意見,是很值得一聽的。
讓他們真正意外的是,對方竟然開口便是「兵不血刃」四字——
這位橫空出世的少年將才,除了那將星轉世的傳聞之外,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她的殺伐與「狂妄」。
須知她才在黃水洋上,殺盡了來犯的倭軍,縱是面臨異族,如此斬草除根的打法,也讓人多少感到有些畏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