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頁
常歲寧不吝於表露自己的欣喜讚賞之色。
除了問答之外,王岳還取出了一則冊子,新的政令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礙和問題,而這則冊子上則是——
「……這些是在下想到的一些淺陋的應對之法。」王岳矜持地道:「以及對之後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的一些設想。」
既有補救之策,又有未雨綢繆。
駱觀臨極快地皺了一下眉,看向好友——怎麼他都不知道王望山還有這麼個小冊子?防著他?這就開始勾心鬥角了?
常歲寧眼睛微亮:「先生有心了,歲寧洗耳恭聽。」
王岳說到最後,嗓子已有干啞跡象:「……無二院中的文學館與算學館,此番招生名額皆有限,而據在下所知,此番前來求學的,不乏一些已有些聲望之士,他們皆是衝著那些豐厚藏書而來。而學館的意義,重在栽培更多人才,若名額皆被那些有學識者占了去,倒是失了本意……」
常歲寧點頭:「所以需分級考核,面向不同年紀的受考者,考核內容也不同,儘量做到均勻取之。」
譬如館內亦設有蒙童班,考的主要是孩童的資質,男童女童各取一半。
雖說層層都在挑揀資質,不符合有教無類的原則,但如今資源有限,還須用在最適合讀書的人群身上。
至於真正的有教無類,那是之後的事,不適用於眼下。
譬如年過十歲,還未受教者,除非格外天賦異稟,否則也不在無二院的招生範疇內,十歲已過了最佳啟蒙年歲,學起來註定吃力。
江都緊缺人才,註定不能將人力物力全部用於無差別的啟蒙之上。
所以,分年歲設下考題,用以篩選各年齡階段最合適的人群,是經過諸多考量後定下的招生之策。
「只是如此一來,註定會有許多懷才者被拒之門外……」王岳道:「故而在下想,在考核完畢之後,能否將這些未能入無二院受教者再進行一番篩選,根據能力高低,留在江都任職做事呢?」
江都本就缺人,若對方能力足夠,直接留用是最好的選擇。
常歲寧尚未來得及細想此事,此刻順著王岳的話思索道:「可他們是衝著無二院的藏書來的,未必會輕易改變主意,留下任職……」
王岳:「那大人不妨就給他們一些優待,譬如凡留下任職者,每旬可輪流入無二院旁聽一日;若每月考績達標者,當月可入無二院藏書閣閱書一日……」
常歲寧點著頭,道:「再譬如,若在其位表現最優者,每月至多可借閱帶走三冊藏書?」
王岳露出驚喜笑意:「大人果然穎悟絕倫!」
不單提供切實良策,還給予情緒價值,展現能力的同時,不忘拉近與主公的關係。
駱觀臨:「……」
王望山自顧表現到口乾舌燥,竟半點不管旁人死活。
當然,王望山再如何表現,他都是無所謂的,畢竟他並不在意常歲寧更偏愛何人。他只是覺得,根本沒機會說話的王長史和冉女史,應當多少有點汗流浹背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這樣無所謂的。
不過他還是要提醒王望山爭寵之心不宜太過,否則長此以往,只怕不利於同僚之間的和睦共處。
他這麼說也是為了王望山的處境考慮,並不存在怕被王望山搶走風頭的私心,畢竟他又無意博得常歲寧偏愛。
他只打算干滿三年而已,自然不在乎這些。
「無所謂」,「不在乎」的駱先生,事後單獨尋到王岳,欲加以提醒,然而王岳的態度卻令他頭痛至極。
第388章 擇主沒有瓶頸期
「觀臨,你這話……是嫌我吃相難看的意思了?」
「你是知道我的,渾渾噩噩了大半輩子,腦子裡不知攢了多少想法沒機會施展,今次好不容易得遇明主,有事可做,又豈有惜力的道理?」
「且如今我一家老小全來了江都,都說刺史府不養閒人,我若不能得刺史大人肯定,要拿什麼來養家餬口?」
「王長史,冉女史……這二位皆是刺史大人的心腹,我拿什麼同他們比?能做的便是更加勤勉罷了……」
他承認他今天吃飯的嘴巴張得大了點,但他作為新來的,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兩口也很正常吧?
王岳半點不覺得自己哪裡不對,反而逐漸覺得駱觀臨的提醒有些站不住腳——
「說來,王長史和冉女史,皆是大人的自家人,冉女史就不必說了,等同大人的第二雙眼睛……王長史統管刺史府事務,平日已忙得不可開交,是極樂見我等替大人分憂的。我如此積極勤勉,料想他們欣慰還來不及,又怎會覺得我搶了風頭呢?」
說白了,王長史和冉女史的地位且在他之上,誰不喜歡下面的人既能幹又肯干?
競爭這種事,不是多發生在地位職務相同的人身上麼?
想到這裡,王岳看向好友的目光逐漸變了,試探著問:「觀臨,你可是擔憂……我會動搖你在大人心中的地位?」
只二人的小書房中,駱觀臨正襟危坐:「……絕無此事!」
見王岳兀自露出些許神傷之色,駱觀臨又擰眉道:「我若懷此等心思,當初又何故力薦你來江都?」
對待這個說法,王岳持保留態度,那可不一定,萬一是怕他吃不飽,但又怕他吃太好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除了問答之外,王岳還取出了一則冊子,新的政令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礙和問題,而這則冊子上則是——
「……這些是在下想到的一些淺陋的應對之法。」王岳矜持地道:「以及對之後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的一些設想。」
既有補救之策,又有未雨綢繆。
駱觀臨極快地皺了一下眉,看向好友——怎麼他都不知道王望山還有這麼個小冊子?防著他?這就開始勾心鬥角了?
常歲寧眼睛微亮:「先生有心了,歲寧洗耳恭聽。」
王岳說到最後,嗓子已有干啞跡象:「……無二院中的文學館與算學館,此番招生名額皆有限,而據在下所知,此番前來求學的,不乏一些已有些聲望之士,他們皆是衝著那些豐厚藏書而來。而學館的意義,重在栽培更多人才,若名額皆被那些有學識者占了去,倒是失了本意……」
常歲寧點頭:「所以需分級考核,面向不同年紀的受考者,考核內容也不同,儘量做到均勻取之。」
譬如館內亦設有蒙童班,考的主要是孩童的資質,男童女童各取一半。
雖說層層都在挑揀資質,不符合有教無類的原則,但如今資源有限,還須用在最適合讀書的人群身上。
至於真正的有教無類,那是之後的事,不適用於眼下。
譬如年過十歲,還未受教者,除非格外天賦異稟,否則也不在無二院的招生範疇內,十歲已過了最佳啟蒙年歲,學起來註定吃力。
江都緊缺人才,註定不能將人力物力全部用於無差別的啟蒙之上。
所以,分年歲設下考題,用以篩選各年齡階段最合適的人群,是經過諸多考量後定下的招生之策。
「只是如此一來,註定會有許多懷才者被拒之門外……」王岳道:「故而在下想,在考核完畢之後,能否將這些未能入無二院受教者再進行一番篩選,根據能力高低,留在江都任職做事呢?」
江都本就缺人,若對方能力足夠,直接留用是最好的選擇。
常歲寧尚未來得及細想此事,此刻順著王岳的話思索道:「可他們是衝著無二院的藏書來的,未必會輕易改變主意,留下任職……」
王岳:「那大人不妨就給他們一些優待,譬如凡留下任職者,每旬可輪流入無二院旁聽一日;若每月考績達標者,當月可入無二院藏書閣閱書一日……」
常歲寧點著頭,道:「再譬如,若在其位表現最優者,每月至多可借閱帶走三冊藏書?」
王岳露出驚喜笑意:「大人果然穎悟絕倫!」
不單提供切實良策,還給予情緒價值,展現能力的同時,不忘拉近與主公的關係。
駱觀臨:「……」
王望山自顧表現到口乾舌燥,竟半點不管旁人死活。
當然,王望山再如何表現,他都是無所謂的,畢竟他並不在意常歲寧更偏愛何人。他只是覺得,根本沒機會說話的王長史和冉女史,應當多少有點汗流浹背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這樣無所謂的。
不過他還是要提醒王望山爭寵之心不宜太過,否則長此以往,只怕不利於同僚之間的和睦共處。
他這麼說也是為了王望山的處境考慮,並不存在怕被王望山搶走風頭的私心,畢竟他又無意博得常歲寧偏愛。
他只打算干滿三年而已,自然不在乎這些。
「無所謂」,「不在乎」的駱先生,事後單獨尋到王岳,欲加以提醒,然而王岳的態度卻令他頭痛至極。
第388章 擇主沒有瓶頸期
「觀臨,你這話……是嫌我吃相難看的意思了?」
「你是知道我的,渾渾噩噩了大半輩子,腦子裡不知攢了多少想法沒機會施展,今次好不容易得遇明主,有事可做,又豈有惜力的道理?」
「且如今我一家老小全來了江都,都說刺史府不養閒人,我若不能得刺史大人肯定,要拿什麼來養家餬口?」
「王長史,冉女史……這二位皆是刺史大人的心腹,我拿什麼同他們比?能做的便是更加勤勉罷了……」
他承認他今天吃飯的嘴巴張得大了點,但他作為新來的,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兩口也很正常吧?
王岳半點不覺得自己哪裡不對,反而逐漸覺得駱觀臨的提醒有些站不住腳——
「說來,王長史和冉女史,皆是大人的自家人,冉女史就不必說了,等同大人的第二雙眼睛……王長史統管刺史府事務,平日已忙得不可開交,是極樂見我等替大人分憂的。我如此積極勤勉,料想他們欣慰還來不及,又怎會覺得我搶了風頭呢?」
說白了,王長史和冉女史的地位且在他之上,誰不喜歡下面的人既能幹又肯干?
競爭這種事,不是多發生在地位職務相同的人身上麼?
想到這裡,王岳看向好友的目光逐漸變了,試探著問:「觀臨,你可是擔憂……我會動搖你在大人心中的地位?」
只二人的小書房中,駱觀臨正襟危坐:「……絕無此事!」
見王岳兀自露出些許神傷之色,駱觀臨又擰眉道:「我若懷此等心思,當初又何故力薦你來江都?」
對待這個說法,王岳持保留態度,那可不一定,萬一是怕他吃不飽,但又怕他吃太好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