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頁
駱觀臨也沒說話了,或者說他也認可了常歲寧的話,她是懂得那條底線在何處的,她自己行事底線不明,但論起踩旁人的底線,卻是一把好手。
事已至此,他只能問一句:「刺史可知那些藏書共有多少冊?」
常歲寧繼續書寫:「今日粗略一觀,加上重本一起,七八千冊是有的。」
呂秀才赫然止住了呼吸,多……多少?
一千,兩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爹!娘!太奶!靈寶天尊玉皇大帝!至聖先師孔夫子啊!
呂秀才在心中語無倫次地連聲高呼。
駱觀臨到底是見過世面的,此刻尚能冷靜地問:「這七八千冊,全都要謄抄下來?」
她方才也說了,這其中必然也有重本,重本是指在別家、或是市面上有過流通的。
此前她向顧家虞家索要書籍時,要的全是孤本珍本,重本一概不取。
駱觀臨估摸著,這七八千冊里,大約也只有六七百冊左右的孤本與珍本——他當真膨脹了,竟然用了「只」這個字。
六七百冊已經非常可觀了,加上她這些時日得到的「捐贈」近三百本……如此一來,她手中便握有足足千冊珍本藏書了……且全是一本難求的稀品。
縱觀古今,這個數目已令大半藏書大家望塵莫及了。
然而轉念一想,此乃她「集眾家所長」而得,整座文氣繁茂的江都城的珍貴藏書幾乎都聚集在這裡了,數目上能不壓人一頭嗎?
「是,都要謄抄,不僅是孤本珍本。」常歲寧道:「但凡不是兩冊重合的,全都要抄一份。」
之前她不要顧家他們手中的重本,那是因為想用時隨時能取,肉末還在鍋里,可這些藏書不一樣,一旦離開江都,日後便不一定好找了。
與其之後去別處費時費力搜尋,倒不如自己抄留一份。
「除卻彼此重複的,料想也有三四千冊……」駱觀臨道:「這要何時才能抄完?」
「所以要找很多人來抄。」常歲寧道:「顧家虞家他們都可以出人,還有這些時日招募而來的文人,應當能湊出個百十來人。」
她筆下在書寫估算的,便是各處能湊來抄書的大致人數。
呂秀才鼓起勇氣清了清嗓子,雙手攥在身前,笑容謙虛卻又不敢太謙虛:「刺史大人……在下雖不才,於筆墨之上,卻還勉強算得上是個長處……」
常歲寧會意頷首,又笑著看向姚冉:「到時你們都去。」
呂秀才攥起的手分開,攥成兩隻拳頭,激動不已地看向姚冉。
姚冉卻看向常歲寧,不確定地問:「我和呂先生都去了,那大人身邊何人來做事?」
她與呂秀才不同,她自幼不缺書看,未曾體會過讀書難的感受,此刻對那些藏書固然也有心動,卻只是寥寥。相較之下,她是永遠將常歲寧擺在頭一位的。
「無妨,我這裡還有錢先生就夠了。」常歲寧笑著看向駱觀臨。
駱觀臨:「……」
好好,這麼使他是吧!
「對了,到時讓錢娘子,錢郎君也與你們一同去。」今日駱澤不在書房中,常歲寧特意補了一句,並且一視同仁地加上了駱溪。
這是很好的機會,尤其是對寒門子女來說。
「……」駱觀臨面具下緊皺的眉微微舒緩。
年輕人是該多去增長點見識,他受累點……也沒什麼。
只是——
「百人抄書,萬一其中有居心不良者……」王長史說出了駱觀臨的擔憂。
常歲寧:「這個長史放心,此事非同兒戲,我已有詳具章程。」
畢竟她也算早有預謀,該想到的都已想過了。
……
次日清晨,百人抄書大隊,如約而至。
他們在靠近書庫之前,便被嚴格地搜了身,確保不曾攜帶任何易燃,尖銳等可疑之物。
抄寫期間,也有明言約束,周圍百步內,不可燃火燭,不可擺放茶水。
每兩人一張几案,配一名研磨的書童,及有監管之責的護衛,用以確保途中不會有意外發生。
此外,又明令設下三個不准——不准流汗,不准流淚,更不准流口水。
第一個不准,可用冰盆佐之,第二第三,則是靠的自我約束了。
顧家二郎也被拉來湊數,父親說了,他旁的不行,抄抄書還是可以的。
抄寫間,顧家二郎扭頭看向四下,見得這般井然有序的大場面,心中竟也莫名地生出幾分激盪來……不對,他激盪什麼,這位常刺史,可是剛打劫過他顧家!
但……此情此景,他又不得不承認,這位常刺史,倒也果真有那麼些辦大事的樣子呢。
只是不知她要這些藏書,是打算藏起來為己所用,還是另有安排?
在場大多數人,是顧不得去想這個問題的,現如今被他們抄寫著的書籍,全是平日裡他們無法窺見的,這種觸動無法用言辭形容,他們如饑似渴,幾乎已感受不到軀體的疲累。
若非是一旦犯了那「三不准」,便會立即被拖離此處,此刻想伏案大哭的大有人在。
直到日暮時分,負責此事的官員發話收筆,仍還有人戀戀不捨。
離開了抄書處,即有幾名文人抱在一起放聲哭了起來。
路過的兩名太監小聲取笑道:「哭喪呢這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事已至此,他只能問一句:「刺史可知那些藏書共有多少冊?」
常歲寧繼續書寫:「今日粗略一觀,加上重本一起,七八千冊是有的。」
呂秀才赫然止住了呼吸,多……多少?
一千,兩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爹!娘!太奶!靈寶天尊玉皇大帝!至聖先師孔夫子啊!
呂秀才在心中語無倫次地連聲高呼。
駱觀臨到底是見過世面的,此刻尚能冷靜地問:「這七八千冊,全都要謄抄下來?」
她方才也說了,這其中必然也有重本,重本是指在別家、或是市面上有過流通的。
此前她向顧家虞家索要書籍時,要的全是孤本珍本,重本一概不取。
駱觀臨估摸著,這七八千冊里,大約也只有六七百冊左右的孤本與珍本——他當真膨脹了,竟然用了「只」這個字。
六七百冊已經非常可觀了,加上她這些時日得到的「捐贈」近三百本……如此一來,她手中便握有足足千冊珍本藏書了……且全是一本難求的稀品。
縱觀古今,這個數目已令大半藏書大家望塵莫及了。
然而轉念一想,此乃她「集眾家所長」而得,整座文氣繁茂的江都城的珍貴藏書幾乎都聚集在這裡了,數目上能不壓人一頭嗎?
「是,都要謄抄,不僅是孤本珍本。」常歲寧道:「但凡不是兩冊重合的,全都要抄一份。」
之前她不要顧家他們手中的重本,那是因為想用時隨時能取,肉末還在鍋里,可這些藏書不一樣,一旦離開江都,日後便不一定好找了。
與其之後去別處費時費力搜尋,倒不如自己抄留一份。
「除卻彼此重複的,料想也有三四千冊……」駱觀臨道:「這要何時才能抄完?」
「所以要找很多人來抄。」常歲寧道:「顧家虞家他們都可以出人,還有這些時日招募而來的文人,應當能湊出個百十來人。」
她筆下在書寫估算的,便是各處能湊來抄書的大致人數。
呂秀才鼓起勇氣清了清嗓子,雙手攥在身前,笑容謙虛卻又不敢太謙虛:「刺史大人……在下雖不才,於筆墨之上,卻還勉強算得上是個長處……」
常歲寧會意頷首,又笑著看向姚冉:「到時你們都去。」
呂秀才攥起的手分開,攥成兩隻拳頭,激動不已地看向姚冉。
姚冉卻看向常歲寧,不確定地問:「我和呂先生都去了,那大人身邊何人來做事?」
她與呂秀才不同,她自幼不缺書看,未曾體會過讀書難的感受,此刻對那些藏書固然也有心動,卻只是寥寥。相較之下,她是永遠將常歲寧擺在頭一位的。
「無妨,我這裡還有錢先生就夠了。」常歲寧笑著看向駱觀臨。
駱觀臨:「……」
好好,這麼使他是吧!
「對了,到時讓錢娘子,錢郎君也與你們一同去。」今日駱澤不在書房中,常歲寧特意補了一句,並且一視同仁地加上了駱溪。
這是很好的機會,尤其是對寒門子女來說。
「……」駱觀臨面具下緊皺的眉微微舒緩。
年輕人是該多去增長點見識,他受累點……也沒什麼。
只是——
「百人抄書,萬一其中有居心不良者……」王長史說出了駱觀臨的擔憂。
常歲寧:「這個長史放心,此事非同兒戲,我已有詳具章程。」
畢竟她也算早有預謀,該想到的都已想過了。
……
次日清晨,百人抄書大隊,如約而至。
他們在靠近書庫之前,便被嚴格地搜了身,確保不曾攜帶任何易燃,尖銳等可疑之物。
抄寫期間,也有明言約束,周圍百步內,不可燃火燭,不可擺放茶水。
每兩人一張几案,配一名研磨的書童,及有監管之責的護衛,用以確保途中不會有意外發生。
此外,又明令設下三個不准——不准流汗,不准流淚,更不准流口水。
第一個不准,可用冰盆佐之,第二第三,則是靠的自我約束了。
顧家二郎也被拉來湊數,父親說了,他旁的不行,抄抄書還是可以的。
抄寫間,顧家二郎扭頭看向四下,見得這般井然有序的大場面,心中竟也莫名地生出幾分激盪來……不對,他激盪什麼,這位常刺史,可是剛打劫過他顧家!
但……此情此景,他又不得不承認,這位常刺史,倒也果真有那麼些辦大事的樣子呢。
只是不知她要這些藏書,是打算藏起來為己所用,還是另有安排?
在場大多數人,是顧不得去想這個問題的,現如今被他們抄寫著的書籍,全是平日裡他們無法窺見的,這種觸動無法用言辭形容,他們如饑似渴,幾乎已感受不到軀體的疲累。
若非是一旦犯了那「三不准」,便會立即被拖離此處,此刻想伏案大哭的大有人在。
直到日暮時分,負責此事的官員發話收筆,仍還有人戀戀不捨。
離開了抄書處,即有幾名文人抱在一起放聲哭了起來。
路過的兩名太監小聲取笑道:「哭喪呢這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