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頁
但在蔣海看來,此事根本沒什麼商量的餘地,想折在朝廷手裡,還是跟這位常刺史買個平安,事關存亡,這還用得著考慮嗎?
顧修親自送他離開,路上,顧修嘆氣道:「……如此一來,不單是我顧家,就連虞家及餘下那些自危的人家,怕是都要被她以這般方式搜颳了。」
「你情我願的事,這叫做買賣。」
蔣海勸慰道:「長善,你得往好處想,如今這世道,你們這些世家望族,不僅是天子的眼中釘,也是各路亂軍的盤中餐,正所謂懷璧其罪……藉此時機將你們已經護不住的藏書獻出去,便也能斷絕一些賊子覬覦,還可換得這位常刺史些許庇護,於長遠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又行十餘步,顧修終是點了頭,是他求著蔣海去叩那位常刺史的門,該想到的利弊,自然一早也都反覆想過了。
顧修心情複雜間,餘光內,卻見好友的身影猛地一頓。
顧修看去,立時問:「怎麼了,可是哪裡還有疏漏之處?」
「不是,我突然想到……」蔣海身形好似定住,後知後覺地道:「她既這般清楚顧家處境,未必不知你我交好……她此前先逼迫我等鹽商獻上捐銀,最先將我架在火上烤,之後又予我好顏色,除了讓鹽商給其他商戶『做表率』之外,未必不是意在先打通了我這條路,只等著我今日代你找上門去!」
「從江都商戶,再到你們這些望族……她一早全都算計好了!」蔣海痛呼間,指著前方道上的槐花樹:「瞧見沒,咱們就跟那槐樹葉子似得,一片片,全叫她給捋得服服帖帖,乾乾淨淨……江都城就沒一片葉子能從她手心裡逃得出去!」
這小女娘,分明才這般年紀,卻有這般謀劃,成算,定性……且分毫不曾顯露出來!
跟她玩心思,一個不留神,褲衩子都要被她給玩沒了!
蔣海又嘆氣,命都被人家捏手心裡了,還管什麼褲衩子啊!
第341章 我喜歡讀書
刺史府後院裡也有一棵老槐樹,其上槐花開得正盛。
此刻,駱母帶著幾名僕婦正坐在樹下擇槐花,被捋下來的槐花,一把把裝進竹筐里,等著拿來做槐花餅,或是沾了面蒸著吃,出籠時抖一抖,淋了芝麻油,拍了蒜,一同拌進去……拿駱母的話來說,真真能香倒幾個路過的大漢。
阿點負責折槐花枝,他生的高大,矮些的樹枝,他踮著腳便能拽得著,每每專挑了槐花最密的樹枝來折,於是被駱母盛讚是折槐花的一把好手。
一群婦人們說說笑笑著,引得愛聽熱鬧的歸期循著聲兒就過來了,見得鮮嫩槐花,歸期湊著張馬臉擠過來,也想要嘗嘗味兒。
槐花枝帶刺,阿點捋下了槐花和鮮嫩的橢圓樹葉,捧在手裡餵著歸期,因被歸期舔到手心,阿點癢得哈哈大笑起來。
常歲寧遠遠地便聽到了阿點的笑聲,遂往聲音的來處拐了幾步,她透過一叢油綠芭蕉看到槐花樹下的情形,不禁也彎了彎嘴角,因繁雜的公務而有些紛亂的心緒,皆在此一刻平靜舒展下來。
單是瞧著阿點這張爛漫的笑臉,她即可斷定此行來江都,果真是來對了。
那些同駱母一起擇槐花的僕婦,也是新招入府的,皆是在戰爭中失去了家人的伶仃婦人。
這座刺史府不大,好在尚可為些許無處可去之人遮風避雨。
但於常歲寧而言,她不能止步於「些許」,江都給了她安身處,她便要將此處成為可庇護更多人的安身之所。
當晚,常歲寧便吃上了蒸槐花,放下第二隻空碗時,常歲寧只覺渾身充滿了力氣。
……
未等三日,第二日時,顧家便給了回音。
待到第三日時,則已將常歲寧要的藏書如數奉上。三日的時間本不足夠將百卷書籍謄抄完畢,但既是孤本,為謹慎起見,顧家平日裡自也不可能想不到多抄兩份以防不測,加之還需以抄本供族中子弟傳閱。
這三日的時間,大多便拿來反覆對照糾錯、標註之類。
一同被送到刺史府的,還有十一位顧家子弟。
常歲寧原話說要「至少十位」,但依蔣海的意思,踩著人家要的數兒給,顯得態度不夠積極,太過死板,不利於打好關係,橫豎也不差那一個了,多個添頭,面上好看。
添就添吧,為了更好看,顧修甚至特意添了個長得不錯的——當然,倒不是他那次子,次子雖美,卻美而過於自知,醉心於此,而致才學平平,不足以拿得出手。
為表誠意,顧修是親自領著族人來捐書的,此刻他帶著一排族人站在刺史府廳中,心中略覺羞愧,變賣祖產常有,如他這般變賣族人的,少見。
那些被選中的顧家族人們,不免也有悲憤之感,賣身求生,莫過於此了。
但誰讓世道多艱,為了保全族中,為長遠而慮,今下只能委身於小小女郎手下,以圖求全之法。
就是不知這常歲寧打算讓他們做什麼?聽說她在大肆招募人才,手下缺人缺得緊,大約是要他們做那有名無分,只做事而無實權的門客先生了。
十一位顧家族人們,此行皆做好了有來無回的準備,個別準備齊全的,甚至讓小廝帶上了包袱。
顧修將他們名帖遞上,由王長史送到常歲寧手中。
常歲寧坐在上首,一張張地翻看對照著,雖為尋常名帖,然此刻經她之手翻看,落在顧家眾人眼底,卻好似賣身契一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顧修親自送他離開,路上,顧修嘆氣道:「……如此一來,不單是我顧家,就連虞家及餘下那些自危的人家,怕是都要被她以這般方式搜颳了。」
「你情我願的事,這叫做買賣。」
蔣海勸慰道:「長善,你得往好處想,如今這世道,你們這些世家望族,不僅是天子的眼中釘,也是各路亂軍的盤中餐,正所謂懷璧其罪……藉此時機將你們已經護不住的藏書獻出去,便也能斷絕一些賊子覬覦,還可換得這位常刺史些許庇護,於長遠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又行十餘步,顧修終是點了頭,是他求著蔣海去叩那位常刺史的門,該想到的利弊,自然一早也都反覆想過了。
顧修心情複雜間,餘光內,卻見好友的身影猛地一頓。
顧修看去,立時問:「怎麼了,可是哪裡還有疏漏之處?」
「不是,我突然想到……」蔣海身形好似定住,後知後覺地道:「她既這般清楚顧家處境,未必不知你我交好……她此前先逼迫我等鹽商獻上捐銀,最先將我架在火上烤,之後又予我好顏色,除了讓鹽商給其他商戶『做表率』之外,未必不是意在先打通了我這條路,只等著我今日代你找上門去!」
「從江都商戶,再到你們這些望族……她一早全都算計好了!」蔣海痛呼間,指著前方道上的槐花樹:「瞧見沒,咱們就跟那槐樹葉子似得,一片片,全叫她給捋得服服帖帖,乾乾淨淨……江都城就沒一片葉子能從她手心裡逃得出去!」
這小女娘,分明才這般年紀,卻有這般謀劃,成算,定性……且分毫不曾顯露出來!
跟她玩心思,一個不留神,褲衩子都要被她給玩沒了!
蔣海又嘆氣,命都被人家捏手心裡了,還管什麼褲衩子啊!
第341章 我喜歡讀書
刺史府後院裡也有一棵老槐樹,其上槐花開得正盛。
此刻,駱母帶著幾名僕婦正坐在樹下擇槐花,被捋下來的槐花,一把把裝進竹筐里,等著拿來做槐花餅,或是沾了面蒸著吃,出籠時抖一抖,淋了芝麻油,拍了蒜,一同拌進去……拿駱母的話來說,真真能香倒幾個路過的大漢。
阿點負責折槐花枝,他生的高大,矮些的樹枝,他踮著腳便能拽得著,每每專挑了槐花最密的樹枝來折,於是被駱母盛讚是折槐花的一把好手。
一群婦人們說說笑笑著,引得愛聽熱鬧的歸期循著聲兒就過來了,見得鮮嫩槐花,歸期湊著張馬臉擠過來,也想要嘗嘗味兒。
槐花枝帶刺,阿點捋下了槐花和鮮嫩的橢圓樹葉,捧在手裡餵著歸期,因被歸期舔到手心,阿點癢得哈哈大笑起來。
常歲寧遠遠地便聽到了阿點的笑聲,遂往聲音的來處拐了幾步,她透過一叢油綠芭蕉看到槐花樹下的情形,不禁也彎了彎嘴角,因繁雜的公務而有些紛亂的心緒,皆在此一刻平靜舒展下來。
單是瞧著阿點這張爛漫的笑臉,她即可斷定此行來江都,果真是來對了。
那些同駱母一起擇槐花的僕婦,也是新招入府的,皆是在戰爭中失去了家人的伶仃婦人。
這座刺史府不大,好在尚可為些許無處可去之人遮風避雨。
但於常歲寧而言,她不能止步於「些許」,江都給了她安身處,她便要將此處成為可庇護更多人的安身之所。
當晚,常歲寧便吃上了蒸槐花,放下第二隻空碗時,常歲寧只覺渾身充滿了力氣。
……
未等三日,第二日時,顧家便給了回音。
待到第三日時,則已將常歲寧要的藏書如數奉上。三日的時間本不足夠將百卷書籍謄抄完畢,但既是孤本,為謹慎起見,顧家平日裡自也不可能想不到多抄兩份以防不測,加之還需以抄本供族中子弟傳閱。
這三日的時間,大多便拿來反覆對照糾錯、標註之類。
一同被送到刺史府的,還有十一位顧家子弟。
常歲寧原話說要「至少十位」,但依蔣海的意思,踩著人家要的數兒給,顯得態度不夠積極,太過死板,不利於打好關係,橫豎也不差那一個了,多個添頭,面上好看。
添就添吧,為了更好看,顧修甚至特意添了個長得不錯的——當然,倒不是他那次子,次子雖美,卻美而過於自知,醉心於此,而致才學平平,不足以拿得出手。
為表誠意,顧修是親自領著族人來捐書的,此刻他帶著一排族人站在刺史府廳中,心中略覺羞愧,變賣祖產常有,如他這般變賣族人的,少見。
那些被選中的顧家族人們,不免也有悲憤之感,賣身求生,莫過於此了。
但誰讓世道多艱,為了保全族中,為長遠而慮,今下只能委身於小小女郎手下,以圖求全之法。
就是不知這常歲寧打算讓他們做什麼?聽說她在大肆招募人才,手下缺人缺得緊,大約是要他們做那有名無分,只做事而無實權的門客先生了。
十一位顧家族人們,此行皆做好了有來無回的準備,個別準備齊全的,甚至讓小廝帶上了包袱。
顧修將他們名帖遞上,由王長史送到常歲寧手中。
常歲寧坐在上首,一張張地翻看對照著,雖為尋常名帖,然此刻經她之手翻看,落在顧家眾人眼底,卻好似賣身契一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