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頁
故而,接下來要對付哪些人,要如何做,李獻心中已經再清楚不過。
他已不需要再去審問那些俘虜。
不過,他很快發現,這些原本已無用的俘虜,卻還另有用武之地。
殺徐軍俘虜祭天,是李獻和部分洛陽官員商議之後的決定。
主持此次祭天儀式的洞玄道人宣稱,此次洪水災害,大水沖毀奉仙宮,皆因徐正業之行罪大惡極,罪孽深重,以致觸怒上天,而天怒難消,怒在徐賊餘孽遲遲未除!
他們以平息天怒之名,將兩百名俘虜押上祭壇斬首。
鮮血順著祭壇符文痕隙流淌涌下,混入雨水中,染紅了洛陽城中數條街道。
此舉無疑是血腥的,而正因它足夠血腥,得以震懾各處民眾,一時果然成功彈壓下了那些對女帝不利的謠言。
為坐實此說,他們對外聲稱,接下來每日皆會獻上兩百名俘虜祭天,直到平息天怒為止。
李獻等人此舉固然血腥,卻算不上擅開先例,大盛自建朝來,雖甚少有活人祭祀之舉,但殺俘祭祀,卻歷來有例可循。
洛陽城中雖有許多文人指責此事,但也只能從道德風氣層面譴責一二。
城中那些士族們則已焦躁不安,李獻此舉,除了扭轉輿論,顯然也是衝著他們來的!
今日可殺戰俘,明日便可殺同為徐正業餘黨的他們祭天!
眾士族族人憤怒卻又不安,而洛陽城內外有玄策軍層層把守鎮壓,又因水災成患,各要道多被沖毀,他們族中多文人婦孺,縱想要及時逃離洛陽卻也不能。
如此天災與人禍並行之下,他們已成困獸,現下唯一的自救之法,或許便是向滎陽鄭氏求救了!
於是,他們決定遣可信之人,暗中送一封信前去滎陽。
……
李獻也令麾下千名親兵,在兩名洛陽官員的陪同下,冒雨出了洛陽,趕去了汴州。
他們未入汴州城,而是直接去了在汴州城外地勢較高處紮營的大軍營中。
得知主帥肖旻不在營中,為首的那名武將和兩名洛陽官員,即令營中迅速清點徐軍戰俘,要將他們全部押往洛陽。
營中幾名將軍前去與他們交談詢問此事,他們態度強硬,只稱是奉李獻將軍之意,事關重大,不得耽誤。
此刻雨勢稍小,不遠處一群腳上鎖著鎖鏈的戰俘正冒雨往麻袋裡填裝沙土,李獻麾下的那名武將立時示意手下,將那些戰俘驅趕過來,取了麻繩,當即就要將他們清點串綁起來,似同對待牲畜。
洛陽城中剩下的戰俘已「支撐」不了兩日,他們需要儘快將這些戰俘帶回去交差。
「如今營中戰俘足有六萬餘,要全部清點完畢,至少需要一整日。」白校尉皺眉正色道:「且此事非同小可,還須等主帥歸營後,與幾位大人當面商榷後方能交接這些戰俘。」
那武將冷笑一聲,手按在腰側刀鞘上,厲聲道:「事關祭天大儀,關乎國運,若有絲毫耽擱閃失,非但我等難辭其咎,你們只怕也同樣擔待不起!」
此言出,一旁那些正被綁起的戰俘皆神情驚駭。
祭天?
所以,昨日聽到的傳言是真的?
洛陽城中殺了那些人還不夠,竟要將他們全部押去祭天嗎?!
「你們……你們幹什麼?」
「放開我!」
他們身為戰俘,自然不可能得到優待,這些時日在營中做著最苦最累的差事,吃著最差最少的食物,但他們知道自己的身份處境,只要能活下去就可以。
且身為戰俘雖苦,好在那位寧遠將軍發過話,故而營中至少不曾有凌虐戰俘之事發生,所以他們從未想過反抗。
當初他們願降,不外乎就只是想活下去而已!
可此刻,這些人要押他們去祭天,性命遭到威脅的恐懼之下,便開始有人掙扎反抗起來。
一名瘦弱的戰俘從隊伍中踉蹌奔撲出去,慌亂喊道:「白校尉,我們不想去洛陽!寧遠將軍和肖主帥親口說過,降者不殺,你們不能——」
隨著一支箭矢刺穿他的心口,他的聲音突然戛然而止,撲倒在泥水中。
端著弓弩的,正是那名李獻部下武將。
他聲音寒厲:「膽敢反抗者,本將軍不介意將你們就地斬殺祭天!」
看著那趴倒在泥水中,身形微微抽搐,口中不停湧出鮮血的同伴,一名身形魁梧的俘虜見狀悲怒難當:「順子又不曾反抗傷人!他只是膽小而已!」
他猛地轉頭,看向那射殺了同伴的武將,雙拳攥起,一把掙斷麻繩:「你們出爾反爾欺人太甚!」
「左右都是個死,與其窩窩囊囊變成豬羊牲畜一樣的祭品,老子何不殺出去!」
從被徐軍強征,到戰敗成為俘虜,這一路他們何曾有過選擇……本以為這一切終於休止了,誰知眼下竟還要不明不白被當成祭品殺掉!
這究竟是什麼吃人的世道!
男人眼睛通紅:「老子今日就跟你們拼了!」
他很有些身手力氣,空手奪下了一名士兵手中的刀。
而他在這群戰俘中應是有些威望在的,見他此舉,他身後戰俘立即跟從而上。
「都住手!速速控制住他們!」白校尉快聲道。
「豬羊牲畜?」那名武將見狀諷刺道:「未免太過高估了自己,不過是一群不自量力的螻蟻而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已不需要再去審問那些俘虜。
不過,他很快發現,這些原本已無用的俘虜,卻還另有用武之地。
殺徐軍俘虜祭天,是李獻和部分洛陽官員商議之後的決定。
主持此次祭天儀式的洞玄道人宣稱,此次洪水災害,大水沖毀奉仙宮,皆因徐正業之行罪大惡極,罪孽深重,以致觸怒上天,而天怒難消,怒在徐賊餘孽遲遲未除!
他們以平息天怒之名,將兩百名俘虜押上祭壇斬首。
鮮血順著祭壇符文痕隙流淌涌下,混入雨水中,染紅了洛陽城中數條街道。
此舉無疑是血腥的,而正因它足夠血腥,得以震懾各處民眾,一時果然成功彈壓下了那些對女帝不利的謠言。
為坐實此說,他們對外聲稱,接下來每日皆會獻上兩百名俘虜祭天,直到平息天怒為止。
李獻等人此舉固然血腥,卻算不上擅開先例,大盛自建朝來,雖甚少有活人祭祀之舉,但殺俘祭祀,卻歷來有例可循。
洛陽城中雖有許多文人指責此事,但也只能從道德風氣層面譴責一二。
城中那些士族們則已焦躁不安,李獻此舉,除了扭轉輿論,顯然也是衝著他們來的!
今日可殺戰俘,明日便可殺同為徐正業餘黨的他們祭天!
眾士族族人憤怒卻又不安,而洛陽城內外有玄策軍層層把守鎮壓,又因水災成患,各要道多被沖毀,他們族中多文人婦孺,縱想要及時逃離洛陽卻也不能。
如此天災與人禍並行之下,他們已成困獸,現下唯一的自救之法,或許便是向滎陽鄭氏求救了!
於是,他們決定遣可信之人,暗中送一封信前去滎陽。
……
李獻也令麾下千名親兵,在兩名洛陽官員的陪同下,冒雨出了洛陽,趕去了汴州。
他們未入汴州城,而是直接去了在汴州城外地勢較高處紮營的大軍營中。
得知主帥肖旻不在營中,為首的那名武將和兩名洛陽官員,即令營中迅速清點徐軍戰俘,要將他們全部押往洛陽。
營中幾名將軍前去與他們交談詢問此事,他們態度強硬,只稱是奉李獻將軍之意,事關重大,不得耽誤。
此刻雨勢稍小,不遠處一群腳上鎖著鎖鏈的戰俘正冒雨往麻袋裡填裝沙土,李獻麾下的那名武將立時示意手下,將那些戰俘驅趕過來,取了麻繩,當即就要將他們清點串綁起來,似同對待牲畜。
洛陽城中剩下的戰俘已「支撐」不了兩日,他們需要儘快將這些戰俘帶回去交差。
「如今營中戰俘足有六萬餘,要全部清點完畢,至少需要一整日。」白校尉皺眉正色道:「且此事非同小可,還須等主帥歸營後,與幾位大人當面商榷後方能交接這些戰俘。」
那武將冷笑一聲,手按在腰側刀鞘上,厲聲道:「事關祭天大儀,關乎國運,若有絲毫耽擱閃失,非但我等難辭其咎,你們只怕也同樣擔待不起!」
此言出,一旁那些正被綁起的戰俘皆神情驚駭。
祭天?
所以,昨日聽到的傳言是真的?
洛陽城中殺了那些人還不夠,竟要將他們全部押去祭天嗎?!
「你們……你們幹什麼?」
「放開我!」
他們身為戰俘,自然不可能得到優待,這些時日在營中做著最苦最累的差事,吃著最差最少的食物,但他們知道自己的身份處境,只要能活下去就可以。
且身為戰俘雖苦,好在那位寧遠將軍發過話,故而營中至少不曾有凌虐戰俘之事發生,所以他們從未想過反抗。
當初他們願降,不外乎就只是想活下去而已!
可此刻,這些人要押他們去祭天,性命遭到威脅的恐懼之下,便開始有人掙扎反抗起來。
一名瘦弱的戰俘從隊伍中踉蹌奔撲出去,慌亂喊道:「白校尉,我們不想去洛陽!寧遠將軍和肖主帥親口說過,降者不殺,你們不能——」
隨著一支箭矢刺穿他的心口,他的聲音突然戛然而止,撲倒在泥水中。
端著弓弩的,正是那名李獻部下武將。
他聲音寒厲:「膽敢反抗者,本將軍不介意將你們就地斬殺祭天!」
看著那趴倒在泥水中,身形微微抽搐,口中不停湧出鮮血的同伴,一名身形魁梧的俘虜見狀悲怒難當:「順子又不曾反抗傷人!他只是膽小而已!」
他猛地轉頭,看向那射殺了同伴的武將,雙拳攥起,一把掙斷麻繩:「你們出爾反爾欺人太甚!」
「左右都是個死,與其窩窩囊囊變成豬羊牲畜一樣的祭品,老子何不殺出去!」
從被徐軍強征,到戰敗成為俘虜,這一路他們何曾有過選擇……本以為這一切終於休止了,誰知眼下竟還要不明不白被當成祭品殺掉!
這究竟是什麼吃人的世道!
男人眼睛通紅:「老子今日就跟你們拼了!」
他很有些身手力氣,空手奪下了一名士兵手中的刀。
而他在這群戰俘中應是有些威望在的,見他此舉,他身後戰俘立即跟從而上。
「都住手!速速控制住他們!」白校尉快聲道。
「豬羊牲畜?」那名武將見狀諷刺道:「未免太過高估了自己,不過是一群不自量力的螻蟻而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