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頁
一腔心緒無處言說的段氏卻推開他,踉蹌著撲向床榻,將頭埋進軟枕間,悶聲大哭起來。
鄭國公僵在原地,腦中只餘二字——完了。
……
被父親視作「犯下了抄家滅族大罪」的魏叔易,出了皓風院,只覺背後不時有森然冷意侵襲。
「你……」他看向身側的長吉:「你走在我身後,幫我看著些。」
長吉下意識地往身後看一眼,郎君讓他看著些什麼?
他剛想問,卻聽自家郎君戒備地道:「什麼都別問。」
長吉:「……是。」
魏叔易走了幾步,在經過一道岔路時,忽而又停下。
片刻後,他改道而行。
「……兄長?」佛堂中,虔誠無比地跪在佛像前的魏妙青見得來人,頗覺意外:「兄長也來求佛祖降下天火?」
「……不是。」魏叔易儘量面不改色道:「我只是突然想上炷香。」
魏妙青瞭然,朝他眨了下眼,小聲問:「兄長是來為常娘子求平安的吧?」
聽得那三字,魏叔易一個激靈,手中的香險些跌落。
魏妙青揶揄地看著他,還說不喜歡常娘子呢,分明比誰都緊張。
懷此心思,魏妙青全程都拿「看你還嘴硬到幾時」的眼神,望著兄長。
魏叔易第一次顧不得去感知身邊人的眼神。
上完香,從佛堂中離開後,魏叔易的心情稍微平復了些許。
上香果然很有用……
他如此安慰自己。
於是,他看起來和往常一樣,回到居院沐浴更衣,又處理了半個時辰的公務,適才回了臥房,合衣躺下歇息。
只是交待小廝:「不必熄燈,我尚有用處……」
又道:「令人輪流守在外間,不可離開。」
小廝未敢多問緣故,心中卻警惕起來,郎君如此交待,莫非預感夜中會有刺客?
小廝不敢大意,立即下去安排了此事,特意尋了最為身強體壯的護院前來守著。
魏叔易躺在床榻之上,翻來覆去至深夜,好不容易閉上眼睛,又忽而睜開,坐起身。
不對……!
若她是被先太子殿下借屍還魂,那麼……
當然,此等怪事出現的可能少之又少,子不語怪力亂神,他只是說,萬一,萬一是……
萬一是真的,那她……「她」內里裝著的,竟是個男子魂魄?!
男子!
他竟然對一個男子……?
魏叔易僵坐良久,神情變幻間一度如遭雷擊。
旋即,他覺得自己不當一個人承受此等慘絕人寰的無助感受,是以拉了另一個人出來——這件事……崔令安,他知曉嗎?
他甚至想立即寫一封信給崔令安,八百里加急的那一種!
……
春闈分三場而試,每場考三日,統共九日。
春闈結束之前,遠在安北都護府的崔令安,的確收到了一封自京師而來的八百里加急密信。
確切來說,是密旨。
……
當日,崔璟即暗中離開北境,率輕騎,趕赴河東道,一路南下。
「話說回來……崔大都督是如何提前料到會有密旨傳他離開北境的?」崔璟走後,秦都護甚是不解地問崔璟身邊的記室。
崔大都督走得甚是突然,一句交待都沒有。
但崔大都督身邊的記室很快找了過來,如此秦都護才知道,原來崔大都督早已將其離開北境之後的事務事無巨細地安排妥當了,只是令記室轉告安排。
記室也搖頭。
是啊,大都督是如何未卜先知的?
是在千里之外,仍能預料得到聖意所在?還是說……早就做好了,要去助那位常家女郎的準備?
……
然而崔璟離開不過五日,忽有一名隨行的心腹輕騎兵負傷折返,極不容易支撐著回到安北都護府外,即從馬上摔了下來。
秦都護聞訊疾至,在前院見到了這位被扶著進府的輕騎兵。
秦都護見狀面色一緊,忙上前將那輕騎兵扶住。
「秦都護……」那騎兵受了重傷,見到秦都護,才終於艱難開口,「我們……遇到了伏擊。」
秦都護神情大變:「怎會……那崔大都督此時……」
「大都督,出事了……」
騎兵說罷這一句,即徹底昏死了過去。
秦都護面色慘白,身形一時僵硬。
這下要出大事了!
……
第276章 有點擔心他
崔璟出事,則意味著玄策軍無主,在此緊要關頭,實在事關甚大。
秦都護縱然悲怒交加,卻也不敢有絲毫遲疑,一面令人趕去崔璟出事之處查看,一面寫了急信,分兩封,一封傳回京師,一封遞往洛陽。
此封十萬火急的密信傳到洛陽時,恰是自京師而發的玄策軍抵達洛陽的第二日。
這封信被送到了暫時統領玄策軍的李獻手中。
玄策大軍正在洛陽城外安營,李獻得洛陽刺史迎待,於城中與洛陽官員商議守城之事。
從刺史府離開後,李獻上馬,在一名官員的陪同下,率領一支親衛,去往洛陽宮城巡看防務。
這也是他離京之前,聖冊帝的交待。
他於內宮門外下馬,得宮使迎候,巡視罷各處,即入紫微宮,登高閣而俯瞰整座洛陽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鄭國公僵在原地,腦中只餘二字——完了。
……
被父親視作「犯下了抄家滅族大罪」的魏叔易,出了皓風院,只覺背後不時有森然冷意侵襲。
「你……」他看向身側的長吉:「你走在我身後,幫我看著些。」
長吉下意識地往身後看一眼,郎君讓他看著些什麼?
他剛想問,卻聽自家郎君戒備地道:「什麼都別問。」
長吉:「……是。」
魏叔易走了幾步,在經過一道岔路時,忽而又停下。
片刻後,他改道而行。
「……兄長?」佛堂中,虔誠無比地跪在佛像前的魏妙青見得來人,頗覺意外:「兄長也來求佛祖降下天火?」
「……不是。」魏叔易儘量面不改色道:「我只是突然想上炷香。」
魏妙青瞭然,朝他眨了下眼,小聲問:「兄長是來為常娘子求平安的吧?」
聽得那三字,魏叔易一個激靈,手中的香險些跌落。
魏妙青揶揄地看著他,還說不喜歡常娘子呢,分明比誰都緊張。
懷此心思,魏妙青全程都拿「看你還嘴硬到幾時」的眼神,望著兄長。
魏叔易第一次顧不得去感知身邊人的眼神。
上完香,從佛堂中離開後,魏叔易的心情稍微平復了些許。
上香果然很有用……
他如此安慰自己。
於是,他看起來和往常一樣,回到居院沐浴更衣,又處理了半個時辰的公務,適才回了臥房,合衣躺下歇息。
只是交待小廝:「不必熄燈,我尚有用處……」
又道:「令人輪流守在外間,不可離開。」
小廝未敢多問緣故,心中卻警惕起來,郎君如此交待,莫非預感夜中會有刺客?
小廝不敢大意,立即下去安排了此事,特意尋了最為身強體壯的護院前來守著。
魏叔易躺在床榻之上,翻來覆去至深夜,好不容易閉上眼睛,又忽而睜開,坐起身。
不對……!
若她是被先太子殿下借屍還魂,那麼……
當然,此等怪事出現的可能少之又少,子不語怪力亂神,他只是說,萬一,萬一是……
萬一是真的,那她……「她」內里裝著的,竟是個男子魂魄?!
男子!
他竟然對一個男子……?
魏叔易僵坐良久,神情變幻間一度如遭雷擊。
旋即,他覺得自己不當一個人承受此等慘絕人寰的無助感受,是以拉了另一個人出來——這件事……崔令安,他知曉嗎?
他甚至想立即寫一封信給崔令安,八百里加急的那一種!
……
春闈分三場而試,每場考三日,統共九日。
春闈結束之前,遠在安北都護府的崔令安,的確收到了一封自京師而來的八百里加急密信。
確切來說,是密旨。
……
當日,崔璟即暗中離開北境,率輕騎,趕赴河東道,一路南下。
「話說回來……崔大都督是如何提前料到會有密旨傳他離開北境的?」崔璟走後,秦都護甚是不解地問崔璟身邊的記室。
崔大都督走得甚是突然,一句交待都沒有。
但崔大都督身邊的記室很快找了過來,如此秦都護才知道,原來崔大都督早已將其離開北境之後的事務事無巨細地安排妥當了,只是令記室轉告安排。
記室也搖頭。
是啊,大都督是如何未卜先知的?
是在千里之外,仍能預料得到聖意所在?還是說……早就做好了,要去助那位常家女郎的準備?
……
然而崔璟離開不過五日,忽有一名隨行的心腹輕騎兵負傷折返,極不容易支撐著回到安北都護府外,即從馬上摔了下來。
秦都護聞訊疾至,在前院見到了這位被扶著進府的輕騎兵。
秦都護見狀面色一緊,忙上前將那輕騎兵扶住。
「秦都護……」那騎兵受了重傷,見到秦都護,才終於艱難開口,「我們……遇到了伏擊。」
秦都護神情大變:「怎會……那崔大都督此時……」
「大都督,出事了……」
騎兵說罷這一句,即徹底昏死了過去。
秦都護面色慘白,身形一時僵硬。
這下要出大事了!
……
第276章 有點擔心他
崔璟出事,則意味著玄策軍無主,在此緊要關頭,實在事關甚大。
秦都護縱然悲怒交加,卻也不敢有絲毫遲疑,一面令人趕去崔璟出事之處查看,一面寫了急信,分兩封,一封傳回京師,一封遞往洛陽。
此封十萬火急的密信傳到洛陽時,恰是自京師而發的玄策軍抵達洛陽的第二日。
這封信被送到了暫時統領玄策軍的李獻手中。
玄策大軍正在洛陽城外安營,李獻得洛陽刺史迎待,於城中與洛陽官員商議守城之事。
從刺史府離開後,李獻上馬,在一名官員的陪同下,率領一支親衛,去往洛陽宮城巡看防務。
這也是他離京之前,聖冊帝的交待。
他於內宮門外下馬,得宮使迎候,巡視罷各處,即入紫微宮,登高閣而俯瞰整座洛陽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