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刃等人便應下。

  「還有一點要留意篩選……」常歲寧想了想,補充道:「各路人中,如有性情言語極端刻薄,或是愛嚼舌根的……」

  元祥等人聽得都很認真——此類人不能要是嗎?

  「符合此等條件者,越多越好。」常歲寧道。

  「……?」眾人反應了一下,適才齊聲應「是」。

  常歲寧另又細緻交待了些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項,常刃等人適才下去安排了此事。

  出了營帳,好學如元祥,拿請教的語氣問常刃:「……刃大哥,方才你提到的『老規矩』是個什麼規矩?」

  「哦,那個啊。」常刃很不藏私地道:「打暈了裝進麻袋裡扛回來。」

  元祥:「……這樣啊。」

  又學到了呢。

  ……

  不日,徐正業召集各路兵馬趕赴揚州的消息很快傳開。

  諸多傳言稱,徐正業此舉是為了聚集所有兵馬,以全力攻打淮南道。且其一直在不停招兵徵募,今已聚集兵馬二十萬餘,此舉懷有必勝之心。

  消息傳遍了江南各道,淮南道的官僚百姓為此更是惶惶難安。

  肖旻從外面回來,尋到了常闊父女,剛提到此事,便聽伏案在寫著什麼東西的常歲寧道:「肖主帥不必擔心,徐正業集兵雖是事實,但其它說法皆是謠言而已。」

  肖旻:「可萬一是真的……」

  「不會。」常歲寧筆下未停,道:「因為這謠言便是我令人散布的。」

  「?」肖旻:「常娘子此舉是為何?」

  「為了嚇一嚇自己。」常歲寧筆下停頓了一下,似在斟酌,又覺不滿意,遂劃掉一行字。

  肖旻:……自己散播謠言嚇自己?

  他從不質疑常娘子的精神狀態,出於這份信任,他順著這個看似荒謬的思路往下思索——這麼做的好處是什麼?

  片刻,肖旻眼睛一亮。

  「肖某明白了!」

  常闊在旁,看得很分明。

  殿下行事說話藏一半,非是為了故弄玄虛,而是有意在培養肖旻對待戰局的敏銳性。

  對待可造之材,殿下向來都很有耐心,從前他們玄策府上下,之所以上下齊心,忠勇無匹,便是因他們所效忠之人不單愛才,更有造才之心。

  天才是為天生,人才則是人教出來的。前者天才歷來寥寥,而有心之下,後者人才卻可濟濟。

  見肖旻懂了,常歲寧便道:「那便有勞肖主帥令人於各道要口布防,作出全力抵禦備戰之象。」

  肖旻正色點頭,又與常闊確認了幾處事項後,即加緊去安排了此事。

  常歲寧此舉,是為做出被徐正業全力攻打淮南道的傳言嚇到的假象,從而令徐正業認為,他們的大軍兵力會悉數拿來於各處布防,用以堅守淮南道。

  如此,淮南道好似一塊銅牆鐵壁。

  但這道銅牆鐵壁的建成,必會讓他們的十七萬大軍分散各處,如此人盡皆知的大陣勢,也會讓各處的注意力均聚集於淮南道。

  這時,若徐正業舉兵攻打洛陽,便可真正讓朝廷大軍措手不及。

  已想通了此中關鍵的肖旻,不免在心中喟嘆——常娘子為了能讓徐正業安心去打洛陽,還真是煞費苦心啊。

  他的刀法……還有希望嗎?

  ……

  江南戰況,乃是朝廷眼中的重中之重,稍有風聲,便總會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京中。

  徐正業集兵,要全力攻打淮南道的消息,自然也很快傳遍朝野。

  朝堂之上,責怪肖旻與常闊的聲音無數。

  在許多人看來,是因他們用兵不利,錯失了主動進攻的機會,才會讓徐正業再次聚集壯大兵力,讓局面再度變得危急。

  「……自李逸伏誅後,十七萬大軍只守不攻,不知肖將軍與常大將軍究竟意欲何為?」

  問話的大臣格外咬重了「常大將軍」四字,顯然是認為這些皆是常闊的主張。

  此言出,質疑聲變得更多。

  於是開始有人隱晦猜測,常闊遲遲按兵不動,恐也生出了「李逸之心」。

  「常大將軍赤膽忠心,不會做出悖逆之舉!」聖冊帝威嚴的聲音響起:「朕信他。」

  此等關頭,絕不能傳出君王疑心武將的風聲,否則只會令局面變得更棘手。

  帝王的維護,令那些質疑的聲音暫時消退了大半,但不滿的聲音卻如何也壓不下去。

  這不滿源於不安。

  若徐正業當真聚集二十萬兵馬攻打淮南道,就憑常闊他們如今只知道一味死守,半分變通都沒有的對敵態度,當真能攔得住嗎?

  聖冊帝也並非如表現的那般,對常闊堅信不疑。

  在她的示意下,有與肖旻關係相近的大臣,令人快馬加鞭送了密信去往江南,信上催促肖旻儘快做出應對,如再一味按兵不動,將有禍難臨頭。另外,又隱晦探問了常闊之心究竟是否有異。

  朝堂之上因江南戰況,及各處相繼興起的亂局而焦灼不已,就連上元節當日都開了早朝。

  事實上,自去歲冬月開始,他們便沒怎麼休息過了,就連臘月臨近年關時,衙門也未能如往年那般封印年休,甚至除夕的前一日,宮中還在早朝。

  官員們疲憊緊繃,不敢有絲毫放鬆。

  褚太傅也很忙碌,但他的忙碌,是圍繞著即將到來的春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