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
常歲寧回了自己帳中,一覺睡到臨近午時。
剛洗漱穿衣罷,忽聽聞帳外有嘈雜之音,片刻,阿稚入內:「女郎,京中來了傳旨的使者。」
這一行年前自京中出發的使者,緊趕之下,倒是趕了個巧,於大年初一之際來到了軍營中。
這道自京中而來的聖旨,是為了褒獎賜封常闊父女,及其麾下有功的將士。
此番討伐徐正業之戰尚未結束,但當初常闊援救和州時局面特殊,且又平定了李逸作亂,這兩則功勞,理應是要另行褒賞的。
聖旨之上,女帝大讚了常闊及其女常歲寧忠勇大義之舉,賜下諸多金銀珠寶田宅,皆已先行送至京中驃騎大將軍府上。
常闊聽了,略覺遺憾,怎不一併送來此地呢,畢竟京師那虎狼窩,回不回去還兩說呢。
懷此樸素想法的常闊,對此給出樸素的評價——這賞賜,沒啥誠意。
而除了言辭褒獎和金銀外,最讓人關心的,顯然還是封賞之事。
那使者太監繼續當眾高聲宣讀:「……驃騎大將軍常闊之女常歲寧,以己身護衛和州,斬殺徐正業麾下禍首,後誅殺反賊李逸,其功甚顯,雖為女子之身,實是非常之才,奇才現世,是乃天佑大盛之兆,朕為順應天意,特破例封爾為寧遠將軍,食五品將軍祿,望汝隨父再立功業,早日擊退徐氏大軍,衛大盛疆土,朕於京中靜候凱旋之音——」
那太監高唱罷「欽此」二字,含笑望向常歲寧:「寧遠將軍,快些接旨吧。」
於眾將士無聲勝有聲的矚目中,少女執手拜下。
「臣,常歲寧,叩謝君恩。」
那太監將賜封的敕書雙手遞上,含笑道:「常娘子乃大盛第一位五品女將軍,日後定能再立奇功……」
常歲寧接過:「借公公吉言。」
太監與她點頭,旋即走向常闊,與常闊行禮:「陛下另有幾句話,未明言於聖旨之上,特令咱家私下向常大將軍轉達……」
見他雖言「私下」二字,卻並無要避開眾人的意思,常闊便也直言道:「公公請講。」
第267章 「早日歸家」
「此次貴府女郎先後立下奇功,聖人聞之甚喜……但朝中上下,就賜封之事,卻有諸多異樣之聲,許多大人皆認為女子為將於制不合,為此爭執不下……」
欽差太監話至此處,往上方揖手,繼續道:「然聖人惜才心切,認定常娘子雖為女兒身,卻有將星之相……聖人為此力排眾議,又借天意之說,方才有了這道破除先例的封賞敕書。」
常闊聞言面露感激惶恐之色,抬手:「如此,常闊要代小女多謝聖人抬愛看重。」
但喬央的信上怎麼說,這賜封武將之事,是一把高齡的褚太傅憑著一張嘴,在早朝之上硬生生爭來的結果呢?
這不重要,他心中有數即可。
常闊面上維持著謝恩之色。
欽差太監笑著去虛扶他的手。
旋即,又看向一旁的肖旻,含笑道:「聖人聽聞,如今軍中有兩位將軍坐鎮,已是上下一心,想必很快便能擊退徐氏亂軍……」
肖旻:「肖某資歷尚淺,日後還要多多仰仗常大將軍與寧遠將軍。」
欽差太監含笑點頭,很好,不爭強,懂得示弱偽裝,是個沉得住氣的聰明人。
他也樂得「配合」肖旻的謙虛之辭,以將常闊高高捧起:「聖人一向對常大將軍寄予厚望……常大將軍本已貴為我朝一品驃騎大將軍,若此番得以擊退徐正業,來日得勝還朝之時,必然便是論功封侯之日了。」
四下眾人神情微動。
封侯?
這欽差太監雖是以自身立場說出的這番話,但既敢當眾明言,想必正是聖人之意……聖人這是在提前許諾常大將軍?
而此次欽差前來……他們本以為,或會等到易帥的旨意,畢竟經李逸之事後,任誰都看得出,如今常大將軍才是最適合擔任主帥的人選,但等到現下,卻並無易帥的動靜。
所以,聖人仍無意讓常大將軍為主帥,執掌大軍兵權……
這是考慮到頻繁易帥不利於軍心,還是某種提防戒備?
封侯的許諾,除了激勵之外,大約還存了安撫之心……
這便是君王的馭下之法嗎?
眾將軍們心中各有猜測分辨。
常闊渾然不覺,只哈哈大笑道:「那常某便斗膽借公公吉言,以期來日了!」
端是一副對這張大餅十分心動受用的模樣。
哪個武將不想建不世之功,封萬里王侯,名留青史,以繼後世呢?
常闊對此表現的甚是熱衷,閨女被封作將軍之事顯然也令他面上十分有光,因此,特令人奉上紅封:「……諸位公公於年關之際遠道而來,實是辛勞,此乃常某小小心意,諸位切莫推辭!」
欽差太監作勢推辭了兩下,便也笑著收下了,再三與常闊道賀,口中讚嘆:「……常大將軍得女如此,實是令人艷羨非常!」
此類祖墳起火之言,常闊是真的愛聽,也不嫌這太監話多了,面上笑意愈發真切。
末了,那欽差太監望向常歲寧,含笑道:「聖人也有一言,要咱家轉達常娘子。」
他望著那身穿青袍,做出靜聽之態,卻並無半分受寵若驚,或惶然緊張的女郎,笑著道:「聖人願寧遠將軍早日平定江南禍患,聖人會在京中靜候常娘子平安回朝歸家之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常歲寧回了自己帳中,一覺睡到臨近午時。
剛洗漱穿衣罷,忽聽聞帳外有嘈雜之音,片刻,阿稚入內:「女郎,京中來了傳旨的使者。」
這一行年前自京中出發的使者,緊趕之下,倒是趕了個巧,於大年初一之際來到了軍營中。
這道自京中而來的聖旨,是為了褒獎賜封常闊父女,及其麾下有功的將士。
此番討伐徐正業之戰尚未結束,但當初常闊援救和州時局面特殊,且又平定了李逸作亂,這兩則功勞,理應是要另行褒賞的。
聖旨之上,女帝大讚了常闊及其女常歲寧忠勇大義之舉,賜下諸多金銀珠寶田宅,皆已先行送至京中驃騎大將軍府上。
常闊聽了,略覺遺憾,怎不一併送來此地呢,畢竟京師那虎狼窩,回不回去還兩說呢。
懷此樸素想法的常闊,對此給出樸素的評價——這賞賜,沒啥誠意。
而除了言辭褒獎和金銀外,最讓人關心的,顯然還是封賞之事。
那使者太監繼續當眾高聲宣讀:「……驃騎大將軍常闊之女常歲寧,以己身護衛和州,斬殺徐正業麾下禍首,後誅殺反賊李逸,其功甚顯,雖為女子之身,實是非常之才,奇才現世,是乃天佑大盛之兆,朕為順應天意,特破例封爾為寧遠將軍,食五品將軍祿,望汝隨父再立功業,早日擊退徐氏大軍,衛大盛疆土,朕於京中靜候凱旋之音——」
那太監高唱罷「欽此」二字,含笑望向常歲寧:「寧遠將軍,快些接旨吧。」
於眾將士無聲勝有聲的矚目中,少女執手拜下。
「臣,常歲寧,叩謝君恩。」
那太監將賜封的敕書雙手遞上,含笑道:「常娘子乃大盛第一位五品女將軍,日後定能再立奇功……」
常歲寧接過:「借公公吉言。」
太監與她點頭,旋即走向常闊,與常闊行禮:「陛下另有幾句話,未明言於聖旨之上,特令咱家私下向常大將軍轉達……」
見他雖言「私下」二字,卻並無要避開眾人的意思,常闊便也直言道:「公公請講。」
第267章 「早日歸家」
「此次貴府女郎先後立下奇功,聖人聞之甚喜……但朝中上下,就賜封之事,卻有諸多異樣之聲,許多大人皆認為女子為將於制不合,為此爭執不下……」
欽差太監話至此處,往上方揖手,繼續道:「然聖人惜才心切,認定常娘子雖為女兒身,卻有將星之相……聖人為此力排眾議,又借天意之說,方才有了這道破除先例的封賞敕書。」
常闊聞言面露感激惶恐之色,抬手:「如此,常闊要代小女多謝聖人抬愛看重。」
但喬央的信上怎麼說,這賜封武將之事,是一把高齡的褚太傅憑著一張嘴,在早朝之上硬生生爭來的結果呢?
這不重要,他心中有數即可。
常闊面上維持著謝恩之色。
欽差太監笑著去虛扶他的手。
旋即,又看向一旁的肖旻,含笑道:「聖人聽聞,如今軍中有兩位將軍坐鎮,已是上下一心,想必很快便能擊退徐氏亂軍……」
肖旻:「肖某資歷尚淺,日後還要多多仰仗常大將軍與寧遠將軍。」
欽差太監含笑點頭,很好,不爭強,懂得示弱偽裝,是個沉得住氣的聰明人。
他也樂得「配合」肖旻的謙虛之辭,以將常闊高高捧起:「聖人一向對常大將軍寄予厚望……常大將軍本已貴為我朝一品驃騎大將軍,若此番得以擊退徐正業,來日得勝還朝之時,必然便是論功封侯之日了。」
四下眾人神情微動。
封侯?
這欽差太監雖是以自身立場說出的這番話,但既敢當眾明言,想必正是聖人之意……聖人這是在提前許諾常大將軍?
而此次欽差前來……他們本以為,或會等到易帥的旨意,畢竟經李逸之事後,任誰都看得出,如今常大將軍才是最適合擔任主帥的人選,但等到現下,卻並無易帥的動靜。
所以,聖人仍無意讓常大將軍為主帥,執掌大軍兵權……
這是考慮到頻繁易帥不利於軍心,還是某種提防戒備?
封侯的許諾,除了激勵之外,大約還存了安撫之心……
這便是君王的馭下之法嗎?
眾將軍們心中各有猜測分辨。
常闊渾然不覺,只哈哈大笑道:「那常某便斗膽借公公吉言,以期來日了!」
端是一副對這張大餅十分心動受用的模樣。
哪個武將不想建不世之功,封萬里王侯,名留青史,以繼後世呢?
常闊對此表現的甚是熱衷,閨女被封作將軍之事顯然也令他面上十分有光,因此,特令人奉上紅封:「……諸位公公於年關之際遠道而來,實是辛勞,此乃常某小小心意,諸位切莫推辭!」
欽差太監作勢推辭了兩下,便也笑著收下了,再三與常闊道賀,口中讚嘆:「……常大將軍得女如此,實是令人艷羨非常!」
此類祖墳起火之言,常闊是真的愛聽,也不嫌這太監話多了,面上笑意愈發真切。
末了,那欽差太監望向常歲寧,含笑道:「聖人也有一言,要咱家轉達常娘子。」
他望著那身穿青袍,做出靜聽之態,卻並無半分受寵若驚,或惶然緊張的女郎,笑著道:「聖人願寧遠將軍早日平定江南禍患,聖人會在京中靜候常娘子平安回朝歸家之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