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
大軍在後,動如雲涌。
常闊那邊的兩軍拼殺,隨著李逸逃走的消息傳開,已經被平息了大半。
主帥走了,軍心難免潰散。
而今主帥又回來了,只不過,回來的卻是屍首。
李逸的屍首被示眾之際,魏叔易順勢示出聖諭,「我乃門下侍郎魏叔易,奉聖諭前來捉拿反賊李逸,而今李逸已經伏誅,爾等速速降之,待事後查明是受李逸蒙蔽者,一概皆可免罪!」
至此,欽差與聖諭的到來,已徹底坐實李逸反叛之舉。
那些跟從李逸的士兵人心惶惶,皆紛紛放下兵器,再不敢心存僥倖頑抗。
冬陽滑落西山,一輪寒月高升,冷意在天地間無聲侵蝕萬物。
大軍整合,就近選了開闊之處紮營,營帳外燃起火堆,將寒氣驅散大半。
常闊與魏叔易,及那名隨同魏叔易前來的武將在料理後續事宜,清查李逸軍中同黨。
常歲寧偷得些許清閒,坐在火堆前,正與阿點烤火取暖看星星。
阿點昂著頭看了很久的星星和月亮,而後不知想到了什麼,若有所思地看向身邊坐著的少女。
她換下了那身兵服,此刻穿了一件檀色圓領袍子,外面罩著玄色披風,束著的馬尾披垂在腦後,坐在那裡雙手隨意撐在身後側,仰頭看著星星,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不知在想些什麼。
阿點看得有些出神,似覺得自己眼花了,用力眨了下眼睛,再看,卻再次出神。
察覺到他的視線,常歲寧轉頭問他:「怎麼了?」
火光將她的面容映照得幾分朦朧,聽得這聲詢問,阿點不知怎地,強忍了片刻後,忽然「嗚」地一聲哭了出來。
常歲寧愣住:「到底怎麼啦?」
「我想殿下了!」
阿點哭著朝她身邊擠了擠,與她緊緊挨在一起,抱著自己的膝蓋,有些費力地將頭埋在她肩膀上,像一隻受傷的大獅子靠著一隻小白兔。
他不懂什麼叫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他也不懂這洶湧思念從何而來,只有埋頭大哭。
常歲寧輕輕拍著他的背,正要開口說些什麼時,一道聲音先她響起。
「怎麼,阿點將軍這是被常娘子欺負了?」
魏叔易走來:「可與本官說來,我來與你主持公道。」
阿點也知大哭丟人,聞聲趕忙抬起頭來擦眼淚,哽咽道:「小阿鯉才不會欺負我……她和殿下一樣好。」
又拿一雙可憐兮兮的淚眼看著常歲寧:「小阿鯉和殿下一模一樣,可像可像了。」
魏叔易眼中笑意閃爍:「阿點將軍所說,是先太子殿下麼?」
縱阿點不清楚「先太子」三字有什麼不同,但這些年聽得多了,自也知曉這「先太子」便是他的殿下,是以抹著眼淚點頭。
魏叔易還要再問,只聽一道聲音打斷了他:「魏侍郎也是來烤火的嗎?」
「是啊。」魏叔易回過神,慢條斯理地盤腿坐下。
常歲寧便讓阿澈帶阿點回帳中去睡覺。
「許久未見常娘子了。」魏叔易含笑道:「這一路來,有關常娘子事跡,多有耳聞,今見常娘子平安,吾心安矣。」
常歲寧一笑,轉而問他:「魏侍郎怎會想到直接秘密趕往揚州附近收服那八萬大軍?」
「若想要各處出兵征討,必免不了好一番打嘴仗,耗時又耗力,與其求人不如釜底抽薪。」他說著,笑了笑:「當然,只抽了一半而已。」
「但此舉很冒險。」常歲寧問他:「那八萬大軍必然由李逸心腹掌控,想要收服並非易事,且紮營處已近揚州,多有徐正業眼線,魏侍郎便不怕有去無回嗎?」
「當然怕。」魏叔易看著她,笑道:「但中途聽聞和州得保,我料想常大將軍與常娘子必會從和州方向前來阻截李逸,此舉也很冒險……為了能及時與常娘子接應上,魏某縱然怕,卻也想冒險一試。」
「但沒想到,魏某雖未來遲,常娘子卻已然擒得李逸,原是從滁州借到了兵。」他說著,嘆息道:「我這險,竟是白冒了。」
常歲寧:「不算白冒,至少免去了後顧之憂,免去了諸多不必要的傷亡……這麼多人命,魏侍郎積大德了。」
魏叔易聽罷笑了起來,又順著她的話補充道:「還有一條,至少沒拖常娘子後腿。」
常歲寧也不謙虛客氣,點頭:「是極。」
她真的很怕來一個草包幫不上忙不說,倒將局面攪得更亂。
「但我很好奇,魏侍郎究竟是如何收服了那八萬大軍?」她難得對魏叔易擺出請教之色。
他是文官,在軍中並無威望,縱有那名武將跟隨,可她觀那人很陌生,也並非耳熟能詳威望過人者。
縱有聖旨在手,但如此局面下,魏叔易能在這般短的時間內、近乎神不知鬼不覺地收服那由李逸心腹掌控的八萬大軍,實在令人欽佩,卻也實在令人疑惑。
她方才開口,便意在詢問此中經過,但他未有相答,於是她此時便又直接問了一句。
「常娘子是覺得魏某沒有這個本領?」魏叔易不答反問。
「那倒不是。」常歲寧如實道:「我只是好學。」
「常娘子已然展露這般過人天資,還這般好學,是不打算給我等庸碌之輩留活路了?」
常歲寧狐疑地看著他:「怎麼,莫非是什麼說不得、不可外傳的制勝訣竅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常闊那邊的兩軍拼殺,隨著李逸逃走的消息傳開,已經被平息了大半。
主帥走了,軍心難免潰散。
而今主帥又回來了,只不過,回來的卻是屍首。
李逸的屍首被示眾之際,魏叔易順勢示出聖諭,「我乃門下侍郎魏叔易,奉聖諭前來捉拿反賊李逸,而今李逸已經伏誅,爾等速速降之,待事後查明是受李逸蒙蔽者,一概皆可免罪!」
至此,欽差與聖諭的到來,已徹底坐實李逸反叛之舉。
那些跟從李逸的士兵人心惶惶,皆紛紛放下兵器,再不敢心存僥倖頑抗。
冬陽滑落西山,一輪寒月高升,冷意在天地間無聲侵蝕萬物。
大軍整合,就近選了開闊之處紮營,營帳外燃起火堆,將寒氣驅散大半。
常闊與魏叔易,及那名隨同魏叔易前來的武將在料理後續事宜,清查李逸軍中同黨。
常歲寧偷得些許清閒,坐在火堆前,正與阿點烤火取暖看星星。
阿點昂著頭看了很久的星星和月亮,而後不知想到了什麼,若有所思地看向身邊坐著的少女。
她換下了那身兵服,此刻穿了一件檀色圓領袍子,外面罩著玄色披風,束著的馬尾披垂在腦後,坐在那裡雙手隨意撐在身後側,仰頭看著星星,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不知在想些什麼。
阿點看得有些出神,似覺得自己眼花了,用力眨了下眼睛,再看,卻再次出神。
察覺到他的視線,常歲寧轉頭問他:「怎麼了?」
火光將她的面容映照得幾分朦朧,聽得這聲詢問,阿點不知怎地,強忍了片刻後,忽然「嗚」地一聲哭了出來。
常歲寧愣住:「到底怎麼啦?」
「我想殿下了!」
阿點哭著朝她身邊擠了擠,與她緊緊挨在一起,抱著自己的膝蓋,有些費力地將頭埋在她肩膀上,像一隻受傷的大獅子靠著一隻小白兔。
他不懂什麼叫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他也不懂這洶湧思念從何而來,只有埋頭大哭。
常歲寧輕輕拍著他的背,正要開口說些什麼時,一道聲音先她響起。
「怎麼,阿點將軍這是被常娘子欺負了?」
魏叔易走來:「可與本官說來,我來與你主持公道。」
阿點也知大哭丟人,聞聲趕忙抬起頭來擦眼淚,哽咽道:「小阿鯉才不會欺負我……她和殿下一樣好。」
又拿一雙可憐兮兮的淚眼看著常歲寧:「小阿鯉和殿下一模一樣,可像可像了。」
魏叔易眼中笑意閃爍:「阿點將軍所說,是先太子殿下麼?」
縱阿點不清楚「先太子」三字有什麼不同,但這些年聽得多了,自也知曉這「先太子」便是他的殿下,是以抹著眼淚點頭。
魏叔易還要再問,只聽一道聲音打斷了他:「魏侍郎也是來烤火的嗎?」
「是啊。」魏叔易回過神,慢條斯理地盤腿坐下。
常歲寧便讓阿澈帶阿點回帳中去睡覺。
「許久未見常娘子了。」魏叔易含笑道:「這一路來,有關常娘子事跡,多有耳聞,今見常娘子平安,吾心安矣。」
常歲寧一笑,轉而問他:「魏侍郎怎會想到直接秘密趕往揚州附近收服那八萬大軍?」
「若想要各處出兵征討,必免不了好一番打嘴仗,耗時又耗力,與其求人不如釜底抽薪。」他說著,笑了笑:「當然,只抽了一半而已。」
「但此舉很冒險。」常歲寧問他:「那八萬大軍必然由李逸心腹掌控,想要收服並非易事,且紮營處已近揚州,多有徐正業眼線,魏侍郎便不怕有去無回嗎?」
「當然怕。」魏叔易看著她,笑道:「但中途聽聞和州得保,我料想常大將軍與常娘子必會從和州方向前來阻截李逸,此舉也很冒險……為了能及時與常娘子接應上,魏某縱然怕,卻也想冒險一試。」
「但沒想到,魏某雖未來遲,常娘子卻已然擒得李逸,原是從滁州借到了兵。」他說著,嘆息道:「我這險,竟是白冒了。」
常歲寧:「不算白冒,至少免去了後顧之憂,免去了諸多不必要的傷亡……這麼多人命,魏侍郎積大德了。」
魏叔易聽罷笑了起來,又順著她的話補充道:「還有一條,至少沒拖常娘子後腿。」
常歲寧也不謙虛客氣,點頭:「是極。」
她真的很怕來一個草包幫不上忙不說,倒將局面攪得更亂。
「但我很好奇,魏侍郎究竟是如何收服了那八萬大軍?」她難得對魏叔易擺出請教之色。
他是文官,在軍中並無威望,縱有那名武將跟隨,可她觀那人很陌生,也並非耳熟能詳威望過人者。
縱有聖旨在手,但如此局面下,魏叔易能在這般短的時間內、近乎神不知鬼不覺地收服那由李逸心腹掌控的八萬大軍,實在令人欽佩,卻也實在令人疑惑。
她方才開口,便意在詢問此中經過,但他未有相答,於是她此時便又直接問了一句。
「常娘子是覺得魏某沒有這個本領?」魏叔易不答反問。
「那倒不是。」常歲寧如實道:「我只是好學。」
「常娘子已然展露這般過人天資,還這般好學,是不打算給我等庸碌之輩留活路了?」
常歲寧狐疑地看著他:「怎麼,莫非是什麼說不得、不可外傳的制勝訣竅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