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歲寧:「……」話糙理不糙。

  這的確是一大隱憂,所以,需儘快解決和州的麻煩,及時將李逸收拾掉。

  彭參軍的面色灰敗下來,他本以為常闊當真率十萬大軍前來,可以驅退徐正業,可現下……

  雲回也再度陷入了緊繃不安之中:「徐正業應當很快便能探出虛實,到時便會再攻和州……」

  「兵來將擋。」一直未插話的常歲寧此時才開口:「他們有十萬大軍,我們湊一湊也有兩萬——」

  雲回看著她:「兩萬對十萬,懸殊還是太大……」

  「我說的兩萬,是兩萬精銳。」常歲寧道:「除了這兩萬精銳,我們不是還有很多和他們一樣的兵嗎?」

  雲回一時未解。

  「和州城有百姓十五萬人,除去老弱婦孺,應有五萬男丁可用。」常歲寧道:「縱再去一萬,仍有四萬,徐正業麾下之師,多是一路強征而來,而今和州為自保,青壯男兒為何不能、又怎知他們不願披甲共同退敵?」

  雲回眼神一振,下意識地看向書房外的方向。

  此刻刺史府外,仍圍聚著許多不願離去的百姓。

  ……

  經議定後,和州城中連夜頒布了一則臨時的徵兵令。

  不過一夜一日間,即得兵萬餘。

  這個數目與速度皆是少見的,連常闊身邊的副將都在感慨:「和州地靈,多忠義之士。」

  得兵之後,便要練兵,時間緊迫,需先教給他們最基本的禦敵與自保之道,常歲寧擬了一則適用當下的練兵章程,經了常闊過目點頭之後,交給了雲回。

  城中其他百姓也各有事忙,讀書識字者入刺史府暫領臨時之職,或擬文書,或奔走各處傳達策令,老弱婦孺忙於編織盔甲,城中打開了糧庫與兵械庫,家家戶戶也皆獻出農具銅鐵之物,用以鑄造兵器。

  有忙亂也有爭執,現有之物到底有限,尋常老婦註定縫不出堅不可摧的盔甲,但一針一線可聚人心,這一切足以讓這座城的民意變得堅不可摧。

  鑄造爐中鐵水日夜沸騰不息,足以灼醒更多人的熱血。

  徵兵令上未曾強召,但人數還在繼續增長。

  第三夜,和州城仍舊燈火通亮不休。

  常歲寧被常闊臨時封了個督工之職,一整日都在忙於監修城防之事。

  各處輪值做事,夜中也不會停下。

  常歲寧坐在城樓最高處暫時歇息,耳邊終日嘈雜,諸事忙亂,有時她需要遠離喧鬧的人群,靜下來細思有無錯漏之處。

  夜風寒涼,她靜坐許久,抬頭看夜幕,還隱隱能聽到城樓下工匠們敲敲打打的聲音。

  她將思緒暫時放空一瞬,遙望向北方時,忽然想,她此時在和州修補城防,崔璟則在北境修築邊防,二人竟巧合地在做同一件事呢。

  不知崔璟有無她這般勤快,連夜趕工?

  稍一細思,便覺崔璟比她不得,北地這般季節已經滴水成冰,夜裡更是冷得要命,多半沒辦法趕工,他縱是想與她比個高低,也要問問屋檐下那半人高的冰溜子答不答應。

  嗯,那他此時應當已經躺下睡去了。

  常歲寧坐得累了,乾脆也往後躺下去,將手臂枕在腦後,繼續思索城中之事。

  忽地,她打了個響亮的噴嚏。

  ……

  兩千里外的北境,崔璟的確未能連夜趕工,但也並未睡下。

  他在處理公務,也偶爾透過掛著寒霜的窗欞縫隙,遙遙看向南邊。

  這便是常歲寧那個噴嚏的由來了。

  ……

  常歲寧回刺史府時,已進子時。

  待回到雲回為她和常闊臨時安排的住處時,只見有人正站在院外等她。

  第237章 常闊非死不可

  是一位婦人帶著僕婦。

  那婦人披著墨色的披風,沒有任何紋飾,披風下穿著的是白色喪服,摻著灰白的髮髻挽起,只用了一對素白玉簪。

  常歲寧有些意外地走過去:「婁夫人。」

  雲家夫人本姓婁。

  婁氏面上尚有病色,望向常歲寧的眼神很溫和,她點頭間,常歲寧便道:「已是深夜時分,夫人病體未愈,當早些歇息才是。」

  「已是深夜了,常娘子卻才回來歇息。」婁氏開口,眼神有感激,也有慚愧。

  常歲寧:「夫人知道我?」

  「如雷貫耳,豈能不知。」婁氏道:「常娘子在京師的事跡,我雖在和州,卻也樁樁件件皆有耳聞。」

  她自己也不是個死守俗世禮法之人,待女子之奇事奇聞,一向都很關注。

  所以今日在聽二兒子說起「常歲寧」一名時,只有萬般意外,而無絲毫陌生。

  聽得那「如雷貫耳」四字,常歲寧只笑了一下,問:「那夫人是特意在此處等我嗎?」

  「是,但也未等太久。」婁氏如實道:「知曉常娘子近日皆是忙到這般時辰才回來,便掐著時辰來見的。」

  「那夫人便請進去說話吧。」

  婁氏點頭,隨常歲寧一同進了小院,吩咐自己帶來的僕婦去沏熱茶。

  進了堂中,婁氏未急著落座,而是向常歲寧施了一禮:「今日是為向常娘子道謝而來,小兒阿歸已經醒轉。」

  常歲寧安下心來,人醒了,這道生死大關便算挺過來了。

  「全因有常娘子那顆救命藥,才讓小兒及時保下一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