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惜她心中清楚,這多日來的不見聖顏,不僅僅只因為她是明家人,更因當日孔廟中,昌氏在提及常歲寧是禍星之說時,看向她的那一眼……

  姑母何等人也,豈會沒有懷疑?

  所以,相較於被重新重用,明洛更傾向於,這是帝王終於暫時平息了朝中禍亂,得以抽出空閒來問罪處置她了……

  她是該抵死不認,還是另尋開脫之言求聖人輕罰?

  明洛設想了許多會落在她身上的責罰,卻怎麼也不曾想到,等著她的會是一道賜封的旨意。

  她行禮跪伏於地時,只聽內侍高聲宣讀:「……應國公府之女明洛,自幼於宮中隨駕,伴朕多年,得朕教誨,性貴慎淑,柔嘉維則,慧而懷才,有參政之能,亦有替朕分憂之功,是用封爾為固安公主,賜之金冊,永綏後祿,欽哉!」

  明洛怔住。

  姑母非但不曾降罰,竟還賜封她為公主……這是為何?!

  第217章 陛下是否會強留?

  「固安公主,還不快些接旨謝恩?」見明洛跪在原處未動,內侍含笑提醒。

  明洛勉強尋回一絲神思。

  公主之位……

  這似乎已是她身為外姓女子在這李氏江山之下,所能企及到的、最為至高的尊榮了。

  可她沒有半分欣喜激動,這賜封出現在如此關頭,當真會是好事嗎?

  巨大的震驚與茫然令她催生出了幾分膽量,她未有立即接旨,而是惶然不解道:「姑母如此厚封,洛兒實在惶恐萬分,然無功不受祿……」

  「你伴朕多年,替朕分憂,豈會無功。」聖冊帝並未因她的遲疑而動怒,只道:「一個公主之位,你當得起。」

  帝王亦無拐彎抹角的心思:「況且,你此番前往吐谷渾和親,需要一個大盛公主的身份。」

  明洛倏地震住。

  和親?

  吐谷渾!

  她眼睫一顫:「姑母……」

  「朕已令人擬好聖旨,明日早朝之時即會昭告內外。」

  聖冊帝看向跪在那裡的明洛,道:「你非尋常後宅女子,當知如今吐蕃勢大,且與大盛積怨已久,暫無化解之法,而吐谷渾是為大盛與吐蕃之間的緩衝屏障,其若不存,大盛便要直面吐蕃的狼子野心。」

  「吐谷渾不可降於吐蕃,更不可滅於吐蕃。所以,大盛此時需表明相護相援之意,以安吐谷渾之心。」

  和親,自然是最能彰顯誠意,也最能被吐蕃看在眼中的舉動。

  「我大盛泱泱大國,強盛多年,吐蕃不可能毫無忌憚,和親吐谷渾之舉亦是威懾與提醒。」

  「而今大盛內患在此,短時日內不可再添外憂。其中利害牽扯,不必朕再多言,你也應當清楚。」

  明洛顫聲應了句「是」。

  她很清楚……可為何偏偏是她?

  宗室總也不乏適齡宗女,為何姑母唯獨選了她?

  是因為她犯了天子的忌諱,所以,便不能留她在身邊在這京師之中了嗎?

  也是,縱只是顆棋子,可若直接丟棄碾碎,豈不可惜?

  當然要利用完最後一絲價值才算不負這麼多年的「栽培」,是嗎?

  「朕知道,你或想問,朕為何獨獨選中了你。」

  聖冊帝的聲音響起,無一絲喜怒情緒:「你自幼得朕教導栽培,與其他宗室女子不同。而吐谷渾新任首領正值壯年,是一位難得的文武俊才,他們吐谷渾仰仗大盛庇護,上下待你必將禮待敬重,你待嫁去,即為一國之母,便可以你所能與其共治邦國——」

  言及此處,聖冊帝的聲音微低了些,似有些恍惚。

  當年她的崇月嫁去北狄,真正是如刀山火海般的煉獄……那裡無敬重無禮待,有的只是折辱與宣洩。

  故土無法作為她的靠山,昔日的功勳反成了吞噬她的罪業,揮向她的利刃刺鞭。

  片刻,聖冊帝緩聲自語般道:「你遠比崇月……幸運得多。」

  幸運?

  明洛垂下微紅的眼睛,眼底儘是悲涼與諷刺。

  「你若能用心把握,那麼此番和親之行,於你而言便是轉機造化,吐谷渾會予你厚待,大盛亦不會虧待於你。」聖冊帝最後道:「去吧,勿要再令朕失望了。」

  「是……固安謹遵聖人教誨。」

  明洛手捧聖旨金冊,一步步離開了甘露殿。

  到底還是她淺薄了,帝王知她錯處,卻根本不屑與她明言,也不必聽她辯解,只需如拔除花草一般將她隨手連根拔起,再權衡一下她這株將死的花草還能有幾分價值,最終決定將她丟棄何方……

  幸運,造化……

  姑母還真是擅長將「利用」二字美化為施捨與賜予。

  一國之母?

  吐谷渾不過區區彈丸之地,尚不及大盛一州之大……且夾於大盛與吐蕃之間,求存尚是艱難之事,她嫁去又何談體面尊嚴?

  說什麼以她之能共治邦國……吐蕃野心在此,吞併吐谷渾是遲早之事,她嫁過去,不過是為稍加延緩那一日的到來而已!

  說白了,她的作用便與當年的崇月一樣,只是作為一個為大盛換取喘息之機的犧牲品罷了!

  當年崇月長公主嫁北狄,為大盛爭取了三年休養生息的良機,也為她那薄情的母親換來了最好的掌權時機——

  而如今,她這位「固安公主」,又能替對方換來利益幾何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