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此一刻,喬玉柏倏地想到了國子監內的那場端午擊鞠賽。
那時他被昌淼所傷,遭遇了不公待遇,是寧寧以他想不到的方式,替他和所有參加擊鞠的學子奪回了公正二字。
而現下,歲安所遭遇的,是更大的不公。
所面對的,或是更難撼動的敵人。
兩件事雖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但他從中已能預見寧寧的決心——而比那或是站在至高處的敵人更難撼動的,或正是寧寧的決心。
片刻,喬玉柏亦堅定點頭:「是,理當如此。」
很快,常歲寧讓人請了白管事過來。
「讓人去庫房取了最好的補品出來,送去榮王府。」常歲寧交待道:「您最好親自去一趟,以表咱們常家的重視與關切。」
白管事應下。
喬玉柏有些擔心,想了想,還是開口提醒道:「寧寧,這麼做會不會有些不合適?」
按理來說,這種時候要與證人避嫌才對。
「玉柏阿兄所思在理,論起合適與否,自然是不合適的。」常歲寧道:「但如今阿爹不在京中,我因憂慮阿兄安危,六神無主之下,而選擇對證人示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吧?」
喬玉柏不是蠢笨之人,聽了這一句,便懂了常歲寧的想法。
這般關頭,她與榮王世子走得越近,意圖越是明顯,背後便有人越坐不住。
此舉和當眾與長孫家的人言明「兇手另有他人,已尋到線索」的用意是相同的。
至於來日會不會有人因此質疑榮王世子「為她」而做偽證——常歲寧眼下已不打算去考慮這個可能。
她只道:「非但要送,還要日日去送,直到榮王世子病癒能出門為止。」
先送兩日,待人「醒了」,她再親自上門「探望」。
只是和送禮不同,她若要探望,便還需避人耳目。
常歲寧看著眼前的名單,靜靜思索著接下來的打算。
……
天色將晚之際,馮家有客登門。
來的是昌氏身邊的心腹僕婦,解氏親自來見。
「我家夫人已答應了解郡君的提議,將吉日定在了三日後,不知郡君意下如何。」
僕婦雖說是問,但語氣里無絲毫相詢之意,只是告知而已。
解氏此刻卻不介意,既是交易,便要有與人做交易的自覺。
沖喜之說,雖不好聽,但她也沒辦法反駁,要想讓敏兒儘快過門,總要有個名目才不會惹外人疑心。
於是,解氏含笑點頭。
不多時,明家的僕婦即離去。
解氏讓人喊了兒子兒媳過來,同樣是拿告知的語氣將此事說明。
「三日後?」
「沖喜……做側室?!」
「這如何使得!」
馮父反應甚大:「敏兒怎能做什麼與人沖喜的側室……母親為何要答應明家如此要求!」
自解氏名聲掃地被貶為郡君後,他對母親便日益不滿。
一旁的馮母也震驚不已,但她與丈夫不同,這麼多年下來,她對婆母的畏懼順從已刻進了骨子裡,她此刻並不敢直言表達不滿。
面對兒子的質問,解氏只是淡聲道:「敏兒如今還能配什麼樣的人家?尋常人家的正妻,哪裡比得上做明家的側室?且明世子眼下尚無正室,敏兒嫁去,便與正妻無異。」
見兒子還要再說,她在前面道:「莫揪著沖喜之說不放了,須知若非有高人算過八字,此等好事也輕易輪不到敏兒身上。」
馮父面色變幻不定。
「與明家做親家,便等同與聖人結親,你該不會連這個都不懂吧?」解氏冷笑一聲:「且收一收那無用的自尊,當看些實際長遠之物。」
見丈夫似乎被說動了,馮母在心中罵了一聲「狗男人」,終於忍不住開口:「可敏兒她……」
解氏掃向兒媳,冷臉打斷了兒媳的話:「敏兒是願意的。」
什麼?
馮母不敢相信。
女兒的心性她很清楚,本人沒什麼太出挑的地方,但耐不住一心想要高嫁——這一點正是拜婆母的教導所賜。
長著這樣一個高嫁腦的女兒,怎會願意做側室給人沖喜呢?
馮母很快找到了女兒,想要問個清楚。
她到時,馮敏正歡歡喜喜地讓人量體準備做嫁衣。
馮母:「……」
好像沒什麼好問的了。
好不容易等人都離開了,馮母思前想後,只問了一句:「……敏兒,你可知那位明世子風流成性?」
「女兒當然知道。」馮敏反問:「可難道阿娘認為,我嫁的是他這個人嗎?」
她想嫁的只是明家的世子而已。
見母親還要再說,馮敏不耐煩道:「且親事已經定下了,沒有反悔的可能。母親與其說這些沒用的,不如多替女兒打算一些,好叫女兒風光些出門吧。」
她不想再聽了,母親根本不知道她為此內心承受了多少煎熬,更不知道她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如今她只盼著祖母的話是真的,她嫁進明家後可以被好好善待,可以過上如願以償的日子。
兩日後的一件事,讓馮敏心中更安定了幾分。
這一晚,她的父親從工部回來時,臉上掛滿了喜意。
他的上峰與他透露了他將被提拔為工部屯田侍郎的消息,還告訴了他是明家幫他安排打點的,又拍著他的肩膀說他有個好女兒,這樣的好福氣實在令人羨慕,又讓他日後多多關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時他被昌淼所傷,遭遇了不公待遇,是寧寧以他想不到的方式,替他和所有參加擊鞠的學子奪回了公正二字。
而現下,歲安所遭遇的,是更大的不公。
所面對的,或是更難撼動的敵人。
兩件事雖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但他從中已能預見寧寧的決心——而比那或是站在至高處的敵人更難撼動的,或正是寧寧的決心。
片刻,喬玉柏亦堅定點頭:「是,理當如此。」
很快,常歲寧讓人請了白管事過來。
「讓人去庫房取了最好的補品出來,送去榮王府。」常歲寧交待道:「您最好親自去一趟,以表咱們常家的重視與關切。」
白管事應下。
喬玉柏有些擔心,想了想,還是開口提醒道:「寧寧,這麼做會不會有些不合適?」
按理來說,這種時候要與證人避嫌才對。
「玉柏阿兄所思在理,論起合適與否,自然是不合適的。」常歲寧道:「但如今阿爹不在京中,我因憂慮阿兄安危,六神無主之下,而選擇對證人示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吧?」
喬玉柏不是蠢笨之人,聽了這一句,便懂了常歲寧的想法。
這般關頭,她與榮王世子走得越近,意圖越是明顯,背後便有人越坐不住。
此舉和當眾與長孫家的人言明「兇手另有他人,已尋到線索」的用意是相同的。
至於來日會不會有人因此質疑榮王世子「為她」而做偽證——常歲寧眼下已不打算去考慮這個可能。
她只道:「非但要送,還要日日去送,直到榮王世子病癒能出門為止。」
先送兩日,待人「醒了」,她再親自上門「探望」。
只是和送禮不同,她若要探望,便還需避人耳目。
常歲寧看著眼前的名單,靜靜思索著接下來的打算。
……
天色將晚之際,馮家有客登門。
來的是昌氏身邊的心腹僕婦,解氏親自來見。
「我家夫人已答應了解郡君的提議,將吉日定在了三日後,不知郡君意下如何。」
僕婦雖說是問,但語氣里無絲毫相詢之意,只是告知而已。
解氏此刻卻不介意,既是交易,便要有與人做交易的自覺。
沖喜之說,雖不好聽,但她也沒辦法反駁,要想讓敏兒儘快過門,總要有個名目才不會惹外人疑心。
於是,解氏含笑點頭。
不多時,明家的僕婦即離去。
解氏讓人喊了兒子兒媳過來,同樣是拿告知的語氣將此事說明。
「三日後?」
「沖喜……做側室?!」
「這如何使得!」
馮父反應甚大:「敏兒怎能做什麼與人沖喜的側室……母親為何要答應明家如此要求!」
自解氏名聲掃地被貶為郡君後,他對母親便日益不滿。
一旁的馮母也震驚不已,但她與丈夫不同,這麼多年下來,她對婆母的畏懼順從已刻進了骨子裡,她此刻並不敢直言表達不滿。
面對兒子的質問,解氏只是淡聲道:「敏兒如今還能配什麼樣的人家?尋常人家的正妻,哪裡比得上做明家的側室?且明世子眼下尚無正室,敏兒嫁去,便與正妻無異。」
見兒子還要再說,她在前面道:「莫揪著沖喜之說不放了,須知若非有高人算過八字,此等好事也輕易輪不到敏兒身上。」
馮父面色變幻不定。
「與明家做親家,便等同與聖人結親,你該不會連這個都不懂吧?」解氏冷笑一聲:「且收一收那無用的自尊,當看些實際長遠之物。」
見丈夫似乎被說動了,馮母在心中罵了一聲「狗男人」,終於忍不住開口:「可敏兒她……」
解氏掃向兒媳,冷臉打斷了兒媳的話:「敏兒是願意的。」
什麼?
馮母不敢相信。
女兒的心性她很清楚,本人沒什麼太出挑的地方,但耐不住一心想要高嫁——這一點正是拜婆母的教導所賜。
長著這樣一個高嫁腦的女兒,怎會願意做側室給人沖喜呢?
馮母很快找到了女兒,想要問個清楚。
她到時,馮敏正歡歡喜喜地讓人量體準備做嫁衣。
馮母:「……」
好像沒什麼好問的了。
好不容易等人都離開了,馮母思前想後,只問了一句:「……敏兒,你可知那位明世子風流成性?」
「女兒當然知道。」馮敏反問:「可難道阿娘認為,我嫁的是他這個人嗎?」
她想嫁的只是明家的世子而已。
見母親還要再說,馮敏不耐煩道:「且親事已經定下了,沒有反悔的可能。母親與其說這些沒用的,不如多替女兒打算一些,好叫女兒風光些出門吧。」
她不想再聽了,母親根本不知道她為此內心承受了多少煎熬,更不知道她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如今她只盼著祖母的話是真的,她嫁進明家後可以被好好善待,可以過上如願以償的日子。
兩日後的一件事,讓馮敏心中更安定了幾分。
這一晚,她的父親從工部回來時,臉上掛滿了喜意。
他的上峰與他透露了他將被提拔為工部屯田侍郎的消息,還告訴了他是明家幫他安排打點的,又拍著他的肩膀說他有個好女兒,這樣的好福氣實在令人羨慕,又讓他日後多多關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