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歲安震驚道:「那巡察御史就這般輕信了李正業,處死了那揚州大都督府的堂堂長史?」

  輕率衝動如他,都覺得那位巡察欽差輕率衝動的過頭了!

  那可是大都督府的長史,說入獄就入獄,說處死就處死了?

  就算李正業等人偽造了聖旨,可李正業等人又非自京師而來,何故會身攜聖旨?身為巡察御史,怎麼著也該先查證一二再殺人吧!

  常歲寧道:「因為那偽造的聖旨,本不是給那位巡察御史看的,相反,是為了配合那位薛御史行事,有名目可除掉陳長史罷了。」

  常歲安一驚:「妹妹的意思是……那巡察御史,也是李正業的同黨?!」

  常闊神情凝重地點頭:「沒錯,這薛仁早已和李正業暗中勾連上了。」

  「這位御史薛仁三月前出使江都,乃是自薦。」常歲寧道:「看來在很早之前,李正業等人便在悄然謀劃此事了。」

  此番起兵之事聽來突然,但此事背後的謀劃籌備,絕非一日之功。

  「歲寧怎知……薛仁三月前出使江都,是為自薦?」常闊忍不住問。

  自談及此事起,便可見這孩子對各處官政之事知之甚詳,且頭腦反應極快。

  「皆是從擊鞠社裡聽來的,社中同窗閒談時會說起這些。」

  常歲寧答得沒有遲疑,這本也是事實,她與那些監生們結交,本就存了方便收集探聽各處消息的想法,這也是她拜師喬央入國子監的原因之一。

  常闊瞭然點頭之下,又有兩分思索,原來結社打馬球還有這等用處……

  他看著少女,道:「他們說歸說,歲寧能留意並記下,且能巧用於時事當中……也是本事。」

  讚賞罷閨女一句,常闊接著說了下去。

  那陳長史被處死後,李正業與欽差薛仁裡應外合,再次假傳聖令,由李正業接任了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一職,由此接管了都督府的軍政大權。

  而在消息傳到京師之前,又借「高州刺史謀反,聖人密令發兵討伐」為名目,令揚州各處官員集合兵力發兵征討。

  「……亦有官員察覺到了不對,然提出質疑者,皆被李正業織以『高州反賊同黨』的罪名,下令當場斬殺。」常闊道:「就連揚州錄事參軍也被處死,其他官吏便不敢不從。」

  常歲安:「那他們當真要去討伐高州刺史?」

  常闊冷笑道:「高州刺史安坐家中,何來造反之意,這不過是李正業一黨編造的幌子罷了。他們以此為名目,得以召集兵力,控制了各處,待開了府庫,便又改了說辭——」

  「那李正業宣稱當今聖人明氏專權,獨攬朝政多年而無還政儲君之心,他為匡復李氏江山,故代儲君發兵討除明氏,是為以正社稷!」

  此言一出,很快傳遍四下。

  李正業已自封揚州大都督,又於揚州設下英公府,著薛仁為長史,還有兩月前那位因在早朝上痛斥明後專權而遭貶謫的駱御史駱觀臨,也已與李正業聚集一處,如今已成了李正業麾下軍師。

  「現下他們控制了揚州各處,開庫鑄錢,徵募士兵,籌措糧草,又四處廣發煽動文章……」常闊的語氣有些發沉:「據聞揚州之外響應者亦頗多。」

  常歲寧的心情也隨著常闊的話跟著往下墜。

  這些響應李正業的人當中,除了對明後掌權感到不滿的官員之外,必也不乏各懷鬼胎者。

  明後掌權因脫離正統之故,誰人都可以藉此來做文章,義正詞嚴地跟著摻和一腳,現下有了英國公李正業帶頭掀起此事,自不乏跟從之人。

  可縱不提那些跟從者,即便是起兵的李正業本人,其目的難道當真就是為了所謂匡復李氏江山嗎?

  此等關頭對待人性二字,實不宜太過樂觀看待。

  常歲寧此時又想到了那位巡察御史薛仁:「這薛仁也實在是個人才,早早自薦去往江都巡查,旁人至多是賊喊捉賊,他這是嘴上喊著去捉賊,實則跑著去做賊……」

  常闊:「可不是嘛!」

  「李正業襲下英國公之爵多年,出身在此,這些年來所結交之人,必不可能只有薛仁駱觀臨他們……他既謀此大事,必會想方設法拉攏可用之人。」常歲寧思索間,抬眼問常闊:「阿爹,我聽聞那薛仁,同長孫家似有些姻親關係?」

  常闊頓了頓,這擊鞠社裡還真是什麼消息都有啊。

  他點了頭:「對,那薛仁正是左相大人長孫垣家中嫡妻的表親外甥。」

  常歲寧:「既有此一層關係在,聖人是否疑心長孫家與李正業起兵之事有關?」

  長孫家反對明後專權,一心想扶持太子早日登基,向來是刻在了腦門上的。

  而現下長孫垣家中夫人的表親外甥又成了李正業的黨羽,在揚州造起了反。

  「聖人今日並未表露出對長孫家存疑之意。」常闊道:「今日議事時,長孫大人也在場,且聖人特令其與中書省眾官員,儘快商定討伐李正業之策。」

  常歲寧心有思索。

  令長孫垣商定討伐之策,未必不是明後的試探之舉,在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長孫垣與此事有牽扯的前提下,藉此來試一試長孫垣對待此事的態度。

  「多久可定下應對之策?」常歲寧問。

  「今日那些個官員們說什麼的都有,吵得都要將甘露殿的房頂給掀翻了……」常闊一想到那場面就頭疼:「但聖人說了,三日後務必要擬定應對之法,打是一定的,現下已使各營召集兵力籌備,聖諭也已傳往各處,命淮南道與江南東西兩道備軍禦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