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長孫垣未曾言語,只無聲看著那鶴髮童顏的道人——對方此時出關,是巧合嗎?
……
自園中返回臨時處理政事的書房內,聖冊帝與天鏡國師單獨談法許久。
末了,聖冊帝問:「朕今日見國師……似格外留意花會上的一位女郎?」
「是。」天鏡國師道:「此女面相尤奇也。」
聖冊帝眼神微動:「奇之一字……有何深意?」
天鏡國師一時未答,而是道:「貧道想藉此女生辰八字一看,不知可否?」
他知曉此次花宴是為擇選太子妃,而凡參宴者,生辰八字必記錄在冊。
聖冊帝頷首,示意明洛取來。
然翻到常歲寧那一頁時,明洛卻道:「啟稟聖人,常家娘子其上所載生辰八字不詳。」
聖冊帝便看向天鏡國師:「是了,國師有所不知,此女本為孤女,家中之人早故,機緣巧合之下為常大將軍府所收養……故生辰八字無法探尋了。」
「竟是如此……」天鏡國師眼神微動,似有瞭然,又似愈發奇惑:「倒難怪貧道一見其面相,便生無法窺測之感。」
無法窺測?
聖冊帝問:「國師方才稱其面相尤奇,所指便是這無法窺測之奇?」
天鏡國師微搖頭:「不止如此……」
半炷香後,天鏡國師方才離去。
聖冊帝若有所思,目光落到了那名冊之上。
其上一頁所載——興寧坊驃騎大將軍府常歲寧,年十六,生辰不詳。
明洛的視線也緩緩落下。
片刻後,她斟酌著開口:「陛下,微臣有一提議,不知可行否。」
「且說。」
明洛:「現下看來,常家娘子,或才是最好的太子妃人選。」
第145章 是福是禍
聖冊帝的目光仍在那名冊之上,聲音很淡地問:「最好的人選……最好在何處?」
明洛斂容正色答道:「回陛下,微臣認為常家女郎如今有三處條件與太子妃之位甚合——」
她的聲音緩慢而客觀:「其一,常娘子雖僅為大將軍府養女,但眾人皆知常大將軍將其視若己出,且府上僅有此一女,論起身份,其乃一品武將之女,此一點是無爭議的。」
「一品武官之女,聽來足夠顯赫,這門親事,任誰也不能說是陛下刻意敷衍薄待太子殿下。」
「然常大將軍所領不過一品虛銜而已,手中已並無實權在,縱退一步說,其雖曾統領過玄策軍,但如今玄策府上下歸心於崔大都督,常家縱來日倒戈於東宮,於陛下而言亦在可控之中。」
「其二,常家娘子有一處旁人比不得的優勢在。登泰樓詩會後,其以女子之身在文士間已顯聲名,前不久又因設下賭棋之局贏了一位頗有才名的舉子,一時更是風頭無兩,讚譽無數——單憑其個人聲名,便有服眾之力,足以同長孫七娘子相爭。」
「其三,便是天鏡國師方才所言……」明洛言及此處,面上多了兩分恰到好處的敬畏之色:「常家娘子命格尤奇,頗為蹊蹺。」
方才聖人曾問國師,此奇是福是禍——
國師卻搖頭答了「未知」二字。
且國師方才還有一言……
——「貧道觀其面相略有所感,此女命相之奇,冥冥之中似與陛下之命相有道不清的關連在。」
這一句,要比那「未知」二字,更叫人心中驚惑不定。
於手握生殺大權的帝王而言,若對方果真只是個尋常未知變數,趁早除去扼殺便是,即可免去一切麻煩。
可那句「此女命相與陛下之命相,二者似有道不清的關連」,卻是叫人不敢輕易妄動了。
稍有不慎,恐損大局之運。
天鏡國師並非那些招搖撞騙的道人術士可比,凡出自其口的預言無不應驗成真,姑母待其甚是器重——
她幼時甚至從父親應國公口中聽聞過一段秘事——姑母剛出生之際,曾遇一年輕道人經過府外,那道人一眼便看出府中有「貴子出世」,且見過尚在襁褓中的姑母后,竟直言此嬰孩之面相來日堪為天下之主。
此言彼時聽來只如無稽瘋話。
可數十年後卻成了真。
她那時只當此玄妙傳言亦是姑母為歸攏臣民之心而使出的手段而已,但後來,姑母當真尋到了當年那位道人——那人正是天鏡國師。
姑母器重國師,是有道理的。
而諸事無論好壞,凡與自身利益安危相關時,人總是寧可信其有,普通人且如此,更遑論是帝王。
帝王是不會拿自己的運道來冒險的。
故而,方才聖人出言託付詢問天鏡國師,關於那命相糾葛之說,可否推演出更詳具的可能,亦或是相解之法。
國師只道盡力而為。
但到底是未知變數,能否卜算出詳細的吉凶走向,亦是未知的。
「陛下乃天授之君,面對如此禍福未定之變數,使其置於視線可控之內,方是穩妥之策。」明洛最後說道。
所謂太子妃之位,聽來華貴,實則不過是將人變作傀儡的鎖鏈罷了。
如此不安定的變數,唯有將其變作可控的傀儡,放在眼前看管著,才是最合適的不是嗎?
聖冊帝聽罷以上所言,卻是抬眸看向明洛。
「固安——」聖冊帝的語氣聽不出喜怒:「你待常家娘子並無好感,是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
自園中返回臨時處理政事的書房內,聖冊帝與天鏡國師單獨談法許久。
末了,聖冊帝問:「朕今日見國師……似格外留意花會上的一位女郎?」
「是。」天鏡國師道:「此女面相尤奇也。」
聖冊帝眼神微動:「奇之一字……有何深意?」
天鏡國師一時未答,而是道:「貧道想藉此女生辰八字一看,不知可否?」
他知曉此次花宴是為擇選太子妃,而凡參宴者,生辰八字必記錄在冊。
聖冊帝頷首,示意明洛取來。
然翻到常歲寧那一頁時,明洛卻道:「啟稟聖人,常家娘子其上所載生辰八字不詳。」
聖冊帝便看向天鏡國師:「是了,國師有所不知,此女本為孤女,家中之人早故,機緣巧合之下為常大將軍府所收養……故生辰八字無法探尋了。」
「竟是如此……」天鏡國師眼神微動,似有瞭然,又似愈發奇惑:「倒難怪貧道一見其面相,便生無法窺測之感。」
無法窺測?
聖冊帝問:「國師方才稱其面相尤奇,所指便是這無法窺測之奇?」
天鏡國師微搖頭:「不止如此……」
半炷香後,天鏡國師方才離去。
聖冊帝若有所思,目光落到了那名冊之上。
其上一頁所載——興寧坊驃騎大將軍府常歲寧,年十六,生辰不詳。
明洛的視線也緩緩落下。
片刻後,她斟酌著開口:「陛下,微臣有一提議,不知可行否。」
「且說。」
明洛:「現下看來,常家娘子,或才是最好的太子妃人選。」
第145章 是福是禍
聖冊帝的目光仍在那名冊之上,聲音很淡地問:「最好的人選……最好在何處?」
明洛斂容正色答道:「回陛下,微臣認為常家女郎如今有三處條件與太子妃之位甚合——」
她的聲音緩慢而客觀:「其一,常娘子雖僅為大將軍府養女,但眾人皆知常大將軍將其視若己出,且府上僅有此一女,論起身份,其乃一品武將之女,此一點是無爭議的。」
「一品武官之女,聽來足夠顯赫,這門親事,任誰也不能說是陛下刻意敷衍薄待太子殿下。」
「然常大將軍所領不過一品虛銜而已,手中已並無實權在,縱退一步說,其雖曾統領過玄策軍,但如今玄策府上下歸心於崔大都督,常家縱來日倒戈於東宮,於陛下而言亦在可控之中。」
「其二,常家娘子有一處旁人比不得的優勢在。登泰樓詩會後,其以女子之身在文士間已顯聲名,前不久又因設下賭棋之局贏了一位頗有才名的舉子,一時更是風頭無兩,讚譽無數——單憑其個人聲名,便有服眾之力,足以同長孫七娘子相爭。」
「其三,便是天鏡國師方才所言……」明洛言及此處,面上多了兩分恰到好處的敬畏之色:「常家娘子命格尤奇,頗為蹊蹺。」
方才聖人曾問國師,此奇是福是禍——
國師卻搖頭答了「未知」二字。
且國師方才還有一言……
——「貧道觀其面相略有所感,此女命相之奇,冥冥之中似與陛下之命相有道不清的關連在。」
這一句,要比那「未知」二字,更叫人心中驚惑不定。
於手握生殺大權的帝王而言,若對方果真只是個尋常未知變數,趁早除去扼殺便是,即可免去一切麻煩。
可那句「此女命相與陛下之命相,二者似有道不清的關連」,卻是叫人不敢輕易妄動了。
稍有不慎,恐損大局之運。
天鏡國師並非那些招搖撞騙的道人術士可比,凡出自其口的預言無不應驗成真,姑母待其甚是器重——
她幼時甚至從父親應國公口中聽聞過一段秘事——姑母剛出生之際,曾遇一年輕道人經過府外,那道人一眼便看出府中有「貴子出世」,且見過尚在襁褓中的姑母后,竟直言此嬰孩之面相來日堪為天下之主。
此言彼時聽來只如無稽瘋話。
可數十年後卻成了真。
她那時只當此玄妙傳言亦是姑母為歸攏臣民之心而使出的手段而已,但後來,姑母當真尋到了當年那位道人——那人正是天鏡國師。
姑母器重國師,是有道理的。
而諸事無論好壞,凡與自身利益安危相關時,人總是寧可信其有,普通人且如此,更遑論是帝王。
帝王是不會拿自己的運道來冒險的。
故而,方才聖人出言託付詢問天鏡國師,關於那命相糾葛之說,可否推演出更詳具的可能,亦或是相解之法。
國師只道盡力而為。
但到底是未知變數,能否卜算出詳細的吉凶走向,亦是未知的。
「陛下乃天授之君,面對如此禍福未定之變數,使其置於視線可控之內,方是穩妥之策。」明洛最後說道。
所謂太子妃之位,聽來華貴,實則不過是將人變作傀儡的鎖鏈罷了。
如此不安定的變數,唯有將其變作可控的傀儡,放在眼前看管著,才是最合適的不是嗎?
聖冊帝聽罷以上所言,卻是抬眸看向明洛。
「固安——」聖冊帝的語氣聽不出喜怒:「你待常家娘子並無好感,是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