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孟列又在心裡將常闊那老賊罵了一通。
不多時,他回到後院,來到了自己的臥房之中。
他無兒無女,雖在京中另有住處,但更多時候還是歇在此處。
臥房中僅點著一盞紗燈,孟列行至床後,以手旋開牆壁暗格中的機關,取出了裡面藏著的一隻匣子。
木匣被打開,其內僅有半枚令牌。
孟列拿起那半枚令牌,冰涼而沉甸。
殿下當年離去時,將此物留給了他,道是若有差事需交待他,來日便會使人持另外半枚令牌相見。
就只是為了給他一個念想嗎?——他總不喜歡去想這個可能。
「殿下,已經十多年過去了……」
他嘆了口氣,昏暗燈火下,眼角處是一年比一年更清晰的紋路:「您若再無差事示下,屬下可就要老了。」
有生之年,他當真還有機會見到另一半令牌嗎?
夜風拂過窗欞,寂寥無聲。
隨著一輪彎月漸盈,馥郁的桂花香飄滿京師,中秋便到了。
隨之而來的,還有各處矚目已久的中秋花宴。
中秋除了賞菊賞桂,亦是賞看芙蓉的好時節。
此番舉辦花宴之處,便在京郊芙蓉園內。
此次花宴自中秋當日始,大辦三日,凡收到花會請柬的人家,皆需攜家中適齡女郎前往芙蓉園參宴。
常歲寧與父兄抵達芙蓉園時,已是午後。
秋高氣爽,風景宜人,芙蓉盛開,實是賞景的好去處。
但誰都清楚,凡入此園者,無人是為賞景而來。
歷年中秋聖人皆會宴請百官,今日的晚宴便是為宴群臣,女眷們只是作陪而已,明日的花會才是女郎們表現的時候。
故而女席這邊散得更早些,她們還需要為明日的花會做準備。
常歲寧離席後,出了宴廳,下了石階,腳下短暫地停留了片刻,目光下意識地看向那些守在廊下的內侍。
「可是有事?」
忽有一道聲音在身後響起,常歲寧回過頭去,只見是崔璟走了過來。
他身穿玄策府上將軍官袍,應是剛在外安排罷事務,身上好似沾染了夜色的寒涼,但眼底待人時一貫的疏冷氣此時卻隱了去。
「沒什麼。」常歲寧與他相處已日漸隨意,「只是今日好像未瞧見喻常侍。」
她很久沒見過阿增了,自從玉屑口中得知了那件事後,便未再見過了。
她未有刻意去找過他,他忙於司宮台之事,也甚少有出宮的機會。
「宮中需有人留守,喻常侍此番並未隨駕。」崔璟與她道。
常歲寧瞭然。
原是沒來。
「你若有事,也可使人尋我。」崔璟道。
常歲寧看向他,他這是以為她有事要尋喻增幫忙吧。
她笑了笑:「現下無事。」
此時,身著女官官服的明洛由廳內而出,見此一幕,腳下微頓了頓,復才斂容走了過來。
她的目光未有在常歲寧身上停留,只看向崔璟,行禮罷,道:「聖人召崔大都督宴後議事。」
崔璟頷首,看向常歲寧:「我便先過去了。」
常歲寧點頭。
明洛隨崔璟轉身之際,眉間幾不可察地微皺了一下。
常歲寧剛要離開此處,只見宴廳內走出來了一群衣著鮮亮的少女。
「常姐姐!」
姚夏朝她快步走來,和往常一樣親昵地挽住她的手臂。
常歲寧的視線卻被一名被眾人擁簇圍繞著的綠衣少女吸引了去:「那是……長孫家的娘子?」
姚夏點頭,小聲道:「沒錯,那正是左相大人家中最小的嫡女,七娘子長孫萱。」
常歲寧點頭。
果然沒錯。
這位長孫七娘子,生得很像其大姑母——從前她父皇的那位元後,長孫皇后。
長孫家曾出過兩位皇后,家中兒郎也不止一個尚過公主,這位長孫七娘子的父親長孫垣,正是當今左相大人,魏叔易的上峰——雖和不與皇室聯姻的崔氏做派不同,但長孫氏出身關隴門閥,也是實打實的士族高門。
在反對明後擅權之事上,長孫家的立場和其他士族是高度一致的。
甚至拋開此事不談,長孫家與明後的過節還要更久遠一些。
當年長孫垣的長姐長孫皇后病故,才有了明後取而代之成為了後宮之主。
而那個曾因欺負阿效被她揍過的三皇子,自幼養在長孫皇后膝下,是長孫家想要扶持的對象——
那些關於儲君之位的明爭暗鬥她在做李效時,曾置身其中,那些來自長孫氏的手段,她自也領教過。
「我聽人私下說……這位長孫七娘子,可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選呢。」姚夏小聲說道。
常歲寧不置可否。
應當說,長孫萱是那些士族官員眼中的最佳太子妃人選。
可在明後眼中,便是恰恰相反了。
只是,明後打算推哪家的女郎來與之一爭呢?
第144章 不可窺測
宴後,聖冊帝召了十餘位官員議事,其中以禮部官員居多。
待將花宴諸事安排妥當罷,聖冊帝又單獨留了數名心腹大臣說話。
魏叔易便是其中一個。
聖冊帝手邊有一折名單在,其上是為這數月來,經暗中權衡篩選而出的太子妃人選,共有十人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多時,他回到後院,來到了自己的臥房之中。
他無兒無女,雖在京中另有住處,但更多時候還是歇在此處。
臥房中僅點著一盞紗燈,孟列行至床後,以手旋開牆壁暗格中的機關,取出了裡面藏著的一隻匣子。
木匣被打開,其內僅有半枚令牌。
孟列拿起那半枚令牌,冰涼而沉甸。
殿下當年離去時,將此物留給了他,道是若有差事需交待他,來日便會使人持另外半枚令牌相見。
就只是為了給他一個念想嗎?——他總不喜歡去想這個可能。
「殿下,已經十多年過去了……」
他嘆了口氣,昏暗燈火下,眼角處是一年比一年更清晰的紋路:「您若再無差事示下,屬下可就要老了。」
有生之年,他當真還有機會見到另一半令牌嗎?
夜風拂過窗欞,寂寥無聲。
隨著一輪彎月漸盈,馥郁的桂花香飄滿京師,中秋便到了。
隨之而來的,還有各處矚目已久的中秋花宴。
中秋除了賞菊賞桂,亦是賞看芙蓉的好時節。
此番舉辦花宴之處,便在京郊芙蓉園內。
此次花宴自中秋當日始,大辦三日,凡收到花會請柬的人家,皆需攜家中適齡女郎前往芙蓉園參宴。
常歲寧與父兄抵達芙蓉園時,已是午後。
秋高氣爽,風景宜人,芙蓉盛開,實是賞景的好去處。
但誰都清楚,凡入此園者,無人是為賞景而來。
歷年中秋聖人皆會宴請百官,今日的晚宴便是為宴群臣,女眷們只是作陪而已,明日的花會才是女郎們表現的時候。
故而女席這邊散得更早些,她們還需要為明日的花會做準備。
常歲寧離席後,出了宴廳,下了石階,腳下短暫地停留了片刻,目光下意識地看向那些守在廊下的內侍。
「可是有事?」
忽有一道聲音在身後響起,常歲寧回過頭去,只見是崔璟走了過來。
他身穿玄策府上將軍官袍,應是剛在外安排罷事務,身上好似沾染了夜色的寒涼,但眼底待人時一貫的疏冷氣此時卻隱了去。
「沒什麼。」常歲寧與他相處已日漸隨意,「只是今日好像未瞧見喻常侍。」
她很久沒見過阿增了,自從玉屑口中得知了那件事後,便未再見過了。
她未有刻意去找過他,他忙於司宮台之事,也甚少有出宮的機會。
「宮中需有人留守,喻常侍此番並未隨駕。」崔璟與她道。
常歲寧瞭然。
原是沒來。
「你若有事,也可使人尋我。」崔璟道。
常歲寧看向他,他這是以為她有事要尋喻增幫忙吧。
她笑了笑:「現下無事。」
此時,身著女官官服的明洛由廳內而出,見此一幕,腳下微頓了頓,復才斂容走了過來。
她的目光未有在常歲寧身上停留,只看向崔璟,行禮罷,道:「聖人召崔大都督宴後議事。」
崔璟頷首,看向常歲寧:「我便先過去了。」
常歲寧點頭。
明洛隨崔璟轉身之際,眉間幾不可察地微皺了一下。
常歲寧剛要離開此處,只見宴廳內走出來了一群衣著鮮亮的少女。
「常姐姐!」
姚夏朝她快步走來,和往常一樣親昵地挽住她的手臂。
常歲寧的視線卻被一名被眾人擁簇圍繞著的綠衣少女吸引了去:「那是……長孫家的娘子?」
姚夏點頭,小聲道:「沒錯,那正是左相大人家中最小的嫡女,七娘子長孫萱。」
常歲寧點頭。
果然沒錯。
這位長孫七娘子,生得很像其大姑母——從前她父皇的那位元後,長孫皇后。
長孫家曾出過兩位皇后,家中兒郎也不止一個尚過公主,這位長孫七娘子的父親長孫垣,正是當今左相大人,魏叔易的上峰——雖和不與皇室聯姻的崔氏做派不同,但長孫氏出身關隴門閥,也是實打實的士族高門。
在反對明後擅權之事上,長孫家的立場和其他士族是高度一致的。
甚至拋開此事不談,長孫家與明後的過節還要更久遠一些。
當年長孫垣的長姐長孫皇后病故,才有了明後取而代之成為了後宮之主。
而那個曾因欺負阿效被她揍過的三皇子,自幼養在長孫皇后膝下,是長孫家想要扶持的對象——
那些關於儲君之位的明爭暗鬥她在做李效時,曾置身其中,那些來自長孫氏的手段,她自也領教過。
「我聽人私下說……這位長孫七娘子,可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選呢。」姚夏小聲說道。
常歲寧不置可否。
應當說,長孫萱是那些士族官員眼中的最佳太子妃人選。
可在明後眼中,便是恰恰相反了。
只是,明後打算推哪家的女郎來與之一爭呢?
第144章 不可窺測
宴後,聖冊帝召了十餘位官員議事,其中以禮部官員居多。
待將花宴諸事安排妥當罷,聖冊帝又單獨留了數名心腹大臣說話。
魏叔易便是其中一個。
聖冊帝手邊有一折名單在,其上是為這數月來,經暗中權衡篩選而出的太子妃人選,共有十人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