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校尉有所不知,那船夫非尋常人……」士兵趕忙壓低聲音解釋:「其所持乃是玄策府那位崔大都督的一半銅符……」
校尉面色頓變:「……崔大都督的銅符?可看清楚了?」
「屬下看得清清楚楚!」
校尉看向那艘小船離去的方向,這是在京師,量也不敢有人假造玄策府那位上將軍的銅符。
但對方如此低調行事,竟扮作尋常船夫……
而今日午後那位崔大都督才剛出的城,也是一身常服掩人耳目……
看這架勢莫不是在查辦什麼不宜宣揚的秘密公務?
「休要多言多語,今晚只當未看到過有船出城!」校尉語氣嚴正地交待兩名下屬。
玄策府獨立於三省六部之外,能過問玄策府行事的只有聖人而已,怎麼都輪不到他們來多舌。
那兩名士兵也知其中輕重,趕忙應下。
那艘已遠去的小破船上,常刃忍不住問:「這銅符是哪裡來的?」
阿稚:「女郎給的。」
「女郎是從哪裡得來的?」
「崔大都督給的。」
「……」常刃:「崔大都督為何要將自己的銅符給女郎?」
阿稚簡單地回憶了一下當日在大雲寺後山崔大都督贈銅符時所言,給出了總結:「方便女郎打人。」
常刃:「……」
壓下內心凌亂,他只能問:「現下要去何處?」
「去城外臨湖的那座莊子上。」
常刃點了頭,看向前方:「待靠近時你先帶著人下船,我將船擺至漁船聚集之處,再去莊子上尋你,順道替你將行跡掩蓋乾淨。」
既然做了,自然要做得乾淨,魚沒釣上來,事情更得辦得漂亮才行。
阿稚點頭應下。
「這人是誰?」常刃邊擺船邊回頭看了一眼船艙里的女子,實在難掩心中好奇:「你怎麼知道守在那裡就能撿到人的?」
阿稚搖頭:「我什麼都不知道,這些都是女郎的交待。」
常刃無言,再不多問。
其間,玉屑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你們是誰……」
「抱歉。」阿稚抬手再次將人劈昏。
常刃:「……」
有禮貌,但不耽誤下手。
……
同一刻,京師一座府宅中,一名男子無聲潛入,沿著無人小道來至一座書房後,從大開著的後窗處翻了進去。
男子向書房裡坐著的人行禮,臉色複雜:「……長公主府里的那個女使今日出了門,但落入西渠河後不見了蹤影。」
那人不解地問:「為何不下手?」
「未來得及。」男子解釋道:「屬下正要動手時,有一群乞丐圍了上來乞討,混亂間才致那女使落水。」
「乞丐……」坐著的人問:「真的是乞丐麼?」
「是。」男子道:「屬下確認過了,那些乞丐並非假扮。」
「竟巧合到這般地步嗎。」椅中人若有所思:「順著河流衝進護城河,屍身只怕都不好找……」
男子忐忑地道:「是否要傳信回……」
「先不著急。」椅中人嘆了口氣,打斷了男子的話:「再試著查一查吧,等等看是否能查出什麼可疑之處……去信時也好有個說法。」
片刻後,又思索著自語般道:「若果真有人謀劃了此事,會是何人所為……誰會對崇月長公主身邊的一個瘋癲舊人如此感興趣?」
有夜風入室,描著水墨竹蘭圖的紗燈內火苗輕晃,無人回答這句問話。
……
夏夜的風也拂過天女塔外懸著的銅鈴,充滿禪意的輕響迴蕩於夜色之中。
塔內,有身形挺拔的青年立在漢白玉池邊,微抬首仰望著池水中央的天女像。
崔璟於傍晚前便來到了此處,一直待到現下。
無絕剛進來不久,此時視線落在了那貢案之上,不由道:「這栗子是……」
凡被送入此塔中的貢品無不精細或少見,譬如那些荔枝,這等隨處可見的栗子還是頭一回出現。
「偶然聽阿點前輩說起過。」崔璟道。
無絕瞭然一笑:「是如此……」
殿下是喜食栗子的。
這天女像與殿下之間的關連,而這位殿下與那位殿下之間的關連,這位崔大都督是知情者。
當初他設下此陣時,這位崔大都督便是卦相所顯之有機緣者,作為機緣者,自然是要知曉一切的。
這尊拿來塑像之玉,便是這年輕人尚是少年時自西域尋到的。
「塔中悶熱,崔大都督隨貧僧出去說話吧。」
崔璟點了頭。
二人出了塔,夜風吹得塔外翠竹沙沙作響。
「貧僧有一事好奇許久了。」或是那碟栗子讓無絕覺得身側青年更平易近人了些,便試著問了一句:「崔大都督從前……與殿下是否曾有過交集?」
他總覺得那機緣所顯,不會是平白無故的。
但對方不曾說起,他便也沒有過多探問過什麼。
「是。」那青年點頭。
無絕看向他,果然麼?
「彼時崔某尚且年幼。」崔璟看向前方夜色,那深刻於心的回憶頃刻間便將他自燥熱的夏夜帶去了大雪紛飛的冬日。
他似乎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到了那年幼的自己站在雪中,仰望著端坐於馬上之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校尉面色頓變:「……崔大都督的銅符?可看清楚了?」
「屬下看得清清楚楚!」
校尉看向那艘小船離去的方向,這是在京師,量也不敢有人假造玄策府那位上將軍的銅符。
但對方如此低調行事,竟扮作尋常船夫……
而今日午後那位崔大都督才剛出的城,也是一身常服掩人耳目……
看這架勢莫不是在查辦什麼不宜宣揚的秘密公務?
「休要多言多語,今晚只當未看到過有船出城!」校尉語氣嚴正地交待兩名下屬。
玄策府獨立於三省六部之外,能過問玄策府行事的只有聖人而已,怎麼都輪不到他們來多舌。
那兩名士兵也知其中輕重,趕忙應下。
那艘已遠去的小破船上,常刃忍不住問:「這銅符是哪裡來的?」
阿稚:「女郎給的。」
「女郎是從哪裡得來的?」
「崔大都督給的。」
「……」常刃:「崔大都督為何要將自己的銅符給女郎?」
阿稚簡單地回憶了一下當日在大雲寺後山崔大都督贈銅符時所言,給出了總結:「方便女郎打人。」
常刃:「……」
壓下內心凌亂,他只能問:「現下要去何處?」
「去城外臨湖的那座莊子上。」
常刃點了頭,看向前方:「待靠近時你先帶著人下船,我將船擺至漁船聚集之處,再去莊子上尋你,順道替你將行跡掩蓋乾淨。」
既然做了,自然要做得乾淨,魚沒釣上來,事情更得辦得漂亮才行。
阿稚點頭應下。
「這人是誰?」常刃邊擺船邊回頭看了一眼船艙里的女子,實在難掩心中好奇:「你怎麼知道守在那裡就能撿到人的?」
阿稚搖頭:「我什麼都不知道,這些都是女郎的交待。」
常刃無言,再不多問。
其間,玉屑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你們是誰……」
「抱歉。」阿稚抬手再次將人劈昏。
常刃:「……」
有禮貌,但不耽誤下手。
……
同一刻,京師一座府宅中,一名男子無聲潛入,沿著無人小道來至一座書房後,從大開著的後窗處翻了進去。
男子向書房裡坐著的人行禮,臉色複雜:「……長公主府里的那個女使今日出了門,但落入西渠河後不見了蹤影。」
那人不解地問:「為何不下手?」
「未來得及。」男子解釋道:「屬下正要動手時,有一群乞丐圍了上來乞討,混亂間才致那女使落水。」
「乞丐……」坐著的人問:「真的是乞丐麼?」
「是。」男子道:「屬下確認過了,那些乞丐並非假扮。」
「竟巧合到這般地步嗎。」椅中人若有所思:「順著河流衝進護城河,屍身只怕都不好找……」
男子忐忑地道:「是否要傳信回……」
「先不著急。」椅中人嘆了口氣,打斷了男子的話:「再試著查一查吧,等等看是否能查出什麼可疑之處……去信時也好有個說法。」
片刻後,又思索著自語般道:「若果真有人謀劃了此事,會是何人所為……誰會對崇月長公主身邊的一個瘋癲舊人如此感興趣?」
有夜風入室,描著水墨竹蘭圖的紗燈內火苗輕晃,無人回答這句問話。
……
夏夜的風也拂過天女塔外懸著的銅鈴,充滿禪意的輕響迴蕩於夜色之中。
塔內,有身形挺拔的青年立在漢白玉池邊,微抬首仰望著池水中央的天女像。
崔璟於傍晚前便來到了此處,一直待到現下。
無絕剛進來不久,此時視線落在了那貢案之上,不由道:「這栗子是……」
凡被送入此塔中的貢品無不精細或少見,譬如那些荔枝,這等隨處可見的栗子還是頭一回出現。
「偶然聽阿點前輩說起過。」崔璟道。
無絕瞭然一笑:「是如此……」
殿下是喜食栗子的。
這天女像與殿下之間的關連,而這位殿下與那位殿下之間的關連,這位崔大都督是知情者。
當初他設下此陣時,這位崔大都督便是卦相所顯之有機緣者,作為機緣者,自然是要知曉一切的。
這尊拿來塑像之玉,便是這年輕人尚是少年時自西域尋到的。
「塔中悶熱,崔大都督隨貧僧出去說話吧。」
崔璟點了頭。
二人出了塔,夜風吹得塔外翠竹沙沙作響。
「貧僧有一事好奇許久了。」或是那碟栗子讓無絕覺得身側青年更平易近人了些,便試著問了一句:「崔大都督從前……與殿下是否曾有過交集?」
他總覺得那機緣所顯,不會是平白無故的。
但對方不曾說起,他便也沒有過多探問過什麼。
「是。」那青年點頭。
無絕看向他,果然麼?
「彼時崔某尚且年幼。」崔璟看向前方夜色,那深刻於心的回憶頃刻間便將他自燥熱的夏夜帶去了大雪紛飛的冬日。
他似乎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到了那年幼的自己站在雪中,仰望著端坐於馬上之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