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有常家姐姐在,莫說七日了,便是七年,她也呆得住的!
「堂姊可要一同去嗎?」姚夏眼睛亮亮地問。
姚冉下意識地道:「我便不去了,還有家訓未曾抄完。」
姚夏在心中嘆了口氣。
堂姊又被大伯母罰抄家訓了?
阿娘常說,若這般懂事出色的堂姊是她女兒,她一天要在菩薩面前磕三百個響頭,一直磕到菩薩看不下去顯靈求她停下為止。
可就是這樣的堂姊,卻總有抄不完的書,受不完的罰。
但姚夏也只能在心中為姚冉鳴不平,當著裴氏的面,她是一個字都不敢多嘴的。
裴氏此時看向女兒,卻是道:「待從大雲寺回來之後,再抄也不遲。」
姚冉愣住。
裴氏旋即看向姚老夫人,平靜道:「此番我本就打算隨母親一同前往,為聖人為大盛祈福,如此便將阿夏和冉兒也一併帶上吧。」
姚老夫人含笑點頭:「好。」
雖不知老大媳婦這是抽了哪門子風,竟一反常態要去湊這熱鬧,但她也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姚冉卻已後背生出寒意,腦中亂成一團。
母親並不信佛,歷年從未參與過祈福大典,為何此次一反常態?
姚冉眼睫微顫,看向姚夏手中的信,一時再聽不到其它聲音。
……
「阿娘……我和阿兄去之前,您是不是哭過了?可是與大伯母起什麼爭執了?」自姚老夫人處離開後,待回到了曾氏居院中,姚夏才小聲問道。
「我哪裡敢與她起爭執的,不過是坐在那裡任由她冷嘲熱諷數落罷了。」房中只有一個陪嫁婆子在,曾氏才敢嘆了口氣。
「那究竟是為了何事?」
曾氏:「是因為定兒……」
「阿弟?」姚夏眨了下眼睛:「阿弟淘氣惹到大伯母了?」
她除了一個兄長,還有個弟弟姚定,今年不過五歲而已。
「是惹到了,卻非是因為淘氣。」曾氏無奈道:「此前老夫人尋我與你阿爹商議,問我們可願將定兒過繼到長房……」
姚夏瞪大了眼睛:「將阿弟過繼給大伯父和大伯母?」
「不然呢?你大伯父仕途順暢,卻至今無子嗣,實在艱難……」曾氏一語帶過那些陰私之事:「你祖母難免憂心,眼瞧著你大伯母近年來愈發鬱郁,又與你大伯父時有爭吵……唯有想了這麼個法子出來,也是為了安你大伯母的心,好叫她明白,長房不會再抬妾進門,另生庶子。」
「那大伯母鐵定不會樂意呀。」姚夏嘆道:「咱們二房的孩子,哪裡入得了大伯母的眼睛?說不定還覺得母親想借阿弟謀奪大伯父的家產呢。」
「還真叫你給說著了!」曾氏瞪女兒一眼,旋即想到裴氏那些冷刀子般的話語,面上便有些難堪:「她那些話,雖說是拐彎抹角的,但正是這麼個意思,且比這還難聽得多。」
「若非你祖母再三與我們商議,我還捨不得定兒呢!我們一家歡歡喜喜的,哪裡又願意將定兒送去她跟前遭罪呀?」
「本是為了他們長房思慮,她不願意便罷了,誰也不能勉強誰的,可偏偏她還說出了那麼些扎人的話來,將我當作那居心叵測又上不得台面的賊一般看待……」
曾氏說著,就委屈地又要掉眼淚。
「她自嫁了大伯起,便好似整個姚家上下都欠了她,誰都得瞧她臉色,將她當作觀世音菩薩一般供起來,我這是造了什麼孽呀,早知如此……」
見她一口氣說這些,委屈得上氣不接下氣,姚夏接過話來,代母發言:「早知如此,便是刀架您脖子上,您也不嫁阿爹唄?」
「沒錯兒!」曾氏邊哭邊拿帕子擦眼淚。
姚夏嘆氣:「可誰叫阿爹生得好看呢。」
「那是從前了!」曾氏說到這裡,更是恨恨:「眼下還哪裡能看的?他那張臉,曇花一樣的花期,攏共就俊了那麼幾日!」
一旁的婆子聽得哭笑不得——要麼怎說是母女呢?
而此時,一名女使快步走了進來。
「出什麼事了?」見那女使神情有異,婆子正色問。
曾氏也擦乾了眼淚看過去。
「夫人,長房西院那位姨娘……沒了。」女使壓低了聲音說道。
沒了?
曾氏和婆子互看一眼,面色微變。
最終,曾氏也只是長長嘆了口氣:「病了這麼久,也省得再受罪了……」
……
姚翼這房妾室的死,並沒有激起太大水花。
隨駕去往大雲寺之事更是不可延誤,當夜交待罷喪葬之事後,次日一早,姚家眾人便早早動了身。
常歲寧也坐在了去往大雲寺的馬車上。
此刻,她透過喜兒打起的車簾,看到了前方那明黃色的鑾駕。
常歲寧走神間,有少年的聲音傳進了耳中:「寧寧,劍童都查探清楚了……」
常歲寧看向騎馬跟在車旁的常歲安。
馬上的少年朝她的方向微側身,低聲道:「那裴氏果然也來了。」
常歲寧點頭,心中更多了一分肯定。
未到明朗那一刻,誰也不敢斷言兇手身份,但裴氏此舉,卻無疑又坐實了一分嫌疑。
此前已打聽過,自大雲寺建成後,聖冊帝每年都會率群臣前往寺中祈福,而這位裴氏嫡長女,卻是從未去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堂姊可要一同去嗎?」姚夏眼睛亮亮地問。
姚冉下意識地道:「我便不去了,還有家訓未曾抄完。」
姚夏在心中嘆了口氣。
堂姊又被大伯母罰抄家訓了?
阿娘常說,若這般懂事出色的堂姊是她女兒,她一天要在菩薩面前磕三百個響頭,一直磕到菩薩看不下去顯靈求她停下為止。
可就是這樣的堂姊,卻總有抄不完的書,受不完的罰。
但姚夏也只能在心中為姚冉鳴不平,當著裴氏的面,她是一個字都不敢多嘴的。
裴氏此時看向女兒,卻是道:「待從大雲寺回來之後,再抄也不遲。」
姚冉愣住。
裴氏旋即看向姚老夫人,平靜道:「此番我本就打算隨母親一同前往,為聖人為大盛祈福,如此便將阿夏和冉兒也一併帶上吧。」
姚老夫人含笑點頭:「好。」
雖不知老大媳婦這是抽了哪門子風,竟一反常態要去湊這熱鬧,但她也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姚冉卻已後背生出寒意,腦中亂成一團。
母親並不信佛,歷年從未參與過祈福大典,為何此次一反常態?
姚冉眼睫微顫,看向姚夏手中的信,一時再聽不到其它聲音。
……
「阿娘……我和阿兄去之前,您是不是哭過了?可是與大伯母起什麼爭執了?」自姚老夫人處離開後,待回到了曾氏居院中,姚夏才小聲問道。
「我哪裡敢與她起爭執的,不過是坐在那裡任由她冷嘲熱諷數落罷了。」房中只有一個陪嫁婆子在,曾氏才敢嘆了口氣。
「那究竟是為了何事?」
曾氏:「是因為定兒……」
「阿弟?」姚夏眨了下眼睛:「阿弟淘氣惹到大伯母了?」
她除了一個兄長,還有個弟弟姚定,今年不過五歲而已。
「是惹到了,卻非是因為淘氣。」曾氏無奈道:「此前老夫人尋我與你阿爹商議,問我們可願將定兒過繼到長房……」
姚夏瞪大了眼睛:「將阿弟過繼給大伯父和大伯母?」
「不然呢?你大伯父仕途順暢,卻至今無子嗣,實在艱難……」曾氏一語帶過那些陰私之事:「你祖母難免憂心,眼瞧著你大伯母近年來愈發鬱郁,又與你大伯父時有爭吵……唯有想了這麼個法子出來,也是為了安你大伯母的心,好叫她明白,長房不會再抬妾進門,另生庶子。」
「那大伯母鐵定不會樂意呀。」姚夏嘆道:「咱們二房的孩子,哪裡入得了大伯母的眼睛?說不定還覺得母親想借阿弟謀奪大伯父的家產呢。」
「還真叫你給說著了!」曾氏瞪女兒一眼,旋即想到裴氏那些冷刀子般的話語,面上便有些難堪:「她那些話,雖說是拐彎抹角的,但正是這麼個意思,且比這還難聽得多。」
「若非你祖母再三與我們商議,我還捨不得定兒呢!我們一家歡歡喜喜的,哪裡又願意將定兒送去她跟前遭罪呀?」
「本是為了他們長房思慮,她不願意便罷了,誰也不能勉強誰的,可偏偏她還說出了那麼些扎人的話來,將我當作那居心叵測又上不得台面的賊一般看待……」
曾氏說著,就委屈地又要掉眼淚。
「她自嫁了大伯起,便好似整個姚家上下都欠了她,誰都得瞧她臉色,將她當作觀世音菩薩一般供起來,我這是造了什麼孽呀,早知如此……」
見她一口氣說這些,委屈得上氣不接下氣,姚夏接過話來,代母發言:「早知如此,便是刀架您脖子上,您也不嫁阿爹唄?」
「沒錯兒!」曾氏邊哭邊拿帕子擦眼淚。
姚夏嘆氣:「可誰叫阿爹生得好看呢。」
「那是從前了!」曾氏說到這裡,更是恨恨:「眼下還哪裡能看的?他那張臉,曇花一樣的花期,攏共就俊了那麼幾日!」
一旁的婆子聽得哭笑不得——要麼怎說是母女呢?
而此時,一名女使快步走了進來。
「出什麼事了?」見那女使神情有異,婆子正色問。
曾氏也擦乾了眼淚看過去。
「夫人,長房西院那位姨娘……沒了。」女使壓低了聲音說道。
沒了?
曾氏和婆子互看一眼,面色微變。
最終,曾氏也只是長長嘆了口氣:「病了這麼久,也省得再受罪了……」
……
姚翼這房妾室的死,並沒有激起太大水花。
隨駕去往大雲寺之事更是不可延誤,當夜交待罷喪葬之事後,次日一早,姚家眾人便早早動了身。
常歲寧也坐在了去往大雲寺的馬車上。
此刻,她透過喜兒打起的車簾,看到了前方那明黃色的鑾駕。
常歲寧走神間,有少年的聲音傳進了耳中:「寧寧,劍童都查探清楚了……」
常歲寧看向騎馬跟在車旁的常歲安。
馬上的少年朝她的方向微側身,低聲道:「那裴氏果然也來了。」
常歲寧點頭,心中更多了一分肯定。
未到明朗那一刻,誰也不敢斷言兇手身份,但裴氏此舉,卻無疑又坐實了一分嫌疑。
此前已打聽過,自大雲寺建成後,聖冊帝每年都會率群臣前往寺中祈福,而這位裴氏嫡長女,卻是從未去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