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而這一日,她從演武場回來之後,沐浴更衣罷,提筆回了封信。
一封來自姚家的信——
第52章 見女帝
回信很快送到了姚夏手中。
女使將信遞給她時,她正在與兄長姚歸一同去給姚老夫人請安的路上,便未有立刻拆開。
到了姚老夫人院中,只見堂中已坐著大伯母裴氏,及自家母親曾氏,堂姊姚冉也已經在了。
坐在姚老夫人下側方的裴氏,聽得動靜,微轉頭涼涼看了來遲的兄妹二人一眼。
姚夏與姚歸下意識地都想縮起脖子,低著頭進了堂中行禮。
堂內靜的有幾分詭異,氣氛異樣緊繃,姚夏悄悄看了眼母親曾氏,只見她低垂著的雙眼有些泛紅,微抿著唇,像是在忍著淚意。
再悄悄看大伯母裴氏,只見其面色除了往日常見的冷淡嚴厲之餘,眉眼間似還有一絲壓抑著的冷怒,好似下一瞬便要發作出來。
這是怎麼了?
姚夏心中忐忑,卻不敢問。
「阿夏手裡頭拿著的什麼?」此時,姚老夫人含笑的聲音響起:「又是哪家女郎來的信?」
姚夏心知祖母此言是要拿她打趣,用來緩和氣氛,便只當沒察覺到異樣,扯著笑臉上前去:「回祖母,是常家姐姐給我的回信呢。」
像她這種沒心沒肺只知傻樂的人,最適合拿來緩和家中氣氛了,實乃居家必備之良品——因有此覺悟在,小姑娘在緩和家中氣氛一事上向來不遺餘力。
然而此番她未曾瞧見的是,原本便面色沉冷的裴氏,在聽到「常家姐姐」四字時,眼底頓時又添了陰鬱之色。
她看向姚夏手中的信箋。
「常家的?」面容和藹的姚老夫人笑著問:「就是你這十來日一直念叨著的興寧坊的那位常家女郎?」
「正是呢!」
「二妹豈止是念叨啊。」姚歸嘆道:「二妹如今做夢都想與常家女郎做一家人,好時時見面,就差拿孫兒去換常家娘子了。」
「阿兄想得美,就算阿兄想去換,常家怕還不樂意要阿兄呢,這血虧的買賣,誰願意做啊。」
「二妹這話是變著法兒地罵我丑呢?阿娘,您來評評理!」
看著這對活寶般的兒女,原本紅著眼眶的曾氏忍不住掩嘴笑了,嗔道:「行了,都渾說些什麼呢。」
坐在一旁的裴氏,交疊著的雙手十指已無聲絞緊。
「不過常家姐姐身子不好,這些時日一直在府中養病,我去信數次邀她出來,都未能如願。」姚夏說著,便笑著去拆信:「此時回信,或是能出門走動了呢。」
姚老夫人點了點孫女的額頭,笑著道:「這京城裡的女郎們,你可是一個都不捨得落下,這若是生作個男兒,豈還了得?」
「祖母這就不懂了,我若是個男兒,這些漂亮阿姊們可就不會理我了!」姚夏滿口慶幸:「還好我是個女郎呢!」
姚老夫人和曾氏,及姚歸聞言都笑起來。
只裴氏依舊面色冷沉,目不斜視,像是將一切熱鬧都隔絕了。
姚冉悄悄看著母親,心情複雜地抿直了唇角。
在母親眼中,如二妹這般活潑的性子,是出格的表現,說些玩鬧話,即是不端莊。
自幼,母親便不贊成她與二妹走得太近,她在母親的訓導下順從長大,於是只能遠遠看著活潑逗趣的二妹與祖母更加親近……哪怕祖母公正,從不偏頗,也時常稱讚她知書達理沉穩端莊,說她與二妹各有所長,甚至還常讓二妹與她多學一學,但她知道,喜歡與喜歡,也是有分別的。
但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若能夠選,她自也願意和二妹待在一處,輕鬆又自在。
相反,誰又願意對著她這種束手束腳,沉悶到叫人無話可說的人呢?
她從不曾怪過母親——她從前只認為母親自幼在嚴苛的禮儀教導下長大,性子頑固些,脾氣壓抑些,亦是可以理解的事。
但現如今,卻已不止是頑固壓抑那麼簡單了……
自從鄭國公夫人的花會上回來之後,母親愈發難以相處,整個人都沉鬱到無以復加。
姚冉清楚,這與母親欲促成她與魏家親事,卻未得鄭國公夫人熱情或是『受寵若驚』的回應有關,更與此時二妹手中那封信的來處有關……
姚冉看過去,只見姚夏已將信紙展開,先是欣喜道:「常家姐姐果然好多了!」
只是旋即又有些失落:「但常家姐姐說,明日要隨常大將軍一同隨駕前往大雲寺祈福……得等到回來之後,才能與我見面了。」
姚歸笑了一聲:「那你也同去大雲寺不就成了?」
「對啊!」姚夏忙去挽姚老夫人的手臂:「祖母,您帶我一同去吧?」
往年此時,聖人去往大雲寺祈福,凡三品及以上官員皆要隨行,官員家眷亦可同行,於寺中持齋抄經,以表誠心。
姚翼為三品大理寺卿,其母姚老夫人便有誥命在身,又因誠心禮佛,這數年來每次都會隨駕前往。
「此次祈福大典,前後足足七日,你往年都不曾去過,可呆得住嗎?」姚老夫人笑著問:「若是言行不謹,亦或是過兩日便鬧著要回來,傳到聖人耳中,丟了名聲受罰可都是輕的。」
「祖母放心,我定會乖乖聽話的!」姚夏連忙抬手做立誓狀,保證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封來自姚家的信——
第52章 見女帝
回信很快送到了姚夏手中。
女使將信遞給她時,她正在與兄長姚歸一同去給姚老夫人請安的路上,便未有立刻拆開。
到了姚老夫人院中,只見堂中已坐著大伯母裴氏,及自家母親曾氏,堂姊姚冉也已經在了。
坐在姚老夫人下側方的裴氏,聽得動靜,微轉頭涼涼看了來遲的兄妹二人一眼。
姚夏與姚歸下意識地都想縮起脖子,低著頭進了堂中行禮。
堂內靜的有幾分詭異,氣氛異樣緊繃,姚夏悄悄看了眼母親曾氏,只見她低垂著的雙眼有些泛紅,微抿著唇,像是在忍著淚意。
再悄悄看大伯母裴氏,只見其面色除了往日常見的冷淡嚴厲之餘,眉眼間似還有一絲壓抑著的冷怒,好似下一瞬便要發作出來。
這是怎麼了?
姚夏心中忐忑,卻不敢問。
「阿夏手裡頭拿著的什麼?」此時,姚老夫人含笑的聲音響起:「又是哪家女郎來的信?」
姚夏心知祖母此言是要拿她打趣,用來緩和氣氛,便只當沒察覺到異樣,扯著笑臉上前去:「回祖母,是常家姐姐給我的回信呢。」
像她這種沒心沒肺只知傻樂的人,最適合拿來緩和家中氣氛了,實乃居家必備之良品——因有此覺悟在,小姑娘在緩和家中氣氛一事上向來不遺餘力。
然而此番她未曾瞧見的是,原本便面色沉冷的裴氏,在聽到「常家姐姐」四字時,眼底頓時又添了陰鬱之色。
她看向姚夏手中的信箋。
「常家的?」面容和藹的姚老夫人笑著問:「就是你這十來日一直念叨著的興寧坊的那位常家女郎?」
「正是呢!」
「二妹豈止是念叨啊。」姚歸嘆道:「二妹如今做夢都想與常家女郎做一家人,好時時見面,就差拿孫兒去換常家娘子了。」
「阿兄想得美,就算阿兄想去換,常家怕還不樂意要阿兄呢,這血虧的買賣,誰願意做啊。」
「二妹這話是變著法兒地罵我丑呢?阿娘,您來評評理!」
看著這對活寶般的兒女,原本紅著眼眶的曾氏忍不住掩嘴笑了,嗔道:「行了,都渾說些什麼呢。」
坐在一旁的裴氏,交疊著的雙手十指已無聲絞緊。
「不過常家姐姐身子不好,這些時日一直在府中養病,我去信數次邀她出來,都未能如願。」姚夏說著,便笑著去拆信:「此時回信,或是能出門走動了呢。」
姚老夫人點了點孫女的額頭,笑著道:「這京城裡的女郎們,你可是一個都不捨得落下,這若是生作個男兒,豈還了得?」
「祖母這就不懂了,我若是個男兒,這些漂亮阿姊們可就不會理我了!」姚夏滿口慶幸:「還好我是個女郎呢!」
姚老夫人和曾氏,及姚歸聞言都笑起來。
只裴氏依舊面色冷沉,目不斜視,像是將一切熱鬧都隔絕了。
姚冉悄悄看著母親,心情複雜地抿直了唇角。
在母親眼中,如二妹這般活潑的性子,是出格的表現,說些玩鬧話,即是不端莊。
自幼,母親便不贊成她與二妹走得太近,她在母親的訓導下順從長大,於是只能遠遠看著活潑逗趣的二妹與祖母更加親近……哪怕祖母公正,從不偏頗,也時常稱讚她知書達理沉穩端莊,說她與二妹各有所長,甚至還常讓二妹與她多學一學,但她知道,喜歡與喜歡,也是有分別的。
但這也是人之常情吧。
若能夠選,她自也願意和二妹待在一處,輕鬆又自在。
相反,誰又願意對著她這種束手束腳,沉悶到叫人無話可說的人呢?
她從不曾怪過母親——她從前只認為母親自幼在嚴苛的禮儀教導下長大,性子頑固些,脾氣壓抑些,亦是可以理解的事。
但現如今,卻已不止是頑固壓抑那麼簡單了……
自從鄭國公夫人的花會上回來之後,母親愈發難以相處,整個人都沉鬱到無以復加。
姚冉清楚,這與母親欲促成她與魏家親事,卻未得鄭國公夫人熱情或是『受寵若驚』的回應有關,更與此時二妹手中那封信的來處有關……
姚冉看過去,只見姚夏已將信紙展開,先是欣喜道:「常家姐姐果然好多了!」
只是旋即又有些失落:「但常家姐姐說,明日要隨常大將軍一同隨駕前往大雲寺祈福……得等到回來之後,才能與我見面了。」
姚歸笑了一聲:「那你也同去大雲寺不就成了?」
「對啊!」姚夏忙去挽姚老夫人的手臂:「祖母,您帶我一同去吧?」
往年此時,聖人去往大雲寺祈福,凡三品及以上官員皆要隨行,官員家眷亦可同行,於寺中持齋抄經,以表誠心。
姚翼為三品大理寺卿,其母姚老夫人便有誥命在身,又因誠心禮佛,這數年來每次都會隨駕前往。
「此次祈福大典,前後足足七日,你往年都不曾去過,可呆得住嗎?」姚老夫人笑著問:「若是言行不謹,亦或是過兩日便鬧著要回來,傳到聖人耳中,丟了名聲受罰可都是輕的。」
「祖母放心,我定會乖乖聽話的!」姚夏連忙抬手做立誓狀,保證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