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長吉點了下頭,遂默默閉上了嘴。
雅室內,等待上菜的間隙,魏叔易將一枚玉佩遞予了常歲寧。
常歲寧一眼即認出了此物。
「這是從那周二栓身上搜出來的,據稱是常娘子之物。」
常歲寧輕點頭。
是她的。
是她當年離開京師之前,留給阿鯉的。
阿鯉這些年一直帶在身上嗎。
她接過,握於手中,仿佛還能看到阿鯉天真無邪的臉龐。
「合州此行,魏某當真要多謝常娘子。」
魏叔易和煦悅耳的聲音打斷了常歲寧的思緒:「魏侍郎謝我什麼?」
「需道謝之處,有二。」魏叔易含笑道:「其一,常娘子予我那幾張供罪書,實是幫了大忙,若非如此,魏某此來合州的差事必不可能這般順利。」
常歲寧微微一怔:「那日你看到我了——」
那人笑而不語,卻是默認。
常歲寧:「……」
她就說,對方怎麼說找到「常家娘子」便找到「常家娘子」了,原來早在她躲進他馬車中時,就已經給他留下印象了。
只是……明知有人溜進了他車內,他就這麼幹看著?
這人什麼毛病。
她不由想到昔日好友於信中的諸多哭訴與無奈嘆息——
少時她極少回京,故而也不知這魏叔易幼時具體是何模樣,對他的印象,皆是在好友那一封封信中得來的。
她對魏叔易的印象,隨著好友心態的轉變而變化著——「我家兒子生得比女娃娃還要漂亮呢」——「我家兒子十分聰慧,真乃神童也」——「不過他好像有些嘴欠」——「這臭小子已氣走了三位老師啊啊」——「我怎會生出這樣的逆子嗚嗚」……連帶著字跡都肉眼可見變得暴躁不再慈愛。
「不過……常娘子怎會認出那是魏某的馬車?」魏叔易試探地問道。
這便是在套話了。
常歲寧面不改色:「不曾認出,恰巧躲了進去,見那車內布置很是富貴,想必頗有來頭,若剛好又有些良知,便必不會袖手旁觀的——不成想誤打誤撞,剛巧送到了魏侍郎手中。」
魏叔易神色恍然:「我便說麼,若常娘子認出了魏某馬車,又怎會不來尋魏某相助。」
常歲寧不置可否。
她的確認出了那是魏家馬車,但她那時將魏叔易錯當作了他家二叔魏毓,且……她那時還不知自己是誰。
「這第二件要與常娘子道謝之事,便是喻公所託了。」魏叔易並未在上一個話題上多做停留,此時道:「常娘子憑一己之力自險境脫身,我並未能幫上分毫,然常娘子依舊肯賞面與魏某同行歸京,讓魏某就此白得了喻公一個人情。」
常歲寧看向他:「何不兩者相抵,你不與他討這份人情了便是。」
魏叔易不贊成地搖頭:「豈能如此混淆相抵。我欠常娘子一份人情,喻公欠我一份人情,當如此算,才算清晰明了。」
常歲寧看著面前認真算計之人,只覺此子臉皮頗厚,且厚得坦然坦蕩。
但勝在出手大方,不缺她肉吃。
也罷,他既承認欠她一個人情,那阿增便也不算吃虧。
畢竟在討還人情此一事上,她歷來不會手軟。
「冒昧問一句,常娘子可是習過武的?」魏叔易狀似隨口問道。
常歲寧眼神微動。
這魏叔易既然拿到了玉佩,見過了周二栓,必也知曉了她所為。
阿鯉的身體自不像習過武的,但常歲寧需要解釋自己的「異樣」之處,故模稜兩可地答:「些許耳濡目染而已。」
「不愧是將門出身。」魏叔易笑了笑,不知被她糊弄過去沒有,又問了些其它,看似出自關心,實則處處不乏好奇試探。
常歲寧應付得有些累了,已在心底翻起白眼,好在飯菜很快端了過來——總算堵住了他的嘴。
第12章 歸京
共用罷一頓飯,待自酒樓出來時,魏叔易單方面看起來同常歲寧已是十分熟悉了。
因常歲寧亦作少年打扮,故而二人邊走邊談的情形,乍看倒也並不違和。
這竟還是個百里挑一的自來熟——聽著耳邊青年清朗之音,常歲寧於心底默默下著結論。
此時那自來熟正說道:「說來,我與常娘子此番於合州一見,倒也算是過命的交情了?」
常歲寧:「……算吧。」
的確過命了,只不過都是過的別人的命——這一遭端了周家村與刺史府,可不是「過命」了嗎,且是很多條命。
長吉面頰一抽。
過別人的命,算自己的交情——可真有郎君的。
「說來有些奇怪,我與常娘子實有一見如故之感,倒像是許久前便認識了一般。」魏叔易笑著說道。
他語氣鬆弛又有些認真,並無半點輕浮,好似無關男女,單單只是在面對一位值得欣賞的投緣之人。
常歲寧微微笑道:「或許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是許久前便認識了。
「今日多謝魏侍郎宴請,魏侍郎此時是否還要回衙署處理公務?」常歲寧未再給他開口的機會:「既如此,便不打攪魏大人辦公了。」
言畢,便帶著阿澈告辭而去。
魏叔易:「那常娘子慢走。」
常歲寧已然轉身,腳下未停,背對著他抬了下右手,當是回應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雅室內,等待上菜的間隙,魏叔易將一枚玉佩遞予了常歲寧。
常歲寧一眼即認出了此物。
「這是從那周二栓身上搜出來的,據稱是常娘子之物。」
常歲寧輕點頭。
是她的。
是她當年離開京師之前,留給阿鯉的。
阿鯉這些年一直帶在身上嗎。
她接過,握於手中,仿佛還能看到阿鯉天真無邪的臉龐。
「合州此行,魏某當真要多謝常娘子。」
魏叔易和煦悅耳的聲音打斷了常歲寧的思緒:「魏侍郎謝我什麼?」
「需道謝之處,有二。」魏叔易含笑道:「其一,常娘子予我那幾張供罪書,實是幫了大忙,若非如此,魏某此來合州的差事必不可能這般順利。」
常歲寧微微一怔:「那日你看到我了——」
那人笑而不語,卻是默認。
常歲寧:「……」
她就說,對方怎麼說找到「常家娘子」便找到「常家娘子」了,原來早在她躲進他馬車中時,就已經給他留下印象了。
只是……明知有人溜進了他車內,他就這麼幹看著?
這人什麼毛病。
她不由想到昔日好友於信中的諸多哭訴與無奈嘆息——
少時她極少回京,故而也不知這魏叔易幼時具體是何模樣,對他的印象,皆是在好友那一封封信中得來的。
她對魏叔易的印象,隨著好友心態的轉變而變化著——「我家兒子生得比女娃娃還要漂亮呢」——「我家兒子十分聰慧,真乃神童也」——「不過他好像有些嘴欠」——「這臭小子已氣走了三位老師啊啊」——「我怎會生出這樣的逆子嗚嗚」……連帶著字跡都肉眼可見變得暴躁不再慈愛。
「不過……常娘子怎會認出那是魏某的馬車?」魏叔易試探地問道。
這便是在套話了。
常歲寧面不改色:「不曾認出,恰巧躲了進去,見那車內布置很是富貴,想必頗有來頭,若剛好又有些良知,便必不會袖手旁觀的——不成想誤打誤撞,剛巧送到了魏侍郎手中。」
魏叔易神色恍然:「我便說麼,若常娘子認出了魏某馬車,又怎會不來尋魏某相助。」
常歲寧不置可否。
她的確認出了那是魏家馬車,但她那時將魏叔易錯當作了他家二叔魏毓,且……她那時還不知自己是誰。
「這第二件要與常娘子道謝之事,便是喻公所託了。」魏叔易並未在上一個話題上多做停留,此時道:「常娘子憑一己之力自險境脫身,我並未能幫上分毫,然常娘子依舊肯賞面與魏某同行歸京,讓魏某就此白得了喻公一個人情。」
常歲寧看向他:「何不兩者相抵,你不與他討這份人情了便是。」
魏叔易不贊成地搖頭:「豈能如此混淆相抵。我欠常娘子一份人情,喻公欠我一份人情,當如此算,才算清晰明了。」
常歲寧看著面前認真算計之人,只覺此子臉皮頗厚,且厚得坦然坦蕩。
但勝在出手大方,不缺她肉吃。
也罷,他既承認欠她一個人情,那阿增便也不算吃虧。
畢竟在討還人情此一事上,她歷來不會手軟。
「冒昧問一句,常娘子可是習過武的?」魏叔易狀似隨口問道。
常歲寧眼神微動。
這魏叔易既然拿到了玉佩,見過了周二栓,必也知曉了她所為。
阿鯉的身體自不像習過武的,但常歲寧需要解釋自己的「異樣」之處,故模稜兩可地答:「些許耳濡目染而已。」
「不愧是將門出身。」魏叔易笑了笑,不知被她糊弄過去沒有,又問了些其它,看似出自關心,實則處處不乏好奇試探。
常歲寧應付得有些累了,已在心底翻起白眼,好在飯菜很快端了過來——總算堵住了他的嘴。
第12章 歸京
共用罷一頓飯,待自酒樓出來時,魏叔易單方面看起來同常歲寧已是十分熟悉了。
因常歲寧亦作少年打扮,故而二人邊走邊談的情形,乍看倒也並不違和。
這竟還是個百里挑一的自來熟——聽著耳邊青年清朗之音,常歲寧於心底默默下著結論。
此時那自來熟正說道:「說來,我與常娘子此番於合州一見,倒也算是過命的交情了?」
常歲寧:「……算吧。」
的確過命了,只不過都是過的別人的命——這一遭端了周家村與刺史府,可不是「過命」了嗎,且是很多條命。
長吉面頰一抽。
過別人的命,算自己的交情——可真有郎君的。
「說來有些奇怪,我與常娘子實有一見如故之感,倒像是許久前便認識了一般。」魏叔易笑著說道。
他語氣鬆弛又有些認真,並無半點輕浮,好似無關男女,單單只是在面對一位值得欣賞的投緣之人。
常歲寧微微笑道:「或許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是許久前便認識了。
「今日多謝魏侍郎宴請,魏侍郎此時是否還要回衙署處理公務?」常歲寧未再給他開口的機會:「既如此,便不打攪魏大人辦公了。」
言畢,便帶著阿澈告辭而去。
魏叔易:「那常娘子慢走。」
常歲寧已然轉身,腳下未停,背對著他抬了下右手,當是回應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