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頁
「是!」
管家接過後就退了出去,忍不住心中腹誹:
能為了寫個話本開個書局的人,也就只有他家大人了。
可偏偏大人這書局只賣自己的話本,卻每每上新便會銷售一空,說不得大人要是前些年不得用之時去寫話本,如今也能風靡大周了!
與此同時,三日後的金鑾殿上,因為武取義心機而導致遲來的最終捷報直接讓滿朝文武徹底失語。
「……傲舜大敗,我軍士氣大盛,正宜乘勝追擊,軍師與臣皆認同。
臣觀輿圖,以地勢而論,再推傲舜軍之駐地,又遣以斥候追查而定。其地偏低,以火攻而軍心散,軍心散而敗勢現。
軍師查臣失漏,以計相補,以傲舜之箭而攻懷義之兵,是懷義民而閉城門,與臣軍相圍,臣率軍於懷義城下盡虜傲舜大軍,軍師百步穿楊殺商善於城門之下,此戰,我軍大勝,敵軍,片甲不留。」
當德安的話音落下,沉穩冷冽如平南侯,這會兒那表情也寸寸破裂,他大喜:
「此軍師不知姓甚名誰,其計環環相扣,一箭雙鵰,不知是何方英才?
不過,方才這軍報之中,這位軍師能一箭百步穿楊,應是武取義座下猛將是也!」
「非也,本王觀軍師奇計頻出,滿腹錦繡,應是為讀書人,況且,軍師乃是文職,想來此人應是有意為文臣是也。」
安王縱使那麼多手下下了獄,可這會兒也只是負手而立,與平南侯據理力爭著,這軍師如此才華,若是進了武將一派,那對他們文臣派系來說,那是大損失!
安王與平南侯兩相對視,視線激烈的都可以擦出火花了,而一旁的景帝唇角不自覺的彎了彎,隨後又恢復如初,對於眼前的一幕,他只做不知。
不過這段時期右相閉門不出,景帝倒是找到機會在京兆尹府中安插了幾個人手。
這些,將是他的眼。
眼看著平南侯和安王都差點兒能在殿上打起來了,德安這時才開口道:
「王爺,侯爺,軍報之後還有軍師的名諱及此戰立功之人的名姓,您二人可要聽聽?」
平南侯聽到這裡,眯了眯眼:
「是了,這兩封軍報發生在同一日,這煞星想必已是將軍功一一算清,以來請功了!」
「還不速速道來!」
安王可不管這些,直接鳳眼一橫,看向德安,德安忙不迭道:
「軍師此人,乃永齊十一年清北解元也,其查軍報有異,故至邊關,平敵患,殺敵將……」
第159章
「解元?哈哈哈, 好!如此風華,如此文采,竟是出自清北, 此地果然人傑地靈!」
安王忍不住仰頭大笑起來, 他看了一眼平南侯,笑眯眯道:
「不知平南侯現下以為徐解元如何?」
安王將徐解元三個字咬的極重,平南侯抬頭看向安王, 那冷冽的目光隔著幾名官員看過來, 冷意仍未減少:
「解元而已。以此子之能, 若聖上拜其為將, 可保我大周百年安寧。」
安王面色微微一變, 想不到平南侯竟能給徐韶華這般高的評價,最重要的是, 平南侯這話傳出去, 他若是要將徐韶華強行納入自己派系,豈不是要被天下人說一句「視大周安危於不顧」?
景帝聽到這裡,也終於開口道:
「平南侯,若我大周之江山存亡之重任皆繫於一人之身,那即便守住一個百年, 下一個百年又當如何是好?」
平南侯聞言一怔, 忍不住抬頭看去,隔著冕毓, 他看不清景帝的面容,過了三息他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僭越, 幸而景帝未曾計較, 但平南侯還是拱手道:
「是臣失儀了。臣方才所思不公,多謝聖上不吝賜教, 撥雲見霧。但依臣之見,徐解元文武雙全,可若能入伍,或許於我大周基業穩固有奇功。」
「寒塞之亂已平,月以之戰不是還有雷衛千總嗎?平南侯難不成想要徐解元遠赴南疆,助雷衛千總一臂之力?」
景帝似笑非笑的看向平南侯,不過隔著冷冰冰的冕珠,無人得見景帝的真實情緒,只是平南侯隱隱約約察覺到今日的聖上話中帶了鋒芒。
不過,景帝這話卻正好切中了平南侯的軟肋,聖上無權,如今封他做個侯爺已經到頂了,接下來,雷氏一族能否名垂青史,便只能指望雷氏子孫了。
平南侯想到這裡,躬身一禮:
「聖上思慮周全,是臣方才一時情切。」
來日方長,只要這徐解元有意入朝,到時候他自有辦法讓其為自己所用。
景帝略一抬手,平南侯退回原位。
一旁的安王這會兒也才放鬆了緊繃的身子,下一刻便聽景帝道:
「寒塞一戰,徐解元居功甚偉,而今論功行賞,今日早朝便議此事吧。」
景帝拋出議題,隨後安坐上首,還未過幾息,安王便已經站了出來:
「臣以為,徐解元尚未入仕,便能心有家國,立下如此功勞,於公於私,都應重賞。」
平南侯看了一眼安王,淡聲道:
「臣附議,不過,徐解元尚未入仕,這賞賜須有待商榷。」
「若其父母安在,則恩賞其父其母,若不在,有妻封妻,無妻則賞其族。」
左相終於站了出來,說了一句中肯的話,景帝對於徐韶華的信息可謂是了如指掌,可此刻他還不能輕易開口,隨後景帝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人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管家接過後就退了出去,忍不住心中腹誹:
能為了寫個話本開個書局的人,也就只有他家大人了。
可偏偏大人這書局只賣自己的話本,卻每每上新便會銷售一空,說不得大人要是前些年不得用之時去寫話本,如今也能風靡大周了!
與此同時,三日後的金鑾殿上,因為武取義心機而導致遲來的最終捷報直接讓滿朝文武徹底失語。
「……傲舜大敗,我軍士氣大盛,正宜乘勝追擊,軍師與臣皆認同。
臣觀輿圖,以地勢而論,再推傲舜軍之駐地,又遣以斥候追查而定。其地偏低,以火攻而軍心散,軍心散而敗勢現。
軍師查臣失漏,以計相補,以傲舜之箭而攻懷義之兵,是懷義民而閉城門,與臣軍相圍,臣率軍於懷義城下盡虜傲舜大軍,軍師百步穿楊殺商善於城門之下,此戰,我軍大勝,敵軍,片甲不留。」
當德安的話音落下,沉穩冷冽如平南侯,這會兒那表情也寸寸破裂,他大喜:
「此軍師不知姓甚名誰,其計環環相扣,一箭雙鵰,不知是何方英才?
不過,方才這軍報之中,這位軍師能一箭百步穿楊,應是武取義座下猛將是也!」
「非也,本王觀軍師奇計頻出,滿腹錦繡,應是為讀書人,況且,軍師乃是文職,想來此人應是有意為文臣是也。」
安王縱使那麼多手下下了獄,可這會兒也只是負手而立,與平南侯據理力爭著,這軍師如此才華,若是進了武將一派,那對他們文臣派系來說,那是大損失!
安王與平南侯兩相對視,視線激烈的都可以擦出火花了,而一旁的景帝唇角不自覺的彎了彎,隨後又恢復如初,對於眼前的一幕,他只做不知。
不過這段時期右相閉門不出,景帝倒是找到機會在京兆尹府中安插了幾個人手。
這些,將是他的眼。
眼看著平南侯和安王都差點兒能在殿上打起來了,德安這時才開口道:
「王爺,侯爺,軍報之後還有軍師的名諱及此戰立功之人的名姓,您二人可要聽聽?」
平南侯聽到這裡,眯了眯眼:
「是了,這兩封軍報發生在同一日,這煞星想必已是將軍功一一算清,以來請功了!」
「還不速速道來!」
安王可不管這些,直接鳳眼一橫,看向德安,德安忙不迭道:
「軍師此人,乃永齊十一年清北解元也,其查軍報有異,故至邊關,平敵患,殺敵將……」
第159章
「解元?哈哈哈, 好!如此風華,如此文采,竟是出自清北, 此地果然人傑地靈!」
安王忍不住仰頭大笑起來, 他看了一眼平南侯,笑眯眯道:
「不知平南侯現下以為徐解元如何?」
安王將徐解元三個字咬的極重,平南侯抬頭看向安王, 那冷冽的目光隔著幾名官員看過來, 冷意仍未減少:
「解元而已。以此子之能, 若聖上拜其為將, 可保我大周百年安寧。」
安王面色微微一變, 想不到平南侯竟能給徐韶華這般高的評價,最重要的是, 平南侯這話傳出去, 他若是要將徐韶華強行納入自己派系,豈不是要被天下人說一句「視大周安危於不顧」?
景帝聽到這裡,也終於開口道:
「平南侯,若我大周之江山存亡之重任皆繫於一人之身,那即便守住一個百年, 下一個百年又當如何是好?」
平南侯聞言一怔, 忍不住抬頭看去,隔著冕毓, 他看不清景帝的面容,過了三息他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僭越, 幸而景帝未曾計較, 但平南侯還是拱手道:
「是臣失儀了。臣方才所思不公,多謝聖上不吝賜教, 撥雲見霧。但依臣之見,徐解元文武雙全,可若能入伍,或許於我大周基業穩固有奇功。」
「寒塞之亂已平,月以之戰不是還有雷衛千總嗎?平南侯難不成想要徐解元遠赴南疆,助雷衛千總一臂之力?」
景帝似笑非笑的看向平南侯,不過隔著冷冰冰的冕珠,無人得見景帝的真實情緒,只是平南侯隱隱約約察覺到今日的聖上話中帶了鋒芒。
不過,景帝這話卻正好切中了平南侯的軟肋,聖上無權,如今封他做個侯爺已經到頂了,接下來,雷氏一族能否名垂青史,便只能指望雷氏子孫了。
平南侯想到這裡,躬身一禮:
「聖上思慮周全,是臣方才一時情切。」
來日方長,只要這徐解元有意入朝,到時候他自有辦法讓其為自己所用。
景帝略一抬手,平南侯退回原位。
一旁的安王這會兒也才放鬆了緊繃的身子,下一刻便聽景帝道:
「寒塞一戰,徐解元居功甚偉,而今論功行賞,今日早朝便議此事吧。」
景帝拋出議題,隨後安坐上首,還未過幾息,安王便已經站了出來:
「臣以為,徐解元尚未入仕,便能心有家國,立下如此功勞,於公於私,都應重賞。」
平南侯看了一眼安王,淡聲道:
「臣附議,不過,徐解元尚未入仕,這賞賜須有待商榷。」
「若其父母安在,則恩賞其父其母,若不在,有妻封妻,無妻則賞其族。」
左相終於站了出來,說了一句中肯的話,景帝對於徐韶華的信息可謂是了如指掌,可此刻他還不能輕易開口,隨後景帝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人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