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北方雪災的慘狀直至大雪連下半月後才傳入京城,一個骨瘦如柴的母親抱著自己襁褓中已經餓死的嬰兒攔住長公主霽明琰的車駕,跪在路中央請求貴人相助。

  母親嘶吼著將北方慘狀一一道來,路邊的人們聽得真真切切,若有人再想將消息壓下來,除非將這在場之人全部當場拿下才行。

  霽明琰聽著那位母親的哭訴,怒火中燒,一把掀開簾幕從車中走出,朗聲道:「沒想到北方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京中卻對此一無所知!」

  她看向那位形容枯槁的母親,承諾道:「你放心,本宮即刻入宮面聖,叫此事直達聖聽!」

  其中字字擲地有聲,周圍百姓心中不由一震。

  馬上,霽明琰身邊的女官將那女人扶了起來,扶進馬車帶回公主府,霽明琰則翻身躍上一旁侍衛牽著的馬,在眾目睽睽下直奔皇宮。

  還未婚配的公主在大庭廣眾露面本就不和規矩,更何況是當街御馬奔襲?

  只是在場的人都不會在意霽明琰的做法是否有失公主體面,而是深深記住他們的長公主如神兵天降,為北方官場那些蠹蟲千方百計隱瞞的災情怒髮衝冠,為災民向君情願。

  人群中,薛寒星與岑晚身著布衣,埋沒在人群中,幾個手下煽動著百姓的情緒:

  「我霽朝幾位皇子竟還不如公主一人膽大?!」

  「是啊,公主是真的心繫百姓疾苦啊!」

  「誰說女子不如男,要我說咱們霽朝本就有少數女子入朝為官,為何長公主不行?」

  薛寒星歪頭,貼在岑晚耳側:「長公主現在出頭,是否太心急了?」

  「誰能想到那些北方官員能硬生生將消息壓這麼久,他們大多依附幾位皇子,誰都不願做出頭鳥,只想將災情硬生生熬過去,反正他們家中糧倉滿盈,死些平民不算大事。」

  雪災發生約莫七日時,消息就傳到了公主府,他們沒想到這麼大的事情竟遲遲無人上報。故而想了這麼個法子,由薛寒星暗中將那災民遺孀護送入京,再在京中最繁華的地段演上這齣好戲。

  *

  皇宮

  「琰兒,你可是公主,怎能當街打馬?叫父皇怎麼給你找駙馬啊!」

  霽明琰垂下頭,一副乖乖挨訓的模樣,只是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笑。

  「父皇,兒臣只是聽到北方災情慘烈,實在心中煎熬。況且若我當時不馬上反應,損害的是您的顏面啊!」

  昭帝語塞,事實也是如此。

  如今老大自燭龍會一事與自己離心,太子被禁足,老三是個病秧子,老四又去了北方,自己一時間竟無人可用。

  琰兒雖是女子,但一直有主見,剛剛也確是她在百姓面前保全了皇室顏面。

  想到這兒,昭帝又和顏悅色起來,「那你說,現在北方災情該如何是好?」

  「兒臣願自請押運賑災銀兩與糧食前往!」

  這昭帝怎麼會答應,只覺得自己女兒瘋了,「你在胡說什麼?」

  「兒臣沒有胡說,北方災情遲遲沒有官員上奏,顯然已腐敗到了極點,這時候須得有個不偏不倚,全全為父皇江山著想之人代聖上賑災,恕兒臣直言,這個人滿朝上下非兒臣莫屬!」

  這一番話有理有據,昭帝也對朝中情況心知肚明,不過這人選真非女兒不可?

  「你這話不對,還有一人適合擔此重任。」

  霽明琰不解抬頭。

  「你看叫岑晚去北地賑災,如何?」

  第84章 北上

  「父皇, 這怕是不妥!」

  霽明琰聞言,忙抬起頭道:「岑晚年紀尚輕,威望不足, 恐難擔此重任!聽說北方門閥世家各據一方, 兒臣怕他壓不住那些人的野心。」

  「朕看他近來在民間頗有些威望, 朕也知道琰兒是捨不得這個弟弟,這樣吧,朕封他為北巡欽差,到了北地後有便宜行事之權,貪官污吏皆可先斬後奏,如何?」

  昭帝心中已經認定押運賑災銀的人選,而他一意孤行的性格霽明琰再清楚不過,現在端看自己還能為岑晚爭取多少好處。

  「可是父皇,兒臣聽聞北方山匪眾多,弟弟多年漂泊在外, 現在難得重聚……」

  話沒說完,一封來自北方快馬加鞭傳回的書信送到御書房。

  才看了兩眼信上內容, 昭帝便大笑道:「是老四寄來的信, 他剛剛拿下了北方三大山匪中的青瓦寨,才去了幾個月便給朕送來一個這麼大的驚喜,看來朕還小瞧他了!」

  「看來北地山匪不過爾爾, 你若實在不放心,就叫薛朗的兒子同去, 朕聽聞他們關係甚篤,定會護他周全。」

  說罷, 他擺擺手,霽明琰只能離開。

  *

  公主府

  「老四那封信來的太不是時候, 我本來還想再多爭取幾分掌事權,大好局面被他一封信打斷。」霽明琰眉頭緊鎖,如此一來,別人在賑災隊伍中安插眼線的機會就更多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岑晚與薛寒星對視一眼,毫不猶豫。

  霽明琰也跟著鬆了口氣,昭帝願意主動提出叫薛寒星與岑晚同行,一方面說明現在岑晚在昭帝心中確實有一定地位;另一方面也說明薛府在昭帝眼中已愈發無害,岑晚和薛寒星的親密並未引得他多心。

  只是,這兩個人是不是有些過火,自己一個大活人坐在他們面前,他們就開始眉來眼去,仿佛與自己隔了層結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