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他掌管內閣起,秦朝寧所發布的第一個政策是內閣輪崗制。

  內閣七位閣老的官職,不再是一成不變,會在六部二品以上官員,翰林院三品以上官員之中推官上任,三年輪崗一次。

  這個政策原本最大的阻礙力是現有的幾位閣老。

  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內閣現任的幾位閣老對於輪崗制並無半點兒牴觸,還相當積極配合推進。

  於是乎,這事在朝堂上被毫無阻礙地拍板定下了。

  對於內閣現有的班子,戶部尚書周知臨、兵部尚書晉鵬、翰林院掌院學士談涿等幾人來說,輪崗這件事真心無礙,反而還能試試是否真如秦朝寧所預設的那般,關於朝政相關決策起到正向推進的作用。

  哪怕他們不在內閣當任閣老,這事也半點兒不影響他們在朝堂上的位置和分量。遇事該贊成還是該反對,一如既往地參與朝政。

  寶泰十八年,宣國第一所義務啟蒙的公辦私塾建立。隨後同年夏天,宣國十州以及底下各鄉縣皆同一時間開始建設公辦私塾,無條件接收所有戶籍身份的適齡男女孩童入學。

  也是這一年裡,宣國幾個大的東西南北交通主幹道大部分鋪設水泥完畢。

  朝廷在東廠遠航隊伍的支持下,國庫前所未有地充盈,已經撥款五年期,十年期的修路至村的大工程規劃。

  據後世史記記載,秦朝寧,字子勉,軍戶出身,終生獨身,自十三歲狀元及第,就開啟了為期六十年的為官生涯,是宣朝歷史上唯一一個三朝元老,也是在任年限最長的內閣首輔。

  他在任內閣期間,主張政權內察,主張開放民間經濟發展,主張民生基礎保障的建立,主張長期開放港口與對外貿易,主張女性可獲得獨立戶籍權力,可平等獲得公辦私塾義務啟蒙權力等。

  據史書在冊的信息統計,秦朝寧一共在寶泰年間發布新政綱要二十四條,合計細分一百多項,涉及民生與律法的方方面面。

  這些政策的推行,離不開被稱為變革派一系的陸傑修、楊樂、梁梓穩、廉侃、陶詹衡、能俊悟、虞鴻羲等人的一生付出。

  他們在執行秦朝寧所推行政令中,均起到了關鍵作用。

  而秦朝寧的門生也不少,分別在農具改造升級,在兵器鍛造製造,在教書育人,在刑偵破案,在多種語言文化學習……都有所建樹,為宣國國力的蓬勃發展提供了不少貢獻。

  泰安六年,秦朝寧享年七十四,於家中庭院曬太陽中沉睡離世,被靖嘉帝追封為「聖明公」。

  他生平所有著作,以及文書手稿被靖嘉帝下令整理封存,手抄稿則允許各個書坊拓寫印刷,流傳後世。

  新紀元年的博物館裡,一群青春洋溢的學生正跟隨著他們的導師參觀宣朝歷史分館。

  該導師推了推自己的眼鏡邊框,在一排玻璃櫃前抬手告訴這些學生們,「這部分紙張,就是保存好的,宣朝三朝元老秦首輔的真跡。」

  「你們可以看到,他筆下的楷體、宋體、隸書無一不是標準模板,甚至可以做到同一個字在不同的文章中里,一模一樣的概率超過了90%。這導致了不少專家學者曾經懷疑過這位少年狀元郎的首輔,是不是個穿越的機器人。」

  「畢竟普通人哪怕寫相同的字,也難以做到相同。」

  「老師老師,那幾幅還原的畫像上畫的就是秦首輔嗎?」

  「這也太帥了吧!」

  「這麼帥的男生,他一生不婚不育,都貢獻給了國家,怎麼就那麼非人類呢?」

  「胡說,要不是秦朝寧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他的政治生涯能夠有那麼多建樹?能夠讓我國打下軍事、經濟、科技、農業等多方面的良好發展基礎?」

  「就是,我們現在的強大,可不離開近代史中宣國打下的根基。」

  ……

  「咳咳,同學們,這幾幅畫像,確實是歷史學家根據多方信息和作畫還原的。大家可見,咱們聖明公確實長相英俊。不過,長得好也不過是他眾多優點中最不起眼的一個。」

  「你們隨老師過來,這些展櫃中的各個復刻模型,都是這位秦首輔生平所設計以及參與設計的一些發明創作。」

  ……

  「秦朝寧可是在推動科技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力量。無論是他的前瞻性思維,還是他數不清的功勞,都值得咱們好好學習這位少年天才的生平事跡。」

  「老師,今天參觀完宣朝的博物館,明天可以不背秦朝寧的《稅改》嗎?」有學生舉手發問道。

  「想什麼呢,那是得全文背誦的必讀課文」,導師笑了笑,搖了搖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