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此一頭霧水的文武百官:「……???」

  沒想明白歷帝為何變得這麼快,明明剛才還因為去不了泰山露出想吃人的神色,這會兒就自己不去了,也不讓後代子孫去了。

  「陛下英明神武,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官吏們立即集體拍馬屁。

  管他呢, 反正不花國庫的銀子就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

  大皇子暨元望對此愣了一愣,然後才反應過來,不由得心裏面有些許不舒服。

  父皇怎麼還管起以後的事了, 他在位期間去不成,就不許他們以後去?要是以後國庫豐盈, 國泰民安, 舉行泰山封禪大典不是理所當然,順水推舟的事?

  二皇子聽罷後,就沒太多想法。

  泰山封禪不過是一種祭天儀式, 告知天地帝皇受命於天,身負天命而已。倘若日後是他繼位, 皇位他都坐了,告不告知天上的神仙又會有何不同?

  厲帝見大皇子、二皇子臉上都毫無異議, 心裡對他們二人就沒那麼看不順眼了。

  在這之後的日子裡,歷帝很出乎眾人意料地,開始沉迷酒色。

  朝政的事,他依舊會抓手裡,但是沒有了以往那種賣命的兢兢業業。

  按說以前他是十分努力,那麼他現在就只會做個六七分。

  朝臣們怎麼看怎麼想,歷帝都不在乎。

  事到如今,他的心態不同於以往了。

  他的日子不多了,他覺得自己現在只需要讓朝綱不亂起來,選定好繼承人鋪墊好就行。

  其他的事情他再做那麼好,史書也不會把功勞落他名下。

  他不想便宜自己的兒子們,哪怕他們都是親生的。

  有時候,他甚至還會沒法控制自己地產生了妒忌自己的兒子們的想法。

  他們那蓬勃的生命力,是那麼美好,未來充滿希望。而他呢?他的生命在倒數著過日子。

  他的兒子以後還會接替自己,成為這個天下最尊貴的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享盡無限的富貴。

  他自己呢?他會是他們英名流芳百世的踏腳石?只是他們接過這龍椅的轉折點?

  歷帝鑽了牛角尖後,對皇子們,對朝臣們都態度苛刻了很多,時常挑刺。

  後宮那邊倒是夜夜笙歌,妃嬪們使出渾身解數來討好厲帝。

  厲帝對所有樂子都來之不拒。

  新鮮好玩的,能討他歡心的,他都毫不吝嗇地大方分賞各式珍寶。

  反正,他的私庫他活著的時候不花個暢快,難不成要死後留給兒子來花嗎。

  這事態,不僅僅是那些近身伺候他的宦官們看得出來,時常出入乾明殿的劉旭、韋之貫、曹明洋他們也都看出來了。

  歷帝身上的轉變太多了,這很難不讓人產生很多聯想。

  像曹明洋,幾乎在內心裏面已經百分百肯定歷帝磕丹藥搞壞了身子,認定了歷帝現在看上去安康無恙,都是假象。

  這個認知,對於他接下來的行動和安排,直接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什麼繼續潛伏起來,韜光養晦,按部就班……他不再這麼想了,他已經按耐不住了。過去藏頭藏尾的歲月太長,他入朝為官都幾十載了,他已經記不起忍氣吞聲過多少次,卑微討好過多少人。

  現在他們這些大皇子一派的人,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的好時機!要是成功了,他們曹府最起碼還能旺三代,保三代富貴!

  現在,歷帝身子骨出了大問題,皇子裡面只有大皇子長大成人了,二皇子都還是個半大少年。

  他們再不行動,都對不起老天爺給他們的機會!!

  然而,大皇子有欲望有野心,性子卻是沒多少膽子和勇氣的。

  面對曹明洋強勢地讓他抓住機會,表明他們這些人做個局再推歷帝一把,就能送歷帝上西天,暨元望猶豫了。

  皇位他是肯定想要的,誰不想做皇帝呀!但是弒父,他是真沒想過,也膽怯。

  父皇這些年雖然對他不好不壞,卻也從沒缺他什麼。要是細數起來,厲帝對他和他娘的恩寵真不少。他娘在後宮有多霸道,他可太清楚了。

  曹明洋見自己好說好歹,講清楚其中利弊,暨元望他都仍然這麼天真,這麼優柔寡斷,心下就有點兒煩了。

  他們要乾的是把項上人頭掛褲腰帶的事,哪裡容得下他在這當孝子。

  他不想哄暨元望配合了,大不了事成後,讓這個外甥當個傀儡皇帝。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曹明洋他們的安排就已經滲透到後宮。

  幾乎是,他們做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程度了。

  全程,曹明洋都會把進度信息都會同步給到大皇子,及時匯報給對方,而暨元望依舊遲遲不決。

  曹明洋之所以把信息都告訴暨元望,也只是走個過場。畢竟,事成了的話,皇位也要有個人名正言順地坐上去。

  後宮那些年紀小的皇子,他不是沒想過要不要換個人。像太后當年控制厲帝,加上楊譽良狗腿,就把朝堂弄成了一言堂。

  只是,暨元望畢竟是他嫡親妹妹所出,和他有著血緣關係。加上,暨元望這個人性子懦弱,日後還是要依靠他,也不算難以掌控,曹明洋就打消了念頭。

  與此同時,姜子鈞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帶著柏虎、賈廉、秦朝寧,兩千名火械分營的精兵,以及一批來自臨聿府城軍器監火械司改進過的武器,在各方勢力斗都沒留意到的時候,悄悄抵達了京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