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客車載著他們,緩緩跟隨前車行駛,穿過危機四伏的環境,逐漸朝著DT軍用機場的方位駛去。
機場內的指揮中心,所有人翹首以盼,等待他們凱旋歸來。
同時,飛機也在進行起飛前最後的檢查,空姐穿著職業套裝,手裡拿著鮮紅的小國旗,站在機艙門前等待。
大漠黃沙,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是祖國在呼喚。
兩名外交官乘車親赴前線,迎接這些歸國的同胞。左漁作為UNRWA代表,與兩名戰地記者同乘一車,一行人都穿著防彈衣和頭盔,車隊在黃沙漫天的環境中緩緩前行。
風聲獵獵,塵土揚起,車輪在沙地上碾出深深的痕跡。
終於,遠遠地,他們看到了視線的盡頭,出現了三輛車,車頭貼著鮮紅的國旗,因為距離太遠了,這些車看起來就像是縮小的模型,極其緩慢地行進在沙丘之間。
車輛的輪廓在炎熱的陽光下顯得模糊而遙遠,記者拉起長焦鏡頭,準備記錄下現場的第一手信息。
許肆周身穿防彈衣和作戰頭盔,坐在最始的前車內。他手肘搭在副駕駛的車框上,密切關注著周圍的狀況,手持一台對講機與後方的車輛保持聯繫。
前方道路一片坦途,然而地面的塵土中陷著一塊簡陋的標誌牌,上面用手寫的字跡寫著「500m—MINE」(前方500米地雷區)。因為風蝕作用,標誌牌上的警示已經有些模糊,而且還被黃沙半掩著,若不仔細觀察很容易被忽視掉。
許肆周立刻意識到不對,打了個手勢,讓司機緊急停車。
同時他迅速用對講機,向後方車輛發出指令:「前方發現雷區標誌,所有車輛立即減速停車,所有人原地待命!」
說完,他推門,縱身一躍跳下車,車門「砰」一聲合上。
遠處的記者通過鏡頭最先注意到車隊突然停下,他迅速調整焦距,狐疑道:「怎麼停車了?遇到了什麼突發狀況?」
左漁正幫助另一名女記者調整話筒線,聽到後立刻停了動作,緊張地轉頭看過去。
而與此同時,幾名外交官也不約而同地發出了相同的疑問。
「發生什麼事?為什麼突然不走了?」
這種臨時停車實在太反常。
左漁迅速做出反應,回到車上,支起設備,調試信號,準備與他衛星連線確認情況。
視野所及的範圍內,烈日炙烤著大地,沙漠的熱浪扭曲著空氣。許肆周下車後,往前走了好幾十米,蹲下身仔細查看地面,手指輕輕撥開覆蓋的沙塵,似乎在確認什麼。
他在原地停留了好一會兒,終於站起身來,接通電話,低沉的嗓音透出一絲緊張,語氣謹慎:「前方可能有雷區,前進中斷。」
「什麼?雷區?」車內的男記者聞言愣了一下,臉色變得嚴肅。他迅速轉頭看向左漁,眼神中透出一絲不安。
左漁還沒來得及說話,另一名戰地女記者率先出來解釋:「很可能是反叛軍埋的雷。」
「今年這個DT軍用機場兩度易主,年初是由反叛軍控制的,但後來二月底,這裡再次被政府軍反攻回來,所以這片雷區很可能是反叛軍布下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禦政府軍的地面進攻。」
「沒錯。」許肆周聲音低沉,認可了女記者的說法。
他依舊保持著理智,迅速布置任務:「現在繞路已經來不及了,馬上跟當地的政府軍取得聯繫,了解雷區的具體範圍和安全通道。」
「我立刻辦。」左漁維持著通話,迅速撥通二線。
另一邊,許肆周拿出地圖,鋪在車前蓋上,嘴裡咬著筆蓋,標記出可能的危險區域。
沒多久,政府軍那邊傳回消息,他們手頭上只有一張雷區分布圖,但這張圖只顯示了大概的雷區範圍,未必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我們只能提供雷區的粗略位置,並不能保證所有的地雷都被標記了出來。」政府軍的通訊員在電話中說道,「或者我們可以派出掃雷專家,進一步去勘查,但這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左漁剛想進一步細問,許肆周突然出聲。
「你問他們這是不是一片反坦克雷區?」
許肆周看了發來的雷區分布圖,迅速在地圖上圈出一條可能的路線。
他剛才檢查過現場,初步判斷這批地雷很可能是反坦克地雷,專門針對重型車輛,以及裝甲車。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好辦了。
反叛軍布下這片地雷,目的是為了防禦大規模的坦克進攻,因此布雷的重點,會落在寬闊的道路以及主要的進攻路線上,而那些邊緣的險要地形,則會讓機槍手來負責把守,以確保敵人無法從這些較為隱蔽的區域進行突圍。
但重型裝甲車有一個很致命的弱點,就是機動性差,不可能在險峻的沙丘邊緣地帶進行有效的移動和作戰。
這就意味著,那些崎嶇難行的道路,就是他們今天的突破口。
只要車隊避開平原,貼著沙丘邊緣行進,就有很大概率避開雷區。
「是的,你說得沒錯,敵人埋的就是反坦克地雷。」通訊員在電話中確認了許肆周的猜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機場內的指揮中心,所有人翹首以盼,等待他們凱旋歸來。
同時,飛機也在進行起飛前最後的檢查,空姐穿著職業套裝,手裡拿著鮮紅的小國旗,站在機艙門前等待。
大漠黃沙,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是祖國在呼喚。
兩名外交官乘車親赴前線,迎接這些歸國的同胞。左漁作為UNRWA代表,與兩名戰地記者同乘一車,一行人都穿著防彈衣和頭盔,車隊在黃沙漫天的環境中緩緩前行。
風聲獵獵,塵土揚起,車輪在沙地上碾出深深的痕跡。
終於,遠遠地,他們看到了視線的盡頭,出現了三輛車,車頭貼著鮮紅的國旗,因為距離太遠了,這些車看起來就像是縮小的模型,極其緩慢地行進在沙丘之間。
車輛的輪廓在炎熱的陽光下顯得模糊而遙遠,記者拉起長焦鏡頭,準備記錄下現場的第一手信息。
許肆周身穿防彈衣和作戰頭盔,坐在最始的前車內。他手肘搭在副駕駛的車框上,密切關注著周圍的狀況,手持一台對講機與後方的車輛保持聯繫。
前方道路一片坦途,然而地面的塵土中陷著一塊簡陋的標誌牌,上面用手寫的字跡寫著「500m—MINE」(前方500米地雷區)。因為風蝕作用,標誌牌上的警示已經有些模糊,而且還被黃沙半掩著,若不仔細觀察很容易被忽視掉。
許肆周立刻意識到不對,打了個手勢,讓司機緊急停車。
同時他迅速用對講機,向後方車輛發出指令:「前方發現雷區標誌,所有車輛立即減速停車,所有人原地待命!」
說完,他推門,縱身一躍跳下車,車門「砰」一聲合上。
遠處的記者通過鏡頭最先注意到車隊突然停下,他迅速調整焦距,狐疑道:「怎麼停車了?遇到了什麼突發狀況?」
左漁正幫助另一名女記者調整話筒線,聽到後立刻停了動作,緊張地轉頭看過去。
而與此同時,幾名外交官也不約而同地發出了相同的疑問。
「發生什麼事?為什麼突然不走了?」
這種臨時停車實在太反常。
左漁迅速做出反應,回到車上,支起設備,調試信號,準備與他衛星連線確認情況。
視野所及的範圍內,烈日炙烤著大地,沙漠的熱浪扭曲著空氣。許肆周下車後,往前走了好幾十米,蹲下身仔細查看地面,手指輕輕撥開覆蓋的沙塵,似乎在確認什麼。
他在原地停留了好一會兒,終於站起身來,接通電話,低沉的嗓音透出一絲緊張,語氣謹慎:「前方可能有雷區,前進中斷。」
「什麼?雷區?」車內的男記者聞言愣了一下,臉色變得嚴肅。他迅速轉頭看向左漁,眼神中透出一絲不安。
左漁還沒來得及說話,另一名戰地女記者率先出來解釋:「很可能是反叛軍埋的雷。」
「今年這個DT軍用機場兩度易主,年初是由反叛軍控制的,但後來二月底,這裡再次被政府軍反攻回來,所以這片雷區很可能是反叛軍布下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禦政府軍的地面進攻。」
「沒錯。」許肆周聲音低沉,認可了女記者的說法。
他依舊保持著理智,迅速布置任務:「現在繞路已經來不及了,馬上跟當地的政府軍取得聯繫,了解雷區的具體範圍和安全通道。」
「我立刻辦。」左漁維持著通話,迅速撥通二線。
另一邊,許肆周拿出地圖,鋪在車前蓋上,嘴裡咬著筆蓋,標記出可能的危險區域。
沒多久,政府軍那邊傳回消息,他們手頭上只有一張雷區分布圖,但這張圖只顯示了大概的雷區範圍,未必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我們只能提供雷區的粗略位置,並不能保證所有的地雷都被標記了出來。」政府軍的通訊員在電話中說道,「或者我們可以派出掃雷專家,進一步去勘查,但這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左漁剛想進一步細問,許肆周突然出聲。
「你問他們這是不是一片反坦克雷區?」
許肆周看了發來的雷區分布圖,迅速在地圖上圈出一條可能的路線。
他剛才檢查過現場,初步判斷這批地雷很可能是反坦克地雷,專門針對重型車輛,以及裝甲車。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好辦了。
反叛軍布下這片地雷,目的是為了防禦大規模的坦克進攻,因此布雷的重點,會落在寬闊的道路以及主要的進攻路線上,而那些邊緣的險要地形,則會讓機槍手來負責把守,以確保敵人無法從這些較為隱蔽的區域進行突圍。
但重型裝甲車有一個很致命的弱點,就是機動性差,不可能在險峻的沙丘邊緣地帶進行有效的移動和作戰。
這就意味著,那些崎嶇難行的道路,就是他們今天的突破口。
只要車隊避開平原,貼著沙丘邊緣行進,就有很大概率避開雷區。
「是的,你說得沒錯,敵人埋的就是反坦克地雷。」通訊員在電話中確認了許肆周的猜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