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巨魔莊園系統之主滿口答應:「可以。」
巨魔國度最不缺的就是食物和牲畜了。
不過跨界商城對於活物的交易控制比較嚴格,所以起始價格很高,樊伉猜測可能是為了保護本地物種以免造成大量外來物種入侵而採取的措施。
巨魔系統莊園之主很夠意思,了解了樊伉的需求後,表示願意以底價出售五十匹馱馬和戰馬給他。
五十匹看著不多,但用作繁殖的種馬應該是夠了。
系統出品的商品質量還是有保證的,只要一代一代精心挑選繁殖,總有一天能為大漢培養出一支彪悍的騎兵。
雙方各取所需談妥交易之後,樊伉便退出莊園系統,命人喚來平安隗山幾人,將巨魔莊園系統之主傳送過來的圖紙鋪開,道:「我想要燒幾尊這樣的玻璃製品,你們看看是否可行?若是可行,需費多少時日?」
平安幾人湊在一起仔細觀察,又互相討論了許久,最後由年紀最大的相睢開口道:「雖然我們從未燒制過如此的大件,但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或可一試。」
「需要多久?」樊伉問道。
幾人互望一眼,仍舊是由相睢開口:「兩旬吧——」
他抬頭見樊伉沒有說話,想了想,又改口道:「半個月。」
如果他們幾人減少休息時間,十五天之內應該燒得出來。
「那就兩旬吧。」樊伉自認不是個苛刻的老闆,那種又想馬兒跑得快又不給吃飽的做法他向來是很鄙視的。只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盡最大可能地為自家這幾個極其有前途的匠人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果然聽到二十天的期限,幾人臉上都露出放鬆的表情。
「郎君放心,兩旬肯定能燒制出來,絕不會耽誤郎君的大事。」隗山臉上甚至露出一點笑容。
在樊家的作坊做了這麼多年的工匠,他們早就摸清了一個規律,但凡是郎君特地吩咐下來的事只要做得好了絕對少不了他們的好處。
郎君在這方面十分慷慨,如今他們雖然身份上仍是樊伉的家奴,但在長安這座新都各自都有不小的身家,前兩年他甚至娶了婆姨,郎君還答應了他,若他將來有了子孫,可以把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一代又一代,只要有這門手藝在,他們的後輩都能吃喝不愁。
安排好巨魔兄的訂單,樊伉便抽空進了一趟宮,向他的表兄惠帝表達了他想馴馬的意願。
樊伉剛剛才貢獻了大部分家財充作軍需,惠帝和呂后二人對他的一應要求無不應允。
在詳細詢問樊伉育馬的後續計劃,明白這並不是樊伉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後,帝後二人便爽快同意了,惠帝甚至當場將汶山縣以西數千公里的地界劃為馬場,讓樊伉用來培育戰馬。
如今漢王室推行黃老無為而治的國策,與民生息,對匈奴也是以防禦為主,儘量不動干戈,但誰都明白這一切都只是為了給飽經戰火蹂躪的漢室天下爭取一個短暫的喘息之機,待得時機成熟,漢王室與匈奴必將有一場生死之戰。
漢朝冶鐵技術遠高於匈奴,武器軍備比匈奴精良,唯一短於匈奴的便是沒有一支驍勇善戰的騎兵。若樊伉當真能培育出適合漢軍征戰的戰騎,別說將汶山縣以西千里地界劃為馬場,就是汶山縣以西萬里他們都捨得。
捨不得只有呂嬃。
自從知道兒子有癲疾之後,呂嬃真恨不得樊伉時時刻刻在她眼皮子底下才好,哪裡捨得放他去汶山。
那地方與羌人接壤,人煙稀少,環境險惡,樊伉前往汶山養馬在呂嬃看來等同於流放。
她的兒子對漢室忠心耿耿,前不久還散盡家財為邊關將士籌措糧秣,這等功勞沒有獎勵不說,還將他流放至汶山,委實過份。
「我不是說了去養馬嗎?要說養馬隴西武威那邊更合適,可距離匈奴太近不安全,所以陛下才讓我去汶山,好歹距離阿翁的駐地較近,有什麼事阿翁也能及時回援。」樊伉安慰她說,「阿母你就別擔心了,過幾年等我養出戰馬,一定挑一匹最漂亮跑得最快的給阿母當禮物。」
「我又不領兵打仗,要戰馬做什麼?」呂嬃不高興,「我只想你好好地留在長安城,將來娶妻生子我和你阿翁也就放心了。」
但樊伉心意已決,絲毫不為所動。
「陛下和太后都已下旨,開春路面化凍,我就要帶著人前往汶山,阿母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若是一切順利,不出十年我就能回京了。」這回樊伉沒有像以往那樣胡亂哄他阿母,反而仔細向她闡述此行的理由。
「阿母可還記得幾年前朝中有人曾向先皇上諫與匈奴和親之策麼?」
當年劉敬獻計於先皇,欲以長公主與匈奴冒頓和親,以解漢室之危,樊伉於大殿之上辯得劉敬羞憤欲死,呂嬃當然記得。
「劉敬不過就是個跳樑小丑,你又何必自降身份與他計較。」呂嬃不以為然。
「我沒與他計較。」樊伉說,「可是因為我的緣故,和親之議到底沒成,匈奴每年照舊南下劫掠,周太尉如今還領兵駐守在雁門,雖然朝中諸公都明白,和親之策對我大漢而言百弊而無一利,但難保沒有幾個蠢人會責怪於我,認為如今漢室與匈奴爭戰不休的局面乃是我一手造成的,我若不做出點成績,日後漢軍與匈奴對陣,一旦漢軍有所敗績,恐有心人把這罪名栽在我頭上,令陛下和太后為難。」
巨魔國度最不缺的就是食物和牲畜了。
不過跨界商城對於活物的交易控制比較嚴格,所以起始價格很高,樊伉猜測可能是為了保護本地物種以免造成大量外來物種入侵而採取的措施。
巨魔系統莊園之主很夠意思,了解了樊伉的需求後,表示願意以底價出售五十匹馱馬和戰馬給他。
五十匹看著不多,但用作繁殖的種馬應該是夠了。
系統出品的商品質量還是有保證的,只要一代一代精心挑選繁殖,總有一天能為大漢培養出一支彪悍的騎兵。
雙方各取所需談妥交易之後,樊伉便退出莊園系統,命人喚來平安隗山幾人,將巨魔莊園系統之主傳送過來的圖紙鋪開,道:「我想要燒幾尊這樣的玻璃製品,你們看看是否可行?若是可行,需費多少時日?」
平安幾人湊在一起仔細觀察,又互相討論了許久,最後由年紀最大的相睢開口道:「雖然我們從未燒制過如此的大件,但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或可一試。」
「需要多久?」樊伉問道。
幾人互望一眼,仍舊是由相睢開口:「兩旬吧——」
他抬頭見樊伉沒有說話,想了想,又改口道:「半個月。」
如果他們幾人減少休息時間,十五天之內應該燒得出來。
「那就兩旬吧。」樊伉自認不是個苛刻的老闆,那種又想馬兒跑得快又不給吃飽的做法他向來是很鄙視的。只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盡最大可能地為自家這幾個極其有前途的匠人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果然聽到二十天的期限,幾人臉上都露出放鬆的表情。
「郎君放心,兩旬肯定能燒制出來,絕不會耽誤郎君的大事。」隗山臉上甚至露出一點笑容。
在樊家的作坊做了這麼多年的工匠,他們早就摸清了一個規律,但凡是郎君特地吩咐下來的事只要做得好了絕對少不了他們的好處。
郎君在這方面十分慷慨,如今他們雖然身份上仍是樊伉的家奴,但在長安這座新都各自都有不小的身家,前兩年他甚至娶了婆姨,郎君還答應了他,若他將來有了子孫,可以把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一代又一代,只要有這門手藝在,他們的後輩都能吃喝不愁。
安排好巨魔兄的訂單,樊伉便抽空進了一趟宮,向他的表兄惠帝表達了他想馴馬的意願。
樊伉剛剛才貢獻了大部分家財充作軍需,惠帝和呂后二人對他的一應要求無不應允。
在詳細詢問樊伉育馬的後續計劃,明白這並不是樊伉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後,帝後二人便爽快同意了,惠帝甚至當場將汶山縣以西數千公里的地界劃為馬場,讓樊伉用來培育戰馬。
如今漢王室推行黃老無為而治的國策,與民生息,對匈奴也是以防禦為主,儘量不動干戈,但誰都明白這一切都只是為了給飽經戰火蹂躪的漢室天下爭取一個短暫的喘息之機,待得時機成熟,漢王室與匈奴必將有一場生死之戰。
漢朝冶鐵技術遠高於匈奴,武器軍備比匈奴精良,唯一短於匈奴的便是沒有一支驍勇善戰的騎兵。若樊伉當真能培育出適合漢軍征戰的戰騎,別說將汶山縣以西千里地界劃為馬場,就是汶山縣以西萬里他們都捨得。
捨不得只有呂嬃。
自從知道兒子有癲疾之後,呂嬃真恨不得樊伉時時刻刻在她眼皮子底下才好,哪裡捨得放他去汶山。
那地方與羌人接壤,人煙稀少,環境險惡,樊伉前往汶山養馬在呂嬃看來等同於流放。
她的兒子對漢室忠心耿耿,前不久還散盡家財為邊關將士籌措糧秣,這等功勞沒有獎勵不說,還將他流放至汶山,委實過份。
「我不是說了去養馬嗎?要說養馬隴西武威那邊更合適,可距離匈奴太近不安全,所以陛下才讓我去汶山,好歹距離阿翁的駐地較近,有什麼事阿翁也能及時回援。」樊伉安慰她說,「阿母你就別擔心了,過幾年等我養出戰馬,一定挑一匹最漂亮跑得最快的給阿母當禮物。」
「我又不領兵打仗,要戰馬做什麼?」呂嬃不高興,「我只想你好好地留在長安城,將來娶妻生子我和你阿翁也就放心了。」
但樊伉心意已決,絲毫不為所動。
「陛下和太后都已下旨,開春路面化凍,我就要帶著人前往汶山,阿母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若是一切順利,不出十年我就能回京了。」這回樊伉沒有像以往那樣胡亂哄他阿母,反而仔細向她闡述此行的理由。
「阿母可還記得幾年前朝中有人曾向先皇上諫與匈奴和親之策麼?」
當年劉敬獻計於先皇,欲以長公主與匈奴冒頓和親,以解漢室之危,樊伉於大殿之上辯得劉敬羞憤欲死,呂嬃當然記得。
「劉敬不過就是個跳樑小丑,你又何必自降身份與他計較。」呂嬃不以為然。
「我沒與他計較。」樊伉說,「可是因為我的緣故,和親之議到底沒成,匈奴每年照舊南下劫掠,周太尉如今還領兵駐守在雁門,雖然朝中諸公都明白,和親之策對我大漢而言百弊而無一利,但難保沒有幾個蠢人會責怪於我,認為如今漢室與匈奴爭戰不休的局面乃是我一手造成的,我若不做出點成績,日後漢軍與匈奴對陣,一旦漢軍有所敗績,恐有心人把這罪名栽在我頭上,令陛下和太后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