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頁
她必須參加。
吉時一到,在奉使的引領下,馮蘊身著精心繡制的錦繡朝服,步伐穩健地走上台階,一步一步,慢慢走向站在高處的皇帝。
長長的裙擺迤邐在地,鳳冠映日,步搖輕擺。她姿態端莊,腳步優雅,面容平靜,目光堅定,走到裴獗面前。
裴獗朝她伸出手。
馮蘊微微一笑,將塗著丹蔻的手,輕巧地放在他溫暖的掌心。
裴獗手一收,她拾階而上,與他並肩迎著朝陽而立。
鐘聲敲響,越過神聖威嚴的宮殿,沖入雲端。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禮官高唱,鼓樂聲聲。
群臣山呼朝賀。
熾烈的陽光從瑞獸屋檐斜射過來,落在朱欄玉徹的碧瓦紅牆。
茫茫大地,膘健的戰馬疾馳在驛道上,狂奔著,將消息傳入大江南北……
三日後,大雍國土無人不知。
南齊、雲中,乃至閩南北越等小國,也紛紛遣使到大雍新京安渡,以示恭賀。
大雍朝的歷史,就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千百年以後,當後世的史官和好事者再從陳舊的古籍中翻閱這一段歷史,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大雍的繁榮和崛起,最為重要的轉折點。
大雍皇帝有著非凡的膽識與智慧,自新朝建立,他便有意削弱世族特權,大力提拔寒族庶族,輕徭薄賦,興修水利,保障農田灌溉,重視教育,廣建學堂,普通百姓也有了與世家子弟一樣讀書識字的機會。
新政如同春雨春筍,萬民共沐恩澤。
四海昇平,盛世祥和。
大雍新京安渡,一躍成為大雍朝最大的城市。放眼望去,街上車水馬龍,商賈雲集,一片繁榮景象。山野田地里稻穀飄香,果實纍纍,迎來了一個又一個豐收年。
與之相應的,蕭氏南齊,這幾年也沒有閒著。
蕭呈是一個勤政的君主。
多年下來,他夙夜不懈,披肝瀝膽,謹行「仁治天下」,施仁政、薄賦稅、重吏治,減刑罰,體恤民間疾苦,在朝野內外得到了極高的風評。
唯一令人詬病的是,多年來他雖然廣納后妃,卻無一個子女出生,立國多年,嬪妃冊封了不少,卻不立皇后,獨寵花溪夫人。
此事引發的謠傳甚囂塵上,可蕭呈雖以仁君自稱,行事手腕卻從來強硬,不止一次用雷霆手段整肅朝綱。南齊在他的治理下,政修人和,萬象更新,國力蒸蒸日上。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雍、齊兩國多年裡,好像形成了一種默契。
把戰力的比拼,化成了國力的競爭。
如同龍虎之斗,商貿往來、農事冶煉,手工機械,針鋒相對,但接壤的邊地上,竟沒有一次摩擦。
多年下來,兩國相安無事。
誰也沒有想到,最先燃起戰火的,會是素來以中立和平著稱的雲川。
雲川王淳于燮在璟寧二年,病歿雲城。
淳于燮死前,拼著最後一口氣,廢了世子淳于焰,下旨冊立他與最愛的櫻姬所生之子淳于恪為儲。
一石激起千層浪。
旨意一出,雲川當夜就發生了宮變。
雲川王淳于燮死得不明不白,為雲川王之位,幾個兒子更是挾裹黨羽,相互攻訐,斗得你死我活。
雲川的內戰,一直打到璟寧五年。
淳于焰的幾個皇弟,先後伏誅。
那一天,雲城的天空仿佛被厚重的烏雲籠罩。
街道上異常寂靜,宮城裡飛揚的塵土下,哭聲震天。
溫熱而黏稠的鮮血流過陳舊的青磚石,浸濕了淳于焰精美的皁靴。
他身著一襲華麗繁複的錦緞長袍,靴子上的金龍暗繡在微光中若隱若現,仿佛帶著某種陰冷的力量。那張終年不見光照而白皙異常的臉近乎透明。
深邃的眼眸,長長的睫毛,他美得不像一個真實活著的人。明明俊逸非凡,可每一個人看到他的人,都如臨大敵,如見邪祟……
淳于焰沒有戴面具。
碎玉劍插入胸膛,是沉悶的破碎聲。
「記住我的樣子,做鬼來尋仇,別找錯了人。」
「你……好狠。」淳于焰最小的弟弟,死前緊緊抓住他的袍角,目光怨毒地盯著他的臉,用含糊不清的語調,厲色質問:
「……等你百年……九泉之下……如何面見父王……」
呵!淳于焰輕笑,輕輕拿開他的手,彎腰俯視。
「父王不會質問我。」他聲音輕緩的,雙眼默然,「看到我的臉,他就要找閻王爺告狀了。」
撲!
劍尖又深入一寸,鮮血從淳于恪的心臟汩汩而出。
淳于焰收劍,擦拭劍身的血跡,雙眼安靜,赤紅一片,嘴唇的笑容仿佛烙上了化不開的魔咒,眼風看向哪裡,哪裡就跪倒一片。
「恭賀大王即位!」
「恭賀大王即位!」
「恭賀大王即位!」
淳于焰不說話。
俊美的臉上,看不到一絲喜悅。
仿佛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當那雙繡著金龍的皁靴踏上丹陛,他才慢慢扭頭。
「屈定。」
那張蒼白俊美的臉,肅殺一片。
屈定雙膝跪地,額頭觸地,「大王。」
淳于焰粲然一笑,緩緩地道:「出使大雍新京,請大雍皇帝御筆硃批,冊立雲川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吉時一到,在奉使的引領下,馮蘊身著精心繡制的錦繡朝服,步伐穩健地走上台階,一步一步,慢慢走向站在高處的皇帝。
長長的裙擺迤邐在地,鳳冠映日,步搖輕擺。她姿態端莊,腳步優雅,面容平靜,目光堅定,走到裴獗面前。
裴獗朝她伸出手。
馮蘊微微一笑,將塗著丹蔻的手,輕巧地放在他溫暖的掌心。
裴獗手一收,她拾階而上,與他並肩迎著朝陽而立。
鐘聲敲響,越過神聖威嚴的宮殿,沖入雲端。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禮官高唱,鼓樂聲聲。
群臣山呼朝賀。
熾烈的陽光從瑞獸屋檐斜射過來,落在朱欄玉徹的碧瓦紅牆。
茫茫大地,膘健的戰馬疾馳在驛道上,狂奔著,將消息傳入大江南北……
三日後,大雍國土無人不知。
南齊、雲中,乃至閩南北越等小國,也紛紛遣使到大雍新京安渡,以示恭賀。
大雍朝的歷史,就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千百年以後,當後世的史官和好事者再從陳舊的古籍中翻閱這一段歷史,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大雍的繁榮和崛起,最為重要的轉折點。
大雍皇帝有著非凡的膽識與智慧,自新朝建立,他便有意削弱世族特權,大力提拔寒族庶族,輕徭薄賦,興修水利,保障農田灌溉,重視教育,廣建學堂,普通百姓也有了與世家子弟一樣讀書識字的機會。
新政如同春雨春筍,萬民共沐恩澤。
四海昇平,盛世祥和。
大雍新京安渡,一躍成為大雍朝最大的城市。放眼望去,街上車水馬龍,商賈雲集,一片繁榮景象。山野田地里稻穀飄香,果實纍纍,迎來了一個又一個豐收年。
與之相應的,蕭氏南齊,這幾年也沒有閒著。
蕭呈是一個勤政的君主。
多年下來,他夙夜不懈,披肝瀝膽,謹行「仁治天下」,施仁政、薄賦稅、重吏治,減刑罰,體恤民間疾苦,在朝野內外得到了極高的風評。
唯一令人詬病的是,多年來他雖然廣納后妃,卻無一個子女出生,立國多年,嬪妃冊封了不少,卻不立皇后,獨寵花溪夫人。
此事引發的謠傳甚囂塵上,可蕭呈雖以仁君自稱,行事手腕卻從來強硬,不止一次用雷霆手段整肅朝綱。南齊在他的治理下,政修人和,萬象更新,國力蒸蒸日上。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雍、齊兩國多年裡,好像形成了一種默契。
把戰力的比拼,化成了國力的競爭。
如同龍虎之斗,商貿往來、農事冶煉,手工機械,針鋒相對,但接壤的邊地上,竟沒有一次摩擦。
多年下來,兩國相安無事。
誰也沒有想到,最先燃起戰火的,會是素來以中立和平著稱的雲川。
雲川王淳于燮在璟寧二年,病歿雲城。
淳于燮死前,拼著最後一口氣,廢了世子淳于焰,下旨冊立他與最愛的櫻姬所生之子淳于恪為儲。
一石激起千層浪。
旨意一出,雲川當夜就發生了宮變。
雲川王淳于燮死得不明不白,為雲川王之位,幾個兒子更是挾裹黨羽,相互攻訐,斗得你死我活。
雲川的內戰,一直打到璟寧五年。
淳于焰的幾個皇弟,先後伏誅。
那一天,雲城的天空仿佛被厚重的烏雲籠罩。
街道上異常寂靜,宮城裡飛揚的塵土下,哭聲震天。
溫熱而黏稠的鮮血流過陳舊的青磚石,浸濕了淳于焰精美的皁靴。
他身著一襲華麗繁複的錦緞長袍,靴子上的金龍暗繡在微光中若隱若現,仿佛帶著某種陰冷的力量。那張終年不見光照而白皙異常的臉近乎透明。
深邃的眼眸,長長的睫毛,他美得不像一個真實活著的人。明明俊逸非凡,可每一個人看到他的人,都如臨大敵,如見邪祟……
淳于焰沒有戴面具。
碎玉劍插入胸膛,是沉悶的破碎聲。
「記住我的樣子,做鬼來尋仇,別找錯了人。」
「你……好狠。」淳于焰最小的弟弟,死前緊緊抓住他的袍角,目光怨毒地盯著他的臉,用含糊不清的語調,厲色質問:
「……等你百年……九泉之下……如何面見父王……」
呵!淳于焰輕笑,輕輕拿開他的手,彎腰俯視。
「父王不會質問我。」他聲音輕緩的,雙眼默然,「看到我的臉,他就要找閻王爺告狀了。」
撲!
劍尖又深入一寸,鮮血從淳于恪的心臟汩汩而出。
淳于焰收劍,擦拭劍身的血跡,雙眼安靜,赤紅一片,嘴唇的笑容仿佛烙上了化不開的魔咒,眼風看向哪裡,哪裡就跪倒一片。
「恭賀大王即位!」
「恭賀大王即位!」
「恭賀大王即位!」
淳于焰不說話。
俊美的臉上,看不到一絲喜悅。
仿佛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當那雙繡著金龍的皁靴踏上丹陛,他才慢慢扭頭。
「屈定。」
那張蒼白俊美的臉,肅殺一片。
屈定雙膝跪地,額頭觸地,「大王。」
淳于焰粲然一笑,緩緩地道:「出使大雍新京,請大雍皇帝御筆硃批,冊立雲川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