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起來了,也只能在院子裡。

  元尚乙沒有見過囚犯,只聽太傅和母后說過,他覺得當皇帝和做囚犯,大抵是一樣的。

  第351章 何人敢違

  小皇帝有單獨的廚房和廚子,就在養心齋里自己做。

  今日的夜食元尚乙沒什麼胃口,小嘗一下就放了筷子。

  周圍仆女僕婦內侍圍了一轉,紀錄皇帝吃什麼吃了幾口,又是哄又是勸,他仍是固執地下了桌。

  「先生說,過午不食,有利腸胃。」

  眾仆默默嘆息。

  這麼多人哄個小屁孩都哄不好。

  「陛下!」

  一個小黃門喜滋滋的進來了,朝元尚乙行了一禮,手上端著個食盒。

  「雍懷王妃派人送來的,說是莊子裡殺了豬,蒸了包子,還做了些吃食,讓陛下嘗嘗。」

  林女史皺起了眉頭。

  豬肉為賤食。

  平民吃不到好的,才會把它當好東西。

  宮裡幾乎是不食豬肉的。

  她道:「賞了你們吧,陛下剛用過了……」

  「大膽!」元尚乙脆脆的嗓音,突然拔高。

  他不滿地看一眼林女史,指著那個食盒。

  「你,端到朕的食案上。」

  他剛做皇帝幾個月,還不習慣自稱為「朕」,除了上朝做擺件時,不得不重複的那幾句套話,平常很少這般自稱,更是從來沒有這樣厲色訓過人。

  女史嚇一跳。

  幾個僕從也連忙低頭。

  食盒放在了桌案上,除了蒸好的肉包子和兩碟小菜,還有一碗肥腸豆湯,放了些綠綠的青葉子。

  另外便是一小碟醃蘿蔔。

  女史看著肥腸湯,試吃一下,氣不打一處來。

  「王妃這是在羞辱陛下嗎?豬下水這些骯髒之物,竟呈給陛下食用……」

  元尚乙不說話,夾一筷子就往嘴裡送。

  「陛下!」女史大驚。

  元尚乙垂著眼帘:「好吃。」

  女史剩下的話,咽了回去。

  僕從們也默默無語,侍候的侍候,紀錄的紀錄……

  小皇帝這頓飯吃得好像格外開心,要不是林女史看他實在食用太多,出聲阻止,只怕得把肚皮撐破不可……

  養心齋的情況,馮蘊大體知曉。

  但從不過問。

  與所有人以為的「掌控」不同,從皇帝入住花溪村那天,除了每日詢問姚大夫和濮陽九小皇帝的病情,旁的事情,一應交由小皇帝帶來的屬官處理。

  養心齋就像是一個獨立於長門的所在,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

  姚大夫第二次凌晨過來,說到這件事,一邊笑,一邊又不免嘆氣。

  「陛下身子已無大礙,只是昨天吃了太多娘子送去的晚膳,有點積食……」

  說罷又皺了皺眉。

  「到底是個孩童,成日拘在養心齋里,少了些活潑靈動,身子也難以養起來。」

  馮蘊點點頭,「有勞了。」

  姚大夫笑著擺手,「陛下很聽大夫的話,很配合……」

  頓了頓,他好似想到什麼似的,又看著馮蘊:

  「昨夜裡長公主府捎人遞了話,讓鄙人去太平園為殿下問脈……」

  他告訴馮蘊,就是想聽聽馮蘊的意思。

  說來姚大夫不算是長門莊的人,可自從住到花溪村,他漸漸跟村里那些人一樣,遇事不決都問馮蘊。

  馮蘊哼笑一聲。

  「醫者不挑病患,長公主有疾,姚大夫該怎麼治,便怎麼治。」

  姚儒深揖一禮,「娘子說得是。」

  -

  一連多日,姚儒上午給小皇帝問診,下午必去一趟太平園。要是上午去了太平園,回來便去養心齋。

  村里人都調侃,姚大夫如今也算是御醫了。

  姚儒訥笑,不予回應。

  村子裡的大多數人,都以小皇帝在自己村里休養而驕傲,走出去哪裡都把腰杆挺得直直的,即使別人不問,也會在交談時,「不經意」說出一句。

  「我是花溪人。」

  姚大夫卻十分平靜淡然。

  太平園的長公主殿下,為了與花溪搞好關係,沒少賞姚大夫錢物。

  他也不推脫,都收下來,再托人採購一些藥材,回饋村里。

  貧困的人家,或是小醫小病的老人、孩童,來藥廬里拿藥,姚家從不收錢……

  名氣大了,來找他看病的人漸漸多起來,姚儒不得不收了幾個藥童相幫。家裡的老父親,姚老爺子一把歲數了,也披掛上陣,重新出山、開方問診。

  村裡的人這才得知,姚儒醫術了得,是因為有一個醫術更為高明的老父親……

  -

  光陰似箭,轉眼五月。

  驕陽火一般炙烤著大地,小草被曬卷了葉,人行地間,頭底都似要冒出煙來。

  夏蟬不厭其煩的在莊子外的大樹上,一遍又一遍地鳴叫,到了夜間,溪邊也有青蛙此起彼伏的呱呱……

  養心齋里十分憋悶。

  元尚乙渴望著外間的一切。

  蟬鳴,青蛙、溪水,盛放的槐花……

  傍晚姚大夫過來請診時,他突然抬頭望著立在大夫身邊的小小少年。

  「炎生,蟬會飛嗎?」

  十二歲的金炎生,被小滿送去了姚大夫的藥廬里打雜,私心裡也是想讓他跟著姚大夫學點手藝,以後好走正路,濟世救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