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頁
話畢,他倒真像是撂挑子不管了一般,籠袖站到了不顯眼的位置。
事已至此,已然沒有再掰扯下去的必要,李良仁硬著頭皮站出來,兩邊「各打了個一棒子」,這黃掌柜打人在先,自然要罰得重些,趙老漢也沒落下,畢竟他出言不遜,也動手了。
「等等。」謝見君又開口,故作不經意間地提醒道,「趙老漢被壓壞的菜,李大人,理應如何處置呢?」
李良仁登時一陣牙疼,暗道這尚書大人是要讓他把黃秀才給徹底得罪透了,若真是如此,以後他在明月縣還怎麼混吶!
那黃掌柜也愣是沒想到自己來來回回地折騰一通,到最後鬧得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得直跳腳,從腰間扯下荷包,重摔在地上,揚長而去。
此案拖延到這裡,才算是勉勉強強地落下帷幕。
趙俊才知道他爹能出獄,是多虧了謝見君插手幫忙,臨走前,對著他拜了又拜,還沒忘給他爹交了五百文的罰金,有貴人相助自然是好事,但他不能讓貴人為難。
一直到眾人都散去,連衙門門前看熱鬧的百姓也被衙役哄走後,謝見君微抬了下眼皮,「因為趙老漢是個無權無勢的農戶,便可輕易地草菅人命,因為黃掌柜有秀才功名在身,便諂媚奉承,以禮相待,任其左右處置結果,李大人,這是你為人父母官的所行之事?」
李良仁驚出一身冷汗,半晌,他乾巴巴地張口,「大人,並非下官不作為,那是個秀才老爺,祖上家裡還出過舉人和進士,照他們家的話來說,是出身名望的簪纓世家,又因著是本地人家,家大業大,其中關係盤根錯雜,同京中的官兒還有些親緣上的牽扯,您讓我這要背景沒背景,要家世沒家世的縣令能做些什麼?況且,下官不是故意為難趙老漢,原是想著關那老頭兩天,等著黃秀才消了氣,就尋個由頭把他放了。」
「京中的官兒?」謝見君擰眉。難怪那黃掌柜如此囂張,弄了半天這京里還有後台給他撐腰
「說是...」李良仁凝神,仔細回憶著自己聽來的傳聞,「說是吏部的員外郎,是這黃秀才的叔伯。」
「黃老?」謝見君眉頭擰得更緊,「黃老廉潔公正,敬終慎始,到頭來竟被自己的侄兒敗壞了一生的清白名聲。」
李良仁不敢接話,若非有那位黃老,他又有心想要再往上爬一爬,怎會成日裡看這酸秀才的臉色,他好歹、好歹也是舉子出身。
謝見君瞧出他的小心思,用力地捏了捏肩肩膀,「為官者,若為一己私慾,懼怕挾嫌報復,便對天下不公視若無睹,試問他如何能對得起當年苦讀聖賢書,一心為百姓立命的自己?」
「我...」李良仁聲音沙啞,思緒凌亂,緊接著便聽謝見君繼續道:「倘若連你都因為遠在京中的黃老,以及背後根蟠節錯的蘭友瓜戚,對那秀才畏怯,這滿明月縣的百姓們,還能指望誰來替他們主持公道?」
理是這麼個理兒沒錯,只是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於上青天,李良仁心裡猶猶豫豫,一時也忘了回話。
等到他徹底緩過神來時,公堂之中便只余著他一人,謝見君早已經離開。
他呆呆地望著空蕩蕩的公堂,良久,無奈地吐出一聲嘆息,瞧瞧,自己這辦的都是什麼事兒吶!
————
本以為此事了結,在村長家安然住上幾日,等到山上雪化了,便可抬棺入後山,不曾想,謝見君從明月縣回來的第二日,清早,米窯村的村長家便被十里八鄉的村民們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他為趙老漢伸張正義之事,不出半日就傳遍了,那黃掌柜仗著自己是富家巨室,又打著京中吏部員外郎侄子的稱號,這些年在明月縣作威作福,幹了不少腌臢事兒,搶掠民女入府為妾,侵占農戶田地,前些天自家小兒子過世,他硬生生地從村子裡找了個八字相合的女子,要給小兒子配冥婚。
「青天大老爺,看在您也是為人父母的份上,可憐可憐我們吧,我女兒才十五歲,她這輩子怕是被那黃掌柜給糟蹋了。」婦人聲淚俱下,將黃掌柜丟下買他們女孩的銀錢雙手呈於面前,「俺們不要錢,俺們就要閨女!」
雲胡紅了眼眶,他看著緊貼著自己身邊的祈安,又望了眼雙眸已然蒙上一層冷意的謝見君,張了張口,「夫君....」
話剛起了個頭,就被謝見君招手示意,瞧這意思,是讓他別吭聲。
「村長,我此番來米窯村,身邊也沒帶個侍從,我知您是識字的,可否請您幫我個忙?」謝見君將雲胡和祈安都安置進屋裡後,出門同村長溫聲說道。
村長活了大半輩子,何曾見過這般說起來話溫潤客氣的大官兒?於是,忙不迭頷首,「您說您說!」
謝見君環顧四周越來越多的村民,回眸同村長一本正色道:「今日來此伸冤的百姓不在少數,但凡事都得有個先來後到,不妨請您將諸位的訴求先行記錄在冊,也好讓李縣令方便查閱,若所查之事與狀詞相符,我想,李大人會為在座的各位,謀求個令大伙兒都滿意的公道。」
「大老爺,那李縣令不是個好人,他才不會站在俺們這邊哩!」乍一聽是找李良仁,人群中登時就有反對之聲。
「俺之前去衙門狀告黃秀才,他理都不理俺呢!」反對之聲頻起。
看得出來,李良仁這個縣令官當得不咋地,在百姓之間的名望實在差得離譜。
事已至此,已然沒有再掰扯下去的必要,李良仁硬著頭皮站出來,兩邊「各打了個一棒子」,這黃掌柜打人在先,自然要罰得重些,趙老漢也沒落下,畢竟他出言不遜,也動手了。
「等等。」謝見君又開口,故作不經意間地提醒道,「趙老漢被壓壞的菜,李大人,理應如何處置呢?」
李良仁登時一陣牙疼,暗道這尚書大人是要讓他把黃秀才給徹底得罪透了,若真是如此,以後他在明月縣還怎麼混吶!
那黃掌柜也愣是沒想到自己來來回回地折騰一通,到最後鬧得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得直跳腳,從腰間扯下荷包,重摔在地上,揚長而去。
此案拖延到這裡,才算是勉勉強強地落下帷幕。
趙俊才知道他爹能出獄,是多虧了謝見君插手幫忙,臨走前,對著他拜了又拜,還沒忘給他爹交了五百文的罰金,有貴人相助自然是好事,但他不能讓貴人為難。
一直到眾人都散去,連衙門門前看熱鬧的百姓也被衙役哄走後,謝見君微抬了下眼皮,「因為趙老漢是個無權無勢的農戶,便可輕易地草菅人命,因為黃掌柜有秀才功名在身,便諂媚奉承,以禮相待,任其左右處置結果,李大人,這是你為人父母官的所行之事?」
李良仁驚出一身冷汗,半晌,他乾巴巴地張口,「大人,並非下官不作為,那是個秀才老爺,祖上家裡還出過舉人和進士,照他們家的話來說,是出身名望的簪纓世家,又因著是本地人家,家大業大,其中關係盤根錯雜,同京中的官兒還有些親緣上的牽扯,您讓我這要背景沒背景,要家世沒家世的縣令能做些什麼?況且,下官不是故意為難趙老漢,原是想著關那老頭兩天,等著黃秀才消了氣,就尋個由頭把他放了。」
「京中的官兒?」謝見君擰眉。難怪那黃掌柜如此囂張,弄了半天這京里還有後台給他撐腰
「說是...」李良仁凝神,仔細回憶著自己聽來的傳聞,「說是吏部的員外郎,是這黃秀才的叔伯。」
「黃老?」謝見君眉頭擰得更緊,「黃老廉潔公正,敬終慎始,到頭來竟被自己的侄兒敗壞了一生的清白名聲。」
李良仁不敢接話,若非有那位黃老,他又有心想要再往上爬一爬,怎會成日裡看這酸秀才的臉色,他好歹、好歹也是舉子出身。
謝見君瞧出他的小心思,用力地捏了捏肩肩膀,「為官者,若為一己私慾,懼怕挾嫌報復,便對天下不公視若無睹,試問他如何能對得起當年苦讀聖賢書,一心為百姓立命的自己?」
「我...」李良仁聲音沙啞,思緒凌亂,緊接著便聽謝見君繼續道:「倘若連你都因為遠在京中的黃老,以及背後根蟠節錯的蘭友瓜戚,對那秀才畏怯,這滿明月縣的百姓們,還能指望誰來替他們主持公道?」
理是這麼個理兒沒錯,只是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於上青天,李良仁心裡猶猶豫豫,一時也忘了回話。
等到他徹底緩過神來時,公堂之中便只余著他一人,謝見君早已經離開。
他呆呆地望著空蕩蕩的公堂,良久,無奈地吐出一聲嘆息,瞧瞧,自己這辦的都是什麼事兒吶!
————
本以為此事了結,在村長家安然住上幾日,等到山上雪化了,便可抬棺入後山,不曾想,謝見君從明月縣回來的第二日,清早,米窯村的村長家便被十里八鄉的村民們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他為趙老漢伸張正義之事,不出半日就傳遍了,那黃掌柜仗著自己是富家巨室,又打著京中吏部員外郎侄子的稱號,這些年在明月縣作威作福,幹了不少腌臢事兒,搶掠民女入府為妾,侵占農戶田地,前些天自家小兒子過世,他硬生生地從村子裡找了個八字相合的女子,要給小兒子配冥婚。
「青天大老爺,看在您也是為人父母的份上,可憐可憐我們吧,我女兒才十五歲,她這輩子怕是被那黃掌柜給糟蹋了。」婦人聲淚俱下,將黃掌柜丟下買他們女孩的銀錢雙手呈於面前,「俺們不要錢,俺們就要閨女!」
雲胡紅了眼眶,他看著緊貼著自己身邊的祈安,又望了眼雙眸已然蒙上一層冷意的謝見君,張了張口,「夫君....」
話剛起了個頭,就被謝見君招手示意,瞧這意思,是讓他別吭聲。
「村長,我此番來米窯村,身邊也沒帶個侍從,我知您是識字的,可否請您幫我個忙?」謝見君將雲胡和祈安都安置進屋裡後,出門同村長溫聲說道。
村長活了大半輩子,何曾見過這般說起來話溫潤客氣的大官兒?於是,忙不迭頷首,「您說您說!」
謝見君環顧四周越來越多的村民,回眸同村長一本正色道:「今日來此伸冤的百姓不在少數,但凡事都得有個先來後到,不妨請您將諸位的訴求先行記錄在冊,也好讓李縣令方便查閱,若所查之事與狀詞相符,我想,李大人會為在座的各位,謀求個令大伙兒都滿意的公道。」
「大老爺,那李縣令不是個好人,他才不會站在俺們這邊哩!」乍一聽是找李良仁,人群中登時就有反對之聲。
「俺之前去衙門狀告黃秀才,他理都不理俺呢!」反對之聲頻起。
看得出來,李良仁這個縣令官當得不咋地,在百姓之間的名望實在差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