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蒸汽機的逐步出現,重工業輕工業都在急速的發展。工廠中需要更多的工人,國家需要更多的戰士,蓬萊以及新大陸需要更多的移民。這些需求都促使著農戶們離開自己的地,需外面尋求更好的機會。
幹部培訓學校、替代了翰林院成為了國中的儲相之稱,他們都是一群已經經過了科考,就等著根據成績、本人的意向放去各處為官的准官員,討論時政是常有的事情。這次報紙上的事情一出來,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這些人中的林珩大概就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了,不獨獨因為他的出身以及皇族宗室對他的友善態度,更因為他綜合成績的不可否認的優秀。
這樣的幹部培訓學校除了第一個半年的理論學習之外,大多數的時間他們都在各個部門之間流轉實習,接觸不到機密的內容,卻足以學校的先生們對於這些學生有一個比較精準的定位。
就比如林珩上一屆有一個數算成績很拔尖的、科研院都心動的學長。他死活都想拿一個官身,科考成績又不賴,於是就這麼進了幹部培訓學校。智商挺高,理論學習的時候自然很不錯,但是一開始實習的時候,好麼,這一位學長算是集齊了被各部門大佬退貨的成就。最後,只好淚眼汪汪的被科研院歡天喜地地接了過去。
據說現在過得很是不錯,已經是一個獨立小組的負責人了,也算是幹部培訓學校的一代風雲人物,優秀校友。
“玉德怎麼說?”玉德是林珩的字,卻是一群人正爭得兩眼赤紅,看見他獨坐一邊心不在焉,便將他拉下水,不叫其清淨。
林珩哪裡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只模糊地聽見他們爭論沙俄農奴制度的兩面性,想了想,便道:“要說到底如何,去做一個調查不就知道了,沒有行動就沒有發言權麼。”
話音剛落,眾位同窗呆了一呆,就紛紛上前關心道:“這是怎麼了,傻了不成?”他們是這一屆理論和實習成績都最好的學生,大多在實習的時候都已經得到了各部門大佬的青睞,算是有著落了。因此,彼此不是什麼競爭關係,關心起來倒都是出於真心。
林珩說是和他們一樣,也和他們不一樣一些,如何不一樣,在座的各位自然是心知肚明。不出意外的話,他的仕途就算不是一帆風順,也比他們暢通幾分。尤其是他天生就是半個宗室的身份,這讓像調查處這樣的保密等級很高政|審非常嚴格的部門都會向他敞開大門。
在這樣堪稱一帆風順的情況之下,他可別一個想不開,真的去做什麼調查去。
林珩對著一臉你可別腦子瞎抽抽表情的同窗們勾起一個若無其事的笑容,道:“胡想什麼呢!”眾人見他無事,這才去了心中的疑惑,轉而重新熱烈地討論起來。
倒是林珩,心裡轉過這個念頭之後,越想就越覺得很不錯。他受人尊敬不獨獨因為自己這林氏子孫的身份,更是他曾經和皇帝陛下同科考試的情分。對於這一位當了皇帝的同族兄弟,他是知道一點的,從不做無的放矢的事。
京城日報作為官府的喉舌,所報導的內容自有其來路用意。別的人不清楚,但他親眼撞上的林珩卻知道,皇帝陛下的侍從有時候會將剛拍板好的報紙呈上來御覽。
即使這只是報紙上這一段時間在介紹各國的風土人情、法律忌諱順便提了一句,但是林珩卻不覺得按照皇帝陛下的性子,會僅此而已。
最大的可能,是皇帝對這個鄰國有想法了。
林珩盤算著,按部就班雖然好,但是終究不及建功立業來得熱血豪邁。從軍已經是晚了,但是還能從別的角度來立功勳不是。若是,真要對這個鄰國動手,必定需要前期的調查,還有什麼比一個官方的身份更加適合掩護的呢?
此舉雖然有風險,但是回報也高。更重要的是,身為林氏族人,正該擔起這一個姓氏的分量,而不是單單享受福利,不是嗎?
第123章
海外移民的生活比起國中的人來說, 總要艱辛一些的, 但是看著自己的辛勤所得, 就覺得自己的一番辛苦值得了。
最早期的移民除了失地農戶, 還有很多的都是大戶前來開墾土地的。新的大陸上最不缺的就是土地,為了鼓勵國人前來開發新的地域, 土地政策要比國中寬鬆很多。就像那些大戶, 多是在國中不得不分掉了名下的眾多田地,又有一定的積蓄, 就跑來了蓬萊。
對他們來說,反正土地是一樣的,只要有投入就有產出,不會欺騙人。他們將家中不得人意的小子發配來這裡, 替家中管著這大片的土地,卻將產權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對這些還牢牢固守著地主觀念的人來說,會有這樣的行為不足為奇。先頭開荒的時候不會有什麼產出的,他們可以完全不放在心上。等後面的時機成熟了,他們再出現,重新收攏土地,獲得產出。
這樣的大戶為數不少,他們津津樂道於鑽了法律的空子, 卻忘了, 林瑜又豈是輕易叫人占去便宜的人。
戶籍總是和土地連在一起的,蓬萊那邊的人數漸漸增多,相應的官府也而被漸漸地成立起來, 等到正經落戶的時候,這些被形同流放的不得人意的‘孩子們’可不會念著國中的所謂家族了。
蓬萊上移民們的戶籍正式落下之後,就是根據調查來確定產權。拖到這時候重新確定產權是有原因的,國中漢律再一次經過了調整,正式去除了不孝罪中許多內容,只留下了贍養這一部分。去除的就有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這一條。
也就是說,只要將自己的名字正式落戶蓬萊,他們開墾的土地就是他們自己的,官府也會支持。大多數的人一咬牙就定下了,他們來這裡原本就心有不甘,怎麼可能將辛辛苦苦打拼出來的土地讓出去。
“怎麼就不作數了!”一聲難以置信的質問響起,插金戴銀、一身綾羅的中年婦人喊道,“咱們出了那麼些的錢財買了機器,全都便宜了那個小崽子了不成!”
年老的男人面色不快,好歹是他的種,那邊的是小崽子,他成什麼人了?但是他又何嘗捨得那大片的土地,便道:“你以為我不知道,官府不認又有什麼辦法。”
他當然反駁過,甚至於當初他還拿著自己的戶籍親自去了蓬萊一趟,在官府的名冊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才放心地回了過來。哪知道今天上門開通知的官員卻說,因為他本人根本沒有去那一片土地上開墾,所以當初他的名字是作廢了的。
怎麼就一朝作廢了呢,他也想不明白,畢竟這兩年每一年他都拿到了蓬萊那邊寄過來的金銀,這都是土地上的產出啊!而當他這麼問的時候,那個官員就意味深長地笑道:“我勸這位老員外不要深究,蓬萊那邊的事情咱們都做不得主,皇帝陛下金口玉言,不能叫在外移民冷了心,該他們的勞動所得那就是他們的。”
“就是皇帝陛下也管不得咱們的家事!一個戶口本的事情,我就去告他一個父母在別籍異財!”說著那婦人就起身來,她這是急了眼了,原本說好的,那邊開墾出來的土地都是她親兒子的,不能就這麼說沒就沒了。她是繼室,前頭大的已經出去了,她是管不到。這麼個小的她還不能管了不成,反了天了!
幹部培訓學校、替代了翰林院成為了國中的儲相之稱,他們都是一群已經經過了科考,就等著根據成績、本人的意向放去各處為官的准官員,討論時政是常有的事情。這次報紙上的事情一出來,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這些人中的林珩大概就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了,不獨獨因為他的出身以及皇族宗室對他的友善態度,更因為他綜合成績的不可否認的優秀。
這樣的幹部培訓學校除了第一個半年的理論學習之外,大多數的時間他們都在各個部門之間流轉實習,接觸不到機密的內容,卻足以學校的先生們對於這些學生有一個比較精準的定位。
就比如林珩上一屆有一個數算成績很拔尖的、科研院都心動的學長。他死活都想拿一個官身,科考成績又不賴,於是就這麼進了幹部培訓學校。智商挺高,理論學習的時候自然很不錯,但是一開始實習的時候,好麼,這一位學長算是集齊了被各部門大佬退貨的成就。最後,只好淚眼汪汪的被科研院歡天喜地地接了過去。
據說現在過得很是不錯,已經是一個獨立小組的負責人了,也算是幹部培訓學校的一代風雲人物,優秀校友。
“玉德怎麼說?”玉德是林珩的字,卻是一群人正爭得兩眼赤紅,看見他獨坐一邊心不在焉,便將他拉下水,不叫其清淨。
林珩哪裡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只模糊地聽見他們爭論沙俄農奴制度的兩面性,想了想,便道:“要說到底如何,去做一個調查不就知道了,沒有行動就沒有發言權麼。”
話音剛落,眾位同窗呆了一呆,就紛紛上前關心道:“這是怎麼了,傻了不成?”他們是這一屆理論和實習成績都最好的學生,大多在實習的時候都已經得到了各部門大佬的青睞,算是有著落了。因此,彼此不是什麼競爭關係,關心起來倒都是出於真心。
林珩說是和他們一樣,也和他們不一樣一些,如何不一樣,在座的各位自然是心知肚明。不出意外的話,他的仕途就算不是一帆風順,也比他們暢通幾分。尤其是他天生就是半個宗室的身份,這讓像調查處這樣的保密等級很高政|審非常嚴格的部門都會向他敞開大門。
在這樣堪稱一帆風順的情況之下,他可別一個想不開,真的去做什麼調查去。
林珩對著一臉你可別腦子瞎抽抽表情的同窗們勾起一個若無其事的笑容,道:“胡想什麼呢!”眾人見他無事,這才去了心中的疑惑,轉而重新熱烈地討論起來。
倒是林珩,心裡轉過這個念頭之後,越想就越覺得很不錯。他受人尊敬不獨獨因為自己這林氏子孫的身份,更是他曾經和皇帝陛下同科考試的情分。對於這一位當了皇帝的同族兄弟,他是知道一點的,從不做無的放矢的事。
京城日報作為官府的喉舌,所報導的內容自有其來路用意。別的人不清楚,但他親眼撞上的林珩卻知道,皇帝陛下的侍從有時候會將剛拍板好的報紙呈上來御覽。
即使這只是報紙上這一段時間在介紹各國的風土人情、法律忌諱順便提了一句,但是林珩卻不覺得按照皇帝陛下的性子,會僅此而已。
最大的可能,是皇帝對這個鄰國有想法了。
林珩盤算著,按部就班雖然好,但是終究不及建功立業來得熱血豪邁。從軍已經是晚了,但是還能從別的角度來立功勳不是。若是,真要對這個鄰國動手,必定需要前期的調查,還有什麼比一個官方的身份更加適合掩護的呢?
此舉雖然有風險,但是回報也高。更重要的是,身為林氏族人,正該擔起這一個姓氏的分量,而不是單單享受福利,不是嗎?
第123章
海外移民的生活比起國中的人來說, 總要艱辛一些的, 但是看著自己的辛勤所得, 就覺得自己的一番辛苦值得了。
最早期的移民除了失地農戶, 還有很多的都是大戶前來開墾土地的。新的大陸上最不缺的就是土地,為了鼓勵國人前來開發新的地域, 土地政策要比國中寬鬆很多。就像那些大戶, 多是在國中不得不分掉了名下的眾多田地,又有一定的積蓄, 就跑來了蓬萊。
對他們來說,反正土地是一樣的,只要有投入就有產出,不會欺騙人。他們將家中不得人意的小子發配來這裡, 替家中管著這大片的土地,卻將產權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對這些還牢牢固守著地主觀念的人來說,會有這樣的行為不足為奇。先頭開荒的時候不會有什麼產出的,他們可以完全不放在心上。等後面的時機成熟了,他們再出現,重新收攏土地,獲得產出。
這樣的大戶為數不少,他們津津樂道於鑽了法律的空子, 卻忘了, 林瑜又豈是輕易叫人占去便宜的人。
戶籍總是和土地連在一起的,蓬萊那邊的人數漸漸增多,相應的官府也而被漸漸地成立起來, 等到正經落戶的時候,這些被形同流放的不得人意的‘孩子們’可不會念著國中的所謂家族了。
蓬萊上移民們的戶籍正式落下之後,就是根據調查來確定產權。拖到這時候重新確定產權是有原因的,國中漢律再一次經過了調整,正式去除了不孝罪中許多內容,只留下了贍養這一部分。去除的就有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這一條。
也就是說,只要將自己的名字正式落戶蓬萊,他們開墾的土地就是他們自己的,官府也會支持。大多數的人一咬牙就定下了,他們來這裡原本就心有不甘,怎麼可能將辛辛苦苦打拼出來的土地讓出去。
“怎麼就不作數了!”一聲難以置信的質問響起,插金戴銀、一身綾羅的中年婦人喊道,“咱們出了那麼些的錢財買了機器,全都便宜了那個小崽子了不成!”
年老的男人面色不快,好歹是他的種,那邊的是小崽子,他成什麼人了?但是他又何嘗捨得那大片的土地,便道:“你以為我不知道,官府不認又有什麼辦法。”
他當然反駁過,甚至於當初他還拿著自己的戶籍親自去了蓬萊一趟,在官府的名冊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才放心地回了過來。哪知道今天上門開通知的官員卻說,因為他本人根本沒有去那一片土地上開墾,所以當初他的名字是作廢了的。
怎麼就一朝作廢了呢,他也想不明白,畢竟這兩年每一年他都拿到了蓬萊那邊寄過來的金銀,這都是土地上的產出啊!而當他這麼問的時候,那個官員就意味深長地笑道:“我勸這位老員外不要深究,蓬萊那邊的事情咱們都做不得主,皇帝陛下金口玉言,不能叫在外移民冷了心,該他們的勞動所得那就是他們的。”
“就是皇帝陛下也管不得咱們的家事!一個戶口本的事情,我就去告他一個父母在別籍異財!”說著那婦人就起身來,她這是急了眼了,原本說好的,那邊開墾出來的土地都是她親兒子的,不能就這麼說沒就沒了。她是繼室,前頭大的已經出去了,她是管不到。這麼個小的她還不能管了不成,反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