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頁
他讀完第二篇文章。這篇文章寫得沒有第一篇這麼辭藻華麗,但是內容讓人印象深刻。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實的建議,比如大宋官員冗餘,奪利民間的弊處。
比如有的民生行當因為朝廷的科買,導致許多商戶損失慘重,甚至流離失所等等。趙煦讀完不由掩卷沉思,好一會才回過神來,開始讀第三份答卷。
到了第三份答卷,趙煦才讀了幾行字,整個人忽然就就愣住了。
原來這篇文章和前兩篇不同。它不是一篇議論文,而是一篇記敘文。
文中記載了考生曾經身陷一樁案件,因為縣官的誤判被屈打成招,差點就要成為沙門島的囚徒。要不是他的老師同學聯手相救,他差點就要死在大牢里。
「臣曾因一紙之判身困囚籠,昏昏不見天日,終日與鼠蟻相伴。若非親友合力,如何得見天光,將此片紙呈陛下之案齋?夫知一吏暗,則一方生民惶惶不見終日。一吏明,則萬千人歡顏如蒙赦。故治一吏則援萬民,不可不謹慎待之。」
趙煦被文中離奇的經歷吸引,一口氣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等最後一個字看完,他心里就像滾過驚雷一般,酸澀苦辣,一時連話都說不出來。
向太后見他一副呆滯的模樣,忍不住道:「皇帝。」
她叫了兩聲,趙煦才清醒過來。向太后問道:「還不傳臚麼?」
趙煦咬咬嘴唇,抬起頭對向太后道:「母后,孩兒想選此人為第一。」
第208章 唱名
說著,他用手指在第三篇文章上面點了一下。
向太后明顯一愣,顯然沒料到趙煦竟然想更換她點選的次序。
她眉頭微皺,語氣波瀾不驚地說道:「這篇策論雖然文采斐然,情緒激昂,但終究失之不夠穩重,不似另外兩篇妥當。」
趙煦卻說道:「母后,兒臣想要選的,就是體恤民情,直言敢諫之人。至於妥當的話,兒臣已經聽得夠多了,但似這般直率之語,兒臣平時卻極難聽到。」
下面站著的宰執們面面相覷。向太后也有些尷尬,忍不住道:「皇帝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我不讓臣子與皇帝講真話?「
趙煦一時也有些後悔自己說話太直接,連忙說道:「母后息怒,孩兒不是這個意思。」
向太后面色有些尷尬,過了半晌才道:「罷了,你想選誰就選誰吧。」
趙煦連忙道:「母后說的是,點選進士這樣的事,還應該由母后做主才對。」
向太后盯著他的眼睛看看,半晌沒有說話。
在她印象中,趙煦是個不太愛言語的皇帝,只是分外勤奮。當時自己夫君非常喜愛他,總是親自調教,他也對神宗諸多敬愛。
但是這孩子對自己總是少了一份親近,有些美中不足之感。
眼下見他一臉恭順的樣子,向太后剛才的氣也漸漸消了。她看見魯夷還在旁邊等著,就對趙煦道:「罷了不要再攪纏了。你就選你想選的吧,士子們還在門外等著唱名。」
趙煦長長的睫毛垂下。他目光又移到面前的三份試卷上。
按照向太后的意思,顯然她想點第一份試卷為第一名,自己也沒有必要故意忤逆她的意思。
但不知道為什麼,趙煦的目光又不知不覺移到第三份試卷上面。那上面一個個清秀的字就像有魔力一樣吸引著他的內心。
夫知一吏暗,則一方生民惶惶不見終日。
一吏明,則萬千人歡顏如蒙赦…
他咬咬牙,用硃筆在三份試卷上提了名次,然後交給站立在御案前的宰執。
接過這三份評定好名次試卷的人正是呂大防。他小心翼翼地用雙手接過試卷,在御案前面當著眾人面拆視姓名。
當呂大防看到這前三的名次時,他不由愣了一下,眼中划過一絲難以查探的欣喜。
但大防畢竟是城府很深的人,稍稍表露一絲內心就立刻克制住了。
他不慌不忙轉身,對旁邊焦急等待的閣門道:「皇上點選的第三名次為明州士子江陵江明遠。」
呂大防說這三個字時還磕巴一下,裝的自己和對方很不熟的樣子。但他此時此刻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倩容這小丫頭,算是遂了她的願了。
閣門聽了呂大防的傳話,便吊高嗓子對階下最近的衛士喊道:「第三名次,江陵!」
那衛士聽到後,又對旁邊的人喊道:「第三名次,江陵!」
階下一共站立六七個衛士。此刻聽到探花郎的名字,便齊聲高呼道:「第三名次,江陵!!!!」
這麼多血氣方剛的小伙子站在一起吼,就像一個天然大喇叭一樣,吼得屋樑都嗡嗡震動,別說殿內外,就算離集英殿幾十米都可以聽見了。
此時子駿和江陵都站在集英殿門口。等殿內的呼喊聲傳出來,士子門中間出現了一陣不小的震動,大家紛紛轉頭張望,看探花郎是誰。
子駿聽到江陵的名字也是心頭一喜,立刻轉頭去看江陵。只見江陵呆呆地站在原地,好像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喜訊給驚傻了。
里面衛士們又喊了兩遍。江陵這才戰戰兢兢地出班,向上行禮道:「江陵在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比如有的民生行當因為朝廷的科買,導致許多商戶損失慘重,甚至流離失所等等。趙煦讀完不由掩卷沉思,好一會才回過神來,開始讀第三份答卷。
到了第三份答卷,趙煦才讀了幾行字,整個人忽然就就愣住了。
原來這篇文章和前兩篇不同。它不是一篇議論文,而是一篇記敘文。
文中記載了考生曾經身陷一樁案件,因為縣官的誤判被屈打成招,差點就要成為沙門島的囚徒。要不是他的老師同學聯手相救,他差點就要死在大牢里。
「臣曾因一紙之判身困囚籠,昏昏不見天日,終日與鼠蟻相伴。若非親友合力,如何得見天光,將此片紙呈陛下之案齋?夫知一吏暗,則一方生民惶惶不見終日。一吏明,則萬千人歡顏如蒙赦。故治一吏則援萬民,不可不謹慎待之。」
趙煦被文中離奇的經歷吸引,一口氣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等最後一個字看完,他心里就像滾過驚雷一般,酸澀苦辣,一時連話都說不出來。
向太后見他一副呆滯的模樣,忍不住道:「皇帝。」
她叫了兩聲,趙煦才清醒過來。向太后問道:「還不傳臚麼?」
趙煦咬咬嘴唇,抬起頭對向太后道:「母后,孩兒想選此人為第一。」
第208章 唱名
說著,他用手指在第三篇文章上面點了一下。
向太后明顯一愣,顯然沒料到趙煦竟然想更換她點選的次序。
她眉頭微皺,語氣波瀾不驚地說道:「這篇策論雖然文采斐然,情緒激昂,但終究失之不夠穩重,不似另外兩篇妥當。」
趙煦卻說道:「母后,兒臣想要選的,就是體恤民情,直言敢諫之人。至於妥當的話,兒臣已經聽得夠多了,但似這般直率之語,兒臣平時卻極難聽到。」
下面站著的宰執們面面相覷。向太后也有些尷尬,忍不住道:「皇帝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我不讓臣子與皇帝講真話?「
趙煦一時也有些後悔自己說話太直接,連忙說道:「母后息怒,孩兒不是這個意思。」
向太后面色有些尷尬,過了半晌才道:「罷了,你想選誰就選誰吧。」
趙煦連忙道:「母后說的是,點選進士這樣的事,還應該由母后做主才對。」
向太后盯著他的眼睛看看,半晌沒有說話。
在她印象中,趙煦是個不太愛言語的皇帝,只是分外勤奮。當時自己夫君非常喜愛他,總是親自調教,他也對神宗諸多敬愛。
但是這孩子對自己總是少了一份親近,有些美中不足之感。
眼下見他一臉恭順的樣子,向太后剛才的氣也漸漸消了。她看見魯夷還在旁邊等著,就對趙煦道:「罷了不要再攪纏了。你就選你想選的吧,士子們還在門外等著唱名。」
趙煦長長的睫毛垂下。他目光又移到面前的三份試卷上。
按照向太后的意思,顯然她想點第一份試卷為第一名,自己也沒有必要故意忤逆她的意思。
但不知道為什麼,趙煦的目光又不知不覺移到第三份試卷上面。那上面一個個清秀的字就像有魔力一樣吸引著他的內心。
夫知一吏暗,則一方生民惶惶不見終日。
一吏明,則萬千人歡顏如蒙赦…
他咬咬牙,用硃筆在三份試卷上提了名次,然後交給站立在御案前的宰執。
接過這三份評定好名次試卷的人正是呂大防。他小心翼翼地用雙手接過試卷,在御案前面當著眾人面拆視姓名。
當呂大防看到這前三的名次時,他不由愣了一下,眼中划過一絲難以查探的欣喜。
但大防畢竟是城府很深的人,稍稍表露一絲內心就立刻克制住了。
他不慌不忙轉身,對旁邊焦急等待的閣門道:「皇上點選的第三名次為明州士子江陵江明遠。」
呂大防說這三個字時還磕巴一下,裝的自己和對方很不熟的樣子。但他此時此刻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倩容這小丫頭,算是遂了她的願了。
閣門聽了呂大防的傳話,便吊高嗓子對階下最近的衛士喊道:「第三名次,江陵!」
那衛士聽到後,又對旁邊的人喊道:「第三名次,江陵!」
階下一共站立六七個衛士。此刻聽到探花郎的名字,便齊聲高呼道:「第三名次,江陵!!!!」
這麼多血氣方剛的小伙子站在一起吼,就像一個天然大喇叭一樣,吼得屋樑都嗡嗡震動,別說殿內外,就算離集英殿幾十米都可以聽見了。
此時子駿和江陵都站在集英殿門口。等殿內的呼喊聲傳出來,士子門中間出現了一陣不小的震動,大家紛紛轉頭張望,看探花郎是誰。
子駿聽到江陵的名字也是心頭一喜,立刻轉頭去看江陵。只見江陵呆呆地站在原地,好像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喜訊給驚傻了。
里面衛士們又喊了兩遍。江陵這才戰戰兢兢地出班,向上行禮道:「江陵在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