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如風率先反撲,將戰線往北推並與程瑤靠攏,天黑時戰火稍熄,邊境已然血流千里。

  肅北小勝,深夜時分杜如風與程瑤的人馬匯合,二人在沙盤裡琢磨著,程瑤說:「你有沒有覺得哪兒不對勁?」

  杜如風沉思良久,說:「我總覺得這仗打得有些順利了。」

  程瑤也有相同的感覺,思索著說:「羌胡本就是馬背上長大遊牧民族,他們驍勇善戰,而且人口密集,往年哪一場戰不打得異常艱辛,兩年捲土重來卻是這麼個爛泥,難道是換了皇帝後士氣低落?」

  杜如風搖頭:「羌胡登基的新帝能在五子奪位中殺出一條血路,這樣的君王只會讓士氣高漲。」

  他頓了頓,道:「乘風那邊怎麼說?」

  程瑤道:「沒消息,派去的士兵也快回來了。」

  說曹操曹操到,遠處信兵疾馳而來,翻身下馬上前。

  程瑤立刻問道:「如何?」

  信兵一臉凝重:「古函關的楊將軍說,陸元帥前日便帶人出關了!」

  「什麼!」二人皆是震驚大駭。

  第169章 功名(3)

  燕京小雨,胡府門前停著一輛簡陋的馬車,天空滲著小雨,幾片落葉落在巷街石縫旁,沾滿了濕氣。

  胡榮親自沏泡茗茶,對面坐著位與他年齡相仿的老者,一身青色長衫,接過茶盞,二人同望向亭外水榭處,天色略陰蒙,水流淳淳間顯出別樣靜謐。

  「蘇兄,仔細想想,我們有多少年沒見了?」

  裴元昭順著他的話想著,道:「九年有矣,所以此番遊歷至燕京,特來拜訪。」

  胡榮抿了口茶,說:「你倒是逍遙自在,我身在官場,如今就連走走都難,身子骨到底比不上年輕時候了。」

  裴元昭瞭然一笑。

  胡榮望著濛濛細雨,沉默頃刻,說:「肅北開戰,乘風張口要了三十萬兩,那是八萬大軍的開拔之資,這一戰起,怕是輕易停不下來。」

  裴元昭說:「乘風自小拜在我門下,她聰明伶俐,我有時在想,陸豐那般瞻前顧後的人怎麼會生出這麼個天差地別的女兒來,我教她武藝從不用演練第二遍,我見她天資過人,便開始教她弓箭、長槍,後來實在被纏得煩了,便讓她自個兒找些事做。」

  陸家書閣上下兩層,陸乘風對史書孟經毫無興趣,愛看記事,陸家書閣收錄的記事大都是古人名記,記錄生平所有事跡。

  八歲的陸乘風梳著兩邊桃花髻,躺在書閣的窗戶下看得津津有味,看到不明白之處,沿著窗戶直接從二樓躍下去。

  「師父,他為什麼要去?他這一去不就是必死無疑嗎?」

  裴元昭接過書一看,是幾百年前酈朝的戰事記錄,此書通篇講述大將軍王仲達戎馬一生,最後與三萬將士共赴死戰的事跡。

  裴元昭看著她大大的眼睛,第一次覺得驚奇,或許是稚子心思單純,可一個九歲孩童居然會問出這等話,真讓裴元昭驚喜又意外,難道這就是將門出虎子?

  亭內,胡榮看著他,問:「你是如何回答她的?」

  裴元昭道:「我沒有回答她。九歲的孩童,就算她再如何天賦絕佳,對於將忠為民這四個字還是太深奧了。等有一日她走到了那一步,自然就會明白王仲達為什麼要赴死。」

  胡榮半晌不說話,他知道陸乘風是他自小護著長大的,陸豐對這個女兒喜愛有之,可他實在是太忙,一年也難見上一面,她的母親對陸乘風總是不聞不問居多,常年居於郊外,陸乘風可以說是裴元昭一手帶大。

  微風徐徐,胡榮沉思良久,道:「裴兄,你把乘風教的很好。」

  裴元昭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誇他教得妥當,忍不住莞爾,說:「胡兄這是打趣我呢吧。」

  陸乘風在肅北人見人躲,若不是後來被招去軍營,只怕會流出更多荒唐事來,後來喝酒時陸豐差點沒因此跟他大打出手。

  二人顯然都想到了一處,不免相視一笑,裴元昭笑著,笑容漸漸淡下,深深一嘆,說:「乘風性子硬,肅北曾在陸家手上折受屈辱,她定然不會輕易罷手的。」

  ————

  兩軍交界處,濃煙滾滾,第二次交鋒,肅北小勝,將戰線緩緩再次北推,入夜後休整。

  程瑤與杜如風面色凝重的打開地形圖,視線落到現在的位置。

  「再往前可就是黑海了,羗胡在搞什麼鬼?」

  杜如風盤膝而坐,大軍就駐紮在沙漠邊緣,狂風撕扯而過,呼呼作響:「眼下士氣高漲不下,鄔將軍與我們同步推著西邊防線,若是退了士氣肯定會躁動。」

  程瑤冥思,看去:「按兵不動?」

  杜如風搖頭:「乘風從古函關走了,你看這裡——」

  他指向地圖一處:「從古函關出發然後繞過去是閻西山,不遠處便是雪峰山脈,我們從左側面,穿過沙漠,這裡極有可能是羌胡主力軍的存在。」

  程瑤順著他的話看去,臉色驚變:「她——她想做什麼!」

  杜如風目光沉重:「她離開之前將我們送上東南大營之位,先前又讓你走七大關卡,這一回肅北全軍都知道她對你的倚重,就算——」

  就算陸乘風死了,肅北八萬多將士也不會亂,他們會按照陸乘風一開始就預想的那樣,在四大營的帶領下打贏這一場遲來了兩年的戰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