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這戶部跟兵部都放話了,談程頤眼下正得聖恩,誰也不想觸霉頭跟他作對,一干人遂低垂不語。
秦之恆遂道:「既然眾卿無異議,這道折呈折便批了,戶部這兩日便撥付吧。」
談程頤出列,神色恭敬接旨意:「微臣領旨!」
第168章 功名(2)
靖國明興二十四年,九月十七,蕭瑟秋風呼嘯掠過整片肅北地域。
前幾日,陸乘風單獨與鄔炬見過一面,陸乘風其實很意外,在這場人心浮亂里,平日裡最沒頭腦的鄔炬居然能置身事外。
三大營之事給鄔炬的衝擊力著實不小,談話間略顯心事重重模樣,陸乘風並未為難他,說了幾件事後,鄔炬告辭。
出了大營,依照陸乘風的意思,鄔炬點兵出發前往靶子關,親兵是追隨他多年的鄔家心腹,見他神情奇怪,道:「將軍,可是小將軍為難了您?」
鄔炬遲疑搖頭,他本以為此行定然要受一番重斥,因為不論從軍職上還是道理上,他曾受李兆中挑唆,這兩年內做了不少糊塗事。陸乘風嘴上不說,可心裡定然明鏡,可她一副不知模樣,又或許是看在昔日情分上放過他一馬。
鄔炬心裡生出一股難以自容的羞愧,心緒複雜:「她若是難為我還好,這既往不咎的性子倒不太像她了。」
陸乘風往昔何等意氣風發,他如今所做之事雖罪不至死,但傳出去也是丟盡臉面的事,若是以前定然不會如此輕易過去。
「我明白了——」
鄔炬目光悠遠,陸乘風放過他,是想讓他暫時穩住南大營兩萬將士,一夕之間四營主將換了三個,這已經是十分駭人聽聞的消息,可陸乘風處理得極好。陸乘風處置了李兆中,消息擴散後並未著急,先按住孫木泉與鄒顯威二人,隨後挑了個差不多的時日,將二人之事公眾眼前,有李兆中誣陷行刺一事在先,大家都看到了三人同來,李兆中出事後免不了對孫木泉與鄒顯威二人生出猜忌之心,這一番順水推舟,考量得分毫不差。
陸乘風不動他,一是他在最後關頭並未參與此事,知情也好不知情也好,算是懸崖勒馬罪不至死,又有昔日情分在,再者一下連動四個大營定然會遭到非議,諸多原因下權衡下來,陸乘風有了選擇,穩定軍心。
鄔炬心裡油然生出一股認知,陸乘風真的變了!她不再是當初那個說一不二嫉惡如仇的小將軍,燕京磨圓了陸乘風的刀卻並又未斬斷她的鋒芒,兩年時間裡她竟成長得這般快?
鄔炬喃喃:「這也算是肅北的福氣,閻西山、爾草原——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新回到肅北地界。」
戶部撥付的三十萬兩速度十分之快,五日後便到了肅北。
士兵來報,古函關邊境發現羌胡探子。
彼時傍晚,遠處火燒雲染紅了半變天,卓三來時與候在門口的董九一對視,左右站立,片刻後,陸乘風一身輕甲,長發高束,面容肅穆直往演武場方向去,那裡兩千輕騎正整裝待發。
陸乘風目光緩緩掃過烏壓壓一片人群,聲音高揚:「出發!」
三人翻身上馬,陸乘風一馬當先,身後跟隨起滾滾飛塵。
三十萬銀兩,是肅北八萬多士兵開拔之資!
九月十八日凌晨,秋夜微寒,陸乘風率領輕騎到達古函關。
陸乘風登上壘關,一片漆黑狂風呼嘯,古函關將領楊治田畢恭畢敬跟在身後不敢說話。
陸乘風說:「那名探子呢?」
楊治田答:「我們的人暗中跟著並未驚動,想看看羌胡有什麼動作。」
陸乘風聞言一笑:「做得不錯,這幾日邊境警戒放鬆些,引誘他們的人進關來。」
楊治田不懂何意,但不敢多問,點頭應是,立刻便去安排。
卓三道:「主子是覺得羌胡會從古函關動手?」
陸乘風說:「古函關是七大關卡里地勢最複雜的,這裡靠湖,樹林高大,很容易掩藏行蹤靠近,雖然嘉清關前一陣出了事,但我覺得羌胡人不是傻子,嘉清關天險之地易守難攻,風險太大,聲東擊西之術罷了。」
羌胡國靠北,那裡氣候寒冷天災時常,以遊牧民族居多,他們以肉食為主,入秋後糧食急劇縮減,而肅北地廣物多,擁有大量糧食與美酒,每年秋時便會戰事爆發,搶掠肅北邊境村莊,這麼多年,他們最愛來的便是古函關,陸乘風后來常常駐守於此地,經常與羌胡士兵交手,屢戰屢勝,兩年時光眨眼一瞬,如今再站在這壘牆之上,幾分悵然。
陸乘風默了一瞬,語氣緩緩堅定起來:「當初我從這裡離開不過一個月,卻不曾想古函關破,肅北由此陷入戰亂,肅北當初在這裡敗的,就該在這裡找回來,他們在這裡嘗到了巨大的甜頭,所以我肯定,一定還想來第二回 !」
這是人的本性!
陸乘風被喚醒的血性蠢蠢欲動,她已經等不及了!
晝起又落,一日後,入夜時分,探子來報,西側山脈發現一支五十多人的羌胡小隊。
二更左右,卓三受命帶一隊人馬入山與羌胡小隊周旋,天將亮未亮時,邊境封關,禁止通行。
次日巳時。
嘉清關前,江運南帶領一支小隊出關,與此同時烏炬帶領兩萬士兵與程瑤、杜如風分別嚴陣,蓄勢待發,這一回,他們都無需再被動等待。
兩日後,羌胡與肅北正式擂響戰鼓,邊境頓時一片烽火狼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秦之恆遂道:「既然眾卿無異議,這道折呈折便批了,戶部這兩日便撥付吧。」
談程頤出列,神色恭敬接旨意:「微臣領旨!」
第168章 功名(2)
靖國明興二十四年,九月十七,蕭瑟秋風呼嘯掠過整片肅北地域。
前幾日,陸乘風單獨與鄔炬見過一面,陸乘風其實很意外,在這場人心浮亂里,平日裡最沒頭腦的鄔炬居然能置身事外。
三大營之事給鄔炬的衝擊力著實不小,談話間略顯心事重重模樣,陸乘風並未為難他,說了幾件事後,鄔炬告辭。
出了大營,依照陸乘風的意思,鄔炬點兵出發前往靶子關,親兵是追隨他多年的鄔家心腹,見他神情奇怪,道:「將軍,可是小將軍為難了您?」
鄔炬遲疑搖頭,他本以為此行定然要受一番重斥,因為不論從軍職上還是道理上,他曾受李兆中挑唆,這兩年內做了不少糊塗事。陸乘風嘴上不說,可心裡定然明鏡,可她一副不知模樣,又或許是看在昔日情分上放過他一馬。
鄔炬心裡生出一股難以自容的羞愧,心緒複雜:「她若是難為我還好,這既往不咎的性子倒不太像她了。」
陸乘風往昔何等意氣風發,他如今所做之事雖罪不至死,但傳出去也是丟盡臉面的事,若是以前定然不會如此輕易過去。
「我明白了——」
鄔炬目光悠遠,陸乘風放過他,是想讓他暫時穩住南大營兩萬將士,一夕之間四營主將換了三個,這已經是十分駭人聽聞的消息,可陸乘風處理得極好。陸乘風處置了李兆中,消息擴散後並未著急,先按住孫木泉與鄒顯威二人,隨後挑了個差不多的時日,將二人之事公眾眼前,有李兆中誣陷行刺一事在先,大家都看到了三人同來,李兆中出事後免不了對孫木泉與鄒顯威二人生出猜忌之心,這一番順水推舟,考量得分毫不差。
陸乘風不動他,一是他在最後關頭並未參與此事,知情也好不知情也好,算是懸崖勒馬罪不至死,又有昔日情分在,再者一下連動四個大營定然會遭到非議,諸多原因下權衡下來,陸乘風有了選擇,穩定軍心。
鄔炬心裡油然生出一股認知,陸乘風真的變了!她不再是當初那個說一不二嫉惡如仇的小將軍,燕京磨圓了陸乘風的刀卻並又未斬斷她的鋒芒,兩年時間裡她竟成長得這般快?
鄔炬喃喃:「這也算是肅北的福氣,閻西山、爾草原——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新回到肅北地界。」
戶部撥付的三十萬兩速度十分之快,五日後便到了肅北。
士兵來報,古函關邊境發現羌胡探子。
彼時傍晚,遠處火燒雲染紅了半變天,卓三來時與候在門口的董九一對視,左右站立,片刻後,陸乘風一身輕甲,長發高束,面容肅穆直往演武場方向去,那裡兩千輕騎正整裝待發。
陸乘風目光緩緩掃過烏壓壓一片人群,聲音高揚:「出發!」
三人翻身上馬,陸乘風一馬當先,身後跟隨起滾滾飛塵。
三十萬銀兩,是肅北八萬多士兵開拔之資!
九月十八日凌晨,秋夜微寒,陸乘風率領輕騎到達古函關。
陸乘風登上壘關,一片漆黑狂風呼嘯,古函關將領楊治田畢恭畢敬跟在身後不敢說話。
陸乘風說:「那名探子呢?」
楊治田答:「我們的人暗中跟著並未驚動,想看看羌胡有什麼動作。」
陸乘風聞言一笑:「做得不錯,這幾日邊境警戒放鬆些,引誘他們的人進關來。」
楊治田不懂何意,但不敢多問,點頭應是,立刻便去安排。
卓三道:「主子是覺得羌胡會從古函關動手?」
陸乘風說:「古函關是七大關卡里地勢最複雜的,這裡靠湖,樹林高大,很容易掩藏行蹤靠近,雖然嘉清關前一陣出了事,但我覺得羌胡人不是傻子,嘉清關天險之地易守難攻,風險太大,聲東擊西之術罷了。」
羌胡國靠北,那裡氣候寒冷天災時常,以遊牧民族居多,他們以肉食為主,入秋後糧食急劇縮減,而肅北地廣物多,擁有大量糧食與美酒,每年秋時便會戰事爆發,搶掠肅北邊境村莊,這麼多年,他們最愛來的便是古函關,陸乘風后來常常駐守於此地,經常與羌胡士兵交手,屢戰屢勝,兩年時光眨眼一瞬,如今再站在這壘牆之上,幾分悵然。
陸乘風默了一瞬,語氣緩緩堅定起來:「當初我從這裡離開不過一個月,卻不曾想古函關破,肅北由此陷入戰亂,肅北當初在這裡敗的,就該在這裡找回來,他們在這裡嘗到了巨大的甜頭,所以我肯定,一定還想來第二回 !」
這是人的本性!
陸乘風被喚醒的血性蠢蠢欲動,她已經等不及了!
晝起又落,一日後,入夜時分,探子來報,西側山脈發現一支五十多人的羌胡小隊。
二更左右,卓三受命帶一隊人馬入山與羌胡小隊周旋,天將亮未亮時,邊境封關,禁止通行。
次日巳時。
嘉清關前,江運南帶領一支小隊出關,與此同時烏炬帶領兩萬士兵與程瑤、杜如風分別嚴陣,蓄勢待發,這一回,他們都無需再被動等待。
兩日後,羌胡與肅北正式擂響戰鼓,邊境頓時一片烽火狼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