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她總共就兩個大缸,一缸酸菜,辣白菜也得占半個缸,琢磨著是不是要再買兩個,阿恬把那邊的爐火熄滅,等沸騰的水稍稍降溫。
缸太大沒辦法直接放到火上煮,只能用開水澆的方法,這還是她第一次積酸菜,不免有些忐忑。
但其實步驟不難,村里挨家挨戶都會弄,她也請教過多次,希望不會有問題。
主要還是擔心發酵的東西,壞又不能壞得完全,掌握的還是一個尺度。
等水降溫的空檔,阿恬已經將一早準備好的製作辣白菜的調料都放到了一起。製作辣白菜要用到的調料要比積酸菜用到的多得多,不光有調味料,還有洋蔥、蘋果、梨以及蘿蔔和韭菜等。
蘿蔔和韭菜當做香辛料用,用量不用太多,但是如果不放味道便會大打折扣。
這次辣白菜如果成功了,下次準備醃製一些辣蘿蔔,蒜片和姜其實也可以,韭菜和蔥就更不用說了。
她還想著,是不是能用同樣的方法,製作出不同味道的醃製肉類。
如同小館的門梁以及戶外廚房的樑上掛著的風乾鹹肉一樣,塗抹了那些醬料之後的風乾辣味肉能不能成功,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味道,光是想想,手爪子就忍不住痒痒了起來。
啊,不行,要忍住。
阿恬暗自握了握拳,將略微降溫的熱水倒入酸菜缸內。
水起到密封和催化發酵的作用,因此需要全灌滿整個大缸。之後將缸的蓋子蓋上,上面壓上阿恬一早就從青森里選好,搬回小館裡嚴陣以待許久的壓缸石。
至此,積酸菜的前期全部做好,之後就看看是否少水或者有沒有水溢出,可以說,保持好水的多少,是積酸菜成功的關鍵。
用鹽巴醃漬的白菜需要等上一晚上的時間,阿恬先是把所有的調料達成泥,再將糯米粉和水熬了,倒入兩種她選的辣椒粉和成糊糊,放冰箱裡備用。
辣椒粉她選用了一種細細的粉末,還有一種粗一點的,這兩種是上次琢磨燒烤料的時候她親自嘗過的,辣得很香卻不嗆嗓子,是很好的果實味道,相信這次應該也不會領她失望。
至於其它的,暫且放到通風處,等明日打成果泥,和辣椒粉糊糊混合之後,再一層一層的給醃漬好的白菜塗抹均勻,之後也是等待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和酸菜一起成熟。
將之後的事情安排妥當,看著已經進入黑夜模式的青森,飢餓感瞬間襲來。
這一天吃飯只顧著對付,還沒正兒八經的吃一頓。
在再對付一頓還是做一頓之間猶豫了不少時間,阿恬決定還是犒勞一下自己。
有新鮮水嫩的白菜,正是品嘗其鮮嫩美味的好時候。
自己種的用菜葉做一個肉卷,白胖的就做成燉菜,冰箱裡有長期儲存的凍豆腐,地窖里還有紅薯粉,就算不放肉,她也有信心烹煮出帶有肉香的美味。
光是想想,口水就瘋狂的分泌。這兩種吃食和大米飯是絕配,這樣想著,阿恬率先走向了電飯鍋。
今日就用快速又現代的方式煮一鍋大米飯,也不怕多,剩下的明日做個蛋炒飯,又是一頓令人嚮往的人間味道呢。
第81章
沸騰的水裡正在燙煮菜葉。
加了一點點鹽, 將自己種的白菜選取葉片放入開水種焯燙,等稍微柔軟能夠捲曲之後撈出備用就可以。
旁邊的不鏽鋼盆里,用剛燒開的水泡著粗的紅薯粉。一邊, 灶台上的電飯鍋正冒著沸騰的白煙。
阿恬用筷子攪和了一下, 隨後關火, 將已經軟趴的菜葉放到篦子上控水晾涼。
做完了這些,將化凍的三七分的肥瘦相間的豬后座拿了出來, 改刀切片,再切成肉絲, 變成肉沫, 用兩把菜刀開始剁肉餡兒。
之前阿恬有猶豫過要不要用絞肉機, 畢竟一直沒好好吃飯,做肉卷又需要費一些時候,用絞肉機加入蔥姜絞餡兒是快速而又優先的選擇,可最後阿恬還是選擇手工剁餡兒。
歷史的洪流中最不缺的就是淘汰匠人精神和韌性的傳承,往往最優選或許到了最後未必是最優質的結果。
只不過是為了在被重新定義的稍縱即逝中站穩腳跟, 並脫穎而出,翻騰於深厚基墊的河床,在浪尖之中向永不可能攀登的高處起舞罷了。
阿恬現下已經不在那批浪潮的尖尖里了,或者說, 整個青森也並非浪尖上最閃耀的那那抹水翠。
它只是真實的存在於這世間,隨著時間靜謐流淌,沉澱古老而悠久的故事,是歲歲朝朝與寰宇星河揮手招呼的老友。
嗙嗙嗙。
小肉粒已經被剁得愈發黏膩, 肌理之間開始黏黏糊糊藕斷絲連, 阿恬翻攪了幾下,濕乎乎的聲音傳入耳朵, 肉餡兒便剁好了。
盛入盆中加入料酒、雞蛋、白胡椒粉、花椒水、香油、生抽、耗油、老抽、糖等調味料,攪拌上勁之後,肉卷的肉餡兒就算好了。
這次做的是無香菇版本,等成功了,下次再加上大顆的香菇碎,又會是另一番風味。
用軟趴的菜葉裹上肉餡兒,做成三指粗細的菜卷,用牙籤固定住,再放入裙帶菜乾進去一起煮湯,這樣熬煮出來的會有海的味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缸太大沒辦法直接放到火上煮,只能用開水澆的方法,這還是她第一次積酸菜,不免有些忐忑。
但其實步驟不難,村里挨家挨戶都會弄,她也請教過多次,希望不會有問題。
主要還是擔心發酵的東西,壞又不能壞得完全,掌握的還是一個尺度。
等水降溫的空檔,阿恬已經將一早準備好的製作辣白菜的調料都放到了一起。製作辣白菜要用到的調料要比積酸菜用到的多得多,不光有調味料,還有洋蔥、蘋果、梨以及蘿蔔和韭菜等。
蘿蔔和韭菜當做香辛料用,用量不用太多,但是如果不放味道便會大打折扣。
這次辣白菜如果成功了,下次準備醃製一些辣蘿蔔,蒜片和姜其實也可以,韭菜和蔥就更不用說了。
她還想著,是不是能用同樣的方法,製作出不同味道的醃製肉類。
如同小館的門梁以及戶外廚房的樑上掛著的風乾鹹肉一樣,塗抹了那些醬料之後的風乾辣味肉能不能成功,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味道,光是想想,手爪子就忍不住痒痒了起來。
啊,不行,要忍住。
阿恬暗自握了握拳,將略微降溫的熱水倒入酸菜缸內。
水起到密封和催化發酵的作用,因此需要全灌滿整個大缸。之後將缸的蓋子蓋上,上面壓上阿恬一早就從青森里選好,搬回小館裡嚴陣以待許久的壓缸石。
至此,積酸菜的前期全部做好,之後就看看是否少水或者有沒有水溢出,可以說,保持好水的多少,是積酸菜成功的關鍵。
用鹽巴醃漬的白菜需要等上一晚上的時間,阿恬先是把所有的調料達成泥,再將糯米粉和水熬了,倒入兩種她選的辣椒粉和成糊糊,放冰箱裡備用。
辣椒粉她選用了一種細細的粉末,還有一種粗一點的,這兩種是上次琢磨燒烤料的時候她親自嘗過的,辣得很香卻不嗆嗓子,是很好的果實味道,相信這次應該也不會領她失望。
至於其它的,暫且放到通風處,等明日打成果泥,和辣椒粉糊糊混合之後,再一層一層的給醃漬好的白菜塗抹均勻,之後也是等待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和酸菜一起成熟。
將之後的事情安排妥當,看著已經進入黑夜模式的青森,飢餓感瞬間襲來。
這一天吃飯只顧著對付,還沒正兒八經的吃一頓。
在再對付一頓還是做一頓之間猶豫了不少時間,阿恬決定還是犒勞一下自己。
有新鮮水嫩的白菜,正是品嘗其鮮嫩美味的好時候。
自己種的用菜葉做一個肉卷,白胖的就做成燉菜,冰箱裡有長期儲存的凍豆腐,地窖里還有紅薯粉,就算不放肉,她也有信心烹煮出帶有肉香的美味。
光是想想,口水就瘋狂的分泌。這兩種吃食和大米飯是絕配,這樣想著,阿恬率先走向了電飯鍋。
今日就用快速又現代的方式煮一鍋大米飯,也不怕多,剩下的明日做個蛋炒飯,又是一頓令人嚮往的人間味道呢。
第81章
沸騰的水裡正在燙煮菜葉。
加了一點點鹽, 將自己種的白菜選取葉片放入開水種焯燙,等稍微柔軟能夠捲曲之後撈出備用就可以。
旁邊的不鏽鋼盆里,用剛燒開的水泡著粗的紅薯粉。一邊, 灶台上的電飯鍋正冒著沸騰的白煙。
阿恬用筷子攪和了一下, 隨後關火, 將已經軟趴的菜葉放到篦子上控水晾涼。
做完了這些,將化凍的三七分的肥瘦相間的豬后座拿了出來, 改刀切片,再切成肉絲, 變成肉沫, 用兩把菜刀開始剁肉餡兒。
之前阿恬有猶豫過要不要用絞肉機, 畢竟一直沒好好吃飯,做肉卷又需要費一些時候,用絞肉機加入蔥姜絞餡兒是快速而又優先的選擇,可最後阿恬還是選擇手工剁餡兒。
歷史的洪流中最不缺的就是淘汰匠人精神和韌性的傳承,往往最優選或許到了最後未必是最優質的結果。
只不過是為了在被重新定義的稍縱即逝中站穩腳跟, 並脫穎而出,翻騰於深厚基墊的河床,在浪尖之中向永不可能攀登的高處起舞罷了。
阿恬現下已經不在那批浪潮的尖尖里了,或者說, 整個青森也並非浪尖上最閃耀的那那抹水翠。
它只是真實的存在於這世間,隨著時間靜謐流淌,沉澱古老而悠久的故事,是歲歲朝朝與寰宇星河揮手招呼的老友。
嗙嗙嗙。
小肉粒已經被剁得愈發黏膩, 肌理之間開始黏黏糊糊藕斷絲連, 阿恬翻攪了幾下,濕乎乎的聲音傳入耳朵, 肉餡兒便剁好了。
盛入盆中加入料酒、雞蛋、白胡椒粉、花椒水、香油、生抽、耗油、老抽、糖等調味料,攪拌上勁之後,肉卷的肉餡兒就算好了。
這次做的是無香菇版本,等成功了,下次再加上大顆的香菇碎,又會是另一番風味。
用軟趴的菜葉裹上肉餡兒,做成三指粗細的菜卷,用牙籤固定住,再放入裙帶菜乾進去一起煮湯,這樣熬煮出來的會有海的味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