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這怎麼能一樣,」福瑜一時有些後悔沒將朝堂上的事情多同她說上幾句,「如今小半個月過去,朝中上下還在為那事爭個不休,那些個證據也對舅舅很是不利,他們雖在自家府上住著,也難免擔驚受怕……」
福盈忍不住打斷他的話:「那你信是舅舅做的嗎?」
「自然不信。」
「那不就成了,」福盈眼中滿是笑意,「只要舅舅是被人冤枉的,皇祖父豈能不還他清白?還是說你不信皇祖父?」
「我怎會不信皇祖父,我只是不信某些人罷了,」福瑜讓屋裡的人都退下,才壓低了聲音道,「若有人故意製造證據,冤枉舅舅……即便有皇祖父聖明,可在證據面前,只怕舅舅也無法洗刷身上冤屈。」
「再者……」福瑜面色變得有些晦暗,「汾陽王可是太子妃從前的夫家,你說若是將你我的母家打壓下去,最後得利的會是誰呢?世家的勢力可是越發大了。」
「那我也相信皇祖父,」福盈道,「何況父親也說進來少往宮外去,你疑心太子妃,可父親總不會害我們。」
「父親……」福瑜抿了抿嘴唇,「你說,父親真的還是從前那個一心寵愛我們的父親嗎?」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福盈眼瞼微微顫動,有些不高興。
「自打有了太子妃後,父親待你我的態度一變再變,前幾年有了惠安過後,我竟仿佛覺得,只有他們才是一家子,你我都是外人。如今一心為我們打算的,除了舅舅,還能有幾人。」
福盈沉默片刻,卻沒像福瑜所想的一樣安慰他,與他同仇敵愾,而是道:「你若這樣想,我卻也有話要說上一說。」
「父親與太子妃感情一向要好,兩人也都沒什麼疾患,怎麼卻在成婚五六年後,才得了惠安呢?」
見他不說話,福盈繼續道:「我依稀記得,從前你與太子妃是很親近的,倒是我,常常不滿太子妃,給她下絆子,使性子。但如今,父親與太子妃待我依舊,可你怎麼和父親漸行漸遠了呢,這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你……」福瑜忍不住看向福盈,面上神色難辨,「這些是你自己想的,還是有人告訴你的?」
「我好歹是你姐姐,我在你眼中就這樣沒腦子不成,」福盈輕哼一聲,面上卻露出幾分得意,「我在宮中進學,常在皇祖母身邊陪伴,太子妃處理東宮事務也從不避諱於我,我見的可不比你少。皇祖母說了,有些事論跡不論心,憑咱們的身份,有些事不必細問過程。」
聽了這話,又見著福盈面上的得色,福瑜一時也有些沉默。
有皇后和太子妃一同教導,說她有些長進,福瑜是信的。至於舅母等人給她灌輸不必多學,只管吃喝玩樂,麻煩的事都有旁人來做的思想,福瑜也不是不知道。
所以對於她知事卻淺薄的表現,福瑜並沒有過多懷疑。若福盈是個心思深沉的人,那他和王景程舊年算計著她的一些行事,她又怎麼會一無所知,仍和王景程往來,不與他鬧出來呢。在他看來,福盈一向是個連丁點算計,都能叫人一眼看到底的人,在他面前,藏不住半分心思。
「但有時候,結果總有幾分偶然,不問過程只看結果,到底還是偏頗了些,」福瑜嘆了口氣,「如今太子妃對你信任頗多,你就幫我這一回?」
「再如何信任,也有限度,何況父親囑託的事,太子妃一向認真,你呀,還是好生呆著吧,」福盈說著,便帶了幾分敷衍,「你若在前殿待得厭了,趕明兒我同皇祖母說一說,咱們在鳳儀宮多玩上一些時候也就是了。」
鳳儀宮?
福瑜眼前一亮,便也沒再和她多說,只再聊了兩句日常起居,有無不舒坦之處,就往外去了。
等他出去,劉傅姆才打外頭進來,帶著幾分擔憂道:「殿下不曾答應福瑜殿下幫他出宮吧?」
「有父親的吩咐在前,我自然不會幫他。」
劉傅姆鬆了口氣,見福盈面色沉靜,很有幾分太子妃的穩重風範,也放下心來:「只盼福瑜殿下趕緊打消了這心思,也免得您夾在裡頭難做。」
第93章
自福盈處得了靈感後,福瑜就借著下學的時機,多往鳳儀宮走了走。
皇后一貫寵愛幾個孫輩,但平日也就是福盈惠安見得多些,如今福瑜有意親近,她自然高興,便也常常吩咐小廚房備上福瑜愛用的吃食。
待過得幾日,福瑜便向皇后提起想要出宮轉轉,買些喜歡的吃食卻不得裴良玉准允一事。皇后聽得福瑜之言,覺得無甚大礙,同意了他自宮裡直接出去的事兒,又替他瞞著,不叫裴良玉知道。
因著這事,皇后還對裴良玉起了些意見,認為她太過嚴厲刻板,同她從前表現出來的模樣差距太大,有心尋她說道一番。
福瑜卻怕被裴良玉知道壞事,出言勸阻,壓下了皇后的不滿。
自這往後,福瑜每隔幾日便在鳳儀宮的掩護下,外出與穎侯相見。只是這樣一來,他手裡人手不夠,難免漏了行跡,不少盯著王家的人都心如明鏡,卻沒點破。
陳夫人特意送了信給裴良玉,才叫她知道此事。她到了鳳儀宮中,皇后卻不肯承認,意有所指道:「你是個好母親,可有些事上,也不必如此拘著孩子,到底都大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福盈忍不住打斷他的話:「那你信是舅舅做的嗎?」
「自然不信。」
「那不就成了,」福盈眼中滿是笑意,「只要舅舅是被人冤枉的,皇祖父豈能不還他清白?還是說你不信皇祖父?」
「我怎會不信皇祖父,我只是不信某些人罷了,」福瑜讓屋裡的人都退下,才壓低了聲音道,「若有人故意製造證據,冤枉舅舅……即便有皇祖父聖明,可在證據面前,只怕舅舅也無法洗刷身上冤屈。」
「再者……」福瑜面色變得有些晦暗,「汾陽王可是太子妃從前的夫家,你說若是將你我的母家打壓下去,最後得利的會是誰呢?世家的勢力可是越發大了。」
「那我也相信皇祖父,」福盈道,「何況父親也說進來少往宮外去,你疑心太子妃,可父親總不會害我們。」
「父親……」福瑜抿了抿嘴唇,「你說,父親真的還是從前那個一心寵愛我們的父親嗎?」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福盈眼瞼微微顫動,有些不高興。
「自打有了太子妃後,父親待你我的態度一變再變,前幾年有了惠安過後,我竟仿佛覺得,只有他們才是一家子,你我都是外人。如今一心為我們打算的,除了舅舅,還能有幾人。」
福盈沉默片刻,卻沒像福瑜所想的一樣安慰他,與他同仇敵愾,而是道:「你若這樣想,我卻也有話要說上一說。」
「父親與太子妃感情一向要好,兩人也都沒什麼疾患,怎麼卻在成婚五六年後,才得了惠安呢?」
見他不說話,福盈繼續道:「我依稀記得,從前你與太子妃是很親近的,倒是我,常常不滿太子妃,給她下絆子,使性子。但如今,父親與太子妃待我依舊,可你怎麼和父親漸行漸遠了呢,這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你……」福瑜忍不住看向福盈,面上神色難辨,「這些是你自己想的,還是有人告訴你的?」
「我好歹是你姐姐,我在你眼中就這樣沒腦子不成,」福盈輕哼一聲,面上卻露出幾分得意,「我在宮中進學,常在皇祖母身邊陪伴,太子妃處理東宮事務也從不避諱於我,我見的可不比你少。皇祖母說了,有些事論跡不論心,憑咱們的身份,有些事不必細問過程。」
聽了這話,又見著福盈面上的得色,福瑜一時也有些沉默。
有皇后和太子妃一同教導,說她有些長進,福瑜是信的。至於舅母等人給她灌輸不必多學,只管吃喝玩樂,麻煩的事都有旁人來做的思想,福瑜也不是不知道。
所以對於她知事卻淺薄的表現,福瑜並沒有過多懷疑。若福盈是個心思深沉的人,那他和王景程舊年算計著她的一些行事,她又怎麼會一無所知,仍和王景程往來,不與他鬧出來呢。在他看來,福盈一向是個連丁點算計,都能叫人一眼看到底的人,在他面前,藏不住半分心思。
「但有時候,結果總有幾分偶然,不問過程只看結果,到底還是偏頗了些,」福瑜嘆了口氣,「如今太子妃對你信任頗多,你就幫我這一回?」
「再如何信任,也有限度,何況父親囑託的事,太子妃一向認真,你呀,還是好生呆著吧,」福盈說著,便帶了幾分敷衍,「你若在前殿待得厭了,趕明兒我同皇祖母說一說,咱們在鳳儀宮多玩上一些時候也就是了。」
鳳儀宮?
福瑜眼前一亮,便也沒再和她多說,只再聊了兩句日常起居,有無不舒坦之處,就往外去了。
等他出去,劉傅姆才打外頭進來,帶著幾分擔憂道:「殿下不曾答應福瑜殿下幫他出宮吧?」
「有父親的吩咐在前,我自然不會幫他。」
劉傅姆鬆了口氣,見福盈面色沉靜,很有幾分太子妃的穩重風範,也放下心來:「只盼福瑜殿下趕緊打消了這心思,也免得您夾在裡頭難做。」
第93章
自福盈處得了靈感後,福瑜就借著下學的時機,多往鳳儀宮走了走。
皇后一貫寵愛幾個孫輩,但平日也就是福盈惠安見得多些,如今福瑜有意親近,她自然高興,便也常常吩咐小廚房備上福瑜愛用的吃食。
待過得幾日,福瑜便向皇后提起想要出宮轉轉,買些喜歡的吃食卻不得裴良玉准允一事。皇后聽得福瑜之言,覺得無甚大礙,同意了他自宮裡直接出去的事兒,又替他瞞著,不叫裴良玉知道。
因著這事,皇后還對裴良玉起了些意見,認為她太過嚴厲刻板,同她從前表現出來的模樣差距太大,有心尋她說道一番。
福瑜卻怕被裴良玉知道壞事,出言勸阻,壓下了皇后的不滿。
自這往後,福瑜每隔幾日便在鳳儀宮的掩護下,外出與穎侯相見。只是這樣一來,他手裡人手不夠,難免漏了行跡,不少盯著王家的人都心如明鏡,卻沒點破。
陳夫人特意送了信給裴良玉,才叫她知道此事。她到了鳳儀宮中,皇后卻不肯承認,意有所指道:「你是個好母親,可有些事上,也不必如此拘著孩子,到底都大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