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此事……」皇帝頓了頓,還不等繼續說,就被汾陽王出聲打斷。
汾陽王轉頭看向面沉如水的皇帝,重新取出了另一封信箋:「啟稟皇上,臣還有另一樁要事要稟。」
「臣拿住了穎侯與商人來往的親筆信,穎侯給我軍將士用劣質武器,卻將我方的利器賣給了敵軍。穎侯通敵叛國,其心可誅啊皇上!」
「一封可以造假的信件罷了,」穎侯依舊不懼,「臣沒做過的事,就是不曾做過。臣父為朝盡忠,前兩年因舊傷復發而亡,臣亦在邊關多年,和敵國早結下了死仇。國讎家恨當前,臣又怎麼會通敵叛國害死邊關將士呢?求皇上徹查此事,微臣洗清冤屈!」
皇帝收下了汾陽王的奏摺與信,也派人圍了汾陽王府與穎侯府,命三司同理此事。
至此,一場宮宴草草收場,二皇子等人鬆了一口氣,朝中卻像是一滴水進了油鍋,徹底炸開。
王景程隨穎侯回府,福瑜難得安靜跟在了福盈身邊。
進長平殿後,裴良玉才打發了人將睡著的惠安抱下去,便聽見福瑜同齊瑄道:「這一定是誣告,父親,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替舅舅查清真相才行!」
裴良玉聽了,立即道:「你們爺倆要論政事,且到前頭去,何必在長平殿中說。」
轉而又看向殿中伺候的宮人,特意吩咐一句:「這話不許漏半點出去,否則按宮規處置。」
齊瑄這才開口:「今日夜深,都回去歇息吧,福瑜你這幾日,就在東宮中讀書,莫往外去了。」
「父親!」福瑜皺起眉頭,有些不滿的看了裴良玉一眼,希望能換得齊瑄同他一道往前院去。
福盈卻已經起身道:「兒臣告退。」
福盈轉身就走,福瑜再不悅,也只能跟著離開,又在長平殿外攔下了她。
「那可是我們的舅舅,」福瑜頓了頓,又道,「也是你未來的公公!」
福盈攏在袖中的手緊了緊,面上卻做出幾分疑惑之色:「這些我都是知道的啊,你提醒我做什麼。反正我是相信舅舅的,難道你不信,才如此焦急?」
福瑜一怔:「我怎麼會不信舅舅,幼時父親可是說過,就算舅舅有許多不好,領兵的才華與忠誠卻是毋庸置疑的。」
「那不就得了,」福盈故意用輕鬆的語氣說話,但她站在陰影中,就算有月光映襯也叫人看不清她面上神色。
「可我還是有些擔心,畢竟上告的人,是汾陽王,」福瑜看了一眼長平殿的大門,聲音壓得極低。
「那又如何,」福盈嗤笑一聲,「皇祖父明察秋毫,一定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的。」
見福瑜還要再說,福瑜打了個呵欠,也打斷了他將要出口的話:「今兒這大起大落的,我實在乏的厲害,我要回去歇息了,你也早些歇下吧。」
福瑜嘆了口氣,目送她離去,自己也轉身往外去。只是等轉身之後,他的情緒顯見是低落了下來。若說他真那麼信任穎侯,倒也未必。只是他知道,若是穎侯倒了,他身後的砝碼就要少去大半,所以這一回,無論如何,都只能是汾陽王污衊穎侯。
比起心思各異的姐弟倆,長平殿中的裴良玉兩人倒是難得的平靜。
有裴家早早遞來的話,齊瑄自然不像皇帝知道得那麼遲,甚至這些日子以來,他還拿住了一些穎侯自以為已經銷毀掉的證據,和殺掉的證人。而借著穎侯的動作,他也尋摸到了二皇子與三皇子等人的動靜。
今日汾陽王上告,全程只咬住穎侯而未涉及到皇子身上,也是出自齊瑄的授意。
畢竟皇帝老了,對他這個太子越發忌憚,對於皇子們犯下大錯也會越發心軟。若不能一擊致命,他那兩個弟弟重新起復,也只是時間問題。
倒是穎侯,自老侯爺去世,他繼承爵位後,立場逐漸模糊。在東宮和皇子間首鼠兩端,不忠於國,還挑唆得福瑜只認王家,不信親人。藉此機會廢了,並不可惜,也免得他還要賠一個女兒進去。這兩年他冷眼看著,福盈也未必傾心於王景程了,倒是和侄兒春郎……
裴良玉卸下釵環回來,見齊瑄還未勻面,親手擰了帕子給他,才打斷他的思緒。
「快洗洗歇下吧,今晚上不知道多少人徹夜難眠,等明兒早起,你怕是許多時候不得閒了。」
齊瑄接過帕子,又讓人來替他散了頭發,這才道:「等忙過這一段,就該入冬了。今年九九登高,怕不能與你同去了。」
「看這朝堂上下,今年幾人還能有登高的心思?」
「玉兒說得是,」齊瑄想了想,「且再說吧。」
長平殿中很快熄了燈火,一夜好眠。宮中卻是燭火直燃到深夜。
這夜裡起了風雨,裴良玉推開窗,只見院裡不少花木都被打得低了頭,更有紅葉遍地,織成了火毯。
一陣風吹來,裴良玉不由得緊了緊衣裳,命人又取了一件斗篷來,親自給齊瑄披在肩上。
「這天變得這樣快,得當心些,莫要受了涼。」
齊瑄反握住她的手道:「我知道的,這兩日你與幾個孩子也注意著些,既不是什麼好天時,就多在屋裡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汾陽王轉頭看向面沉如水的皇帝,重新取出了另一封信箋:「啟稟皇上,臣還有另一樁要事要稟。」
「臣拿住了穎侯與商人來往的親筆信,穎侯給我軍將士用劣質武器,卻將我方的利器賣給了敵軍。穎侯通敵叛國,其心可誅啊皇上!」
「一封可以造假的信件罷了,」穎侯依舊不懼,「臣沒做過的事,就是不曾做過。臣父為朝盡忠,前兩年因舊傷復發而亡,臣亦在邊關多年,和敵國早結下了死仇。國讎家恨當前,臣又怎麼會通敵叛國害死邊關將士呢?求皇上徹查此事,微臣洗清冤屈!」
皇帝收下了汾陽王的奏摺與信,也派人圍了汾陽王府與穎侯府,命三司同理此事。
至此,一場宮宴草草收場,二皇子等人鬆了一口氣,朝中卻像是一滴水進了油鍋,徹底炸開。
王景程隨穎侯回府,福瑜難得安靜跟在了福盈身邊。
進長平殿後,裴良玉才打發了人將睡著的惠安抱下去,便聽見福瑜同齊瑄道:「這一定是誣告,父親,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替舅舅查清真相才行!」
裴良玉聽了,立即道:「你們爺倆要論政事,且到前頭去,何必在長平殿中說。」
轉而又看向殿中伺候的宮人,特意吩咐一句:「這話不許漏半點出去,否則按宮規處置。」
齊瑄這才開口:「今日夜深,都回去歇息吧,福瑜你這幾日,就在東宮中讀書,莫往外去了。」
「父親!」福瑜皺起眉頭,有些不滿的看了裴良玉一眼,希望能換得齊瑄同他一道往前院去。
福盈卻已經起身道:「兒臣告退。」
福盈轉身就走,福瑜再不悅,也只能跟著離開,又在長平殿外攔下了她。
「那可是我們的舅舅,」福瑜頓了頓,又道,「也是你未來的公公!」
福盈攏在袖中的手緊了緊,面上卻做出幾分疑惑之色:「這些我都是知道的啊,你提醒我做什麼。反正我是相信舅舅的,難道你不信,才如此焦急?」
福瑜一怔:「我怎麼會不信舅舅,幼時父親可是說過,就算舅舅有許多不好,領兵的才華與忠誠卻是毋庸置疑的。」
「那不就得了,」福盈故意用輕鬆的語氣說話,但她站在陰影中,就算有月光映襯也叫人看不清她面上神色。
「可我還是有些擔心,畢竟上告的人,是汾陽王,」福瑜看了一眼長平殿的大門,聲音壓得極低。
「那又如何,」福盈嗤笑一聲,「皇祖父明察秋毫,一定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的。」
見福瑜還要再說,福瑜打了個呵欠,也打斷了他將要出口的話:「今兒這大起大落的,我實在乏的厲害,我要回去歇息了,你也早些歇下吧。」
福瑜嘆了口氣,目送她離去,自己也轉身往外去。只是等轉身之後,他的情緒顯見是低落了下來。若說他真那麼信任穎侯,倒也未必。只是他知道,若是穎侯倒了,他身後的砝碼就要少去大半,所以這一回,無論如何,都只能是汾陽王污衊穎侯。
比起心思各異的姐弟倆,長平殿中的裴良玉兩人倒是難得的平靜。
有裴家早早遞來的話,齊瑄自然不像皇帝知道得那麼遲,甚至這些日子以來,他還拿住了一些穎侯自以為已經銷毀掉的證據,和殺掉的證人。而借著穎侯的動作,他也尋摸到了二皇子與三皇子等人的動靜。
今日汾陽王上告,全程只咬住穎侯而未涉及到皇子身上,也是出自齊瑄的授意。
畢竟皇帝老了,對他這個太子越發忌憚,對於皇子們犯下大錯也會越發心軟。若不能一擊致命,他那兩個弟弟重新起復,也只是時間問題。
倒是穎侯,自老侯爺去世,他繼承爵位後,立場逐漸模糊。在東宮和皇子間首鼠兩端,不忠於國,還挑唆得福瑜只認王家,不信親人。藉此機會廢了,並不可惜,也免得他還要賠一個女兒進去。這兩年他冷眼看著,福盈也未必傾心於王景程了,倒是和侄兒春郎……
裴良玉卸下釵環回來,見齊瑄還未勻面,親手擰了帕子給他,才打斷他的思緒。
「快洗洗歇下吧,今晚上不知道多少人徹夜難眠,等明兒早起,你怕是許多時候不得閒了。」
齊瑄接過帕子,又讓人來替他散了頭發,這才道:「等忙過這一段,就該入冬了。今年九九登高,怕不能與你同去了。」
「看這朝堂上下,今年幾人還能有登高的心思?」
「玉兒說得是,」齊瑄想了想,「且再說吧。」
長平殿中很快熄了燈火,一夜好眠。宮中卻是燭火直燃到深夜。
這夜裡起了風雨,裴良玉推開窗,只見院裡不少花木都被打得低了頭,更有紅葉遍地,織成了火毯。
一陣風吹來,裴良玉不由得緊了緊衣裳,命人又取了一件斗篷來,親自給齊瑄披在肩上。
「這天變得這樣快,得當心些,莫要受了涼。」
齊瑄反握住她的手道:「我知道的,這兩日你與幾個孩子也注意著些,既不是什麼好天時,就多在屋裡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