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裴良玉心中大駭,難以置信的看向母親,張了張嘴,好半天才說出話來:「我想過許多人,卻未曾想過是穎侯。」
裴夫人拍了拍裴良玉的手:「如今這事,汾陽王府也只與你爹送了信,你爹說要不要告訴太子,端看你想不想了。」
穎侯是福盈福瑜的外家,齊瑄天然的盟友,也是裴氏的對頭。若沒了穎侯,福瑜對上逐漸長成的惠安,只會越來越勢弱。
論理,裴家是該抓住機會,直接將王家打入谷底,但如今齊瑄還只是太子,下手太狠,對裴家可沒多少好處。
再者,裴家拿不準齊瑄會不會想要保下穎侯,自然想讓裴良玉試探一番,才好定下對付穎侯的尺度。
只是於裴良玉而言,這件事本來也沒有第二個選擇。
「娘放心吧,且不說穎侯與三皇子的勾連,單單只看他倒賣軍械,害死數萬北軍一事,在太子那裡,就是過不去的坎。」
對自己女兒的話,裴夫人自然相信,道:「那我便回去同你父親如此說了。」
「請父親等消息就是,」裴良玉當著裴夫人的面,便差人去傳話,請齊瑄得空後,便立刻往長平殿來。
裴夫人見此,不願多留,起身告辭。
裴良玉也沒留她,只差人備了些給親友的禮物,請她一併帶走。
等裴夫人出去許久,裴良玉才揉了揉額角,囑咐方才在殿中伺候的一乾親信:「要變天了,這風卻不能自我長平殿中吹起,爾等可明白?」
第91章
正如裴良玉所料,齊瑄對於其餘事情還能容忍,但對軍械動手,還害死了那麼多北軍之事,齊瑄是半分也容不下的。
只是汾陽王還未進京,他也只能暫且隱而不發,只關注著王家的動向。
朝堂上,皇帝先是為北軍戰敗傷亡慘重一事震怒,又很快因汾陽王新得大勝之事重新尋回了好心情。宮中氣氛為之一松,京城的氛圍卻越發緊繃,連帶著一干紈絝子弟都少於在市井中耀武揚威了。
為了擺脫嫌疑,王家先發制人,串聯了不少勛貴,奏請治汾陽王決策失誤,害死數萬北軍的罪過。
對此,齊瑄沒讓清流與世家摻和半點,只說是邊關大勝,不如讓汾陽王提前進京自辯。
皇帝自然許了。
時已八月中,正是中秋月圓時候。
齊瑄在呈上來的托盤裡挑挑揀揀,好容易選中一朵金絲菊,親自簪在裴良玉髮髻間,又取了螺子黛來為她畫眉。
「玉兒今日可要做遠山眉?」
裴良玉側頭看了看鏡中的自己,才點頭應了,又嘆了一句:「可惜了,今日精心妝扮,怕是沒幾個人有心欣賞。可要是不仔細些,偏又有許多旁的說頭。」
「有你我不就已足夠了?」齊瑄擱下螺子黛,有看了一眼外頭天色,「今日月明如鏡,想來也能照得汾陽王一路坦途。」
汾陽王率先進京,卻接連遭遇了好幾場截殺,只好擇路而行。原本早兩日他便該進京了,卻直至今日,才有他將要進京的信傳來。
八月十五,正是除了過年時人最多的宮宴,他來得這樣巧,很難叫人不說是有意為之了。
兩人對視一眼,還不等再說什麼,就聽見外頭福盈與惠安到了的通稟,便都按捺下來,且先帶著孩子們往宮中去。
福瑜是在半道上到的,身邊還跟著王景程,兩人一到,便想挨到福盈身邊去,卻又在看到和福盈同行的惠安時停下了腳步。
裴良玉略掃了一眼,便沒再理會,只垂下眼瞼理了理衣裳上不存在的褶皺。
宮宴的前半段,歌舞昇平,如從前一般,沒什麼新意。
宴到中途,便有宮人通稟:「汾陽王求見。」
皇帝先是一愣,又很快笑起來:「這老小子,倒是會尋時候,恰趕在今日到了,宣吧。」
裴良玉微微抬頭,恰好瞧見穎侯一脈沉下去的臉色,還有二皇子、三皇子落下的唇角,便借一盞酒遮住微彎的唇角,淺淺抿了一口。
宮宴上,人人錦衣華服,匆匆而入的汾陽王,卻是一身甲冑,身上還帶著未乾的血跡。他顯見是有些日子沒有好好梳洗過了,鬢髮帶霜,鬍子胡亂支棱著,臉上滿是憔悴。
「王爺!」汾陽王妃適時驚呼出聲,看著汾陽王滿眼心疼,也將在場眾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來。
「這是怎麼了,」皇帝倏地起身,親自走下御案,要扶起汾陽王,卻看到了他身上斑駁的傷,立刻沉下臉,「是誰?」
汾陽王看了一眼穎侯,從懷裡掏出一份奏摺,雙手呈上。
「臣要狀告穎侯,倒賣軍械,換以劣質武器給北軍,害死北軍數萬人,」汾陽王長拜在地,「求皇上為枉死的數萬將士做主!」
「一派胡言!」穎侯立刻出列,跪在皇帝面前,「分明是汾陽王貽誤戰機,導致戰敗,這事朝中已論過多次,求皇上明察!」
汾陽王看著穎侯,目眥欲裂,卻只嗤笑道:「皇上許本王入京自辯,本王本早兩日就該進京,卻一路上遭遇許多次截殺,其中還有穎侯府中親衛。穎侯要如何解釋?」
穎侯面色不變,「本侯從不曾派出什麼親衛,王爺怕不是認錯了,想要栽贓於我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裴夫人拍了拍裴良玉的手:「如今這事,汾陽王府也只與你爹送了信,你爹說要不要告訴太子,端看你想不想了。」
穎侯是福盈福瑜的外家,齊瑄天然的盟友,也是裴氏的對頭。若沒了穎侯,福瑜對上逐漸長成的惠安,只會越來越勢弱。
論理,裴家是該抓住機會,直接將王家打入谷底,但如今齊瑄還只是太子,下手太狠,對裴家可沒多少好處。
再者,裴家拿不準齊瑄會不會想要保下穎侯,自然想讓裴良玉試探一番,才好定下對付穎侯的尺度。
只是於裴良玉而言,這件事本來也沒有第二個選擇。
「娘放心吧,且不說穎侯與三皇子的勾連,單單只看他倒賣軍械,害死數萬北軍一事,在太子那裡,就是過不去的坎。」
對自己女兒的話,裴夫人自然相信,道:「那我便回去同你父親如此說了。」
「請父親等消息就是,」裴良玉當著裴夫人的面,便差人去傳話,請齊瑄得空後,便立刻往長平殿來。
裴夫人見此,不願多留,起身告辭。
裴良玉也沒留她,只差人備了些給親友的禮物,請她一併帶走。
等裴夫人出去許久,裴良玉才揉了揉額角,囑咐方才在殿中伺候的一乾親信:「要變天了,這風卻不能自我長平殿中吹起,爾等可明白?」
第91章
正如裴良玉所料,齊瑄對於其餘事情還能容忍,但對軍械動手,還害死了那麼多北軍之事,齊瑄是半分也容不下的。
只是汾陽王還未進京,他也只能暫且隱而不發,只關注著王家的動向。
朝堂上,皇帝先是為北軍戰敗傷亡慘重一事震怒,又很快因汾陽王新得大勝之事重新尋回了好心情。宮中氣氛為之一松,京城的氛圍卻越發緊繃,連帶著一干紈絝子弟都少於在市井中耀武揚威了。
為了擺脫嫌疑,王家先發制人,串聯了不少勛貴,奏請治汾陽王決策失誤,害死數萬北軍的罪過。
對此,齊瑄沒讓清流與世家摻和半點,只說是邊關大勝,不如讓汾陽王提前進京自辯。
皇帝自然許了。
時已八月中,正是中秋月圓時候。
齊瑄在呈上來的托盤裡挑挑揀揀,好容易選中一朵金絲菊,親自簪在裴良玉髮髻間,又取了螺子黛來為她畫眉。
「玉兒今日可要做遠山眉?」
裴良玉側頭看了看鏡中的自己,才點頭應了,又嘆了一句:「可惜了,今日精心妝扮,怕是沒幾個人有心欣賞。可要是不仔細些,偏又有許多旁的說頭。」
「有你我不就已足夠了?」齊瑄擱下螺子黛,有看了一眼外頭天色,「今日月明如鏡,想來也能照得汾陽王一路坦途。」
汾陽王率先進京,卻接連遭遇了好幾場截殺,只好擇路而行。原本早兩日他便該進京了,卻直至今日,才有他將要進京的信傳來。
八月十五,正是除了過年時人最多的宮宴,他來得這樣巧,很難叫人不說是有意為之了。
兩人對視一眼,還不等再說什麼,就聽見外頭福盈與惠安到了的通稟,便都按捺下來,且先帶著孩子們往宮中去。
福瑜是在半道上到的,身邊還跟著王景程,兩人一到,便想挨到福盈身邊去,卻又在看到和福盈同行的惠安時停下了腳步。
裴良玉略掃了一眼,便沒再理會,只垂下眼瞼理了理衣裳上不存在的褶皺。
宮宴的前半段,歌舞昇平,如從前一般,沒什麼新意。
宴到中途,便有宮人通稟:「汾陽王求見。」
皇帝先是一愣,又很快笑起來:「這老小子,倒是會尋時候,恰趕在今日到了,宣吧。」
裴良玉微微抬頭,恰好瞧見穎侯一脈沉下去的臉色,還有二皇子、三皇子落下的唇角,便借一盞酒遮住微彎的唇角,淺淺抿了一口。
宮宴上,人人錦衣華服,匆匆而入的汾陽王,卻是一身甲冑,身上還帶著未乾的血跡。他顯見是有些日子沒有好好梳洗過了,鬢髮帶霜,鬍子胡亂支棱著,臉上滿是憔悴。
「王爺!」汾陽王妃適時驚呼出聲,看著汾陽王滿眼心疼,也將在場眾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來。
「這是怎麼了,」皇帝倏地起身,親自走下御案,要扶起汾陽王,卻看到了他身上斑駁的傷,立刻沉下臉,「是誰?」
汾陽王看了一眼穎侯,從懷裡掏出一份奏摺,雙手呈上。
「臣要狀告穎侯,倒賣軍械,換以劣質武器給北軍,害死北軍數萬人,」汾陽王長拜在地,「求皇上為枉死的數萬將士做主!」
「一派胡言!」穎侯立刻出列,跪在皇帝面前,「分明是汾陽王貽誤戰機,導致戰敗,這事朝中已論過多次,求皇上明察!」
汾陽王看著穎侯,目眥欲裂,卻只嗤笑道:「皇上許本王入京自辯,本王本早兩日就該進京,卻一路上遭遇許多次截殺,其中還有穎侯府中親衛。穎侯要如何解釋?」
穎侯面色不變,「本侯從不曾派出什麼親衛,王爺怕不是認錯了,想要栽贓於我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