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頁
素娥原本只是一個私身宮女,這樣的出身真的很低了。一般私身宮女得寵,哪怕是想像,也很難想到能做到正二品的嬪,更不說『妃』了。不過總有一些人是例外,凡是寵冠一時的寵妃,都在此列。
這些人的晉升速度、受寵程度都會突破常規,如果放在這個群體內比較,素娥的種種又顯得不那麼突出了。
問題是素娥給人的感覺太『穩』、太低調了,相比起尋常寵妃的得意、存在感,她更無聲無息一些。在她還沒起來時,會讓人覺得這是安分。可當她都處在現在的位置了,仔細想想反而本能覺得更危險一些。
「更不必說,高順儀膝下還有六皇子,那樣得官家喜愛...不過聖人還是不好和官家擰巴,這反倒更叫那起子人漁翁得利了。」
在大燕後宮裡頭,有兒子已經是大殺器了。而要是本身得寵、位分高,再加有個受皇帝喜歡的兒子,那更是絕殺tຊ!
當初素娥生下郭璽,雖然大家也會將『郭璽』這個因素考慮在內,但參考此時皇室男丁的夭折率,大家都是極大低估這個因素的,因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沒了。不過,如今隨著郭璽一日大過一日,而且始終健健康康,大家也不得不慎重考量這一點了。
「要奴婢來說,聖人倒不如...借刀殺人...」說到這裡時,鄭姑姑更壓低了聲音。左右看了看,見皆是近身伺候的侍女,這才接著道:「聖人尚且如此忌憚高順儀,賢妃又如何呢?賢妃娘娘過去之所以能穩坐釣魚台,不外乎是位分高,又有二皇子在。」
「如今瞧著,有六皇子在,二皇子真就顯不出來了。也就是二皇子年長,見得就要成年,這幾年間就要選皇子妃。而六皇子還小,大家還懸著心,想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了。若真比較起官家的偏愛,二皇子和其他皇子加在一起,都比不得六皇子一指頭!」
郭家男丁難得,長成的男丁更難得!所以不存在哪個皇子不受重視,只是受重視與受重視亦有不同。究竟是重視『皇子』,還是具體到某個皇子本身,以及這重視之情純是為了子嗣綿延,還是更多是舐犢天性,那是完全不同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郭敞對郭璽的喜愛真是不講道理!和民間尋常父子沒什麼不同,還得是獨苗一根的那種,真的就特別溺愛...前幾日郭敞還特意將郭璽抱出來給朝中相公們看,說是想給郭璽挑老師了。孩子太聰明,可不能耽誤了......
就算皇家的孩子啟蒙早,也沒早到這份上啊!就算是虛歲,郭璽也離著四歲還有半年多呢!啟蒙一般是四五歲到六七歲間,但這也就是在後宮隨著女官學點兒最基礎的,和後世的家庭啟蒙差不多,連幼兒園都不算。
正經進學啟蒙,就是有夫子教的那種,且到那之後呢!
眼下還沒影子的事兒(考慮到夭折率,這『影子』就離得更遠了),郭敞卻那樣興致勃勃,充滿一個父親的期待與自豪...這是一個細節,但就是這種細節才更能看出根底來。
鄭姑姑還道:「隨著二皇子一日日長大,賢妃心裡怕也是不安穩的。二皇子是長子,可『長子』哪裡抵得過官家的心意?」
「再就是賢妃娘娘的位份,高順儀也不低了!若是這次再封妃,她們就平起平坐,更無優勢了。這些年賢妃娘娘在宮裡地位超然,也不見得是她沉著穩重、心性不凡,說不得是其他人無用,挑戰不到。」
要麼有子的位分低,要麼盛寵的無子...總之後宮風起雲湧,卻沒有誕生實際能威脅到馮賢妃特殊地位的妃子。
原來張皇后一心和郭敞硬抗,固然有對潛在危險的本能抵抗,但其實也是一種失望,一種破罐子破摔——她對郭敞是有真感情的!這當然不能說是純粹的愛情,其中混在了太多其他的東西,但不可否認,她確實愛著郭敞。
而後宮之中有真感情,就總會有那麼一個情緒化的瞬間,除非是真的能忍。而從張皇后的性格來說,她顯然不是個能忍的,這一點從她時不時會和郭敞爭執那些寵妃之事就知道了。
這個時候,張皇后聽到鄭姑姑提到『借刀殺人』,借馮賢妃去針對素娥。卻是一時換了個視角,覺得這事情有別的解法,倒也不用一定破罐子破摔。
便跟著道:「這個主意倒不錯,本宮也不信賢妃真能不介懷高氏上去與她平起平坐。她那『穩重』多也是裝出來的,不過是在官家面前表演——闔宮上下誰似她,身居高位,又有官家的長子傍身,她自然好裝得穩當了。」
「現在可不一樣了......」
「只不過,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須得好好籌劃才行。」
這也是應有之義,不然難道直接去知會馮賢妃,告訴她素娥要被封妃了,你有什麼想法,最好快點兒對付她麼?又或者,就靜靜地等著,賭馮賢妃一定會出手麼?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眼下有了一個好方向,剩下就是完善具體計劃了。而對於這宮裡的人來說,後者也算是做熟了。只不過鄭姑姑瞧著張皇后神情放鬆了些,心裡卻嘆了口氣——她勸張皇后時都是真心的,沒有半分敷衍的意思,可這個計策卻是一個看起來很美好,實際卻經不起細推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些人的晉升速度、受寵程度都會突破常規,如果放在這個群體內比較,素娥的種種又顯得不那麼突出了。
問題是素娥給人的感覺太『穩』、太低調了,相比起尋常寵妃的得意、存在感,她更無聲無息一些。在她還沒起來時,會讓人覺得這是安分。可當她都處在現在的位置了,仔細想想反而本能覺得更危險一些。
「更不必說,高順儀膝下還有六皇子,那樣得官家喜愛...不過聖人還是不好和官家擰巴,這反倒更叫那起子人漁翁得利了。」
在大燕後宮裡頭,有兒子已經是大殺器了。而要是本身得寵、位分高,再加有個受皇帝喜歡的兒子,那更是絕殺tຊ!
當初素娥生下郭璽,雖然大家也會將『郭璽』這個因素考慮在內,但參考此時皇室男丁的夭折率,大家都是極大低估這個因素的,因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沒了。不過,如今隨著郭璽一日大過一日,而且始終健健康康,大家也不得不慎重考量這一點了。
「要奴婢來說,聖人倒不如...借刀殺人...」說到這裡時,鄭姑姑更壓低了聲音。左右看了看,見皆是近身伺候的侍女,這才接著道:「聖人尚且如此忌憚高順儀,賢妃又如何呢?賢妃娘娘過去之所以能穩坐釣魚台,不外乎是位分高,又有二皇子在。」
「如今瞧著,有六皇子在,二皇子真就顯不出來了。也就是二皇子年長,見得就要成年,這幾年間就要選皇子妃。而六皇子還小,大家還懸著心,想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了。若真比較起官家的偏愛,二皇子和其他皇子加在一起,都比不得六皇子一指頭!」
郭家男丁難得,長成的男丁更難得!所以不存在哪個皇子不受重視,只是受重視與受重視亦有不同。究竟是重視『皇子』,還是具體到某個皇子本身,以及這重視之情純是為了子嗣綿延,還是更多是舐犢天性,那是完全不同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郭敞對郭璽的喜愛真是不講道理!和民間尋常父子沒什麼不同,還得是獨苗一根的那種,真的就特別溺愛...前幾日郭敞還特意將郭璽抱出來給朝中相公們看,說是想給郭璽挑老師了。孩子太聰明,可不能耽誤了......
就算皇家的孩子啟蒙早,也沒早到這份上啊!就算是虛歲,郭璽也離著四歲還有半年多呢!啟蒙一般是四五歲到六七歲間,但這也就是在後宮隨著女官學點兒最基礎的,和後世的家庭啟蒙差不多,連幼兒園都不算。
正經進學啟蒙,就是有夫子教的那種,且到那之後呢!
眼下還沒影子的事兒(考慮到夭折率,這『影子』就離得更遠了),郭敞卻那樣興致勃勃,充滿一個父親的期待與自豪...這是一個細節,但就是這種細節才更能看出根底來。
鄭姑姑還道:「隨著二皇子一日日長大,賢妃心裡怕也是不安穩的。二皇子是長子,可『長子』哪裡抵得過官家的心意?」
「再就是賢妃娘娘的位份,高順儀也不低了!若是這次再封妃,她們就平起平坐,更無優勢了。這些年賢妃娘娘在宮裡地位超然,也不見得是她沉著穩重、心性不凡,說不得是其他人無用,挑戰不到。」
要麼有子的位分低,要麼盛寵的無子...總之後宮風起雲湧,卻沒有誕生實際能威脅到馮賢妃特殊地位的妃子。
原來張皇后一心和郭敞硬抗,固然有對潛在危險的本能抵抗,但其實也是一種失望,一種破罐子破摔——她對郭敞是有真感情的!這當然不能說是純粹的愛情,其中混在了太多其他的東西,但不可否認,她確實愛著郭敞。
而後宮之中有真感情,就總會有那麼一個情緒化的瞬間,除非是真的能忍。而從張皇后的性格來說,她顯然不是個能忍的,這一點從她時不時會和郭敞爭執那些寵妃之事就知道了。
這個時候,張皇后聽到鄭姑姑提到『借刀殺人』,借馮賢妃去針對素娥。卻是一時換了個視角,覺得這事情有別的解法,倒也不用一定破罐子破摔。
便跟著道:「這個主意倒不錯,本宮也不信賢妃真能不介懷高氏上去與她平起平坐。她那『穩重』多也是裝出來的,不過是在官家面前表演——闔宮上下誰似她,身居高位,又有官家的長子傍身,她自然好裝得穩當了。」
「現在可不一樣了......」
「只不過,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須得好好籌劃才行。」
這也是應有之義,不然難道直接去知會馮賢妃,告訴她素娥要被封妃了,你有什麼想法,最好快點兒對付她麼?又或者,就靜靜地等著,賭馮賢妃一定會出手麼?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眼下有了一個好方向,剩下就是完善具體計劃了。而對於這宮裡的人來說,後者也算是做熟了。只不過鄭姑姑瞧著張皇后神情放鬆了些,心裡卻嘆了口氣——她勸張皇后時都是真心的,沒有半分敷衍的意思,可這個計策卻是一個看起來很美好,實際卻經不起細推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