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怎麼不能說謝?於公,這讓不少百姓得利,甚至活命不說。只說『私』,你這樣細心,瞧見朕為百姓過冬之事煩難,就想著要替朕分憂...關乎私情,謝也是應該的。」
雖然素娥經常為自己分憂,但郭敞分明感覺到這次的『分憂』和過往不太一樣。非要說的話,就是更用心了吧——過去素娥為郭敞分憂之時,郭敞其實也沒感覺她不用心。只不過和其他后妃差不多,沒有出挑來。
然而,大概是前次與素娥『攤牌』過了,兩人在『傷了一次感情』後,反而對彼此有了全新認知。素娥對郭敞還差一些,最多就是覺得郭敞比自己想的戀愛腦一些,身為一個皇帝,居然會想要真愛。不過這也沒什麼,這本是人之常情。
再者,皇帝戀愛腦大抵也不耽誤其該薄情寡性的時候薄情寡性。
郭敞對素娥的新認知卻是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他過去認為素娥非常特別,和後宮許多人不同。現在則認為她更特別,別說是後宮了,全天下女子恐怕也找不出幾個她這樣的!在郭敞眼里,素娥是天底下最容易心軟,同時又最絕情的,矛盾到了極點。
她看不得人受苦,哪怕對方只是一個卑賤的奴婢,將自己身邊每一個人都平等看待。但對自己,對自己這個皇帝,卻未將他的愛慕當回事。不是不相信那是真的,而是明知道那是真的後,依舊可以不給與回報。
他想要的不多,但她就連這一點兒也不肯給。
而這次,素娥為他分憂卻是更多用心,不像是『做該做的』而已。這讓郭敞心裡有些感動的同時,又對未來有了更多希冀,或許總有一天......
素娥大致能猜到一點兒郭敞的想法,但就是因為猜到了,心裡才更多嘆息。
這次獻上藕煤給郭敞分憂,她用心了嗎?是用了心的,比別次不同。但之所以這樣用心,本質上是因為郭敞要的『真愛』她給不出,某種意義上她是愧疚的,所以想要給他別的東西找補。回報他,好叫自己心裡好受一些,至少沒有欠人情債的沉重。
是的,素娥不會因為沒法回報郭敞的真情就覺得對不起他,且不說他是皇帝,隨時可以拋棄她,對這樣一個人再是如何『封心絕愛』也不必心虛。就算對方不是皇帝,和她是關係平等的男女,也沒有他愛她,她就一定得愛他的道理。
愛是一個人的事,相愛才是兩個人的事。
不過『欠人情』的感覺還是有的,無論男女,對一個自己一直喜歡自己的人都很容易產生類似的感覺,因為確定自己絕對無法回應對方——當然,前提是這個愛慕著通過正常的方式表達愛慕。素娥和郭敞的情況其實不算正常,但放在封建社會的皇宮裡,好像又沒什麼不對的。
素娥原來是抱著類似『還人情』的想法的,但郭敞這般樣子,只讓素娥覺得欠的人情更多......
心裡深深嘆了口氣,素娥也沒法說什麼,此事也就這樣了。之後再有人和素娥提起藕煤的事,已是元宵節前後了。這一日郭敞領著後宮並皇親國戚、朝堂肱骨上了宣德門上城樓,與民同樂觀燈山。
素娥一面看著樓下景觀,一面和陸美人、蘇妙真坐在一處說話。妃嬪難得有看宮外光景的時候,哪怕清高如蘇妙真,此時也對樓下人群、景物目不轉睛。
素娥是見識過後世的城市夜景、燈火闌珊,但古代的夜景或許在『光亮』『色彩』上多有不如,不過正是因為少見,反而沒有後世的『濫用』。配合著古裝的人群,含蓄優美,哪怕吵吵嚷嚷,也沒有浮躁喧囂之感。
所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隨著夜色落下,月上柳梢頭,街面上是一刻比一刻熱鬧。大燕的元宵節本來就堪稱最重要的節日,比元日、除夕這一對年頭年尾還要更有存在感。
當月亮升起來,燈火也就點亮了——元宵節的歡樂氛圍,人群涌動算一半功勞,另外一半卻得算在這盛大燈火里。所謂『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不動聲色而極寫富貴,現代人都沉醉於霓虹閃爍間的目眩神迷,更不要說缺乏夜間照明的古人了。
這燈火在古代何其可貴!而有了這樣的認知後,又仿佛街上燈火更添美好。
大燕本就有不行宵禁的傳統,凡繁華處必有夜市,到了元宵燈會時更不要說了,處處都極盡繁華。而在這之中,又數內城御街最為熱鬧,寬闊的大街兩側全是做買賣的、作場表演的、駐足瞧看的、密密麻麻的燈架......
種種熱鬧,數也數不盡!而且隨著越往御街盡頭宣德門前,這種熱鬧越發收不住!
「饒雜碎湯,饒雜碎湯,買得熟羊肉饒雜碎湯哩!」「查梨條賣也!查梨條賣也!」「十色糖、糖糜乳糕澆、香糖果子、西川乳糖、獅子糖,百色糖果皆有哩!」「羊家好羹,羊家好羹,三脆羹、金絲肚羹、百味羹、鵪鶉羹賣也!」「桂花香餡兒裹著胡桃哩,好香甜元宵!」
「俺本是窮鄉漢兒,沒甚麼堪夸伎藝!又不會雜技戲,好上繩踩蹺;又沒有好口齒,好說話唱曲。不過是趕著今日熱鬧,唱一個村朴朴《太平歌》兒,又說些鄉里新近稀奇事,兼叫賣村里自家果子,好回鄉生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雖然素娥經常為自己分憂,但郭敞分明感覺到這次的『分憂』和過往不太一樣。非要說的話,就是更用心了吧——過去素娥為郭敞分憂之時,郭敞其實也沒感覺她不用心。只不過和其他后妃差不多,沒有出挑來。
然而,大概是前次與素娥『攤牌』過了,兩人在『傷了一次感情』後,反而對彼此有了全新認知。素娥對郭敞還差一些,最多就是覺得郭敞比自己想的戀愛腦一些,身為一個皇帝,居然會想要真愛。不過這也沒什麼,這本是人之常情。
再者,皇帝戀愛腦大抵也不耽誤其該薄情寡性的時候薄情寡性。
郭敞對素娥的新認知卻是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他過去認為素娥非常特別,和後宮許多人不同。現在則認為她更特別,別說是後宮了,全天下女子恐怕也找不出幾個她這樣的!在郭敞眼里,素娥是天底下最容易心軟,同時又最絕情的,矛盾到了極點。
她看不得人受苦,哪怕對方只是一個卑賤的奴婢,將自己身邊每一個人都平等看待。但對自己,對自己這個皇帝,卻未將他的愛慕當回事。不是不相信那是真的,而是明知道那是真的後,依舊可以不給與回報。
他想要的不多,但她就連這一點兒也不肯給。
而這次,素娥為他分憂卻是更多用心,不像是『做該做的』而已。這讓郭敞心裡有些感動的同時,又對未來有了更多希冀,或許總有一天......
素娥大致能猜到一點兒郭敞的想法,但就是因為猜到了,心裡才更多嘆息。
這次獻上藕煤給郭敞分憂,她用心了嗎?是用了心的,比別次不同。但之所以這樣用心,本質上是因為郭敞要的『真愛』她給不出,某種意義上她是愧疚的,所以想要給他別的東西找補。回報他,好叫自己心裡好受一些,至少沒有欠人情債的沉重。
是的,素娥不會因為沒法回報郭敞的真情就覺得對不起他,且不說他是皇帝,隨時可以拋棄她,對這樣一個人再是如何『封心絕愛』也不必心虛。就算對方不是皇帝,和她是關係平等的男女,也沒有他愛她,她就一定得愛他的道理。
愛是一個人的事,相愛才是兩個人的事。
不過『欠人情』的感覺還是有的,無論男女,對一個自己一直喜歡自己的人都很容易產生類似的感覺,因為確定自己絕對無法回應對方——當然,前提是這個愛慕著通過正常的方式表達愛慕。素娥和郭敞的情況其實不算正常,但放在封建社會的皇宮裡,好像又沒什麼不對的。
素娥原來是抱著類似『還人情』的想法的,但郭敞這般樣子,只讓素娥覺得欠的人情更多......
心裡深深嘆了口氣,素娥也沒法說什麼,此事也就這樣了。之後再有人和素娥提起藕煤的事,已是元宵節前後了。這一日郭敞領著後宮並皇親國戚、朝堂肱骨上了宣德門上城樓,與民同樂觀燈山。
素娥一面看著樓下景觀,一面和陸美人、蘇妙真坐在一處說話。妃嬪難得有看宮外光景的時候,哪怕清高如蘇妙真,此時也對樓下人群、景物目不轉睛。
素娥是見識過後世的城市夜景、燈火闌珊,但古代的夜景或許在『光亮』『色彩』上多有不如,不過正是因為少見,反而沒有後世的『濫用』。配合著古裝的人群,含蓄優美,哪怕吵吵嚷嚷,也沒有浮躁喧囂之感。
所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隨著夜色落下,月上柳梢頭,街面上是一刻比一刻熱鬧。大燕的元宵節本來就堪稱最重要的節日,比元日、除夕這一對年頭年尾還要更有存在感。
當月亮升起來,燈火也就點亮了——元宵節的歡樂氛圍,人群涌動算一半功勞,另外一半卻得算在這盛大燈火里。所謂『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不動聲色而極寫富貴,現代人都沉醉於霓虹閃爍間的目眩神迷,更不要說缺乏夜間照明的古人了。
這燈火在古代何其可貴!而有了這樣的認知後,又仿佛街上燈火更添美好。
大燕本就有不行宵禁的傳統,凡繁華處必有夜市,到了元宵燈會時更不要說了,處處都極盡繁華。而在這之中,又數內城御街最為熱鬧,寬闊的大街兩側全是做買賣的、作場表演的、駐足瞧看的、密密麻麻的燈架......
種種熱鬧,數也數不盡!而且隨著越往御街盡頭宣德門前,這種熱鬧越發收不住!
「饒雜碎湯,饒雜碎湯,買得熟羊肉饒雜碎湯哩!」「查梨條賣也!查梨條賣也!」「十色糖、糖糜乳糕澆、香糖果子、西川乳糖、獅子糖,百色糖果皆有哩!」「羊家好羹,羊家好羹,三脆羹、金絲肚羹、百味羹、鵪鶉羹賣也!」「桂花香餡兒裹著胡桃哩,好香甜元宵!」
「俺本是窮鄉漢兒,沒甚麼堪夸伎藝!又不會雜技戲,好上繩踩蹺;又沒有好口齒,好說話唱曲。不過是趕著今日熱鬧,唱一個村朴朴《太平歌》兒,又說些鄉里新近稀奇事,兼叫賣村里自家果子,好回鄉生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