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慧香搖搖頭,二人沒有說話,臉上卻都不免升起愁苦之色。

  林如海緩緩的走到一把交椅上坐下,良久良久沒吭聲,似乎在想著什麼。突然,他站起來,說要接黛玉回府。這裡說的回府自然是回林府,他們自己的家。說話間他兩行清淚不自覺的流下,顯然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他允許黛玉在吳王府養傷不過是權宜之計,恐來回移動不利於女兒傷口的癒合。如今,眼看女兒醒轉無望,他絕望的已喪失理智,只想著要帶女兒回家。如果女兒命該如此,也該殤在自己家裡。

  他想到這裡,便固執的要行動。林錚拼命阻攔,發出的動靜驚動裡面,林憶昔只好出來勸。

  “大人,您是真心疼女兒嗎?!”她厲聲問。林如海如今的狀態不必往日,一味聞言細語的勸根本沒用,若是有用,林錚也不會拿他沒辦法了。所以,只能下猛藥。

  林如海愣了愣。一是她的聲音過於冷厲,透出一國之母的威嚴,令他有些意外;二則,他沒想到林憶昔會突然問出這麼一句,這還用問嗎,他林如海不心疼女兒在這裡是做什麼?

  不等林如海答言,林憶昔又道:“您這樣是真的心疼女兒嗎?”

  她靠近林如海,盯著他看。被她這麼一問,林如海先是憤怒之中夾雜著意外,接著仔細一想,自己是過於衝動。也是關心則亂,大大的有失方寸。被她帶著審視的目光盯著,一瞬間他竟有些不知所措,比他初中談話面聖的時候還有些緊張,未免眼神有些躲閃。

  林憶昔乘勝追擊:“天還沒黑透,黛玉妹妹未必便醒不過來。何況,御醫的話就一定正確嗎?若是如此,為何先前那麼多御醫都沒看出黛玉妹妹中毒之事?便是黛玉妹妹真的在天黑之前醒不過來又如何,我不會讓她有事——”

  正說著,一個丫頭喊著“林姑娘醒了林姑娘醒了”跑出來。

  幾人哪裡還顧得上說什麼,匆匆進去瞧。

  黛玉雖然虛弱,卻睜開了眼,柔弱的沖大家笑了笑,說自己渴了要水喝。這是幾天來她第一次要水,眾人都十分高興,知道渴知道餓便好。林憶昔用小湯匙餵了幾口,不敢為她太多,怕不受用。她的精神還不是很好,用了水便又睡下。至亥時三刻醒轉,瞧著精神好了些,吃了藥又小半碗熬的稠稠的小米粥,坐著說了一會子話。

  眾人見確實比先前好上許多,才算徹底放心。

  眼見登基大典的日子便要到了。林憶昔在照顧黛玉之餘,也抽出時間打點行裝,預備登基大典之前舉家搬往皇宮。每天事務不斷,林憶昔幾乎忙的腳不沾地,往往晚上歇下來坐在床上的時候腿腳都是酸疼的,偏偏徒祺宇也忙,不能分擔,只好每日吩咐下人盯著林憶昔,不讓她過於勞累,但收效甚微。

  這日,剛回到自己房裡,便聽到兒子的哭聲,奶娘抱進來說小世子哭了好一會兒了,餵奶也不吃,怕是想娘娘了。

  林憶昔將兒子接到懷裡,抱著哄一會兒,小子不哭了,抓著她的手指咯咯笑。奶娘、丫鬟們都笑道:“果是想娘娘了。”小孩子純真的笑容能治癒一切,這話一點沒錯,林憶昔心情大好,命奶娘、丫鬟們都退下,自己抱著兒子逗弄。

  徒祺宇從皇宮裡回來,見自家娘子和兒子坐在床上咿咿呀呀的對話,心情大好,只覺得一股暖暖的東西淌過心間,全身都是暖洋洋的。他走過去,也逗弄一會兒子,看著林憶昔,心疼的道:“你累了一天,怎麼不好生歇歇?又抱著他!不如放他在床上罷,我給你揉揉肩膀。”

  林憶昔還沒有跟兒子親近夠,不肯放放手。徒祺宇就知道會這樣,自從有了這小子,娘子在他身上的心至少分了一半出去。有時候對這小東西的關注,都超過自己了。每每想到這他都恨不能在那小子的屁股上狠狠打一頓,但看到那小小的肉呼呼的一團,卻怎麼也不捨得,這便是父親親情吧,他想。

  不肯承認自己吃兒子的醋了。徒祺宇一把攬過林憶昔,微微用力,讓她歪靠在自己身上。靠近耳邊,貪婪的欣賞著那圓潤而富有光澤的耳珠。片刻後,不由張口含住,含糊的哈著熱氣,“娘子不是喜歡女兒麼,咱們再生個女兒如何,嗯?”

  林憶昔忙推他:“別,球球在呢。啊……”

  衣服已經被掀開了。

  因為即將入睡,她早梳洗過換了一身薄薄的寢衣,一下子被扒開,便露出貼身的褻衣。褻衣的布料不消說,自然是很少,大片風光便露了出來。偏偏被他這麼一摸,林憶昔也有些感覺,但是當著兒子的面兒,她仍是竭力推拒。

  徒祺宇把她的推拒當成欲拒還迎,伸手將兒子放在床角落不礙事的地方,用脫下來的寢衣蓋住他的眼睛。小傢伙還以為爹娘跟他玩呢,咿咿呀呀的手舞足蹈。

  事後,林憶昔發了一番脾氣,將沒臉沒皮的某人趕到書房去睡。某人還覺得很委屈。明明娘子也十分享受,甚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投入,勾引的他大戰好幾個回合仍不知足,怎麼穿上衣裳就不認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  親愛的們,快完結了呢

  ☆、第 89 章

  林憶昔在登基大典的前一日搬進了皇宮。

  翌日一早, 天還沒亮, 便起身更衣。典禮的服飾十分繁縟,里里外外足足有十幾層,而且不止一套,何時何地穿何種服飾, 均有常例可循。林憶昔和徒祺宇洗漱完畢,便由宮人們伺候著穿戴好。

  整個大典的流程亦是十分繁瑣。天還沒亮,徒祺宇便要焚香沐浴, 祭祀天、地, 祭拜太廟,祭拜社稷。然後便是至正陽殿敲第一通鼓,百官在午門前排班, 新帝駕臨, 接受百官朝賀。接著便是第二通鼓, 皇帝進正殿,百官循序漸入,再次朝賀。第三通鼓, 方開始奏樂,皇帝穿袞冕服升御座, 禮部長官引百官行三叩九拜大禮, 山呼萬歲。

  你以為到這裡便結束了?

  不, 這才是開始。

  接下來又是各種典禮,各種祭祀朝賀,要一直折騰到下半晌。

  這還不算結束。接下來開始冊封皇后, 封賞宗室,任命文武百官,頒布繼位詔書,還要大宴群臣、大赦天下,舉國歡慶。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的登基,也代表著新的時代的到來。內閣由原來的七人增加至九人,新進閣人員有徒靖、林致遠、林如海。徒靖還封了左右武衛大將軍,掌京城兵馬。林致遠任吏部尚書,林如海任戶部尚書,原吳王府長史周忠任吏部侍郎,協助林致遠選拔官員。周忠為人謹慎,頗有才幹,且對徒祺宇忠心耿耿。他一雙慧眼極能識人,早在吳王府的時候便替徒祺宇網絡了不少人才,在吏部供職,最合適不過了。

  另外,林鈺、林錚等也都擔任了重要職位。

  林黛玉由於保護皇后有功,受封襄陽縣主。

  內閣及六部的官員平均年齡比原來年輕了不少。年輕的皇帝將帶著他年輕的大臣銳力進取、給百姓帶來安定富足的生活。

  當然,這是後話。

  一番折騰下來,林憶昔骨頭像要散架。好容易一切結束,能好好坐下來歇歇,下人們都退下了,林憶昔很沒有形象的趴在床上。徒祺宇好笑的走過去,挨著她坐下,她便挪過去,將頭放在他腿上,很委屈的說:“頭好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