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其實和父親哭訴也沒用,男人只能出面管大事,張家寵妾不滅妻,愛庶子但沒苛待嫡子,一切都能用規矩圓回來。最後總會歸到嫡母孟氏手裡溝通的。
傅氏打落牙齒和血吞,苦苦煎熬已數年。
衛詡只靜靜旁觀,他也沒有其他事做,那一點點興趣還未消失,他就繼續安靜看著。
但很快他發現,他的母親和姐姐並沒忘記他。
青姨娘在相國寺給他燃了一盞長明燈,從四歲開始,即使被孟氏打壓得捉襟見肘的年月,她都從不吝嗇於多多添置香油。
日常跪經,祈禱他的平安。
傅氏也是。
二月初六,傅氏特地回的娘家,衛詡這才知道,原來今天是他的生辰。
桌子上放了三套碗筷,青姨娘親自下廚,每樣菜都往空座位置添一些,又盛了一碗湯,二人道:“瑞哥今兒又長一歲了。”
衛詡突然想起來,他的乳名就是瑞兒。
青姨娘和傅氏努力笑著,目泛淚光,後又忍不住失聲痛哭。這簡單的生日宴,再次和著淚吞了下來。
平海侯府是沒有庶長子的,二人屏退下仆,不敢聲張,抱頭痛哭後,母女相扶進了內間抹臉上妝。
衛詡第一次現身,不過他沒出現在青姨娘母女面前,他無聲在外間立了片刻,靜靜注視了那二個盛滿湯菜的青瓷小碗。
許久,他端起小湯碗,啜了一口。
冷冷的,有點咸。
摸了摸心臟位置,忽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只他不懂。
衛詡的血本來是冷的,慢慢的,似乎有了一點點溫度,他思維活躍了一些,蒼白的日子好像也有了點滋味,這種變化他有感覺,不過還是不懂。
不過不懂歸不懂,他卻繼續待著,一半時間待在平海侯府,一半時間待在威遠伯府。
後來,他殺了張世子的那表妹愛妾。
這表妹懷孕安分幾月,誰知小產了,她索性栽在傅氏頭上,傅氏好大一場冤屈,雖有娘家撐腰,但夫妻終究不歡而散,她人後痛泣。
衛詡其人,自己生死都不在意,更何況一個外人?他想殺就殺了。不過動手前他想了想,給製造了意外,並造成一個表妹回娘家卻私會情郎的場景。
張世子大受打擊,傅氏也是個機靈的,趁虛而入,百般撫慰,又盡心照顧表妹遺下的孩子,說,這好歹是夫君血脈。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傅氏的日子終於開始順心了,張世子終於發現了她的好,夫妻漸漸融洽,次年還再度有孕,誕下一子。
傅氏幸福生活開始,後威遠伯病逝,張世子承爵,她生的嫡長子受封為世子。
閨女外孫地位大漲,青姨娘的日子也跟著好過了起來,僕役恭敬有禮了許多,孟氏一貫賢名,也不好加大打壓力度。
衛詡覺得很舒坦,難得心情不錯。
他又留了三個月,就回去了。
之後,他每年悄悄來一次,從不露面,就這麼無聲在暗處看著。
他不恨傅家,確切點說應是無感,不喜不怒,不恨不悲,唯一讓他有情緒波動的,只青姨娘,傅氏及她的兒女。
嗯,沒錯,傅氏又生了一個小女兒了。
此時衛詡覺得,其實小孩子也不算惹人厭煩,當然,如果不哭鬧的話那就更好了。
他留的時間有時長點,兩三個月,有時短點,一兩個月,不過他從未打算現身相認。
清冷如衛詡,在這念頭一閃而逝的時候,竟生出一絲怯意,他不知道為什麼,但這種奇怪的感覺讓人不適應,他匆匆離開了。
但誰知,這一走,就是永別。
次年衛詡準時又來,他來的日子其實是他生辰前夕,可惜這一次他沒看見三套碗筷,等待他的是大門緊鎖貼上封條,內里空空如也的平海侯府和威遠伯府。
傅皇后母子慘遭大難,皇太子及傅氏所有黨羽隨之傾覆。
作為風暴中心,傅氏男丁俱已斬首,女眷幼童判流放西南,正等待上路;親近如威遠伯府,同批處決。
衛詡立即潛入羈押流犯的大獄,然很可惜,青姨娘傅氏及三個外甥子女,都死了。
大獄陰寒,身嬌體弱的昔日貴人根本受不住,沒醫沒藥,不等流放日子定下,屍體一批一批地抬出來。
傅氏一對幼子幼女最先死的,病夭,她悲泣摟著孩子的不願意鬆手,被獄卒一腳踹中心窩上飛出去,磕到後腦當場咽了氣。長子衝上來保護母親,獄卒刀刃一翻,當場撞死。
青姨娘就在隔壁牢房,悲痛欲絕,萬念俱灰,自殺身亡。
就在衛詡抵達京城的前一天。
忘了說,是因為安王的批示,所有流犯才被遷移到這座舊牢的,否則傅氏一對幼子女不會加重病情。
否則只要晚一天,衛詡趕到了,大獄守衛再嚴密,他也必能將人救出。
最後,他亂葬崗,找了青姨娘等人的屍首。
……
“她們都死了。”
獵獵山風,衛詡居高而立,他首次褪去清冷的神色,目中厲光驟放,一探手,準確無誤抓住安王衣領,將其提到面前。
他吐字如冰:“你害了她們的命。”
找到屍首確定死訊後,他的心仿佛被人挖走了一塊,空蕩蕩的。
淅淅瀝瀝的冷雨,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感陡然爆發,他痛極,比當年垂死掙扎痛多了,後者乃肉體的上的痛,而此刻,痛楚直入心肺,穿透骨髓。
傅氏打落牙齒和血吞,苦苦煎熬已數年。
衛詡只靜靜旁觀,他也沒有其他事做,那一點點興趣還未消失,他就繼續安靜看著。
但很快他發現,他的母親和姐姐並沒忘記他。
青姨娘在相國寺給他燃了一盞長明燈,從四歲開始,即使被孟氏打壓得捉襟見肘的年月,她都從不吝嗇於多多添置香油。
日常跪經,祈禱他的平安。
傅氏也是。
二月初六,傅氏特地回的娘家,衛詡這才知道,原來今天是他的生辰。
桌子上放了三套碗筷,青姨娘親自下廚,每樣菜都往空座位置添一些,又盛了一碗湯,二人道:“瑞哥今兒又長一歲了。”
衛詡突然想起來,他的乳名就是瑞兒。
青姨娘和傅氏努力笑著,目泛淚光,後又忍不住失聲痛哭。這簡單的生日宴,再次和著淚吞了下來。
平海侯府是沒有庶長子的,二人屏退下仆,不敢聲張,抱頭痛哭後,母女相扶進了內間抹臉上妝。
衛詡第一次現身,不過他沒出現在青姨娘母女面前,他無聲在外間立了片刻,靜靜注視了那二個盛滿湯菜的青瓷小碗。
許久,他端起小湯碗,啜了一口。
冷冷的,有點咸。
摸了摸心臟位置,忽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只他不懂。
衛詡的血本來是冷的,慢慢的,似乎有了一點點溫度,他思維活躍了一些,蒼白的日子好像也有了點滋味,這種變化他有感覺,不過還是不懂。
不過不懂歸不懂,他卻繼續待著,一半時間待在平海侯府,一半時間待在威遠伯府。
後來,他殺了張世子的那表妹愛妾。
這表妹懷孕安分幾月,誰知小產了,她索性栽在傅氏頭上,傅氏好大一場冤屈,雖有娘家撐腰,但夫妻終究不歡而散,她人後痛泣。
衛詡其人,自己生死都不在意,更何況一個外人?他想殺就殺了。不過動手前他想了想,給製造了意外,並造成一個表妹回娘家卻私會情郎的場景。
張世子大受打擊,傅氏也是個機靈的,趁虛而入,百般撫慰,又盡心照顧表妹遺下的孩子,說,這好歹是夫君血脈。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傅氏的日子終於開始順心了,張世子終於發現了她的好,夫妻漸漸融洽,次年還再度有孕,誕下一子。
傅氏幸福生活開始,後威遠伯病逝,張世子承爵,她生的嫡長子受封為世子。
閨女外孫地位大漲,青姨娘的日子也跟著好過了起來,僕役恭敬有禮了許多,孟氏一貫賢名,也不好加大打壓力度。
衛詡覺得很舒坦,難得心情不錯。
他又留了三個月,就回去了。
之後,他每年悄悄來一次,從不露面,就這麼無聲在暗處看著。
他不恨傅家,確切點說應是無感,不喜不怒,不恨不悲,唯一讓他有情緒波動的,只青姨娘,傅氏及她的兒女。
嗯,沒錯,傅氏又生了一個小女兒了。
此時衛詡覺得,其實小孩子也不算惹人厭煩,當然,如果不哭鬧的話那就更好了。
他留的時間有時長點,兩三個月,有時短點,一兩個月,不過他從未打算現身相認。
清冷如衛詡,在這念頭一閃而逝的時候,竟生出一絲怯意,他不知道為什麼,但這種奇怪的感覺讓人不適應,他匆匆離開了。
但誰知,這一走,就是永別。
次年衛詡準時又來,他來的日子其實是他生辰前夕,可惜這一次他沒看見三套碗筷,等待他的是大門緊鎖貼上封條,內里空空如也的平海侯府和威遠伯府。
傅皇后母子慘遭大難,皇太子及傅氏所有黨羽隨之傾覆。
作為風暴中心,傅氏男丁俱已斬首,女眷幼童判流放西南,正等待上路;親近如威遠伯府,同批處決。
衛詡立即潛入羈押流犯的大獄,然很可惜,青姨娘傅氏及三個外甥子女,都死了。
大獄陰寒,身嬌體弱的昔日貴人根本受不住,沒醫沒藥,不等流放日子定下,屍體一批一批地抬出來。
傅氏一對幼子幼女最先死的,病夭,她悲泣摟著孩子的不願意鬆手,被獄卒一腳踹中心窩上飛出去,磕到後腦當場咽了氣。長子衝上來保護母親,獄卒刀刃一翻,當場撞死。
青姨娘就在隔壁牢房,悲痛欲絕,萬念俱灰,自殺身亡。
就在衛詡抵達京城的前一天。
忘了說,是因為安王的批示,所有流犯才被遷移到這座舊牢的,否則傅氏一對幼子女不會加重病情。
否則只要晚一天,衛詡趕到了,大獄守衛再嚴密,他也必能將人救出。
最後,他亂葬崗,找了青姨娘等人的屍首。
……
“她們都死了。”
獵獵山風,衛詡居高而立,他首次褪去清冷的神色,目中厲光驟放,一探手,準確無誤抓住安王衣領,將其提到面前。
他吐字如冰:“你害了她們的命。”
找到屍首確定死訊後,他的心仿佛被人挖走了一塊,空蕩蕩的。
淅淅瀝瀝的冷雨,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感陡然爆發,他痛極,比當年垂死掙扎痛多了,後者乃肉體的上的痛,而此刻,痛楚直入心肺,穿透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