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那就多謝德妃姐姐了。」
「謝什麼?你叫本宮一聲姐姐,本宮自然會為你打算的。」
說著德妃拉住了嬈貴姬的手,仿佛真如傳聞中對嬈貴姬一見如故般。
第177章
如德妃所想那般,皇帝是真的不喜歡嬈貴姬,覺得此人看著就不是個安分的。
如今皇帝才二十多歲,名義上還是個年輕人,但可能前二十多年經歷的事情有些多,他是巴不得自己能過些太平清淨日子的。
雖然總是事與願違吧,可像卓華公主這般,上來就明目張膽表示我來了,太平日子你別想過的人還是少見,因而也不怪他不喜歡此人。
所以封卓華公主為嬈貴姬是第一個下馬威,而不去景和宮,則是第二個下馬威了。
要是這位公主聰明,此刻就應該安分下來,老老實實過日子,皇帝也不會刻意為難她。
和親公主雖然不能隨意動手處置了,可也沒要求一定要寵著、捧著啊。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大臨例行的祭祀典禮又到了,之前因為越凌峰趁機造反,後面皇帝並沒有親自去,而是讓宗室里德高望重的端王代勞。
只是代勞一次兩次可以,三次四次的,端王年紀大了,也不太方便。
偏生皇帝沒什麼嫡親的兄弟,下面的皇子也沒長成,選來選去,居然選無可選,就算覺得麻煩還是不得不自己上了。
皇帝這邊是自己上了,可另一邊,皇后需要參與的親蠶禮也出了問題,如今皇后自稱閉門養病,那麼這親蠶禮,她去是不去?或者陛下心中已有替代人選?
這個問題比起卓華公主受不受寵來可重要多了,說到底,卓華不過是個外族公主,大面上應付的過去也就算了,如今誰去參加親蠶禮,陛下是更看重皇后二皇子還是婧貴妃太子,才是前朝後宮更關注的問題。
殊不知皇帝早有了想法。
「明兒個朕讓明枝過來教你一段時間。」
上次剖白心意,陸雲纓雖然沒有接住,但因為之前基礎打的紮實,皇帝早就把自己哄好了,甚至回想陸雲纓的反應,居然覺得她這性子的確直率真誠。
不然換做其他妃嬪,不說甜言蜜語了,後續也會抓緊機會拉近與他之間的關係,哪能這般冷處理?
越想越是覺得自己沒看錯人,原本的那點子芥蒂也就漸漸消融了,很快回到了原本的相處中去。
這也是皇帝的好處,對於身邊人亦或者自己人,心寬也心大。
見皇帝如此,陸雲纓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也不可能傻乎乎的刨根究底,甚至還鬆了口氣,天底下的日子哪有那麼一樁樁一件件都算的明明白白的,糊塗過唄。
只是她入宮數年,如今宮務也上手了,自認為沒什麼需要明枝幫忙的,除了:
「讓明枝姑姑教導臣妾,是陛下又有什麼打算了?」
「這話說得?朕什麼時候虧待了你?」
「哪裡沒有?上次在皇后娘娘跟前,陛下明明什麼都知道了,陛下偏生在那裡故作不知,如今皇后娘娘怕是以為臣妾在其中煽風點火,對臣妾成見更深了。」
難道沒有那件事,皇后對你的成見就不深了?
那也不是臣妾給您背鍋的理由啊。
雙方對視一眼,各不相讓,最後是皇帝妥協了:
「好好好,是朕說不過你。」
「不過這次倒的確是一件好事,這次的親蠶禮你來主持可好?」
看似疑問,實際上皇帝早就決定好了。
若不是如今廢后動靜太大,再加上婧貴妃這邊勢力單薄,孩子更是尚小,怕出什麼意外,皇帝早就懶得忍耐了。
只是既然有這個計劃,當然要為此計劃鋪路,陸雲纓主持親蠶禮就是其中之一。
先是宮務,再是親蠶禮,後面一點點的讓步,最後除了個名頭,陸雲纓這個婧貴妃和皇后也沒什麼區別了。
等時機到了,再把封她為皇后,不也是順理成章?當然這話對著陸雲纓他也只是暗示,不可能說出口。
皇帝對皇后不滿,其實沒怎麼瞞過陸雲纓。
上次在賢妃與袁御女,不,是許嬪與袁貴人一事上的做法,更是明晃晃的展露了這一點。
所以現在陸雲纓如果裝作驚詫推拒,就很假惺惺了,因而她乾脆利落道:
「那就麻煩明枝姑姑了。」
「朕還以為愛妃會謙讓一二。」
「謙讓?臣妾與皇后如今這般關係,謙讓了豈不虛偽,再者........」她已經下定決心,就算是為了兩個孩子,也不可能再退讓了。
這便是皇宮,到了如今這一步,子女和身邊的僕從都推著你,不得不去爭取。
而若是一朝失勢,那些妃嬪就能撲上來將她吞噬殆盡。
原本陸雲纓也覺得麻煩,可做個上位者便能保護身邊人,自己也能過得自在悠閒,現在麻煩點也就麻煩點好了。
陸雲纓非常坦率的接受了自己的轉變。
皇帝見陸雲纓沒說完,想要追問,卻瞧見她帶著野心有顯得平和的眼神,頓時怔住。
這種矛盾的氣質到底是怎麼融合在婧貴妃身上的?皇帝怎麼想也不太明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謝什麼?你叫本宮一聲姐姐,本宮自然會為你打算的。」
說著德妃拉住了嬈貴姬的手,仿佛真如傳聞中對嬈貴姬一見如故般。
第177章
如德妃所想那般,皇帝是真的不喜歡嬈貴姬,覺得此人看著就不是個安分的。
如今皇帝才二十多歲,名義上還是個年輕人,但可能前二十多年經歷的事情有些多,他是巴不得自己能過些太平清淨日子的。
雖然總是事與願違吧,可像卓華公主這般,上來就明目張膽表示我來了,太平日子你別想過的人還是少見,因而也不怪他不喜歡此人。
所以封卓華公主為嬈貴姬是第一個下馬威,而不去景和宮,則是第二個下馬威了。
要是這位公主聰明,此刻就應該安分下來,老老實實過日子,皇帝也不會刻意為難她。
和親公主雖然不能隨意動手處置了,可也沒要求一定要寵著、捧著啊。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大臨例行的祭祀典禮又到了,之前因為越凌峰趁機造反,後面皇帝並沒有親自去,而是讓宗室里德高望重的端王代勞。
只是代勞一次兩次可以,三次四次的,端王年紀大了,也不太方便。
偏生皇帝沒什麼嫡親的兄弟,下面的皇子也沒長成,選來選去,居然選無可選,就算覺得麻煩還是不得不自己上了。
皇帝這邊是自己上了,可另一邊,皇后需要參與的親蠶禮也出了問題,如今皇后自稱閉門養病,那麼這親蠶禮,她去是不去?或者陛下心中已有替代人選?
這個問題比起卓華公主受不受寵來可重要多了,說到底,卓華不過是個外族公主,大面上應付的過去也就算了,如今誰去參加親蠶禮,陛下是更看重皇后二皇子還是婧貴妃太子,才是前朝後宮更關注的問題。
殊不知皇帝早有了想法。
「明兒個朕讓明枝過來教你一段時間。」
上次剖白心意,陸雲纓雖然沒有接住,但因為之前基礎打的紮實,皇帝早就把自己哄好了,甚至回想陸雲纓的反應,居然覺得她這性子的確直率真誠。
不然換做其他妃嬪,不說甜言蜜語了,後續也會抓緊機會拉近與他之間的關係,哪能這般冷處理?
越想越是覺得自己沒看錯人,原本的那點子芥蒂也就漸漸消融了,很快回到了原本的相處中去。
這也是皇帝的好處,對於身邊人亦或者自己人,心寬也心大。
見皇帝如此,陸雲纓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也不可能傻乎乎的刨根究底,甚至還鬆了口氣,天底下的日子哪有那麼一樁樁一件件都算的明明白白的,糊塗過唄。
只是她入宮數年,如今宮務也上手了,自認為沒什麼需要明枝幫忙的,除了:
「讓明枝姑姑教導臣妾,是陛下又有什麼打算了?」
「這話說得?朕什麼時候虧待了你?」
「哪裡沒有?上次在皇后娘娘跟前,陛下明明什麼都知道了,陛下偏生在那裡故作不知,如今皇后娘娘怕是以為臣妾在其中煽風點火,對臣妾成見更深了。」
難道沒有那件事,皇后對你的成見就不深了?
那也不是臣妾給您背鍋的理由啊。
雙方對視一眼,各不相讓,最後是皇帝妥協了:
「好好好,是朕說不過你。」
「不過這次倒的確是一件好事,這次的親蠶禮你來主持可好?」
看似疑問,實際上皇帝早就決定好了。
若不是如今廢后動靜太大,再加上婧貴妃這邊勢力單薄,孩子更是尚小,怕出什麼意外,皇帝早就懶得忍耐了。
只是既然有這個計劃,當然要為此計劃鋪路,陸雲纓主持親蠶禮就是其中之一。
先是宮務,再是親蠶禮,後面一點點的讓步,最後除了個名頭,陸雲纓這個婧貴妃和皇后也沒什麼區別了。
等時機到了,再把封她為皇后,不也是順理成章?當然這話對著陸雲纓他也只是暗示,不可能說出口。
皇帝對皇后不滿,其實沒怎麼瞞過陸雲纓。
上次在賢妃與袁御女,不,是許嬪與袁貴人一事上的做法,更是明晃晃的展露了這一點。
所以現在陸雲纓如果裝作驚詫推拒,就很假惺惺了,因而她乾脆利落道:
「那就麻煩明枝姑姑了。」
「朕還以為愛妃會謙讓一二。」
「謙讓?臣妾與皇后如今這般關係,謙讓了豈不虛偽,再者........」她已經下定決心,就算是為了兩個孩子,也不可能再退讓了。
這便是皇宮,到了如今這一步,子女和身邊的僕從都推著你,不得不去爭取。
而若是一朝失勢,那些妃嬪就能撲上來將她吞噬殆盡。
原本陸雲纓也覺得麻煩,可做個上位者便能保護身邊人,自己也能過得自在悠閒,現在麻煩點也就麻煩點好了。
陸雲纓非常坦率的接受了自己的轉變。
皇帝見陸雲纓沒說完,想要追問,卻瞧見她帶著野心有顯得平和的眼神,頓時怔住。
這種矛盾的氣質到底是怎麼融合在婧貴妃身上的?皇帝怎麼想也不太明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