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頁
皇后身邊的碧螺前來傳話,說皇后病重,如今後宮的事物一應交給婧貴妃處理,雖然對她這個新來的妹妹很是歡喜,卻因為身子原因,也就不便見面了,讓她對著長樂宮方向磕幾個頭,就算作見禮也就罷了。
磕幾個頭算作見禮?
面都不見?
她好歹是北狄公主,怎麼能如此忽視輕慢於她?
卓華之前在宮宴上,大喇喇指責陸雲纓無禮無規矩,殊不知真正的無禮無規矩,是直接用冷冰冰的品級位份壓人,她才見識到呢。
對皇后來說,病弱的二皇子,鬧騰的袁御女,不,現在為了膈應她,皇帝以袁御女生子有功,晉她為了貴人,還有看似安分,實則宛如毒蛇一般盯著她的許嬪以及對她已毫無夫妻情分的皇帝.......這已經讓她足夠心煩,壓根懶得管什麼卓華公主了。
至於卓華公主宮宴上對婧貴妃出言不遜,那更好了。
甚至都不需要見這位公主,幹些煽風點火的活,這位公主便自然而然對上了婧貴妃,日後怕也不得善了。
她此刻接見卓華公主,反而才是惹火上身呢,不見面,以後卓華公主和婧貴妃鬧出什麼亂子,也扯不到她頭上。
刺激的日子太多,鬧騰的也太過,如今的皇后是巴不得裝個隱形人,把所有事情冷處理一段時間,看看情況是否有所轉機。
因而這才有了皇后閉門不出,讓卓華對著長樂宮方向磕頭的事情。
既然皇后半點不打算沾手,卓華過去也只是另一種形式上的閉門羹,不過甘泉宮以娘娘事務繁忙不見,長樂宮以娘娘病重不見,權衡之下,可不就只能選德妃麼?
而面對卓華公主的投靠,德妃自然是高興的。
別看德妃調子起的高,可她與陸雲纓同期入宮,在宮中根基也淺,加上為人比較驕傲,低等妃嬪壓根看不上眼,因而除了住在德妃宮中的那些妃嬪不得不捧著她外,手底下居然沒什麼可用的人。
卓華公主雖是外族,可身份足夠高貴,面對她的討好與低頭,德妃不由得有些飄飄然起來。
更何況著卓華公主看不起婧貴妃卻投靠了她,不是顯得比起婧貴妃,她更.......只是德妃還是有一件事不明白:
「說來,嬈貴姬你那日為何去甘泉宮,還帶了那些禮物?給婧貴妃賠罪?」
既然入了宮,成了皇帝的妃嬪,自然不可能一直卓華公主、卓華公主的叫著,卓華名為公山嬈,公山為北狄國姓,不好以此稱呼,因而宮內便叫卓華公主為嬈貴姬。
面對德妃的提問,嬈貴姬早有準備,登時紅了眼眶。
一個驕傲囂張的異國公主,突然如此作態,自然引得其他人好奇。
德妃雖然也防備警惕著嬈貴姬,可她入宮來做的一樁樁,一件件事都顯得如此不聰明,心中下意識看輕了嬈貴姬幾分。
因此此刻,比起警惕防備,真情實感的驚訝和憐惜居然要更多一些。
嬈貴姬要的便是這些,只見她嘴角露出一絲苦笑:
「不道歉又能如何?臣妾前來大臨和親,事關兩國安寧,初入宮第一日便沒見著陛下,這讓臣妾怎麼不惶恐忐忑?」
「思來想去,臣妾也不知哪裡得罪了陛下,據說婧貴妃深受陛下寵愛,宮宴那日得罪了貴妃娘娘,說不得........」
說到這裡,嬈貴姬的語氣轉而由哀怨變得憤憤:
「只是婧貴妃怕還對當日宮宴上的事耿耿於懷,就算收了禮物也不願意原諒臣妾呢,時至今日,臣妾也沒見過陛下。」
「皇兄還在京城便如此,往後若是皇兄回北狄了,那臣妾,臣妾.......還望娘娘能幫幫忙。」
「幫,嬈貴姬妹妹遠道而來,又與本宮如此投緣,本宮自然是要幫的。」
聽聞嬈貴姬如此言語,德妃一口應下。
可怎麼辦,如何幫,什麼時候幫,德妃卻沒說。
畢竟她自己都不怎麼受寵,見到皇帝機會有限,又如何會將機會拱手讓人?
只是嬈貴姬拿出的這個理由,德妃卻是相信了。
俗話說強龍難壓地頭蛇,嬈貴姬才來宮中第一日便被如此冷淡,會擔心害怕最後妥協也是正常。
不過德妃倒不覺得婧貴妃會故意刁難,她向來認為婧貴妃和皇后會裝模作樣,皇后端著個賢惠大度的模樣,而婧貴妃呢?就是那種不沾俗物的清高樣。
結果呢?
皇后不還是心生嫉妒惶恐,想盡辦法搶了別人的孩子養在膝下?
至於婧貴妃更可惡了,居然接手了宮中大權。
所以這兩人可不是裝模作樣嗎?
但也正是因為裝,所以婧貴妃不會在皇帝面前直接說什麼嬈貴姬得罪了臣妾,陛下不要去探望嬈貴姬之類的話,得不償失。
真相怕是皇帝本人不喜歡這位北狄的公主,自己不願意來的。
想到這,德妃眼中對嬈貴姬的同情越發明顯了起來,威脅感也削減了大半,言語之中更是親切了許多。
畢竟嬈貴姬若真歸順於她,的確是一把好用卻沒什麼威脅的刀啊。
見德妃態度軟化了再軟化,一時之間嬈貴姬不明其理,卻依舊覺得是好事,破涕為笑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磕幾個頭算作見禮?
面都不見?
她好歹是北狄公主,怎麼能如此忽視輕慢於她?
卓華之前在宮宴上,大喇喇指責陸雲纓無禮無規矩,殊不知真正的無禮無規矩,是直接用冷冰冰的品級位份壓人,她才見識到呢。
對皇后來說,病弱的二皇子,鬧騰的袁御女,不,現在為了膈應她,皇帝以袁御女生子有功,晉她為了貴人,還有看似安分,實則宛如毒蛇一般盯著她的許嬪以及對她已毫無夫妻情分的皇帝.......這已經讓她足夠心煩,壓根懶得管什麼卓華公主了。
至於卓華公主宮宴上對婧貴妃出言不遜,那更好了。
甚至都不需要見這位公主,幹些煽風點火的活,這位公主便自然而然對上了婧貴妃,日後怕也不得善了。
她此刻接見卓華公主,反而才是惹火上身呢,不見面,以後卓華公主和婧貴妃鬧出什麼亂子,也扯不到她頭上。
刺激的日子太多,鬧騰的也太過,如今的皇后是巴不得裝個隱形人,把所有事情冷處理一段時間,看看情況是否有所轉機。
因而這才有了皇后閉門不出,讓卓華對著長樂宮方向磕頭的事情。
既然皇后半點不打算沾手,卓華過去也只是另一種形式上的閉門羹,不過甘泉宮以娘娘事務繁忙不見,長樂宮以娘娘病重不見,權衡之下,可不就只能選德妃麼?
而面對卓華公主的投靠,德妃自然是高興的。
別看德妃調子起的高,可她與陸雲纓同期入宮,在宮中根基也淺,加上為人比較驕傲,低等妃嬪壓根看不上眼,因而除了住在德妃宮中的那些妃嬪不得不捧著她外,手底下居然沒什麼可用的人。
卓華公主雖是外族,可身份足夠高貴,面對她的討好與低頭,德妃不由得有些飄飄然起來。
更何況著卓華公主看不起婧貴妃卻投靠了她,不是顯得比起婧貴妃,她更.......只是德妃還是有一件事不明白:
「說來,嬈貴姬你那日為何去甘泉宮,還帶了那些禮物?給婧貴妃賠罪?」
既然入了宮,成了皇帝的妃嬪,自然不可能一直卓華公主、卓華公主的叫著,卓華名為公山嬈,公山為北狄國姓,不好以此稱呼,因而宮內便叫卓華公主為嬈貴姬。
面對德妃的提問,嬈貴姬早有準備,登時紅了眼眶。
一個驕傲囂張的異國公主,突然如此作態,自然引得其他人好奇。
德妃雖然也防備警惕著嬈貴姬,可她入宮來做的一樁樁,一件件事都顯得如此不聰明,心中下意識看輕了嬈貴姬幾分。
因此此刻,比起警惕防備,真情實感的驚訝和憐惜居然要更多一些。
嬈貴姬要的便是這些,只見她嘴角露出一絲苦笑:
「不道歉又能如何?臣妾前來大臨和親,事關兩國安寧,初入宮第一日便沒見著陛下,這讓臣妾怎麼不惶恐忐忑?」
「思來想去,臣妾也不知哪裡得罪了陛下,據說婧貴妃深受陛下寵愛,宮宴那日得罪了貴妃娘娘,說不得........」
說到這裡,嬈貴姬的語氣轉而由哀怨變得憤憤:
「只是婧貴妃怕還對當日宮宴上的事耿耿於懷,就算收了禮物也不願意原諒臣妾呢,時至今日,臣妾也沒見過陛下。」
「皇兄還在京城便如此,往後若是皇兄回北狄了,那臣妾,臣妾.......還望娘娘能幫幫忙。」
「幫,嬈貴姬妹妹遠道而來,又與本宮如此投緣,本宮自然是要幫的。」
聽聞嬈貴姬如此言語,德妃一口應下。
可怎麼辦,如何幫,什麼時候幫,德妃卻沒說。
畢竟她自己都不怎麼受寵,見到皇帝機會有限,又如何會將機會拱手讓人?
只是嬈貴姬拿出的這個理由,德妃卻是相信了。
俗話說強龍難壓地頭蛇,嬈貴姬才來宮中第一日便被如此冷淡,會擔心害怕最後妥協也是正常。
不過德妃倒不覺得婧貴妃會故意刁難,她向來認為婧貴妃和皇后會裝模作樣,皇后端著個賢惠大度的模樣,而婧貴妃呢?就是那種不沾俗物的清高樣。
結果呢?
皇后不還是心生嫉妒惶恐,想盡辦法搶了別人的孩子養在膝下?
至於婧貴妃更可惡了,居然接手了宮中大權。
所以這兩人可不是裝模作樣嗎?
但也正是因為裝,所以婧貴妃不會在皇帝面前直接說什麼嬈貴姬得罪了臣妾,陛下不要去探望嬈貴姬之類的話,得不償失。
真相怕是皇帝本人不喜歡這位北狄的公主,自己不願意來的。
想到這,德妃眼中對嬈貴姬的同情越發明顯了起來,威脅感也削減了大半,言語之中更是親切了許多。
畢竟嬈貴姬若真歸順於她,的確是一把好用卻沒什麼威脅的刀啊。
見德妃態度軟化了再軟化,一時之間嬈貴姬不明其理,卻依舊覺得是好事,破涕為笑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