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頁
荀彧微微怔愣。
這所謂身處的位置不同, 所思所想也不同。
若說整理內務, 處理政務, 甚至對著輿圖研究戰術,他荀彧都能遊刃有餘,但是在這種家庭子女爭寵一般的爭位上面,就有些反應沒那麼快了。
他雖說有幾個兒子,但早在襁褓中就註定了,家中以嫡長子荀惲為尊,次子三子等人則輔佐之,所以家中從無內鬥,兄弟們勁兒都往一處使,如今的荀氏在洛陽亦是名門。
所以曹操的煩惱……他雖無法感同身受,卻很理解他。
畢竟嫡女太出色,襯托的一群兒子黯淡無光。
「這……倒是未曾想到。」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父女相疑的情況,荀彧也不敢亂說話,更別說他內心還在暗戳戳地支持曹婉,他是個忠心於大漢的漢臣,哪怕認了曹操做主公,但打心底還是希望曹操做一輩子漢臣,不希望這天地更換日月,國君由劉改曹。
或許曹操有霍光之志,可不代表他的兒子也會如同曹操一般,一心做個漢臣。
所以,荀彧在曹操的這些兒子中斟酌過後,便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女子之身的曹婉,不是荀彧看輕女子,他是真覺得曹婉不會篡位。
曹操與荀彧相交多年,如今難得一見荀彧這般表情,倒是有些忍俊不禁起來。
被女兒這樣監視著,曹操本以為自己會生氣,大約是習以為常了,他竟有些氣不起來,甚至有些失笑地調侃起了荀彧:「文若你如今也是老了啊。」
荀彧如今年歲也不小了,多年行軍操勞,頭髮也花白了。
可他看起來再怎麼老,也比曹操看起來好一些。
但荀彧能說什麼呢,只能附和著說道:「當年揮斥方遒,如今年邁體弱,回想從前,竟覺時光如白駒過隙,快的叫人反應不及。」
「將這封手書拿給子脩看看吧。」
曹操嘆息一聲,擺擺手:「文若你與子脩有師徒之情,又有同袍之澤,叫他放寬心。」
曹昂當年酗酒過當,幾次病危,如今雖說解了禁,可病根子也落下了,每當天冷乍寒時節,總會誘發咳疾,所以說,哪怕曹昂解了禁,又重新做回那風光無限的魏王長子,也失了繼承魏王爵的資格了。
荀彧拿著阿婉的手書,對著曹操施了一禮後,便離開了府衙,轉而去了隔壁的曹昂家中。
他哪怕被解了禁,也未曾被允許回到王府中去住,這在別人看來,是曹操還未徹底原諒的標誌,可在曹昂來說,卻是難得的自由。
許是在院中關了許多年的緣故,曹昂竟也變得不愛出門了。
家中妾侍不少,早年心有不甘時,他也曾放縱墮落過,他的妻子謝氏,著實是個太過賢良的女子,不僅為他操持家務,維持整個院落的運轉,還要為他安撫妾侍,教養兒女,隨著年歲越長,他也漸漸失了那混帳行徑,倒是一心一意跟謝氏過起了相濡以沫的日子來。
謝氏可比曹丕家的那位安分太多,也好太多。
有時候看到謝氏,曹昂都在想,當年當真是他做錯了,傷了母親的心,只看謝氏就知曉,當年母親為他沒少籌謀,是他自己不爭氣。
曹昂接待了荀彧,拿到了曹婉的手書。
荀彧端著謝氏帶著侍從送上來的茶碗,不去理會曹昂的沉默,而是轉而看向謝氏身邊的垂髫小兒。
謝氏推了推小兒的背脊。
小兒膝行兩步,對著荀彧深深地拜下去:「拜見先生。」
荀彧點點頭,摸了摸小兒毛茸茸的頭髮,看向謝氏:「小公子年歲長了,身子瞧著比幼時要康健不少。」
「是。」謝氏略帶羞赧地垂下頭。
這是她的幼子,當初生產時受了點罪,孩子生下來便有些體弱,她日夜精心照顧,這才叫他平安長大,好在他雖體弱,卻十分聰慧,自曹昂為他開蒙後,便一直認真讀書,只是如今曹昂被解了禁,身上有了職務,自然也就不能如同長子那般帶在身邊教養,於是謝氏便生了為小兒子拜師的想法。
荀彧來的突然,謝氏卻早有準備。
她早在前幾日就上門拜訪了荀靈,奔向拜荀靈的丈夫陳群為師,可如今這不是荀彧送上門了嘛,她也不直說拜師,只想請荀彧考校孩子一番,萬一荀彧見獵心喜,動了收弟子的心思呢?
謝氏雖未明說,但既然將孩子帶到他跟前了,荀彧也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順著謝氏心思考校了一番,荀彧對這孩子的聰慧確實十分滿意。
只是收徒……
卻是不能。
他捋捋鬍鬚,提議道:「若夫人願意,某倒是可以做個中人,送小公子去豫州微山求學。」
豫州……微山?
謝氏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就明白那是什麼地方,臉色不由白了白。
「書院山長乃是荊州名士龐德公,座下底子過千人,如今皆在各州為官,若小公子能拜入門下,來日必能前途坦蕩。」這話說的隱晦卻又明晰。
謝氏還未有反應,那邊的曹昂卻已經對著荀彧施了一個大禮:「還請先生幫襯,叫我兒能夠順利拜師微山。」
荀彧見曹昂這般上道,頓時心下一松,整個人都變得輕鬆起來,笑道:「有子脩你這番話,便是某親自送小公子上微山,也是心甘情願。」
曹昂又是大禮感謝荀彧,甚至親自送荀彧出了正屋。
這所謂身處的位置不同, 所思所想也不同。
若說整理內務, 處理政務, 甚至對著輿圖研究戰術,他荀彧都能遊刃有餘,但是在這種家庭子女爭寵一般的爭位上面,就有些反應沒那麼快了。
他雖說有幾個兒子,但早在襁褓中就註定了,家中以嫡長子荀惲為尊,次子三子等人則輔佐之,所以家中從無內鬥,兄弟們勁兒都往一處使,如今的荀氏在洛陽亦是名門。
所以曹操的煩惱……他雖無法感同身受,卻很理解他。
畢竟嫡女太出色,襯托的一群兒子黯淡無光。
「這……倒是未曾想到。」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父女相疑的情況,荀彧也不敢亂說話,更別說他內心還在暗戳戳地支持曹婉,他是個忠心於大漢的漢臣,哪怕認了曹操做主公,但打心底還是希望曹操做一輩子漢臣,不希望這天地更換日月,國君由劉改曹。
或許曹操有霍光之志,可不代表他的兒子也會如同曹操一般,一心做個漢臣。
所以,荀彧在曹操的這些兒子中斟酌過後,便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女子之身的曹婉,不是荀彧看輕女子,他是真覺得曹婉不會篡位。
曹操與荀彧相交多年,如今難得一見荀彧這般表情,倒是有些忍俊不禁起來。
被女兒這樣監視著,曹操本以為自己會生氣,大約是習以為常了,他竟有些氣不起來,甚至有些失笑地調侃起了荀彧:「文若你如今也是老了啊。」
荀彧如今年歲也不小了,多年行軍操勞,頭髮也花白了。
可他看起來再怎麼老,也比曹操看起來好一些。
但荀彧能說什麼呢,只能附和著說道:「當年揮斥方遒,如今年邁體弱,回想從前,竟覺時光如白駒過隙,快的叫人反應不及。」
「將這封手書拿給子脩看看吧。」
曹操嘆息一聲,擺擺手:「文若你與子脩有師徒之情,又有同袍之澤,叫他放寬心。」
曹昂當年酗酒過當,幾次病危,如今雖說解了禁,可病根子也落下了,每當天冷乍寒時節,總會誘發咳疾,所以說,哪怕曹昂解了禁,又重新做回那風光無限的魏王長子,也失了繼承魏王爵的資格了。
荀彧拿著阿婉的手書,對著曹操施了一禮後,便離開了府衙,轉而去了隔壁的曹昂家中。
他哪怕被解了禁,也未曾被允許回到王府中去住,這在別人看來,是曹操還未徹底原諒的標誌,可在曹昂來說,卻是難得的自由。
許是在院中關了許多年的緣故,曹昂竟也變得不愛出門了。
家中妾侍不少,早年心有不甘時,他也曾放縱墮落過,他的妻子謝氏,著實是個太過賢良的女子,不僅為他操持家務,維持整個院落的運轉,還要為他安撫妾侍,教養兒女,隨著年歲越長,他也漸漸失了那混帳行徑,倒是一心一意跟謝氏過起了相濡以沫的日子來。
謝氏可比曹丕家的那位安分太多,也好太多。
有時候看到謝氏,曹昂都在想,當年當真是他做錯了,傷了母親的心,只看謝氏就知曉,當年母親為他沒少籌謀,是他自己不爭氣。
曹昂接待了荀彧,拿到了曹婉的手書。
荀彧端著謝氏帶著侍從送上來的茶碗,不去理會曹昂的沉默,而是轉而看向謝氏身邊的垂髫小兒。
謝氏推了推小兒的背脊。
小兒膝行兩步,對著荀彧深深地拜下去:「拜見先生。」
荀彧點點頭,摸了摸小兒毛茸茸的頭髮,看向謝氏:「小公子年歲長了,身子瞧著比幼時要康健不少。」
「是。」謝氏略帶羞赧地垂下頭。
這是她的幼子,當初生產時受了點罪,孩子生下來便有些體弱,她日夜精心照顧,這才叫他平安長大,好在他雖體弱,卻十分聰慧,自曹昂為他開蒙後,便一直認真讀書,只是如今曹昂被解了禁,身上有了職務,自然也就不能如同長子那般帶在身邊教養,於是謝氏便生了為小兒子拜師的想法。
荀彧來的突然,謝氏卻早有準備。
她早在前幾日就上門拜訪了荀靈,奔向拜荀靈的丈夫陳群為師,可如今這不是荀彧送上門了嘛,她也不直說拜師,只想請荀彧考校孩子一番,萬一荀彧見獵心喜,動了收弟子的心思呢?
謝氏雖未明說,但既然將孩子帶到他跟前了,荀彧也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順著謝氏心思考校了一番,荀彧對這孩子的聰慧確實十分滿意。
只是收徒……
卻是不能。
他捋捋鬍鬚,提議道:「若夫人願意,某倒是可以做個中人,送小公子去豫州微山求學。」
豫州……微山?
謝氏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就明白那是什麼地方,臉色不由白了白。
「書院山長乃是荊州名士龐德公,座下底子過千人,如今皆在各州為官,若小公子能拜入門下,來日必能前途坦蕩。」這話說的隱晦卻又明晰。
謝氏還未有反應,那邊的曹昂卻已經對著荀彧施了一個大禮:「還請先生幫襯,叫我兒能夠順利拜師微山。」
荀彧見曹昂這般上道,頓時心下一松,整個人都變得輕鬆起來,笑道:「有子脩你這番話,便是某親自送小公子上微山,也是心甘情願。」
曹昂又是大禮感謝荀彧,甚至親自送荀彧出了正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