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頁
如今眨眼的功夫,玉璽在背包中都快落灰了。
阿婉捏著玉璽唏噓了一番後,便十分自然的將玉璽塞進了咕咕的小紅鼓裡,又洋洋灑灑地為孫策寫了一篇祭文,囑咐龐統到了靈堂之上,將這篇祭文燒給孫策。
算是成全了他們相識一場。
咕咕吃了一些粟米,又用小腦袋蹭了一會兒阿婉的髮絲,便帶著比自己還要重的玉璽飛向了藍天,也就是一晃眼的功夫,那背著小紅鼓的信鴿就失去了蹤影。
與此同時的揚州。
孫策身故,作為被臨終託孤的那個『孤』,孫權一整日都很忙,不僅忙著置辦喪事,還要貢獻長子出來為孫策披麻戴孝,這也算是為了繼承人而造勢,只要孫權長子在喪禮上占據『孝』的大義,此時大喬氏肚子裡哪怕還有遺腹子,日後也不能同他爭位了。
沒錯。
受孫策身故的刺激而嘔血暈死的大喬氏被側出已經懷有兩個月身孕。
吳夫人本來傷心的都臥床不起了,此時聽說大喬氏有了身孕,自己的長子很可能後繼有人,又立刻生龍活虎了起來,不僅將大喬氏接到自己身邊來休養,還叫人將孫策的另外兩個女兒以及周瑜的妾侍小喬氏一同接到了身邊來。
這樣既有人照顧兩個孫女,還能叫大喬氏安心養身,好平安生下腹中胎兒。
孫權鬧心的很。
雖然知道大喬氏肚子裡那塊肉還不知是男是女,但到底在他平坦的繼承路途上增添了一個小小的絆腳石,以至於在喪禮上他的面容十分憔悴,要求那一雙眼睛紅腫的很厲害。
因為拜入少林的緣故,他的頭上是不生頭髮的,這會兒戴著頭冠,更添幾分威嚴。
而孫權的長子孫登雖年少,卻十分得體,無論是跪拜行禮,都很有章法,且他作為孫氏這一代唯二嫡出的長子,肩負的責任更是沉重。
頭一日被諸葛瑾風塵僕僕拉來的龐統,如今也換上了一整套萬花制式校服青琅雲語,這是阿婉早些時日送來的校服,據說整個萬花弟子中,目前只有龐統獨有一套。
這一套校服穿著不僅莊重,氣勢也是十足。
他如今身高腿長,由於練武的緣故,身形十分漂亮,哪怕面容算不上英俊,卻頗具氣質,帶著幾個師弟走上靈堂,先是扶著靈桌哭了一番,然後宣讀了自己寫的祭文後焚燒。
待哭完後,孫權帶著兒子孫登上前去勸哀。
龐統掏出綾羅帕擦乾了臉,又從懷中掏出另一份祭文來:「昨夜有感,遙想當年,吾與伯符還有師父一同前往襄陽,一路言行如今尚歷歷在目,卻不想時光匆匆,轉瞬即逝,如今陰陽相隔,心中難免鬱郁,這一份祭文寫的乃是當年事,只焚燒便可。」
也就是說,不用當眾宣讀了。
祭文寄託哀思,如今有些悄悄話要說,也是應該的。
只是孫權眼睛銳利,一眼便看到那透過紙張隱約看見的秀麗小字,絕非出自龐統之手。
心下不由一頓,腦袋都有些嗡嗡了。
昨日孫策一咽氣,他借著布防的機會,早早安排了弓箭手守著那片院落,交代了無論是馴鷹還是信鴿,哪怕是個蒼蠅飛出了院子,都得給打下來,所以龐統絕無可能聯繫到師父。
難不成……
這份祭文是早就準備好了的?
不,不可能!
那墨痕還很新,定是剛書寫不久,所以說……昨晚上龐統還是找到機會送信回去了?
可他又是如何突破重重守衛的呢?
這些年早已認為自己對秦嶺中事有所了解的孫權,仿佛再一次回到了當年直面曹婉時內心的彷徨,背脊也一下子汗濕了,不過幸好憔悴面容為他遮掩住了一瞬失態。
他很快恢復了平常。
面色鄭重地點頭:「還請師兄親手焚燒。」
剛剛龐統寫的那一份,乃是由跪在火盆旁邊的僕從燒的,這一份祭文卻要龐統親手燒,可見孫權已然知曉這祭文由誰所寫。
龐統卻未曾答應,而是對著孫登招招手。
孫登先是看看孫權,見孫權微微點頭,才邁著小腳走了過去,他也才不到三歲,沒有人摻扶自己走路的話,還是有些踉蹌的,哪怕再怎麼裝小大人,此時一走路也就顯得可愛了起來。
龐統還未娶妻,更別說有孩子了,可到底到了該娶妻生子的年紀,看見小小的孩子也是歡喜的,所以他一把抱起孫登:「走,跟師伯去給你大伯父燒祭文。」
孫登一陷入龐統的懷抱,就被藥香味吸引住了。
吳地的官員們也目送龐統抱著孫登緩緩走到火盆旁,親手焚燒了一份祭文。
他們只以為這祭文是龐統所寫,還想著這秦嶺人對他們大將軍竟如此敬重,一時間,這些官員們對秦嶺竟多了幾分好感,再看龐統身姿,原本還覺得此人面容醜陋有礙觀瞻,此時這一身氣勢,竟硬是叫人對那張臉都順眼了許多。
孫策在江東再受尊重,喪禮過後也只剩下一室寂寥。
孫權雖然只是弟弟,但長兄身故,他又得了長兄勢力,便直接表態要為兄守孝,剛好曹貞才生下次子沒多久,守孝數年也好叫曹貞保養身體,以免頻繁產子傷及根本。
孫權本想著自己接受江東後,安穩政務,便上前線去立下戰功,擊退荊州軍,穩固江東老百姓因孫策亡故而不安的信,卻不想,曾經的江東安穩全因江東之主是孫策,豪族們皆敬佩於他,便全心全意幫襯,如今換了孫權,那些豪族們就沒那麼聽話了。
阿婉捏著玉璽唏噓了一番後,便十分自然的將玉璽塞進了咕咕的小紅鼓裡,又洋洋灑灑地為孫策寫了一篇祭文,囑咐龐統到了靈堂之上,將這篇祭文燒給孫策。
算是成全了他們相識一場。
咕咕吃了一些粟米,又用小腦袋蹭了一會兒阿婉的髮絲,便帶著比自己還要重的玉璽飛向了藍天,也就是一晃眼的功夫,那背著小紅鼓的信鴿就失去了蹤影。
與此同時的揚州。
孫策身故,作為被臨終託孤的那個『孤』,孫權一整日都很忙,不僅忙著置辦喪事,還要貢獻長子出來為孫策披麻戴孝,這也算是為了繼承人而造勢,只要孫權長子在喪禮上占據『孝』的大義,此時大喬氏肚子裡哪怕還有遺腹子,日後也不能同他爭位了。
沒錯。
受孫策身故的刺激而嘔血暈死的大喬氏被側出已經懷有兩個月身孕。
吳夫人本來傷心的都臥床不起了,此時聽說大喬氏有了身孕,自己的長子很可能後繼有人,又立刻生龍活虎了起來,不僅將大喬氏接到自己身邊來休養,還叫人將孫策的另外兩個女兒以及周瑜的妾侍小喬氏一同接到了身邊來。
這樣既有人照顧兩個孫女,還能叫大喬氏安心養身,好平安生下腹中胎兒。
孫權鬧心的很。
雖然知道大喬氏肚子裡那塊肉還不知是男是女,但到底在他平坦的繼承路途上增添了一個小小的絆腳石,以至於在喪禮上他的面容十分憔悴,要求那一雙眼睛紅腫的很厲害。
因為拜入少林的緣故,他的頭上是不生頭髮的,這會兒戴著頭冠,更添幾分威嚴。
而孫權的長子孫登雖年少,卻十分得體,無論是跪拜行禮,都很有章法,且他作為孫氏這一代唯二嫡出的長子,肩負的責任更是沉重。
頭一日被諸葛瑾風塵僕僕拉來的龐統,如今也換上了一整套萬花制式校服青琅雲語,這是阿婉早些時日送來的校服,據說整個萬花弟子中,目前只有龐統獨有一套。
這一套校服穿著不僅莊重,氣勢也是十足。
他如今身高腿長,由於練武的緣故,身形十分漂亮,哪怕面容算不上英俊,卻頗具氣質,帶著幾個師弟走上靈堂,先是扶著靈桌哭了一番,然後宣讀了自己寫的祭文後焚燒。
待哭完後,孫權帶著兒子孫登上前去勸哀。
龐統掏出綾羅帕擦乾了臉,又從懷中掏出另一份祭文來:「昨夜有感,遙想當年,吾與伯符還有師父一同前往襄陽,一路言行如今尚歷歷在目,卻不想時光匆匆,轉瞬即逝,如今陰陽相隔,心中難免鬱郁,這一份祭文寫的乃是當年事,只焚燒便可。」
也就是說,不用當眾宣讀了。
祭文寄託哀思,如今有些悄悄話要說,也是應該的。
只是孫權眼睛銳利,一眼便看到那透過紙張隱約看見的秀麗小字,絕非出自龐統之手。
心下不由一頓,腦袋都有些嗡嗡了。
昨日孫策一咽氣,他借著布防的機會,早早安排了弓箭手守著那片院落,交代了無論是馴鷹還是信鴿,哪怕是個蒼蠅飛出了院子,都得給打下來,所以龐統絕無可能聯繫到師父。
難不成……
這份祭文是早就準備好了的?
不,不可能!
那墨痕還很新,定是剛書寫不久,所以說……昨晚上龐統還是找到機會送信回去了?
可他又是如何突破重重守衛的呢?
這些年早已認為自己對秦嶺中事有所了解的孫權,仿佛再一次回到了當年直面曹婉時內心的彷徨,背脊也一下子汗濕了,不過幸好憔悴面容為他遮掩住了一瞬失態。
他很快恢復了平常。
面色鄭重地點頭:「還請師兄親手焚燒。」
剛剛龐統寫的那一份,乃是由跪在火盆旁邊的僕從燒的,這一份祭文卻要龐統親手燒,可見孫權已然知曉這祭文由誰所寫。
龐統卻未曾答應,而是對著孫登招招手。
孫登先是看看孫權,見孫權微微點頭,才邁著小腳走了過去,他也才不到三歲,沒有人摻扶自己走路的話,還是有些踉蹌的,哪怕再怎麼裝小大人,此時一走路也就顯得可愛了起來。
龐統還未娶妻,更別說有孩子了,可到底到了該娶妻生子的年紀,看見小小的孩子也是歡喜的,所以他一把抱起孫登:「走,跟師伯去給你大伯父燒祭文。」
孫登一陷入龐統的懷抱,就被藥香味吸引住了。
吳地的官員們也目送龐統抱著孫登緩緩走到火盆旁,親手焚燒了一份祭文。
他們只以為這祭文是龐統所寫,還想著這秦嶺人對他們大將軍竟如此敬重,一時間,這些官員們對秦嶺竟多了幾分好感,再看龐統身姿,原本還覺得此人面容醜陋有礙觀瞻,此時這一身氣勢,竟硬是叫人對那張臉都順眼了許多。
孫策在江東再受尊重,喪禮過後也只剩下一室寂寥。
孫權雖然只是弟弟,但長兄身故,他又得了長兄勢力,便直接表態要為兄守孝,剛好曹貞才生下次子沒多久,守孝數年也好叫曹貞保養身體,以免頻繁產子傷及根本。
孫權本想著自己接受江東後,安穩政務,便上前線去立下戰功,擊退荊州軍,穩固江東老百姓因孫策亡故而不安的信,卻不想,曾經的江東安穩全因江東之主是孫策,豪族們皆敬佩於他,便全心全意幫襯,如今換了孫權,那些豪族們就沒那麼聽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