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真如此,他們還不須費一兵一卒,簡直無本買賣啊!

  秦達自告奮勇要送那信,便跟著秦鳳樓回到主帳里,伺候對方用絹布寫了封「家書」,洋洋灑灑數百字,竟是以小皇帝堂兄的身份要求會親敘舊,尤其還寫明了將獨自一人卸甲入城,以示誠意。

  看著十分……厚顏無恥。

  他嘴角抽抽,心道若以黃閣老那些閣臣的處事風格,必然會放人進去,不過進去後很可能就是長戟叉人伺候。然根據六十六傳來的消息,黃逸辰已死,內閣如今群龍無首,剩下的都聽賀固安的。

  至於賀固安,則和小皇帝站一邊。那小皇帝嘛倒是純善未泯,還真有可能被這樣一封「家書」觸動。

  「主子,」他正色道,「要是你一入城對方便動手,保險起見,你最好立刻回來。否則萬一出了差錯超過了一日之期,後果不堪設想!」

  「放心,我心裡有數。」秦鳳樓擱下筆,將白絹纏繞在一支箭上遞給他。

  秦達接過箭,猶豫再三,還是低聲問:「主子,您跟末將交個底,您……可有問鼎的念頭?」

  秦鳳樓抬頭看進他眼底,不答反問:「你們希望我走到哪一步?」

  滿面風霜的中年將士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當初東宮突遭大難,分崩離析,鳳翎軍死的死,散的散,支撐他們走下去的就是心頭那股恨意——

  世道不公,官家不公,太子是冤枉的!

  他半生孤寡,就算被昔日同僚唾棄,被世人鄙夷,也苦苦堅持練兵,更時常翹首期盼收到那一支小小的鳳翎,不就是期盼著有一日能洗刷冤屈嗎?

  說到底,大家都是半截入土的年紀,功名利祿還不如一碗烈酒,早就不是當初雄心壯志跟著赫南太子打天下的光景了。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是想要在黃土沒頂之前出了那口氣!

  「末將只想死後能光明正大埋入祖墳。」秦達沉聲道。

  他與赫南太子劃清界限,為人不齒,是為了保存手上這支鳳翎軍,而後他親見族老,被族裡除名,亦是為了保護家人。這些年除了義子秦誠和手下的小兵們陪伴左右,他的確稱得上孤苦伶仃。

  如果此行能夠洗刷老主人和鳳翎軍的污名,他就能回鄉祭拜爹娘。不過……

  秦達目光柔和地看著青年,嘆道:「主子不必煩惱,咱們兄弟幾個既然跟著您反了,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您要是不稀罕明華宮,咱們大不了就帶著家小往北或者往南,天大地大的,還怕沒地方待?」

  秦鳳樓忍不住笑,笑意到了眼裡卻只剩苦澀。

  這不過是秦達在安慰他,他都知道。

  秦人故土難離,何況八萬多人,總有親眷難以帶走。他起事前考慮過,皇帝,他是沒興趣當的,可鳳翎軍是他無法躲避的責任,他總得保證大家都能好好過日子,而且得比以前過得更好。

  「阿叔的想法,迴風明白了。」他語氣溫和,眼神如同堅冰。

  希望小皇帝的覺悟足夠,也省得他「大義滅親」。

  明華城下,秦達駕馬來到陣前,一支帶著鳴鏑的利箭呼嘯著射向箭垛上的旌旗。很快城牆上就燃起了一簇簇火把,士兵們紛紛跑向令箭的方向。

  那封「家書」自然遞到了負責守城門的右統領手裡,對方不敢自專,命人快馬加鞭送至明華宮。

  結果正如秦達所料,黃逸辰已死,小皇帝在此危機時刻反而收回了權柄,他看著手裡的白絹,眼眶微紅,心情激盪。

  「堂兄回來了,」他抬頭看向趙太后和賀固安,「他要見我!」

  「兒啊,」趙太后纏著護額,病歪歪地哭道,「你莫要被人家幾句話一哄就心軟,那可都是豺狼虎豹,擎等著殺了咱們孤兒寡母好喝血吃肉哪!」

  秦珩和她想法不同:「堂兄若是覬覦皇位,只消大軍入城,刀架到脖子上,什麼要求我敢不答應,何須他冒險獨自進宮?」

  「什麼?」趙太后一愣,忙搶過白絹草草看過,大喜,「小子沒毛辦事不牢,真當咱們好欺負,如此驕矜?」

  她看向賀固安,「賀大人,機不可失,你快想想怎麼安排才能將那匪首擒獲。只要抓住了他,上京之危也就解決了!」

  第82章

  「不可!」

  秦珩驚怒,失望萬分地看著她。

  少年皇帝心中還有丘壑,他願意相信在白絹上留字的人。對方和他本是一家人,血緣甚為相近,若不是當年陰差陽錯,堂兄才是這明華宮的主人。現在堂兄願意和他見面,無論是怨懟還是別的,他都應當面對。

  否則,他即便站在明華宮裡,也覺得名不正言不順。

  「阿娘,很多內情您並不清楚,咱們家虧欠赫南太子太多,豈能再做虧心事?」他語氣堅決,「您年紀大了,還是在壽昌宮好好歇息吧!」

  趙太后聞言愣住,大約從未被兒子如此頂撞過,臉色先紅後白,最後嚎啕大哭,倒在地上:「你——你這是不孝啊!為娘是替誰辛苦為誰忙——你竟然這樣下我的臉!活到我這份兒上還有何指望?不如敞開了城門,直接跪下任由人家割了我的頭,為奴為婢我也認了,誰叫我有個蠢鈍如豬的兒子!」

  秦珩看著她撒潑打滾,捏著鼻子忍氣吞聲,感到疲倦萬分。

  做皇帝的這些年,他從未感覺過自由。以前是內閣控制他,現在內閣名存實亡,他的母親依然不放手。即便他想要做什麼,也會面臨重重的阻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