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祝蘅枝看見他的表情,一時沒忍住,掩著唇輕笑出聲,雖然沒有當著秦宜寧的面說,但也沒想到秦闕還會有這樣的一幕。
因為印象中他可是一貫地獨斷專行,分毫不顧及旁人的感受。
秦闕看到她笑,本來要陰沉下來的臉色,又變了樣子,唇角稍稍牽起一抹略顯無奈的笑意來:「算了,你開心就好。」
他可是很久沒有看到祝蘅枝這樣笑了,一時竟有些貪戀。
「陛下可真是一貫地會口是心非。」秦宜寧還在一旁打趣著。
秦闕這才將目光再次投向秦宜寧,略帶了些威脅的口吻:「你再這樣沒規矩,我就將你冊為郡主,重新給你起一座郡主府,我瞧著紀錚被抄家前的那處就不錯。」
紀錚的府邸,與祝蘅枝現在的宅子幾乎是隔了半個洛陽城,若真搬到那邊去,秦宜寧想來尋她,就不是現在這麼方便了。
再加上,她知道,秦宜寧其實一點也不想恢復之前的身份,一來是罪臣之女的名頭掛著實在不好聽,而來,一旦被冊為郡主,她便不能如之前一樣,肆意地遊山玩水,走南闖北了。
秦宜寧自然是不願意的。
就像祝蘅枝不願意被皇后的名號所束縛著一樣。
秦宜寧聽了秦闕這話,立刻以求救的眼光看著祝蘅枝,「嫂嫂救我,寧寧不想離嫂嫂太遠。」
秦闕冷哼一聲,堂堂九五至尊,在祝蘅枝面前,也算是完全的方寸大亂了,「你到底是不想離你嫂嫂太遠,還是不想離陳聽瀾太遠,別以為我不知道。」
說著將袖子一拂。
祝蘅枝看向秦宜寧,她面上果然出現幾分羞赧之色,一時也失去了方才的「囂張氣焰」,低頭矮著聲音和秦闕道:「我錯了我錯了,我不亂說話了。」
秦闕聞言,微微挑了挑眉,面上多出幾分得意之色。
好似在說,這還差不多。
祝蘅枝卻將秦宜寧的心思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她現在的這處宅邸,是今歲夏天剛到洛陽的時候,陳聽瀾著手安排的,當時陳聽瀾想著為了方便照應她,就找了離自己比較近得一處宅子,祝蘅枝後來住著也舒心,也覺得搬家實在麻煩,索性就這麼一直住了下去。
後來秦宜寧從外面遊歷回來,秦闕當時想著讓她進宮陪陪祝蘅枝,說話解悶解乏,想著不如將她冊封為郡主,就住在宮裡面,但當時她說自己畢竟是罪臣之後,這樣恐怕會讓秦闕為難,堅決拒絕。
沒過多久,就出了生辰宴那件事,而後,所謂的皇后祝氏,就被送往京郊青行寺養病了。
祝蘅枝也是後面才知道,秦宜寧當時已經在宮外找好宅子了,就在她和陳聽瀾宅子中間,只不過她當時沒有多想罷了。
如今聽到這裡,又看到秦宜寧的反應,隱隱約約猜到了些什麼。
上次在宮中見面的時候,秦宜寧也只是和她說了怎麼在山裡遇見陳聽瀾的,但具體地,她卻不知道,她也不太相信,僅僅是一趟偶遇,以及共同前往賑災,就能讓秦宜寧對陳聽瀾芳心暗許。
如若她是久居於深閨的女子,祝蘅枝倒還是覺得這樣生出的情意有可信之處,可偏偏兩人並不是像坊間流傳的話本子裡寫的那樣是郎君在娘子處於危難險境時對其施以援手,而是秦宜寧救了陳聽瀾。
秦宜寧這幾年在外遊歷,見過的男子應當比她前十幾年在上京見過的還要多,又不止是陳聽瀾這一種。
祝蘅枝心下掂量著,覺得兩人之間必然有些什麼事情,連秦闕都知道,但陳聽瀾和秦宜寧卻心照不宣地都在她面前未曾提起過。
祝蘅枝為秦宜寧辯駁了兩句,說:「你也就能欺負寧寧了。」
正說著,談辛在屏風外駐足,躬身行禮:「陛下,左都御史那邊說有要事與您相商,已經在勤政殿候著了。」
秦闕勻出一息,面上多出些煩躁的情緒,揉了揉眉心,又換上一副溫和的表情,和祝蘅枝說:「那你先好好休息,我處理完事情再來陪你。」
祝蘅枝的心思早早得都被秦宜寧和陳聽瀾之間的事情勾起了,草草地應了聲。
秦闕雖然不舍,但也不知道陳聽瀾找自己到底什麼事,只能先回宮。
時春知曉祝蘅枝和秦宜寧之間有話要說,也借著送秦闕的由頭出去了,整個屋子裡,又恢復了她剛醒來時候的模樣。
祝蘅枝看著人都出去了,才靠在憑几上,問秦宜寧:「寧寧,你和我哥哥,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秦宜寧垂下頭來,手糾扯著衣襟,說:「哪裡有什麼特殊的事情,嫂嫂別亂想,就是我在遊歷的途中幫了陳大人一把而已。」
祝蘅枝卻不依不饒,她能看得出來,秦宜寧只是羞怯,不好意思,卻不是真得不想說,於是有意打趣她:「我看不是這樣吧,你現在都不怎麼叫我嫂嫂了,之前剛回宮,也是一口一個『娘娘』的叫,現在聽著都不如以前那麼順口了……」
她一邊說一邊觀察著秦宜寧的神色,特意留了個話頭給秦宜寧。
秦宜寧立刻就抬起頭來,為自己辯解:「沒有的事情,嫂嫂別多想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因為印象中他可是一貫地獨斷專行,分毫不顧及旁人的感受。
秦闕看到她笑,本來要陰沉下來的臉色,又變了樣子,唇角稍稍牽起一抹略顯無奈的笑意來:「算了,你開心就好。」
他可是很久沒有看到祝蘅枝這樣笑了,一時竟有些貪戀。
「陛下可真是一貫地會口是心非。」秦宜寧還在一旁打趣著。
秦闕這才將目光再次投向秦宜寧,略帶了些威脅的口吻:「你再這樣沒規矩,我就將你冊為郡主,重新給你起一座郡主府,我瞧著紀錚被抄家前的那處就不錯。」
紀錚的府邸,與祝蘅枝現在的宅子幾乎是隔了半個洛陽城,若真搬到那邊去,秦宜寧想來尋她,就不是現在這麼方便了。
再加上,她知道,秦宜寧其實一點也不想恢復之前的身份,一來是罪臣之女的名頭掛著實在不好聽,而來,一旦被冊為郡主,她便不能如之前一樣,肆意地遊山玩水,走南闖北了。
秦宜寧自然是不願意的。
就像祝蘅枝不願意被皇后的名號所束縛著一樣。
秦宜寧聽了秦闕這話,立刻以求救的眼光看著祝蘅枝,「嫂嫂救我,寧寧不想離嫂嫂太遠。」
秦闕冷哼一聲,堂堂九五至尊,在祝蘅枝面前,也算是完全的方寸大亂了,「你到底是不想離你嫂嫂太遠,還是不想離陳聽瀾太遠,別以為我不知道。」
說著將袖子一拂。
祝蘅枝看向秦宜寧,她面上果然出現幾分羞赧之色,一時也失去了方才的「囂張氣焰」,低頭矮著聲音和秦闕道:「我錯了我錯了,我不亂說話了。」
秦闕聞言,微微挑了挑眉,面上多出幾分得意之色。
好似在說,這還差不多。
祝蘅枝卻將秦宜寧的心思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她現在的這處宅邸,是今歲夏天剛到洛陽的時候,陳聽瀾著手安排的,當時陳聽瀾想著為了方便照應她,就找了離自己比較近得一處宅子,祝蘅枝後來住著也舒心,也覺得搬家實在麻煩,索性就這麼一直住了下去。
後來秦宜寧從外面遊歷回來,秦闕當時想著讓她進宮陪陪祝蘅枝,說話解悶解乏,想著不如將她冊封為郡主,就住在宮裡面,但當時她說自己畢竟是罪臣之後,這樣恐怕會讓秦闕為難,堅決拒絕。
沒過多久,就出了生辰宴那件事,而後,所謂的皇后祝氏,就被送往京郊青行寺養病了。
祝蘅枝也是後面才知道,秦宜寧當時已經在宮外找好宅子了,就在她和陳聽瀾宅子中間,只不過她當時沒有多想罷了。
如今聽到這裡,又看到秦宜寧的反應,隱隱約約猜到了些什麼。
上次在宮中見面的時候,秦宜寧也只是和她說了怎麼在山裡遇見陳聽瀾的,但具體地,她卻不知道,她也不太相信,僅僅是一趟偶遇,以及共同前往賑災,就能讓秦宜寧對陳聽瀾芳心暗許。
如若她是久居於深閨的女子,祝蘅枝倒還是覺得這樣生出的情意有可信之處,可偏偏兩人並不是像坊間流傳的話本子裡寫的那樣是郎君在娘子處於危難險境時對其施以援手,而是秦宜寧救了陳聽瀾。
秦宜寧這幾年在外遊歷,見過的男子應當比她前十幾年在上京見過的還要多,又不止是陳聽瀾這一種。
祝蘅枝心下掂量著,覺得兩人之間必然有些什麼事情,連秦闕都知道,但陳聽瀾和秦宜寧卻心照不宣地都在她面前未曾提起過。
祝蘅枝為秦宜寧辯駁了兩句,說:「你也就能欺負寧寧了。」
正說著,談辛在屏風外駐足,躬身行禮:「陛下,左都御史那邊說有要事與您相商,已經在勤政殿候著了。」
秦闕勻出一息,面上多出些煩躁的情緒,揉了揉眉心,又換上一副溫和的表情,和祝蘅枝說:「那你先好好休息,我處理完事情再來陪你。」
祝蘅枝的心思早早得都被秦宜寧和陳聽瀾之間的事情勾起了,草草地應了聲。
秦闕雖然不舍,但也不知道陳聽瀾找自己到底什麼事,只能先回宮。
時春知曉祝蘅枝和秦宜寧之間有話要說,也借著送秦闕的由頭出去了,整個屋子裡,又恢復了她剛醒來時候的模樣。
祝蘅枝看著人都出去了,才靠在憑几上,問秦宜寧:「寧寧,你和我哥哥,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秦宜寧垂下頭來,手糾扯著衣襟,說:「哪裡有什麼特殊的事情,嫂嫂別亂想,就是我在遊歷的途中幫了陳大人一把而已。」
祝蘅枝卻不依不饒,她能看得出來,秦宜寧只是羞怯,不好意思,卻不是真得不想說,於是有意打趣她:「我看不是這樣吧,你現在都不怎麼叫我嫂嫂了,之前剛回宮,也是一口一個『娘娘』的叫,現在聽著都不如以前那麼順口了……」
她一邊說一邊觀察著秦宜寧的神色,特意留了個話頭給秦宜寧。
秦宜寧立刻就抬起頭來,為自己辯解:「沒有的事情,嫂嫂別多想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