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都是廢物,連一個御醫都抓不住,本王還要你們何用?」阿史那鉅幾乎是咬著牙說話。

  本想著將楚霽召回朝中,或殺或囚都好,只要楚霽離了滄州,那西邊五州還能歸他所有,不至於被蔡曠那廝逼迫至此。

  可誰料,楚霽竟冒天下之大不韙,自立為王!但他毒害先帝叫人拿住了實證,再經由卓詢之的筆墨潤色,楚霽登基稱王竟成了民心所向,占盡天意民心。

  「王爺,不若招安蔡曠,給他個名正言順的王位封地,讓他出兵征討楚霽。」賈業成突然道。

  「名正言順?」阿史那鉅細細琢磨著這話,又看了一眼龍椅上蜷縮著身子的小皇帝,忽而大笑:「好一個名正言順。」

  楚霽再師出有名,皇帝在他手裡,天理正道就自然而然地在他手裡。蔡曠野心不小,卻也不似楚霽手握重兵又國庫充盈這般難纏。

  蔡曠這個洵州王當得受盡唾罵,說到底是覺得他得位不正,那麼大雍皇帝就給他一個異姓王的封號,再將他手中州府賜為封地。

  一來,蔡曠為天子所封,他便能挽回些許顏面;二來,兩虎相爭,他才能坐收漁翁之利。

  阿史那鉅算盤打得叮噹響,但蔡曠卻也不是個傻的。楚霽立國一事,他大有文章可做。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楚霽占著道義,阿史那鉅占著正統,他想要夾縫取利,便要先叫著二人鬥起來。

  阿史那鉅的招安旨意送到洵州不幾日,便收到了蔡曠遞迴來的國書。同他所想的一樣,蔡曠被文人口誅筆伐之下焦頭爛額,又因連年征戰大失民心,若是大雍皇帝能正式地封他為異姓王,他願意去征討楚霽。

  只是那時他為大雍之臣,一應軍費糧餉皆當由大雍朝廷承擔,他粗略一算,約莫是軍費百萬兩,糧餉數萬石。

  蔡曠已然算準,此時無論阿史那鉅允與不允,他都不虧。反正無論如何,阿史那鉅是不會從出兵洵州的,他是被自己從盛京城趕出去的,沒有那個膽量自取其辱。

  事實也如同蔡曠猜想的一般,此時的蜀州小朝廷正為了這一封國書吵得不可開交。

  「王爺,蔡曠這是獅子大開口,豎子不知天高地厚,萬不能答應!」

  「撫遠將軍這話說得好輕鬆,若是不允,難不成你去平亂嗎?」

  ……

  「放肆!」阿史那鉅被一群人吵得頭疼,國書一摔,朝堂上倒是安靜片刻。

  阿史那鉅不想與蔡曠發生正面衝突,他知道蔡曠打起仗來有多瘋。

  若是早上個十年,阿史那鉅會與蔡曠一爭,但如今他已經不是那個東蠻質子,而是手握大權的攝政王。

  他不想出現任何意外。

  「蔡曠那裡,還需要穩住他,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王爺,楚國初立,楚霽雖富,兵力卻不足。不如先取楚國,盡得其財,再以此養兵,北上伐洵。」忽有人提議道,並且這個意見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附和。

  阿史那鉅幾經思量,終究還是點頭同意發兵楚國。

  柿子都要先撿軟的捏,楚霽出身巨富又身為州牧,盤算多年,卻也不過另得了四州;蔡曠卻是白手起家,三年時間得占七州,怎麼看都是楚霽更好對付。

  楚霽近來依舊是忙,但由於三省六部各司其職,處理事務的效率倒是高了不少。

  時近寒冬,滄州地處北方,冷得很,好在御書房裡有暖閣。若是不召見大臣,楚霽便獨自窩在暖閣里批奏摺。

  冬日裡軍營的訓練卻不曾減少,每日天未亮,楚霽上朝之時,秦縱也前往軍營練兵,直到天黑才回。

  「王上,益州急報!」兵部尚書遼通親自來報,孫常侍不敢耽擱,連忙稟報。

  「命他在正殿候著。」楚霽面色一冷,也快步出了暖閣。

  楚霽一目十行地看完軍報,上頭的內容倒是不出他所料,阿史那鉅果然出兵了。但動作卻比他想的更快,而且居然是往益州逼近,倒是意外。

  「秦帥可曾知道了?」楚霽正問著,秦縱便從外頭進來,看樣子也是收到了消息。

  遼通連忙給秦縱行禮,又道:「偽朝廷幾乎全軍盡出,四十萬大軍很是棘手。」

  楚王軍加起來也不過四十萬有餘,其中精兵也就只有十多萬,更多的是剛剛從益州和奚州收編的降軍,戰鬥力良莠不齊,還需訓練。

  「阿史那鉅發兵益州倒是好事。」秦縱忽然道。

  「阿縱,你說什麼?」不知是楚霽疑惑,兵部尚書也一臉疑惑地看著秦縱。

  秦縱牽著楚霽來到沙盤旁,這個秦縱製作的沙盤也被原封不動地搬進了御書房,現如今已經有五個州府上插著玄色楚字旗。

  這個沙盤是秦縱製作的,卻不僅起到了討楚霽歡心的作用。將輿圖變成實體,也讓他對各處地形了如指掌。

  遼尚書也跟著二人來到沙盤旁,只見秦縱將腳步停在了最南邊,益州邊境。

  「益州以南是南海!海域廣袤,遍及整個偽朝的東南之境。」楚霽忽然出聲。

  楚家也在海上行商,以外雖只是往西行船,但楚霽顯然比旁人更了解此處。

  秦縱笑著點頭:「阿史那鉅的大軍若想從蜀州前往益州,必須要從東南沿海行軍。四十萬人,沿途少說也要走四月之久。若是我們從益州行船背上,便可以在他們行軍途中登陸,攻其不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