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深知自己必須站在這裡,他就是整個滄州的軍心。

  楚霽耗盡了全部的心神,雙手扶著城垛,顧不得空氣中難聞的氣味,大口地喘著粗氣。

  就在他心神稍稍放鬆之際,楚霽恍惚間好像看見,遠處的車輦中走出一個滿身華服的男人。

  他知道,那就是膠州牧周珩。

  登上城牆之際,他的第一打算便是射殺周珩。

  但顯然,這個想法並不現實。

  周珩是膠州牧,現如今的膠州軍統帥。他躲在車輦之中,被膠州軍團團圍住,拱衛於其中。

  然且,他處在整個列隊的後方,楚霽力氣不足,手中長弓的射程並不足以達到。

  他這才轉換了目標,一擊斃命射殺了膠州兵曹。

  好在,此舉依然起到了他想要的振奮軍心的作用。

  遠遠的,楚霽看見,周珩下了車輦。

  他朝著後方深深地看了一眼,目標正是楚霽。

  相隔深淵,楚霽看得並不真切。

  可在周珩目光投來的那一刻,楚霽只覺得遍體生涼,寒氣陡生,像是被什麼暗處陰鷙的毒蛇盯上了一般。

  楚霽閉上眼睛,狠狠地甩了甩頭。

  他想,大約只是今日太累了的緣故。

  平復好心境,楚霽在眾人的目光中下了城牆。

  他有條不紊地安排好輪值的守軍,隨後慢條斯理地接過百姓遞來的巾帕,擦了一把臉。

  熱氣在臉上蒸騰,稍稍緩解了楚霽額頭處的鈍痛和跳動的青筋。

  或許是偶然,這一方帕子上沾染的恰好是槐葉香氣的肥皂水。

  槐香入鼻,楚霽此刻仿若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適時,旁邊有百姓招呼楚霽一同吃早飯。

  這些日子以來,楚霽也時常到城門口處巡視。若是正值飯點,楚霽便也乾脆與將士們一同吃飯。

  是以,大家現在都已經習慣了,那看著金尊玉貴的楚大人,也是會和將士們一樣,席地而坐,大口扒拉著碗中飯菜的。

  只有一點不好,楚大人的飯量忒小。

  百姓們看在眼裡也很是心疼,花樣百出地做著飯菜,只想楚大人能多吃一些。

  這麼些日子來,楚霽的胃口沒漲多少,反倒是軍營中的伙食水平直線上升,叫一干將士們吃得肚皮滾圓。

  但現下,楚霽卻輕輕擺了擺手,只說是讓將士們先吃,他回府中還有要務處理。

  眾人原先還想再勸,但見楚霽態度堅決,便也不好再堅持。

  只是心中對楚大人的感恩敬佩更加深了一層。

  離開了眾人視線的楚霽此刻頭暈目眩,猛地一個趔跌就要跌到在地,好在一旁的紀安及時將他扶住。

  「公子,你怎麼了?」紀安自己也累得很,但卻顧不得這許多,焦急地詢問著。

  楚霽此刻全身上下都透著疼,尤其是心臟處,一突一突地猛烈地跳動著,似乎要耗盡全部的力量才能勉強支撐這副軀體的運轉。

  他這副身子到底還是弱,比不得將士們。

  好在,這一次,膠州軍元氣大傷,要好一陣子才能緩過來。

  這些日子裡,周珩應當不會再發動進攻。

  滄州軍能藉此機會休整一二,他也能暫時地喘一口氣。

  從懷中拿出保心丹,楚霽吞下兩粒藥碗,覺得心臟處異於尋常的跳動終於平靜了些許。

  這藥是秦縱後來配的,比原先姜木配置的藥效更好上一些。

  楚霽已經許久沒再吃了,只是以防萬一,總是隨身攜帶著。

  氣息稍緩,楚霽鬆開扶著紀安的手,整理了一下折皺的衣袖。

  他又是那個無所不能的楚大人了。

  就在他走到州牧府前時,發現了許多守在州牧府門口等他的百姓。

  楚霽快步走過去,詢問發生了何事。

  「大人,我想參軍。將士們都那麼辛苦,就連大人都親自到城牆上禦敵,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躲在這裡?」

  「大人,我也想到城牆上去殺敵!」

  「我也是!我要保衛我自己的家園。大不了,就是拼了這條命不要!」

  ……

  連日來,將士們浴血奮戰,,楚霽身先士卒,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使得滄州百姓深受感染。

  尤其是那些青壯們。

  他們自覺正值青壯之年,身強力壯,有的是一把子力氣,也有的是一股不怕死的勇氣,怎麼能安居一隅,逃避在這滄州城內的桃花源中?

  大難當頭之際,若是不能像那些士兵一樣上陣殺敵,保衛家園,如此則不可稱為大丈夫也。

  於是,在又一次看見將士們在楚大人的帶領下擊退洪水猛獸一般的敵軍時,眾人的情緒終於按捺不住了。

  他們此刻便想披上戎裝,穿上鎧甲,手持利刃,同所有的滄州守軍一樣,登上城牆,擊潰敵軍,保護他們共同建造起來的家園。

  人聲嘈雜,楚霽卻只覺得欣慰。他看見了一顆顆赤忱之心,那樣直白地坦然地一股腦地擺在了他的眼前。

  楚霽眼眶微熱,卻依然搖了搖頭。

  楚霽明白,大家想要保衛家園之心。你們一個個都是好樣的,是滄州的好兒郎。但你們雖正值壯年,卻不像士兵們一樣受過正統的軍營訓練,在戰場上也更容易受傷。」

  隨即,他朝著眾人一拱手,繼續道:「楚霽和將士們受百姓供養,食百姓之糧,便應當為了守護百姓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大家也看到了,滄州的狀況並沒有那麼差,我們能守得住,我們必然守得住,楚霽誓與滄州、與百姓共存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