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霽笑著讓趙恆趕緊起來。

  他就說嘛,自己看人的眼神怎麼可能出錯?

  笑聲落下,楚霽的桃花眼裡閃著寒芒,掃過底下站著的一群人。

  「若是沒有你們口中的小小女子在紡織廠中日夜勞作,滄州連此次的雪災都扛不過。還有你們在這裡聒噪著說人閒話的功夫?」

  這話說得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想起了雪災一事。

  大人發放的羊毛製品起到了極大的保暖作用,他們這些官員自然是不愁這些的,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卻是救命所用的。

  而這些,都出自女性之手。

  「本官任命,班如樂意,家屬願意,匠人服氣,民眾支持。不知道諸位在反對什麼?干卿何事?」

  最後的一個「干卿何事」字,已然帶了極大的不快。

  「諸位皆知,本官向來任人唯賢。但也請諸位記住,州牧府不養閒人。」

  若說楚霽原本的話讓他們羞愧的話,這裡就是明晃晃的警告了。

  眾人心頭一驚,不敢再言語。

  「大人此舉,可是有重武輕文之嫌?」一個之前不說話的人突然開口。

  楚霽一早便注意到他了。

  從一開始,他就不曾參與過眾人的討論。

  只是默默聽著,默默思考。

  此人是滄州的工官長,王超。

  負責滄州百工之事。

  與班如的職責相似,只是班如負責的是軍用器械,他的更多是民用工程。

  楊佑曾與楚霽說過,當日在設計滄州的地下排水系統的閥門時,是此人與他一同翻閱典籍,提出了不少有建設意義的建議。

  是個可用的人才。

  這人從方才開始,就不曾參與討論,楚霽倒是也較為好奇。

  半晌,竟問出了這樣的一句話。

  這倒是新奇。

  楚霽也不惱,只是問:「何以見得?」

  王超作揖道:「大人主事滄州後,便對軍營進行了大大闊斧的改編,而滄州原有的官員體系尚不曾發生變動。現如今,大人冒天下之大不韙,任命女子主管軍器製造一事,蓋也源於班大人製造出了六發連弩。如此,還算不得重武輕文嗎?」

  「大人,武固為保障,然文亦是基石。一文一武,相輔相成,才可使一方長治久安。」

  楚霽不由得目露欣賞。

  難怪楊佑說此人說話做事皆很有章法。

  果然不錯。

  他笑著說道:「說得很好。只是重武輕文一事,著實是冤枉本官了。待卓詢之至滄州後,便有分曉。」

  只是希望到那時,眾人還能接受得了。

  王超被楚霽的話給驚到了,半晌才震驚又遲疑地問:「可是卓御史卓大人?」

  天下讀書人所敬仰的大儒。

  他亦飽讀詩書,自然不例外。

  此刻,他只生怕自己聽錯了。

  楚霽欣然點頭。

  說著,他又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說道:「你既說本官重武輕文,本官倒有一要事交予你,可為本官證明清白。」

  他聞言也有些不好意思,知道楚霽這是在開玩笑,連忙說道:「大人吩咐就是。」

  「本官限你於一月之內,造出一千冊卓詢之的所有論作。」

  什麼!

  卓大人所著的書稿,可謂是汗牛充棟。

  若是以人力手抄,一人三天勉強可得一冊,但那也僅僅是可以抄出其中一本。

  滄州讀書人本就不多,這更是楚大人下達的命令,字寫得丑的也不行。

  一月之期,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第八十五章

  王超著實是被楚霽的命令給為難住了。

  但無論怎樣, 他身為工官長,就必須完成應盡的職責。

  早上的議事一經結束,王超便命人將卓御史的論作全數找了出來。

  滄州雖非文化昌盛之地, 但卓詢之乃當世之大儒,想要找全他的書並非難事。

  一個上午的時間,王超的桌案上便堆滿了書卷案牘。

  這些書冊皆是由字跡清雋者謄抄所得。

  書冊漂亮, 其造價更是漂亮。

  也就是官府之中,否則任誰家中也別想能夠隨意拿出。

  若是在平日,王超少不得要抽出一捲來仔細品讀。

  可是現在,看著桌案上堆得小山似的論作, 王超只覺得難以言喻地頭疼。

  是痛並快樂著。

  這別說是一個月的期限了,便是將全城的書生召集起來,筆耕不輟, 日夜謄抄, 也至少得兩個月才寫得出五百份來。

  瞧著倒是個細碎的折磨人的功夫。

  若是旁人,王超或許會懷疑這是上司對他的蓄意報復。

  但楚霽絕不會如此。

  楚大人行事光明磊落,從

  不以權勢錢財壓人。

  他向來主張言路暢通,偶爾與府衙中人意見相左時,也是溫和淡然地擺事實講道理。

  只有一次, 一人質疑秦縱將軍乃是南奚國人, 不可為滄州大將時,楚大人發了大火。

  那是楚大人第一次那麼疾言厲色。

  可即便如此, 楚大人也並未在事後採取不光彩的手段。

  後來,秦將軍率軍大勝大闕, 俘虜其上將軍後, 那人羞愧難當,親至州牧府給楚大人和秦將軍負荊請罪。

  因此, 王超認為,楚大人此舉,或是大有深意。




章節目錄